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姜超 《中国畜牧业》2023,(6):101-102
<正>生猪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我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为保证猪病防控有效性,需要科学把握生猪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特点。生猪繁育过程中大致可分成哺乳期、保育期和生长育肥期3个阶段。哺乳期为仔猪出生至断乳阶段,一般为3~5周。保育期为仔猪断奶至保育结束这一阶段,通常为5周。育肥期为仔猪保育结束进入生长舍饲养,  相似文献   

2.
保育仔猪是仔猪从断奶后到转入生长育肥期饲养阶段的仔猪.处于保育期的仔猪,其各种生理机能和免疫功能尚不完善,而且由于仔猪从哺乳期转入保育期,饲养管理条件发生重大改变,仔猪由哺喂母乳为主并补喂部分饲料转入到全天候采食饲料.  相似文献   

3.
<正>仔猪生产是规模养猪生产中的首要环节,保育期仔猪成活率的提高可为育肥期提供更多的生长育肥猪,进而为更高的出栏率奠定基础。1保育猪生理特点1.1抗寒能力差仔猪适宜生长的环境温度为24℃~26℃,长期在18℃以下影  相似文献   

4.
<正>陆良县大部分母猪饲养户,特别是自繁自养的以及饲养母猪出售商品仔猪的饲养户,由于环境、断乳、换厩、挽料、并群、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成为目前影响部分养猪户提高养猪效益的关键环节、也是重点环节,保育仔猪养的好,一是提高了整体育成率,二是为育肥期提高生长速度、日增重、降低料重打下基础,三是降低了保育期以后的死亡率,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益,保育猪养不好则相反,下面就保育仔猪管  相似文献   

5.
干旱半干旱区生物发酵床保育猪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育猪是指刚断奶仔猪到进入育肥前的过渡阶段。该阶段的仔猪疾病的抵抗力较弱,适应环境的能力差。因此,保育期一定要为仔猪提供一个清洁、干燥、温暖、空气新鲜的生长适宜环境。  相似文献   

6.
提高保育猪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保育猪成活率的研究是一项以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提高饲料报酬,降低养猪成本,实现养猪增收为目标的科研工作。主要是根据保育仔猪生理特点和对饲养管理的特殊要求,通过规范管理、统一饲养标准,特别是通过加强对哺乳母猪、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和健康水平。并通过加强对保育期猪的饲养管理,进一步提高保育猪的生长速度、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选用遗传背景相同和体质量相近(约8 kg)的100头健康断奶保育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10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每吨日粮中添加3 kg酵母核酸,以研究酵母核酸对保育仔猪生长指标的影响;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酵母核酸可极显著提高仔猪的平均日增质量,降低保育期的饲料系数;同时酵母核酸表现出降低仔猪腹泻的趋势。试验结果表明:酵母核酸对于降低仔猪免疫应激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俗语说:“养猪要赚钱,30奴之前是关键”。的确,断奶及保育期仔猪饲养成绩的好坏会使养猪利润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出入。一方面,断奶仔猪应激大、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生长缓慢,这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而另一方面,保育期的生长成绩会影响猪只日后的生长性能,从而影响养猪效益。有研究表明,60日龄的仔猪,体重每少1kg,则可推迟3~5d出售。因此,本文将分析保育期仔猪面临的主要问题,介绍如何将仔猪健康快速地养到30kg。  相似文献   

9.
彭尧 《猪业科学》2016,(9):114-115
保育期是疾病的多发阶段,秋冬季节尤为突出,做好保育期关键措施落地,对降低猪场发病率、提高仔猪后期生长速度、降低料重比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正>1仔猪——养猪的未来1.1仔猪是养猪业的未来和希望,养好仔猪特别是断奶后仔猪(保育猪)就是为养猪业创造充满阳光的未来。养猪的成败在于仔猪成活率的高低。1.2保育———保育首先是保,就是要为仔猪创造最适宜的生存条件,保证成活。育就是养育,要人为的为仔猪创造最佳的营养条件和生长条件,保证仔猪快速健壮生长。断奶仔猪是一生中生命最脆弱的时期,所以必须进行特殊的饲养——保  相似文献   

11.
保育阶段是仔猪一生中独立生活的开始,是集适应、转换、发育为一体的时期。仔猪在保育阶段的快速、健康成长,为猪场经济效益的改善,育肥期实现良好生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猪从出生到出栏大约经过哺乳期、保育期和育成期3个阶段。在保育期间,如何让断奶仔猪平稳渡过困难的断奶期并保持稳定的生长速度尤为重要。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后生产环境发生了改变,很容易引起应激,这就要求饲养员把工作做细。1为断奶仔猪提供干净无菌的生活环境转入猪前,保育舍要进行彻底的浸泡、冲洗和消毒,彻底干燥,空栏时间不少于3d,要检查维修好各种设施,设定好房间温度,并进行预热。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通过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干酵母提取物(YP)蛋白和喷雾干燥动物血浆(AP)蛋白,评价它们对保育期仔猪的生长性能和肠道形态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AP或YP的日粮能够改善保育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4.
断奶仔猪培育是仔猪培育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但由于仔猪发育不健全,抗病力差,断奶时易发生腹泻,断奶仔猪腹泻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仔猪保育期的成活率,影响肉猪整个饲养期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15.
穆玉云 《饲料研究》2006,(5):35-36,42
完善的仔猪饲养管理是猪场获得最大效益的关键.商品猪场仔猪饲喂期的基本目标是:最大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最低的病死率,饲养管理措施的最佳成本经济效益,以及保育期结束时仔猪体质量大小均匀一致.  相似文献   

16.
断奶对仔猪生长影响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猪一生中其他重大转变(从保育期到生长-肥育期)的重要性又如何呢?肥育前的阶段(本文应指"保育后期"--校对者注)的成功对上市时获得更高的瘦肉率和均匀的胴体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7.
<正>大型猪场的分娩舍是母猪在分娩、哺乳期使用,保育舍则是断乳仔猪至9周龄的小猪培育生长的场所。中小型猪场因受资金、技术、管理条件的制约,一般将分娩、保育舍合二为一,即:分娩、保育期在同一栏中完成。  相似文献   

18.
正保育阶段是仔猪生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将会对仔猪的生长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保育猪自身的特殊性,在饲养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值得特别关注的方面。本文结合现阶段我国保育猪的饲养情况,针对其饲养管理的特点和目标,对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科学的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意见,促进我国养猪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1保育猪的特点保育猪也称断奶仔猪,保育阶段是仔猪生长过程中的重  相似文献   

19.
养猪生产中,死亡率高的阶段集中在仔猪期,尤其保育阶段。提升养猪效益,必须要自仔猪的健康着手。文章阐述仔猪保育目标,介绍仔猪保育管理规程,汇总仔猪保育期的几个关键点控制,为科学养猪,提升仔猪成活率,提供技术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正>保育期仔猪已经实现了自母乳向饲料的过渡,但是,由于消化器官仍然处于发育阶段,其消化系统整体都处于适应的阶段。这个阶段,必须要选择适口性好、营养高、易消化吸收的饲料,以确保仔猪及时渡过断奶应激,实现营养物质的均衡供给。1保育期仔猪营养需求特点进入保育期的仔猪,营养需求逐渐由母乳向饲料过渡。同时,此期新陈代谢旺盛、营养需求量大。特别是此时骨骼、肌肉发育迅速,对蛋白质、能量、钙质的需求急速升高。在保育期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