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饲用酶制剂中木聚糖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聚糖酶是饲用复合酶制剂的主要酶种之一,本文对某商品酶制剂中的木聚糖酶进行了酶学性质的研究,这对于木聚糖酶的酶活测定,保存及应用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验结果表明,该木聚糖酶的热稳定性良好,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为5.0,Km值为4.485mg/mL,Cu^2 ,Zn^2 ,Mn^2 和Fe^3 对本木聚糖酶有抑制作用,而Na^ ,K^ 及(NH4)SO4能提高此木聚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饲用酶制剂中木聚糖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莲  罗长才 《饲料研究》2002,(12):23-26
木聚糖酶是饲用复合酶制剂中的主要酶种之一,本文对某商品酶制剂中的木聚糖酶进行了酶学性质的研究,这对于木聚糖酶的酶活测定,保存及应用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试验结果表明:该木聚糖酶的热稳定性良好,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5.0,Km值为4.485mg/mL,Cu^2 ,Zn^2 ,Mn^2 和Fe^3 对本木聚糖酶的抑制作用,而Na^ ,K^ 及(NH4)2SO4能提高此木聚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宇佐美曲霉(Aspergillus usamii)B-2菌株产木聚糖酶的固态发酵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的最适培养条件为:发酵最佳培养基为麸皮50%、玉米芯50%、硫酸铵2%、尿素3%,发酵温度为30℃,料水比1:1.2,自然pH值,培养48h,木聚糖酶可以达到8500U左右。  相似文献   

4.
该试验研究了黑曲霉B-2所产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该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4.8,在pH4.8~5.2范围内酶活性稳定,并且粗酶粉的热稳定性良好,100℃处理1h后酶活性仍保留73.6%;Co2+、Fe2+,Mn2+、Zn2+对该木聚糖酶有抑制作用,Cr2+能提高此木聚糖酶的活性,低浓度的Ba2+、EDTA二钠、Na+对木聚糖酶的活性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黑曲霉生产木聚糖酶固态发酵及粗酶制剂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了一株产木聚糖酶活力较高的黑曲霉菌株 ,研究了其固体培养的工艺条件。该菌的最适培养条件为 :起始 pH 4 .8,2 8℃ ,孢子悬液接种量 1 0 % ,玉米秸粉∶麸皮 (6∶4 ) ,培养时间 72h。木聚糖酶活力最高达 2 6 5 0IU/g ,营养盐、pH值及发酵时间对木聚糖酶活力影响较大。该酶的最佳作用条件 :温度 5 0℃、pH 4 .6 ,在不同温度下保温 1h ,测得半失活温度 (t1 / 2 )为 5 2℃。盐析后的酶粉活力为 91 0 5IU/g ,收率 5 0 %。酶对 3种底物降解力依次为麸皮、玉米芯和玉米秸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研究了在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和木聚糖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蛋白质利用率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90头35日龄的断奶仔猪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5个处理组分别为:(1)玉米-豆粕基础日粮(正对照组.PC),(2)基础日粮-75%磷酸氢钙(负对照组.NC).(3)负对照组+植酸酶(植酸酶组,phy),(4)负对照组+木聚糖酶(木聚糖酶组,xy),(5)负对照组+植酸酶+木聚糖酶(植酸酶-木聚糖酶组,phy—xy).植酸酶的添加量为750U/kg,木聚糖酶的添加量为4000U/kg。结果表明:低磷饲粮添加植酸酶或木聚糖酶后.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都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植酸酶和木聚糖酶同时添加对仔猪平均日增重的改善极显著(P〈0.01)。在低磷口粮组单独添加植酸酶或同时添加植酸酶和木聚糖酶极显著提高了蛋白质生物学价值(P〈0.01)。饲粮加酶后,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添加植酸酶或同时添加植酸酶和木聚糖酶后.血清总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0.05).但添加酶对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总之.在断奶仔猪低P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或木聚糖酶都不同程度地改善了仔猪生长性能.促进了蛋白质的利用.二酶同时添加对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有显著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7.
黑曲霉FnD5-2产木聚糖酶液体发酵及酶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黑曲霉FnD5-2产木聚糖酶液体发酵及酶学特性。选用黑曲霉FnD5-2为出发菌株,采用单因素、正交试验设计、盐析等试验方法,开展木聚糖酶发酵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工作。结果表明:最适发酵条件为28℃、pH5.0、Tween80添加量1.5 mL、脱脂豆粉添加量4 g/100mL、培养基装液量50 mL。黑曲霉木聚糖酶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5.0;在4~50℃及pH 4~6的条件下稳定性较好;Mg2+、Fe2+、K+、Ca2+对该酶有激活作用,Co2+、Cu2+、Na+、Mn2+对该酶有抑制作用,Mn2+的抑制作用最强,蔗糖对酶液的保护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8.
基因工程酵母产木聚糖酶(xylA)的性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高效分泌表达木聚糖酶的基因工程酵母S2接种于FA、FB诱导培养基,200r/min,30℃=发酵培养4d,研究其分泌的木聚糖酶性质。结果表明,该基因工程菌产木聚糖酶分子量约为34.4kDa,最适作用pH值为4.O,最适作用温度为37℃。镁、亚铁、镍、锌、钙等金属离子对木聚糖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汞、银、锰、铜、铁、碘等金属离子对木聚糖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EDTA对木聚糖酶的活性没有显著的影响,但5mM的SDS几乎使木聚糖酶完全失活。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用1350只45周龄罗曼褐壳商品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为270只,设3个重复。1组为空白对照组,2,3,4,5各组应激康的添加比例分别为0.5%、1.0%、1.5%、2.0%。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期间2,3,5组产蛋率分别比对照组高4.65%(P<0.05)、3.69%(P>0.05)、0.96%(P>0.05),4组产蛋率比对照组低1.39%(P>0.05);2,3,4,5组只均产蛋重比对照组分别高7.60%(P<0.05)、5.21%(P>0.05)、0.55%(P>0.05)、3.17%(P>0.05);2,4,5组死淘率分别比对照组低48%(P<0.05)、4%(P>0.05)、2.7%(P>0.05),3组比对照组高1.33%(P>0.05);2,3,4,5组料蛋比比对照组低(P>0.05)。综合比较0.5%应激康组饲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酶制剂对刺参生长、体成分、免疫能力及氨氮胁迫下免疫酶活力和热休克蛋白70含量的影响。试验共配制粗蛋白质含量为20%的试验饲料5种,首先配制不含酶制剂的基础饲料作为对照,然后分别以0.04%木聚糖酶、0.10%纤维素酶、0.01%淀粉酶和0.15%复合酶(由0.04%木聚糖酶、0.10%纤维素酶和0.01%淀粉酶组成)等量替代基础饲料配方中的α-淀粉。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体重(4.02±0.04) g 的幼参40头。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1)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淀粉酶、复合酶组的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7.38%(P<0.05)、7.63%(P<0.05)、1.88%(P>0.05)和20.75%(P<0.05),特定生长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0.25%/d(P<0.05)、0.03%/d(P<0.05)、0.01%/d(P>0.05)、0.30%/d(P<0.05)。2)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显著提高了刺参体壁粗蛋白质的含量( P<0.05),添加纤维素酶、淀粉酶和复合酶显著提高了刺参体壁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 P<0.05)。3)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复合酶显著提高了体腔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力( P<0.05);添加淀粉酶显著提高了体腔液中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力( P<0.05)。4)在120 h氨氮胁迫过程中,各组体腔液中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力及热休克蛋白70含量基本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除纤维素酶组外,其余加酶组体腔液中热休克蛋白70含量的最大值均高于对照组。综上,饲料中适量添加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或其复合酶均能显著促进刺参生长,改善体成分,提高免疫能力,木聚糖酶的促生长作用更明显,而淀粉酶的促免疫作用更明显。氨氮胁迫下,饲料中适量添加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或其复合酶均能使刺参更迅速和强烈地表现出免疫抵抗反应。  相似文献   

11.
小麦副产品是饲料原料,其中的阿(拉伯)糖基木聚糖会降低饲料的营养消化率。下脚料是一种副产品(从干小麦到面粉),含有不同数量的粗麦麸、次粉、小麦筛渣和细麦麸。下脚料的消化率不是很清楚,在小麦日粮和含有30%的副产品(下脚料、次粉、细麦麸、小麦筛渣、粗麦麸)的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0或4000units/kg 日粮),测定对能量、氨基酸、磷和钙的消化率的影响。试验进行2×6的分组。小麦对照组含有13.96MJ/kg的消化能和3.0g的标准小肠可消化赖氨酸.日粮含有0.4%三价铬酸。12只小肠钻洞的猪(32.5±2.5kg)饲喂12种日粮,满足消化能的需要量。粪便和小肠的消化物每两天收集一次。木聚糖酶能提高小肠能量消化率2.2个百分单位,提高消化能0.42MJ/kg(P〈0.10),提高小肠干物质消化率2.8个百分单位(P〈0.05),日粮和木聚糖酶的互作未观察到。木聚糖酶可以提高能量、干物质的消化率和漕化能含量(P〈0.05),日粮和木聚糖酶的互作能观察到。木聚糖酶能将下脚料总能量消化率从72.1%提高到78.g%,干物质消化能从13.33提高到14.67MJ/kg,干物质的消化率从71.5%提高到78.6%。木聚糖酶能提高消化率和日粮中某些消化氨基酸的含量,如赖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P〈0.05),日粮种类对这些也有影响(P〈0.05),木聚糖酶能分别提高下脚料、次粉、细麦糠.小麦筛渣和粗麦糠赖氨酸的消化率13.8、5.0、5.2,6.0和141个百分单位。日粮对磷和钙的消化率有影响(P〈0.01),木聚糖酶能提高磷和钙的可消化含量(P〈0.05)。总之,营养物质消化率会随着小麦副产品不同而变化,每千克下脚料干物质中含有11.08MJ的消化能,木聚糖酶能增加到15.26MJ。木聚糖酶能提高小麦副产品营养物质消化率和干物质含量,一定程度上受副产品种类的影响。木聚糖酶可以很大程度上添加到小麦副产品猪日粮中,改善营养物质消化率,这可能与阿(控伯)糖基木聚糖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一)病例分带情况 1、地区分布全部89例病例中,湖北省28例(31.5%),江西省26例(29.2%),安徽省16例(18.0%),四川省9例(10.1%),湖南省5例(5.6%),云南省4例(4.5%),江苏省1例(1.1%)。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通过U5(52)均匀设计,把柠檬酸和益生素结合添加到彭泽鲫基础饲料中,其添加量占基础饲料的比例依次为0.2%+0.1%,0.4%+0.2%,0.6%+0.05%,0.8%+0.15%,1.0%+0.25%。通过35d的试验,结果表明,其最适添加水平为:柠檬酸0.34%-0.45%;益生素0.18%-0.22%。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对比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茶汁的浸提工艺、奶茶的加工配方和奶茶的乳化稳定性,确定了柠檬奶茶的加工工艺和配方。结果表明:①柠檬奶茶的加工工艺为:茶叶→浸提→过滤→茶汁→添加柠檬汁、牛奶调配→均质→灌装→灭菌→成品;②茶水浸提液的茶水比为1:75,添加0.5%β—CD,经二次共浸提10min。⑧柠檬奶茶最佳配方为:柠檬汁3%,鲜牛奶60%,茶汁33%,白砂糖3%,蜂蜜1%。④复合稳定剂的添加量是: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0.04%、蔗糖酯0.12%、黄原胶0.08%。  相似文献   

15.
设计3个试验来评定植物乳酸菌+木聚糖酶对降低感染沙门氏菌肉鸡(1~30日龄和42日龄)生产性能下降的效果。肉仔鸡在3日龄时感染沙门氏菌10^3-10^5cfu/只。设4种日粮:小麦基础日粮(C+);添加0.1g/kg木聚糖酶(E);添加10。cfu/g植物乳酸菌(P);添加0.1g/kg木聚糖酶+10^6cfu/g植物乳酸菌(PE)。饲喂蛙础13粮的未感染肉仔鸡作为负对照组(C)。每个处理9笼鸡,每笼6~8只。每周记录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率(FCR)。试验1,根据原位杂交的荧光量计算盲畅的细菌数。通过微生物培养计算试验鸡的沙¨氏菌数(试验2和3)。试验3中测定35~39日龄肉鸡养分消化率和表观代谢能。感染沙门氏菌显著降低肉鸡的13增重(23.6%降列32.8%),然而饲料转化率从1.0%提高到19.7%。  相似文献   

16.
饲用酶制剂中木聚糖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聚糖酶是饲用酶制剂中的主要酶种之一,通过对某商品酶制剂中的木聚糖酶所进行的酶学性质的研究表明:该木聚糖酶的最适pH值为4.5,最适反应温度为50℃,干热稳定性良好,Cu2+、Zn2+、Mn2+和Fe3+对本木聚糖酶有抑制作用,而Mg2+、Na+及(NH4)2SO4能提高此木聚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木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验室保藏的13株菌株中筛选到l株高产木聚糖酶菌株-黑曲霉2107,酶谱检测发现,该茵株产2种木聚糖酶X-1和X-2.X-1和X-2的最适反应温度都为50℃,并在30~50℃都较稳定.X-1的半失活温度50~55℃,X-2的半失活温度为55~60℃.X-1的最适pH约为5,pH 4~10较稳定;X-2的最适pH约为3和4之间,pH 2~5之间较稳定.各种金属离子对2种酶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试验设计粗蛋白为32.5%和28.5%的2种饲料配方水平,饲料1、3采用商品饲料生产工艺,饲料2、4为实验室挤条工艺。投喂平均初体重为12.8g的全雄奥尼罗非鱼,60d饲喂结果表明:4个饲料处理组中,饲料1组罗非鱼的生长性能最佳,瞬间生长率(SGR)达2.09,饲料2组其次,SGIL为2.04,其中饲料1、2组罗非鱼的sGR显著高于3、4组的1.58和1.68(P〈0.05);饲料1组饲料系数最低1.36,饲料2组次之1.38,二者均显著低于饲料3、4组的2.04、2.01(P〈0.05),试验期间各组成活率均高于98%,无显著差异;饲料1组和2组罗非鱼脏体比分别为11.33和11.21,显著高于3、4组的9.49和9.73(P〈0.05);肥满度以饲料3组的3.02最小,饲料4组次之3.09,二者显著低于1、2组的3.25、3.38(P〈0.05)。此研究证实了饲料中的32。5%饲料蛋白水平较28.5%饲料蛋白水平能显著提高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相比而言加工工艺对罗非鱼生长和形体指标的影响较饲料蛋白水平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19.
采用DNS法对木聚糖酶的一些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pH为4.5,在pH3.5~10.0范围内能保持较高的活性。最适反应温度为500℃,热稳定性不高,该酶在动物胃及肠道中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粮中粗蛋白、粗纤维及代谢能水平对1周龄一5周龄雁鹅生长性能和体尺生长的影响。本实验采用L4(2^3)正交试验设计,设2个粗蛋白水平(21.5%、22.7%),2个粗纤维水平(4.2%、5.3%)和2个代谢能水平(10.80MJ/kg、11.53MJ/kg)共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鹅。经5周的试验结果表明:粗蛋白水平为21.5%的组,料重比小于22.7%的组,体斜长、胸宽、胫长均显著大于22.7%的组(P〈0.05);粗纤维水平为6.3%的组,胸宽、胸骨长、胫长显著大于4.2%的组;代谢能为11.53MJ/kg的组,料重比显著小于10.80MJ/kg的组(P〈0,05),体斜长、胸深、胸骨长、胫长显著大于10.80MJ/kg的组(p〈0.05)。本次试验表明,1周龄-5周龄雁鹅的适宜营养水平为:粗蛋白21.5%、粗纤维5.3%、代谢能11.53MJ/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