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烂鳃病,是草鱼常见三大病害之一,可分为粘细菌性烂鳃病,原生动物烂鳃病和中华鲺烂鳃病3种。病因不同,用药也不一样。在无显微镜检查的情况下,怎样区别3种鳃病呢?根据它们的病灶部位、发病鳃丝颜色、发病时间各不相同,可通过以下“三看”进行区别。  相似文献   

2.
正淡水池塘养殖过程中常并发草鱼细菌性烂鳃、细菌性肠炎及赤皮病,统称草鱼"三病",各养殖场在养殖季节都有可能发生。2017年6月,靖远县东湾镇瓜园村刘某渔场发生草鱼"三病",发病草鱼100尾,死亡33尾。为了更好的防治鱼病,笔者将发病情况及诊治过程总结如下,以供大家参考。1病原细菌性烂鳃病的病原是柱状嗜纤维菌,细菌性肠炎病的病原是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赤皮病的病原是荧光假单胞菌,3种病害的病原都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病原菌适宜水  相似文献   

3.
细菌性烂鳃病是池塘养殖草鱼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后常造成草鱼大量死亡,因此,了解此病的发生过程及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保证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1致病菌草鱼烂鳃病致病菌为柱状屈挠杆菌(Flexibactercalumnaris)。该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柔韧、可屈挠的特性。其菌体细长,大小约为0.5μm×4~48μm,在病灶和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菌体较短,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的菌体较长。其菌落黄色,大小不一,中央较厚,显色较深,由中央向周围扩散成颜色较浅的假根状。2细菌性烂鳃病发病原因草鱼细菌性烂鳃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在水质良好的条…  相似文献   

4.
第二讲 草鱼烂鳃病的种类及防治 草鱼在养殖过程中常患烂鳃病,引起草鱼烂鳃病的病因主要有三种:一是细菌——鱼害粘球菌引起细菌性烂鳃病;二是真菌——鳃霉引起的鳃霉病;三是寄生虫引起的各种鳃病,包括原生动物、粘孢子虫、指环虫和中华鳋引起的各种鳃病。 一、鳃病症状:1.由鱼害粘球菌引起的细菌性烂鳃病。鳃丝腐烂,严重时鳃软骨外露,并且常带有污泥,鳃盖内侧表面充血,中央表皮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透明小洞,俗称“开天窗”。  相似文献   

5.
细菌性烂鳃病是由柱状嗜纤维菌感染所致.主要感染养殖对象的鳃部.感染部位细菌密集,肉眼可见黄色圆柱状菌落.在高温季节,尤以草鱼、青鱼易感,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草鱼四病,即草鱼肠炎病(烂肠病)、细菌性烂鳃痛、赤皮病和病毒性出血病,因其常见、多发、并发、暴发,对草鱼危害很大。现介绍1种用清凉油治疗草鱼四病的方法.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1病原体及流行情况鱼类细菌性烂鳃病的病原是柱状曲杆菌。该病一般在水温15℃以上时发生,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鲫、鲢、鲂、鳙,鱼或成鱼均可发生此病。由于致病菌的宿主围很广,野杂鱼类也都可感染,因此,容易染和蔓延。本病常与赤皮病和细菌性肠炎并发。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白皮病、打粉病、小瓜虫病、微孢子虫病和痘疮病;肠出血为主的草鱼出血病与细菌性肠炎病;鱼池药害和泛塘;细菌性烂鳃病与寄生虫性烂鳃病;细菌性白头白嘴病、车轮虫病和钩介虫病;竖鳞病与鱼波豆虫病等几组鱼病的鉴别与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细菌性烂鳃病为细菌性鱼病的一种,但凡因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各种鱼病,统称为细菌性鱼病。这类鱼病种类较多,鱼体的各个部位均可因感染而发病,是当前对渔业危害极大的一类鱼病。本文仅以鱼细菌性烂鳃病为例,以其综合防治为论,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草鱼是四大家鱼之一,是我国主要的经济养殖品种。草鱼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草鱼生长速度快、饲料来源广、产量高,但是草鱼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赤皮病、肠炎病和烂鳃病等疾病,极大地降低了养殖效益。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出了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防治技术要点,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第八讲:细菌性烂鳃病与鳃寄生虫病的区别和防治技术 鳃病是养殖鱼类常见的疾病,烂鳃病的病原体有可能是细菌直接感染,也有可能为寄生虫侵蚀鱼鳃,造成鱼鳃组织的破坏,继发性感染细菌,造成细菌性烂鳃病的假象。两者尽管外部特征相似,但治疗方案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2.
<正>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由多种致病菌引起,如柱状黄杆菌、嗜纤维菌、鱼害黏球菌和柱状曲桡杆菌等。常年均可发病,一般与肠炎、赤皮和寄生虫病并发[1]。410月份为发病流行期,610月份为发病流行期,69月份是流行高峰期。草鱼是我国渔业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2],烂鳃病对淡水鱼类危害极大[3-5],常给水产养殖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2011年8月中旬吉  相似文献   

13.
随着草鱼养殖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草鱼的养殖面积和养殖数量逐步增大,对草鱼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人工养殖草鱼中常出现的病害有出血病、赤皮病、细菌性肠炎病、细菌性烂鳃病和水霉病等,发病原因主要与病原、养殖水质、草鱼鱼苗、养殖技术和防疫用药有关。防治这些常见病害的措施有:调控水质,定期清塘;正确投放,苗种消毒;饲料消毒,池水消毒;科学防治,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放养草鱼成本低、增重快、效益高,但由于草鱼较其它鱼类易患细菌性烂鳃病和细菌性肠炎,倘不及时进行防治和治疗就有可能发生群体大量死亡,死亡率可高达80~90%。 草鱼烂鳃病:俗称“开天窗”。多发生在气温高热的8~9月,即鱼类生长发育较快的时期。病变部位在鱼的头部和鳃部,病鱼鳃瓣颜色发白,呈粘稠状,并开始局部腐烂,鳃丝尖端有时可发现软骨外露。鱼体发黑,鳃盖处可蚀成一个小洞。病鱼离群独游,停止摄食,明显消瘦,直至死亡。  相似文献   

15.
细菌性烂鳃病是鱼类常见的疾病,如果不及时防治将会影响鱼类的质量和产量。为此,本文介绍了鱼类细菌性烂鳃病的概念,又从防治措施及其原则、鱼类养殖地的管理原则、治疗细菌性烂鳃病的药物等方面简述了治疗鱼细菌性烂鳃病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一、概况 由柱状嗜纤维菌感染引起鱼的鳃组织腐烂的疾病,叫细菌性烂鳃病。鱼类细菌性烂鳃病是一种常见病,水质和寄生虫的侵蚀都可引起,在全国各地养鱼地区均有流行,危害多种淡水鱼及海水鱼,严重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是我国危害严重的一种鱼病。我站与北京农学院谢仲权教授合作,利用天然物中草药对鲤鱼细菌性烂鳃病的方剂及其防治技术的研究,开发出对细菌性烂鳃病有抑制作用的天然物中草药。特别是目前渔药市场混乱,盲目用药,使病菌产生抗体,造成病情持续时间长,死亡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16种抗菌药物对鱼类几种细菌性病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及几种抗菌药物对不同病原菌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不同药物对不同菌株具有不同的MIC值,几种药物联用后对不同病原菌分别表现为:协同、相加、无关和拮抗四种结果.根据药物的联用结果研制出"肠鳃康"、"鱼血康"和"草鱼康".室外治疗结果表明,三种药物治疗有效率达100%;肠鳃康对鲤、鲫、鲂肠炎、烂鳃病治愈率达74%~85%,鱼血康对鲂鱼、鲫鱼细菌性败血症治愈率达70%~73.9%,草鱼康对草鱼赤皮、烂鳃、肠炎治愈率达63%~81.84%.  相似文献   

18.
草鱼烂鳃病肠炎病防治方法最近,四川合川市利泽乡四村二组农户王正中发现他所养的草鱼大量死亡,经有关专家检测,病鱼得的是草鱼烂鳃病,肠炎病的并发症。每年夏季的6-9月,是草鱼烂鳃病、肠炎病的高峰季节,草鱼肠炎病死亡率较高,有时甚至高达90%以上。现分述这...  相似文献   

19.
草鱼生长快、饵源广、肉味美、营养。好,但抗病力弱,易发生细菌性烂鳃、肠炎、赤皮病和病毒性出血病,成活率较低,一般只有30%左右。现介绍一种治疗草鱼“四病”的有效药饵。  相似文献   

20.
魏建辉 《广东饲料》2002,11(1):37-38
1烂鳃病病原及症状1.1细菌性烂鳃病因:细菌性烂鳃一般都是由柱状屈挠杆菌(FlexibacterColumnaris)感染引起。病状:发病初期,鳃上分泌大量的粘液,呼吸困难。因此,可以看见鳗鱼在水车、增氧机、岸边游动、聚集。随着病情的发展,轻压鳃部有大量污物或淡红色血水流出,剪开鳃盖可见鳃瓣充血缺损,有无数菌体聚集形成柱状菌落。有的病鳗肝脏颜色变浅,肠道充血。1.2寄生虫性烂鳃病因:由多种车轮虫、杯体虫、斜管虫、指环虫、两极虫等寄生虫感染引起。病状:寄生虫引起的烂鳃病,鳗鱼活力低,采食量下降,离群独游,鳃丝分泌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