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鸡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伪鸡瘟,是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感染的传染病.病原体是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的鸡新城疫病毒.随着鸡新城疫疫苗的广泛应用,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典型鸡新城疫已不多见,但非典型鸡新城疫却经常发生,由于症状与病变不明显等特点,给本病的诊断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2.
鸡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的鸡新城疫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腹泻、神经机能紊乱及黏膜和浆膜出血,发病率和致死率高,是危害鸡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3.
鸡新城疫(ND)是严重危害我国养鸡业的重要疫病之一,每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病原为新城疫病毒(NDV),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  相似文献   

4.
<正>禽类疾病一直是养禽业需要倍加关注的重要问题,一旦养殖场中出现鸡新城疫,就会使养鸡厂的经济效益大受损失。因此,本文针对鸡新城疫的相关概念以及鸡新城疫的预防措施进行阐述分析。1鸡新城疫的相关概念1.1鸡新城疫病原鸡新城疫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的单链RNA病毒,病毒呈球形,有囊膜,能凝集人、鸡、豚鼠和小白鼠的红细胞。1926年首次发现于印度尼西亚,后遍布世界各国,病毒有强毒株和羽毒株之分。依据毒力大小又分为低毒力型、中  相似文献   

5.
鸡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科腮腺炎病毒属的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无论典型还是非典型的鸡新城疫都时有发生。近三年来,笔者在诊断鸡病中发现鸡新城疫的发生有一些新的特点并积累了一些防治经验,现总结如下。1典型鸡新城疫发生的特点1.1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鸡新城疫俗称"鸡瘟",是由副粘病毒科的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现非典型性症状和病变。新城疫病毒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发生较多,是导致很多疾病综合征的病原之一。文章主要针对鸡新城疫的病原、流行病学、致病机制和防控措施进行了综述,为鸡新城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禽副粘病毒Ⅰ型抗原性差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单克隆抗体排谱和血清学试验,对近年来分离到的鸡源、鹅源禽Ⅰ型副粘病毒以及经典的鸡新城疫病毒和鸽源禽Ⅰ型副粘病毒之间的抗原性差异进行了比较,证明近年来流行的病毒株的抗原性较经典毒株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鸡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是由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的禽副粘病毒I型引起的高度接触性禽类烈性传染病.除家禽外,至少有200多种鸟自然或实验室感染,是危害世界养禽业的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必须报告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单克隆抗体排谱和血清学试验,对近年来分离到的鸡源、鹅源禽Ⅰ型副粘病毒以及经典的鸡新城疫病毒和鸽源禽Ⅰ型副粘病毒之间的抗原性差异进行了比较,证明近年来流行的病毒株的抗原性较经典毒株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单克隆抗体排谱和血清学试验,对近年来分离到的鸡源、鹅源禽Ⅰ型副粘病毒以及经典的鸡新城疫病毒和鸽源禽Ⅰ型副粘病毒之间的抗原性差异进行了比较,证明近年来流行的病毒株的抗原性较经典毒株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鸽Ⅰ型副粘病毒(PMV—I)在世界许多地区引起野鸽和赛鸽的流行性神经性疾病。鸽 PMV—I病毒在抗原性上与鸡新城疫病毒(NDV)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应用常规抗血清进行 HI 试验发现两种病毒之间存在着广泛的交叉反应性,但应用 NDV 病毒单克隆抗体可清楚地区分这两种病毒。已有报道鸽 PMV—I 病毒是鸡新城疫敏感鸡群发病的一个潜在病原。1984年英国几个商业鸡群爆发的类似鸡新城疫的疾  相似文献   

12.
新城疫,是由属副粘病毒的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养鸡业危害严重。目前,防范鸡新城疫的措施主要有综合性的生物安全防控和特异性的疫苗免疫,而在防疫条件一般的养殖场,疫苗免疫预防更是防控鸡新城疫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鸡新城疫(Avian Newcastle Disease,ND)一直是影响我国养鸡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鸡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NDV)(禽副粘病毒-1,PMV-1)引起鸡的一种高度传染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当前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鸡病。  相似文献   

14.
<正>1病因及发病特点(1)病毒概况。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又称亚洲鸡瘟,ND),是由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的禽副粘病毒I型引起的高度接触性禽类烈性传染病。除家禽外,至少有200多种鸟可自然或实验室感染,是危害世界养禽业的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传染病。(2)发病机制。病毒侵入机体后,随着血液循环和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FP1株番鸭源禽Ⅰ型副粘病毒强毒与鸡新城疫强毒标准株F48E9之间的抗原性差异,本研究通过交互血凝抑制试验、血清交叉中和试验及雏番鸭免疫攻毒保护试验比较了FP1株番鸭源禽I型副粘病毒强毒与鸡新城疫强毒标准株F48E9之间的抗原性.结果显示同源阳性血清对病毒的血凝抑制效价比异源阳性血清对病毒的血凝抑制效价高2.66~4个滴度;两者之间的抗原相关值R为0.35;对于5日龄经肌注途径免疫接种1羽份量La Sota弱毒疫苗14d后的雏番鸭,以FP1株番鸭源禽Ⅰ型副粘病毒强毒、鸡新城疫强毒标准株F48E9分别攻击后,其保护指数分别为54.5、92.9.以上结果表明,FP1株番鸭源禽Ⅰ型副粘病毒与鸡新城疫强毒标准株F48E9存在较明显的抗原性差异,为鸭副粘病毒病疫苗的研制和该病的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鹅副粘病毒病亦称鹅副粘病毒感染、鹅新城疫,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1病原鹅副粘病毒在分类上同鸡新城疫病毒,都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是一种有囊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颗粒大小不一,形态不整,表面有密集的纤突结构,病毒内部为囊膜包裹着螺旋对称的核衣壳。2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年龄的鹅均有易感性,年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最早2天出现症状,3天开始死亡,死亡高峰在感染后3~5天。鸡也可感染该病毒发病,其症状和病变与鹅类似,但鸭对本病不易感。3临床症状病鹅初期大多表…  相似文献   

17.
鸡新城疫(ND)是由副粘病毒属的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养鸡生产的烈性传染病.鸡新城疫微量血清凝集抑制试验(微量HI试验)结果与鸡对NDV的抵抗力有正相关性,目前大都使用微量HI试验测定鸡血清中ND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鸡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属的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据病情可分为典型鸡新城疫和非典型鸡新城疫。典型鸡新城疫病诊断容易,主要出现:呼吸困难(气喘、呼噜、头面部发紫);消化道症状(嗉囊积液酸败、腺胃乳头肿胀、出血、腺胃肌胃交界处出血,肠道炎症,淋巴结肿大,绿色稀粪);生产性能下降(产蛋量下  相似文献   

19.
鸡新城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鸡新城疫病毒的特征1.属于副粘病毒,核酸蛋白质连成一块,不变异,只有一个血清型。2.可以凝集多种动物红细胞,特别是鸡的红细胞。3.病毒的抗原性是一致的,但致病力却有很大差异。毒株不同,  相似文献   

20.
鸡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下痢、呼吸困难、神经症状、黏膜和浆膜出血,常呈败血症。1病原本病的病原是新城疫病毒,属副粘病毒属。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对此病毒不起作用,处理接种病料时可加入青链霉素抑制其他杂菌,以利于病毒的分离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