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芥菜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是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利用RAPD标记对芥菜(Brassica juncea Cossa)16个变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60个10bp随机引5物中筛选出27个有效的,这27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336条DNA带,其中275条为多态性带,占总数的81.85%,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的DNA带数为12.44,不同引物扩增出各自不同的DNA指纹图谱,大部分图谱均有特征或特  相似文献   

2.
辣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90份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从200个RAPD引物中筛选出10个引物分别对供试材料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7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谱带38条,多态性程度为54.3%.平均每个引物产生7条多态性谱带,每个引物可扩增出4~9条,谱带大小为100~2000 bp.对RAPD结果进行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3.
草地早熟禾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鉴定与分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标记,筛选出69个随机引物对32份草地早熟禾品种遗传谱带进行分析,46个引物共扩增出了197条扩增片断,其中多态性带数为195条,每个引物扩增出1~9条多态性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4.3条。根据Jaccard相似系数分析RAPD结果,并利用NTSYS软件,按UPGMA平均法进行聚类。结果表明,第一大组群包括18个品种,第二大组群包括3个品种,第三大组群包括2个品种,第四大组群包括8个品种,第五大组群仅1个品种,为C_2。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分析不同种源西红花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8种西红花基因组DNA的多态性进行分析。[方法]应用22个随机引物对8个西红花品种进行RAPD分析,并根据RAPD的扩增结果,应用NTSYS-pc 2.10e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22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8个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共扩增出143条DNA条带,其中108条为多态带,占总数的75.5%,平均每个随机引物扩增的DNA带数为7.9条;在遗传相似系数0.62处将8个样品分为2类,一类为药用西红花,另一类为观赏西红花。[结论]RAPD法能有效鉴别药用西红花和观赏西红花,分子聚类结果与地理因素未见确定联系。  相似文献   

5.
用50个随机引物对苹果梨及其11个变异单系进行RAPD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0个随机引物中,有19个引物的扩增产物DNA片段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其中每个引物对不同苹果梨变异单系扩增出现的DNA片段数目,少则2条,多达14条,平均为7条,DNA片段的长度为390bp~2000bp,并且不同的引物扩增出的DNA片段谱带不同,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不同种源乳白石蒜材料的亲缘关系,利用RAPD标记对乳白石蒜的17份样品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3个多态性较高的引物,扩增出623条DNA带,其中527条为多态带,占84.6%,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数为18.88条。根据RAPD扩增结果,将乳白石蒜各样品进行聚类,在阈值为0.352时划分为3类。分子聚类结果与原产地和花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绿竹不同栽培类型RAPD分子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标记对22个不同栽培类型的绿竹进行多态性分析.从粗筛后的94个10 b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113条DNA带,其中91条为多态性带,占总数的80.5%.不同引物扩增出不同的DNA指纹图谱.利用POPGEN32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聚类结果可将绿竹的不同栽培类型区分开来;这些不同栽培类型绿竹的遗传距离为0.122 2~0.815 4,大部分在0.6以下;RAPD分子标记对竹类植物种下等级进行分类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15份果桑无性系的基因组DNA,通过RAPD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不同果桑无性系的指纹图谱。结果表明:每条引物扩增出8~15条清晰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数为4~15条,多态性比例为50.0%~100.0%。20条随机引物共得到232条清晰的条带,多态性条带为178条,平均多态性比例为76.7%;利用随机引物OPA-09和OPD-05的扩增产物电泳图为基础构建的指纹图谱可以鉴定出15个果桑无性系。  相似文献   

9.
利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对西瓜作图亲本的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瓜为材料,对基因组DNA的RAPD和ISSR分析体系中的Mg2+、dNTPs和引物浓度进行了优化.筛选出的RAPD优化体系(20 μl)为:引物0.4 μmol/L,dNTPs 200 μmol/L,Mg2+ 2.0 mmol/L,DNA 20 ng,1 × Buffer缓冲液,Tap 酶1.0 U;ISSR优化体系(16 μl)为:引物0.25 μmol/L,dNTPs 160 μmol/L,Mg2+1.0 mmol/L,DNA 20ng,1×Buffer缓冲液,Taq酶0.64 U.以远生态西瓜品种自交系64+1⊕ -3和6⊕-2、及23⊕-1和4-1⊕-2为作图亲本,利用筛选好的RAPD和ISSR体系对作图亲本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作图亲本64-1⊕-3和6⊕-2中,181个RAPD引物中有11个引物不能有效扩增,其余170个引物产生了525条扩增带,平均每个引物在基因组中可检测到3.08个基因位点,其中可检测出多态性位点的引物有55个,产生了77条多态性扩增带,平均多态率为14.67%;62个ISSR引物中有17个引物不能有效扩增,其余45个引物产生了188条扩增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了4.18条扩增带,15个多态性引物可以在双亲间检测到多态性位点23个,平均每个多态性引物能扩增出1.53个多态性位点,多态率为12.23%.在作图亲本23⊕-1和4.1⊕-2中,利用499个RAPD引物进行了基因组的扩增,其中43个引物为非有效引物,456个引物产生了1 431条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3.14条带,142个多态性引物检测到了240个多态性基因位点,平均多态率为16.77%.表明西瓜作图亲本问的遗传背景较狭窄.  相似文献   

10.
苹果梨分类地位的RAPD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RAPD技术对15个梨品种及类型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从100个10b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个多态性引物用于正式扩增,共扩增出89条DNA带,其中多态性DNA带84条,占93.6%,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的数目为8条。利用DNA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初步认为延边苹果梨应该归属于白梨系统。  相似文献   

11.
李传代 《热带生物学报》2010,1(2):183-186,192
利用60个ISSR引物,对来自不同地域的12份女贞种质材料进行PCR扩增,筛选出12个多态性丰富、条带清晰且重复性良好的、适合于所有女贞种质材料进行ISSR分析的有效引物。筛选出的12个有效引物对12份女贞种质材料进行ISSR—PCR扩增,均可获得带型丰富和清晰可辨的DNA指纹图谱,共扩增出228条DNA谱带,其中210条为多态性带,占总扩增带数的92.1%,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9条谱带。本试验筛选的12条引物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女贞种质资源材料的ISSR分析。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蝙蝠科7种蝙蝠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蝙蝠科种间亲缘关系,采用随机引物对河南省蝙蝠科7种蝙蝠进行DNA多态性研究,从20个随机引物中优化出12个引物对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223条DNA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8.6条谱带。RAPD聚类结果表明,种间亲缘关系较远,种内亲缘关系较近。对同种蝙蝠而言,同一地理区域的蝙蝠个体之间分化较小,不同地理区域的蝙蝠个体之间分化较大。同时对鼠耳蝠属和长翼蝠亚科的分类地位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利用RAPD和ISSR 2种分子标记鉴定西瓜杂交种的遗传纯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鉴定西瓜杂交种抗病苏蜜和苏蜜5号的遗传纯度,利用RAPD和ISSR 2种分子标记技术对F1杂种及其相应亲本的基因组DNA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抗病苏蜜杂交种的分析中,对450个随机RAPD引物进行了筛选,其中139个引物产生了235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了3.12个条带,多态率为16.7%。139个多态性引物中,3个引物产生了母本特异标记,4个引物产生了父本特异标记,2个引物产生了共显性标记。引物JAASRP388的扩增图谱显示产生了1个母本特异标记JAASRP3881200及2个父本特异标记JAASRP3882010、JAAS-RP388500。引物JAASRP410的扩增图谱显示也产生了1个母本特异标记JAASRP410625及2个父本特异标记JAAS-RP4102000、JAASRP4101000。在杂交种苏蜜5号及其亲本的分析中,100个RAPD引物产生了325条扩增带,其中27个RAPD引物成功地扩增出了37个多态性条带,平均多态率为11.38%。在27个多态性RAPD引物中,4个引物产生了母本特异标记,1个引物产生了父本特异标记。此外对62个ISSR引物进行了检测,45个引物成功地产生了188个扩增条带,每个引物平均产生了4.18个条带,15个为多态性引物产生了23条多态性带,平均多态率为12.23%。在ISSR检测中,只发现了2个引物能产生母本特异条带。研究结果说明,不管是1个母本特异引物和1个父本特异引物组合还是利用1个共显性引物都是杂交种种子质量检测过程中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用200条随机引物对满天星试管正常苗和玻璃苗进行了RAPD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条随机引物中,有23条引物的扩增产物DNA片段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其中每个引物对不同供试样品扩增出现的DNA谱带数少则5条,多达13条,分布在200~2 000 bp.不同引物扩增出的DNA片段谱带不同,差异较大,选出的23条引物对14个供试样品共扩增出206条DNA谱带,经聚类分析,14个供试样品可分为2类或4类,可直观准确地区分满天星试管正常苗和玻璃苗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芸薹类蔬菜基因组DNA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芸薹类(2n=20)蔬菜作物的33个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从70个引物中筛选出37个引物,共扩增出353带。其中,多态带有260条,扩增片段长度大多数集中在0.9~1.6 kb之间。不同引物的检测效率相差很大。运用5个引物扩增的10条RAPD特征带,可以作为一组DNA指纹,区分所有供试7个大白菜品种。  相似文献   

16.
应用RAPD标记分析黑麦属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标记,对黑麦属(Secale L)7个种共12份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被测材料间RAPD标记多态性较高。40个随机引物中,有25个引物(占62.5%)的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25个引物共扩增出167条带,其中89条带(占53.2%)有多态性,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10条多态性带,平均3.6条。RAPD标记遗传距离(GD)变异范围为0.1382-0.4512,平均值为0.2712。聚类分析表明,在GD值0.3850水平上,12份材料可聚3类,S.africamum和S.silvestre与其它材料间的遗传分化较大,分别单独聚为一类,其余10份材料则聚为一类。据此认为,RAPD标记可以作为黑麦属物种鉴定的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7.
8个碗莲品种的DNA指纹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8个碗莲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态性分析,从7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频率较高的引物4个:S87、S110、S130、S473,扩增后共得到14条多态性条带,平均多态性为70%.选择6条清晰度高的多态性条带绘制8个碗莲品种的指纹图谱,在该图谱中每个品种均有各自特异的DNA指纹.研究结果为碗莲品种的鉴定和保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RAPD技术已广泛用于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国梨属植物资源丰富,通过对RAPD多态性引物的筛选,为RAPD技术在梨属种质资源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梨属44个种和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RAPD扩增技术,筛选RAPD多态性引物;[结果]从5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8个多态性引物,所选出的多态性引物每个引物扩增出的条带数在4~11之间,扩增出的DNA片段分子量大多在450~2000 bp之间,共扩增出118个条带,其中样品间相同的条带数有11条,呈现多态性的条带107条,所选引物的多态百分率达90.8%.[结论]所筛选的18个引物为梨属植物RAPD扩增多态性引物,可广泛用于梨属植物的RAPD扩增技术.  相似文献   

19.
利用RAPD和AFLP技术对半番鸭2个羽色池DNA进行检测,探讨两种技术对半番鸭羽色性状标记的效果。结果显示:(1)RAPD方法扩增带和特异性条带都较少,37个引物共扩增到297个清晰条带(平均每个引物4条);在37个引物中,7个引物含有羽色特异性条带,共15条,其中自羽半番鸭特有的条带为10条。(2)AFLP方法荧光图谱清晰度高,扩增带丰富,16对引物组合共检测1000多条扩增带(平均每个引物组合30多);在16引物中,4个引物组合检测到羽色特异性条带,共90条,仅白羽半番鸭特有的条带可达37条。可见,采用AFLP技术对半番鸭羽色标记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应用RAPD标记技术研究大花蕙兰种质资源亲缘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来自2个企业的18个大花蕙兰品种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从5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个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出92条DNA条带,其中90条为多态性带,占97.8%,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多态性带6条。18个种质之间的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1975~0.6704,平均相似系数为0.4761;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3296~0.8025,平均遗传距离0.5239。基于RAPD的扩增结果建立了UPGMA亲缘关系聚类图,18份种质在遗传距离0.5239处被划分为4个类群。供试的18份种质间的遗传亲缘关系与其花色和花枝类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