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军 《四川蚕业》2013,41(2):39-40
夏秋蚕是我省养蚕布局中的两个主要蚕季,对充分利用桑叶资源、养蚕设备,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夏秋蚕生产的特点和农村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省力饲育技术。  相似文献   

2.
夏秋季高温多湿,叶质差,桑虫多,加之蚕农养蚕规模小,养蚕收入偏低,蚕农对养蚕重视不够,因而蚕病防治技术不能到位.夏秋季蚕病严重发生,尤其是病毒病(NPV病、CPV和DNV病)、细菌病的发生,导致夏秋蚕蚕茧产量和质量显著降低.另外,现又处于蚕丝业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云南省家蚕良种繁育工作实际,介绍了原原蚕饲育的环境条件要求、饲育方式、主要技术处理要点。阐述了笔者多年从事原原蚕饲育的实践经验和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4.
本厂是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蚕病理研究室的科技成果为依托,融科技、开发、生产、推广于一体的科技开发型企业。病理研究室技术力量雄厚,坚持科研为生产服务的方针,紧密结合蚕业生产实际,不断推出新成果。八五以来的科研成果组装配套在生产上应用推广,防病效果明显,社会效益显著,被中共江苏省科工委列入部属科研院所为地方经济服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病理研究室在蚕病防治方面为蚕农提供技术培训、技术咨询  相似文献   

5.
德清、桐乡、安吉等县蚕区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为了彻底消灭地蚕,夺取今年蚕桑生产更大跃进,积极增添蚕具,进行蚕具改革。德浦县城关公社新盟生产队、信谊生产队和桐乡县梧桐公社爱国生产队、安吉县青山公社等单位,就地取材,利用毛竹篾  相似文献   

6.
夏秋期是桑树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从桑条夏伐后的六月初开始至九月底,时间很长,适于分期分批多次养蚕,充分调剂人力、设备和物资的陆续供应,有利于增产蚕茧。目前不少社队夏秋茧已超春茧,但从全省范围来看,夏秋蚕茧总产量虽逐年有所增长,但还未超过春茧。为了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特邀请一些单位的同志发表如何养好夏秋蚕的意见,连同有关来稿,辑成通讯座谈,以资交流。  相似文献   

7.
秋蚕由于继春、夏蚕之后,经过连续多批饲养,饲养环境免不了被污染,会留存有许多病原体,极容易发生蚕病。因此,为减少秋蚕蚕病的发生,应加强以下防病措施:一、提高环境消毒效果。春、夏蚕生产中,因消毒不严,病死蚕乱丢,蚕沙、蔟具乱放等都会造成养蚕环境的污染,给下次养蚕带来感染的机会。因此,在秋季养蚕前,应对蚕室、蚕具全面清洗,清理蚕室周围的杂草、阴沟,并用新鲜石灰粉消毒1次。室内及蚕具用消特灵、漂白粉进行喷洒消毒,彻底消灭各种病原体。二、改进消毒方式。选择正宗产品“消特灵”消毒剂,并进行“两改”消毒措施。即一改“喷雾”为…  相似文献   

8.
由于传染性软化病的流行所发生的蚕茧大面积歉收,在70年代中期宣告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1979年出乎预料地大量发生内层污染茧,而内层污染茧多数都是死笼茧,内污染茧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脏病所致,因而防治脓病的重要性也被人所认识。最近在农家发生的蚕病,大体可以说具有这样的特征:在整个饲育期间发生数量少,在上簇以后发生量多。在(土奇)玉县乡下饲育的夏蚕,在60年代稳定之后,夏蚕迅速普及,在70年代后期夏蚕  相似文献   

9.
<正> 木格蚕匾的制作:用1.3—1.5cm 厚、4cm 宽、86cm 长木条二根;1.3—1.5cm厚、4cm宽、63cm 长木条四根,四角相拼成长方形,再两只相叠成8cm 高,加竹或芦竹垫底制成木格蚕匾。每只约5平方尺,每立方米木材可制100只木格蚕匾。木格蚕匾的使用:每张种一龄用2—3只,二龄用5—6只,三龄用11—13只,四龄用20—25只,五龄用60只(增加1/3用量也就等于大蚕期用66只)。饲育方法同普通蚕匾,1—2龄,格与格叠齐,二般叠高16只,3—4龄木格叠放稍错开,同样可堆高  相似文献   

10.
原蚕小蚕期技术性强,环节多,要求高,是原蚕生产中易出差错的一个阶段,由于处理不当易造成遗失蚕增加,小蚕的大面积发生,封口蚕及半蜕皮蚕增加,直接影响到原蚕制种成绩,本人根据在原蚕生产中十几年的实践,就原蚕小蚕期管理工作谈几点体会。1、制订规范化的操作程...  相似文献   

11.
12.
浅谈夏秋蚕的蚕病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病的发生和蔓延与病原的存在、病原传播途径及蚕儿体质的强健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在掌握蚕病发生规律与防治知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季节不同蚕病的发生情况,采取重点防治与综合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一定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栽桑养蚕是一项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操作相对繁锁的一项农村传统产业.为使蚕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同时又减少投入,增加效益,解决蚕室不足等问题,我市从1998年春蚕起,采用塑料大棚地蚕育,通过连续试养,取得了明显成效,深受广大蚕农的欢迎.现将该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正> 1983年起,我们吸取了外地经验,从大蚕省力化简易化饲养的角度,试验推广了“大蚕活络蚕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到1987年中秋蚕为止,全县已推广应用塑料编织布蚕台4180架,饲养蚕种34250张,占全县饲养总数的42%。蚕农节省一次性工具投资44.7万元,节省养蚕成本费用  相似文献   

16.
原蚕相对于普蚕抗逆性较差,在上蔟时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原蚕区原蚕饲养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原蚕饲养阶段蚕体健壮,长势喜人,恰巧上蔟时遭遇气象环境条件突变,结果造成许多蚕不结茧,或者虽结茧但成为死笼茧,严重影响种茧的产、质量和蚕农生产种茧的积极性。因此,原蚕区饲养原蚕上蔟时依据当时的气象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为熟蚕创造良好的上蔟环境,保证熟蚕正常营茧,是原蚕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关。  相似文献   

17.
雄蚕小蚕的饲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养雄蚕是传统蚕业生产的一次重大变革。雄蚕与雌蚕相比,具有好养、食桑省和桑叶利用率高等优点,一般能节约养蚕成本的1O%左右且雄蚕产丝量多,茧层率和鲜茧出丝率比雌蚕高20%左右。雄蚕丝纤度细、偏差小,利于缫制高档生丝,符合丝绸制品向高档化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蚕品种云蚕7、云蚕8的种性维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云蚕7、云蚕8在饲养过程中出现的种性退化情况,重点阐述了通过掌握品种特性、强化管理、扩大饲育蛾数、创造适合的饲育环境、加强5选等工作来维持蚕7、云蚕8原有的品种性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杨忠生 《四川蚕业》2010,38(3):13-14
家蚕蝇蛆病是一种在蚕业生产中较常见的病害,本研究利用蝇蛆成虫惧怕黑的特性,研究黑斑蚕抵抗蚕蝇蛆病的效果,为抗蝇蛆病专用蚕品种选育作初步探讨。此项研究,为进一步选育抗蝇蛆病家蚕专用品种奠定基础;同时,在蚕业生产上开创一种既绿色环保又经济的生物防病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杂交试验进行遗传分析表明:起源于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地方蚕品种-柘蚕(杭)的低度油蚕为伴性遗传,基因座位与os油相同,即1-0.0。但柘蚕油蚕幼虫皮肤透明度比os油高一些,又称之第二伴性油,基因记号:os^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