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吻鮠脑垂体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Azan、PAS-MB、AF以及H.E染色方法,时长吻鮠脑垂体的形态组织结构和注射催产激素前后的GTH分泌细胞分别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长吻鮠脑垂体由腺垂体和神经垂体构成。神经垂体较简单,腺垂体结构较复杂,明显分为前腺垂体(RPD)、中腺垂体(PPD)和后腺垂体(PI)。腺垂体内可鉴别出7种激素分泌细胞,其中RPD内2种: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细胞和催乳激素(PROL)分泌细胞;PPD内3种:为生长激素(GH)分泌细胞、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细胞、促性腺激素(GTH)分泌细胞;PI内有2种:为促黑色素激素(MSH)分泌细胞和1种嫌色细胞。  相似文献   

2.
浅谈家禽的应激及其预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斌 《畜禽业》2000,(8):47
应激最早是由加拿大病理学家Selve(1936)提出,定义为: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异常刺激而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其反应机理是:致应激因素刺激家禽的末梢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由下丘脑作为应答反应的起点,下丘脑兴奋后引起脑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增加,ACTH通过血液到达肾上腺,引起肾上腺内分泌的增加,糖皮质类固醇、醛固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量增加。这些激素进入血液到达各器官的靶细胞内,作用于细胞核的信息核糖核酸,从而调节酶和蛋白质的产量,形成体内复杂的防卫反应和损害变化。  相似文献   

3.
大黄鱼脑垂体组织学与免疫组织化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不同发育时期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脑垂体的形态结构和各种促激素分泌细胞的分布。结果表明:(1)大黄鱼脑垂体呈“鸡心“形,由神经垂体和腺垂体组成,腺垂体可分为前外侧部(RPD)、中外侧部(PPD)和垂体中间部(PI)。(2)RPD部有3种细胞,分别为催乳激素(PRL)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细胞,促性腺激素(GtH)细胞。(3)PPD部位于腺垂体腹面,也有3种细胞,其中1种为促生长激素(GH)分泌细胞,呈嗜酸性,另2种呈嗜碱性,分别为GtH细胞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细胞。(4)垂体中间部有2种细胞,1种为促黑激素(MSH)细胞,呈嗜酸性,另1种为GtH细胞,呈嗜碱性。随性腺发育成熟,大黄鱼GtH细胞的分布从中外侧部扩展至前外侧部和中间部背面;GtH细胞胞质空泡可作为其分泌活动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长吻鮠不同时期脑垂体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组织学方法和透射电镜技术对性周期内不同阶段和不同季节的雌性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脑垂体的超微结构进行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长吻鮠脑垂体包括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个部分,腺垂体组织中有6种分泌细胞,即促性腺激素(GTH)分泌细胞、生长激素(STH)分泌细胞、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细胞、促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MSH)分泌细胞、催乳激素(PRL)分泌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细胞。神经垂体组织中存在A型(A1、T2)和B型神经分泌纤维,A型分泌纤维轴突中具有不同类型的分泌颗粒,B型分泌纤维轴突中含有许多透明小囊泡。产卵前GTH细胞胞质中充满了电子密度较高的大、小两种分泌颗粒;TSH细胞胞质中分泌颗粒排空,电子密度降低,出现大空泡;STH细胞处于活跃的合成和分泌状态;MSH细胞粗面内质网相当发达,成层围核分布,分泌颗粒极少;PRL细胞电子密度高,具圆球形被膜的分泌颗粒;ACTH细胞分泌物颗粒数量少。产卵后GTH细胞中的分泌颗粒排空;TSH细胞出现空泡;STH细胞中的粗面内质网围核环状排列;MSH细胞分泌颗粒多但比较小,粗面内质网呈扁状或网状;PRL细胞分泌颗粒极少,分布不均匀;ACTH细胞内质网近核分布。秋季GTH细胞中发现GTH1和GTH2两种细胞,GTH1细胞具有大量围核分布的分泌颗粒,GTH2细胞胞质中分泌颗粒数量较少;STH细胞胞质中粗面内质网极发达,围核分布,线粒体数量增加;TSH细胞内质网膨大成泡状;MSH细胞有明显的双核结构,其中一核具核仁,胞质内分泌颗粒较产后增多;PRL细胞具有呈不均匀分布的圆球形分泌颗粒;ACTH细胞线粒体与内质网围核分布,分泌颗粒较少,不均匀分布于细胞质中。冬季GTH细胞内有少量分泌颗粒散布在核周围;TSH细胞含有较多的小型分泌颗粒,胞核外周有大量长条形的粗面内质网;STH细胞中分泌颗粒数量较少,合成和分泌活动微弱;MSH细胞粗面内质网呈泡化状,绕核排列;PRL细胞、ACTH细胞和秋季时的超微结构无明显差异。神经垂体中的分泌纤维各阶段也有一定的变化,产前阶段具有较多球形的无被膜分泌颗粒,产后阶段分泌颗粒呈现排空,秋季部分可见到分泌颗粒,但数量相对较少,冬季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镉对鲤血清促性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广智 《水产学报》1995,19(2):120-126
采用CdCl2浸没法处理鲤,研究镉对鲤血清促性腺激素(GtH)和生长激素(GH)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镐浓度镉(CdCl29mg/L)处理引起血清GtH水平降低,GH水平升高,提高水中钙浓度,能使由镉引起的GtH水平的降低恢得取正常水平,并对镉引起的GH水平升高起延迟作用,镉处理使鲤对LHRH-A刺激GtH分泌的反应性下降,提高水中钙浓度也不能恢复正常,实验结果提示,镉引起的GtH和GH的变化可  相似文献   

6.
为初步探讨急性低温胁迫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VC)对珍珠龙胆石斑幼鱼HPI(下丘脑—垂体—肾间组织)轴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调控作用,以初始体质量为(50.40±0.4)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为研究对象,配制VC含量分别为0、38、76、152、304 mg/kg的5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在养殖12周后进行急性低温(17°C)胁迫实验。结果显示,D38组增重率显著高于D152和D304组。不同水平VC对幼鱼生长无显著作用;不同水平VC对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素(EPI)和皮质醇(cortisol)浓度均无显著性变化;D0和D38组皮质醇浓度应激后均显著高于应激前。血清T3浓度随VC水平增加呈上升趋势;T4浓度不受VC水平的影响。各组T3、T4浓度在应激前后无显著差异;血清TSH浓度随VC水平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应激后各组TSH浓度均显著高于应激前。各组间肝脏GCK和HK浓度均不受VC水平影响,除D76组外,其他各组应激后GCK浓度均显著低于应激前;D76组HK浓度应激前后差异显著。急性低温胁迫后,各组肝脏PEPCK浓度均低于应激前,其中D38和D304组应激前后差异显著。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VC对急性低温胁迫下珍珠龙胆石斑鱼HPI轴相关激素酶活性可进行调控,并对鱼体甲状腺体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使胁迫后的鱼体达到生理稳态平衡,增强鱼体耐受性。  相似文献   

7.
许忠柏 《畜禽业》2006,(7):43-45
鸡由于体温高,代谢旺盛.皮肤没有汗腺,羽毛丰厚,高温下通过呼吸道蒸发散热释放体内产生的多余热量维持热平衡,因此高温时鸡的影响很大。每年6—9月份的高温高湿季节,对鸡来讲是一种环境应激,高温已成为鸡生产中最为严重的应激危害因素。高温应激严重破坏鸡内环境稳定.导致机体热衰竭、营养代谢障碍、酸碱平衡紊乱、免疫功能低下、组织细胞损伤、死淘率增高以及种鸡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降低,给鸡场尤其是饲养设备简陋、饲养管理水平差的养鸡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在天气炎热的夏季应当注意预防鸡的热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7,(9)
在肉牛饲养中,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常添加尿素等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添加尿素能够替代蛋白质饲料作为非蛋白氮的氮源,提供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原材料,尿素和饲料蛋白质相比,单位价格内尿素提供了较高的氮源,在一定范围内,尿素的性价较高,尿素的促生长性能显著,但使用尿素量过大,或者方法不当,使尿素分解成氨进入血液,导致肉牛血氨浓度升高,引起肉牛尿素中毒。对肉牛尿素中毒综合防治方法进行简要介绍,旨在对科学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鱼类促性腺激素(GtH)的分泌和生殖活动已经证明为双重的神经内分泌系统所调节,即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GtH分泌和多巴胺作为促性腺激素释放的抑制因素(GRIF)抑制GnRH的作用以及GtH的自行释放。我们先前对养殖鱼类的研究已证明多巴胺受体的拮抗物(如pimozide,PIM),排除剂(如reserpine,RES)和多巴胺合成抑制剂都能显著增强LRH-A诱导GtH分泌和排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不同蛋白质含量饲料(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0%、40%、50%、60%)及不同温度条件(15±1℃、25±1℃、29±1℃)饲养中国对虾,测其血清蛋白、血脂、血糖含量的变化,以此血液指标结合生物学生长指标考察对虾的营养状态。结果表明,50%蛋白质含量饲料饲养的中国对虾,血液指标和生长指标是一致的,都好于其它饲料组,25±1℃条件下饲养的中国对虾,血液指标和生长指标一致好于其它水温组。  相似文献   

11.
鱼用药物大全戈贤平编著王伟俊审稿第三章商品鱼药和生化制品第四节鱼用催产激素(二)四、A、B型混合催产激素1.作用:能促使动物分泌促黄体素和促滤泡素,并使性机能得到维护和亢奋。2.用途:鲢、鳙或其他鱼类的催产。A型混合催产激素对鲢效果更佳,B型混合催产...  相似文献   

12.
采用PAS、Mallory三色法和腺垂体不同细胞改良染色法3种组织学染色方法,以及透射电镜技术,对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脑垂体的形态、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驼背鲈脑垂体为圆球形实心腺体,位于间脑腹面,由神经垂体和腺垂体2部分组成。根据神经纤维中所含分泌颗粒形态和大小把神经分泌纤维分为A1、A2和B型。神经纤维中存在2种垂体细胞,即呈椭圆形的Ⅰ型垂体细胞和呈梭形的Ⅱ型垂体细胞。腺垂体由3部分组成:前外侧部(RPD)、中外侧部(PPD)和中间部(PI)。腺垂体部可以鉴别出6种内分泌细胞,其中RPD有2种内分泌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细胞和催乳激素(PRL)分泌细胞;PPD有3种内分泌细胞:生长激素(GH)分泌细胞、促性腺激素(GTH)分泌细胞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细胞;PI只有1种内分泌细胞,即促黑激素(MSH)分泌细胞。此外,腺垂体还有1种非分泌细胞星状细胞(SC)。驼背鲈腺垂体中6种内分泌细胞的分布情况为:前外侧部分布有2种细胞,即嗜酸性的PRL分泌细胞和嗜碱性的ACTH分泌细胞;中外侧部有GH、GTH、TSH 3种分泌细胞;MSH分泌细胞分...  相似文献   

13.
赵欣 《畜禽业》2012,(5):35
<正>热应激是指处于极端高温度环境中的机体,对热环境所作的非特异性的生理反应的总和。炎热或高温高湿环境不仅使畜禽采食量减少,生长速度下降,呼吸加快,过度的带出体内水份和二氧化碳,形成呼吸型碱中毒;还使畜禽血液生化指标发生变化,酸碱平衡被破坏,抑制机体免疫机能,降低血液中免疫球蛋白浓度,减少血液中  相似文献   

14.
鱼类摄食和生长的神经内分泌调控途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鱼类的生长与哺乳类相似,受脑(各种神经内分泌因子)一脑垂体(由生长激素细胞分泌的生长激素)一肝脏(肝细胞产生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轴的调控,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与鱼类生长发育关系十分密切,并且对鱼类的生长起主要调节作用[1~3]。而 GH的释放受到脑,特别是下丘脑合成与分泌的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RF)和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SRIF)的双重调控,通过外源药物加强鱼类自身GH(内源性的)的合成与…  相似文献   

15.
硫酸铜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彦  宋锦 《内陆水产》2002,27(2):27-27
硫酸铜是水产养殖中的常用药物之一。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养殖户对硫酸铜缺乏科学的认识,使用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结果不是造成药物失效,达不到杀虫效果,就是药物中毒造成鱼的大批死亡,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使广大养殖户对硫酸铜有个正确的认识,现就硫酸铜的药性机理、使用范围、浓度和注意事项做一探讨。1药性机理1.1硫酸铜又名胆矾、蓝矾。为透明深蓝色结晶块或颗粒或粉末,在干燥空气中易风化,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有收敛作用。1.2Cu2+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络合物(螯合物),使蛋白质变性,沉淀,因…  相似文献   

16.
中华绒螯蟹促雄腺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邱高峰 《水产学报》2000,24(2):108-112
应用组织切片、组织化学、电镜及体外培养技术研究了中华绒螯蟹促雄腺的结构与功能。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促雄腺1对,呈不规则索状,位于近阴茎基部射精管的表面,由许多实心腺泡组成;腺体结构与个体精巢发育周期密切相关,可明显划分为增殖期,合成和分泌期3个发育时期;腺细胞以全浆方式分泌激素,茚三酮-Schiff反应、磷钼酸法反应呈阳性,推断分泌激素中主要含蛋白质和脂类2种化学成分;体外共培养实验证明,促雄腺具  相似文献   

17.
刘小玲 《水产学报》2006,30(4):495-501
本文将土池养殖的黄颡鱼成鱼运往室内实验循环系统驯养,并对鱼的摄食及鱼对日常管理活动的反应、血液皮质醇和血糖、外周血红细胞数量、外周血白细胞百分比和吞噬功能进行了35 d的观察或监测。运输后的黄颡鱼在最初4~7 d内,明显的行为变化是停止摄食。所有的鱼从第8天开始恢复了摄食,从第15天开始适应了日常管理活动。血液皮质醇和血糖浓度在刚刚运抵实验循环系统(0 d)及驯养1、2、3 d的鱼体内显著升高,至第7天已显著下降,并在第21、28、35天稳定在低水平上。外周血红细胞数量没有显著变化。与第21、28、35天外周血白细胞的各参数值相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在第3、7天显著减少,嗜中粒细胞百分比在0、1、2、3天显著升高,吞噬细胞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在第7、14天显著降低。以上结果显示(1)运输使黄颡鱼成鱼产生典型的应激反应,(2)运输应激导致黄颡鱼成鱼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嗜中粒细胞百分比的显著改变和外周血白细胞吞噬功能的抑制,(3)运输应激后的池养黄颡鱼成鱼在本文使用的实验循环系统中充分恢复和驯化所需的最少时间是3周。  相似文献   

18.
日本沼虾促雄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研究了日本沼虾促雄腺的位置、形态、组织结构、变化过程以及其分泌激素的化学性质。结果表明,日本沼虾具有促雄腺1对,位于输精管末端至端壶腹的表面,呈短索状贴于其上,长约2mm,由许多实心腺泡和血窦组成。腺体结构与个体精巢发育周期密切相关,可分为增殖期、合成期和分泌期3个阶段。组织化学研究表明,促雄腺分泌的激素中含有蛋白质,而不含多糖类物质。  相似文献   

19.
热应激对种公猪精液品质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南方夏季持续高温造成的热应激使种公猪血液生化指标(激素血糖、酶、矿物质等)发生改变,精液品质(射精量、活力、畸形率、密度等)降低,从而使种公猪的生产性能受到严重影响。研究热应激对种公猪精液品质的影响及其影响机理,探讨其解决措施对种公猪生产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文章就热应激对种公猪精液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虾池生态系统溶解有机碳及颗粒有机碳的周日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国才 《水产学报》1999,23(3):266-270
对两个海水养虾池溶解有机碳(DOC)及颗粒有机碳(POC)的周日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OC的浓度,14:00~18:00下降,18:00~22:00升高,之后又下降,周日波动幅度为3.22mg/L(1池)及1.24mg/L(2池)POC浓度白天(6:00~18:00)升高,夜间(18:00~次日6:00)下降,周日波动幅度为1.28mg/L(1池)及1.26mg/L(2池)。POC浓度高的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