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条斑紫菜丝状体培育的病害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贲秀林 《水产养殖》2007,28(1):43-44
目前条斑紫菜贝壳丝状体培育的病害,大体可分为3种类型,传染性病原病害,如黄斑病、泥红病;由于环境条件的不适而引进的病害,是一种非传染性的病害,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善会恢复过来,如绿变病;丝状体贝壳自身理化变化而引起的病症,如白雾病、鲨皮病等。  相似文献   

2.
紫菜栽培生产中的苗种培育,其实质是对紫菜贝壳丝状体生长发育进行调控管理的过程 ,包括了由果孢子发育到丝状藻丝生长、壳孢子形成与放散的管理。近年来,在紫菜贝壳丝 状体培育中普遍遇到了果孢子采苗缺种藻、病害及壳孢子采苗不顺利等问题。本文根据多年 的研究与生产实践,针对上述问题所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及方法作一介绍。1 果孢子采苗  选择优良品系,获取良种种质进行种苗培育,是紫菜良种化栽培的关键之一。目前条 斑紫菜果孢子采苗有两种途径:由成熟的叶状体(种藻)获取果孢子接种贝壳;由自由丝状体 接种贝壳。1.1 果孢子接种…  相似文献   

3.
紫菜育苗养殖中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条斑紫菜(P.yezoensis),属红藻纲、红毛藻科。本文介绍紫菜生长发育不同时期可能发生的病害、病因分析及应采取的有效防范措施,以减少病害的发生,促进紫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一、紫菜育苗主要病害及防治 1.黄斑病贝壳丝状体表而出现一些针头大小的黄色斑点,斑点逐渐扩大并形成大小不等的病斑,  相似文献   

4.
关于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的培养和直接采苗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国宜 《水产学报》1980,4(1):19-29
本文报道了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通过培养自由丝状达到直接采苗的试验,这项试验的结果表明可以代替目前生产中用贝壳培养丝状体的方法,这就有可能克服当前作为紫菜丝状体培养基质的文蛤壳不足的困难,而且操作简便,有利于单株培养,取得纯种,少受病害。这种方法已经应用于生产。自由丝状体培养的成败关键,首先在于做好种菜的去污处理工作,杀灭附着于种菜的杂藻。其简便有效的方法是将种菜经过晒干1—2小时,再经消毒海水洗刷。为使丝状体有尽可能长的生长时间,由种菜探集果孢子的时间应在三月以前进行。在有充分营养盐的海水中,光照达到1000Lux以上,则每一个800ml的玻瓶,约能培养自由丝状体2—2.5克(湿重),这样,有20个玻瓶,就可以供应秋季采苗一亩网帘所需的丝状体。对丝状体进行夜间流水刺激是使其放散孢子进行直接采苗的有效方法,如能在流水过程中,又逐渐降低水温,(从26℃降至22℃)其效果更能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条斑紫菜育苗过程中,贝壳表面的丝状体(紫菜苗)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变化,我们可以根据贝壳表面的颜色变化,判断丝状体的生长发育情况、病害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了条斑紫菜、坛紫菜、长紫菜、华北半叶紫菜以及甘紫菜游离丝状体藻丝球内“钙粒”形成过程、条件,以及光镜和扫描电镜下“钙粒”的形态结构及其与丝状体的关系。游离丝状体的培养是从采果孢子或用组织捣碎机将藻丝切成200~300μ的碎段再重新接种到培养液中开始的,逐渐形成球状和花絮状藻丝球,一般在培养2个月后藻丝球内开始形成“钙粒”。光学显微镜下“钙粒”的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或者由小的球状粒堆成的不规则形。最大的达1.5×0.5mm,小的如粉末。“钙粒”的颜色多数为半透明的白色,有些由于表面附有丝状体而呈丝状体的颜色。扫描电镜下可以看到:“钙粒”是自内向外的放射状结晶形成的,结晶有束状、梳状、书状,表面的丝状体是镶嵌在“钙粒”表层的,内部的藻丝则是存在于一个钙质的坑道里。紫菜自由丝状体藻丝球内的“钙粒”与贝壳丝状体的“鲨皮病”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钙粒”是在自由丝状体的藻丝球内,而“鲨皮病”的砂粒是出现在着生有丝状体的贝壳表面。“钙粒”的基本组成是 CaCO_3,但实验证实它与海水中过量的 Ca~(++)无直接关系。在藻丝球的内部共生着两种杆菌和两种球状蓝藻,仅仅是杆菌在我们这种培养条件下并不能形成“钙粒”,初步推测“钙粒”可能是人工培养紫菜游离丝状体这个小生态系的产物。X—射线粉晶分析,“钙粒”、“鲨皮病”中的砂粒和贝壳丝状体的附着基质——文蛤壳的初步鉴定结果很相似,但紫菜的果孢子却不钻进“钙粒”中而很喜欢在贝壳中生长。  相似文献   

7.
初永娟 《齐鲁渔业》2008,25(11):12-12
1人工栽培紫菜的生长过程紫菜的人工栽培分丝状体培育和叶状体养成2个阶段。丝状体培育阶段:春末取成熟的叶状体经阴干刺激后,放入盛有海水的容器内放散果孢子,当放散量达到要求时,捞出叶状体。把孢子水按一定比例喷洒到已放有贝壳的培育池内,果孢子即附着到贝壳上,萌发钻人贝壳内生长成丝状体。秋季水温下降时,贝壳内丝状体成熟并放散壳孢子,将维尼仑网帘放入培养池内采苗,  相似文献   

8.
降低海水比重对治疗紫菜丝状体的泥红病效果明显江苏省启东市吕东乡海丰育苗室的高建华等同志在紫菜育苗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利用降低育苗海水比重的方法治疗紫菜丝状体的泥红病效果明显。他们的具体方法就是将有发病的贝壳用纯淡水浸泡2天,再放入培养池培养,没再有发病。  相似文献   

9.
1.播苗4月下旬.取回种菜,检查果孢子的成熟情况后,以果孢子300个/平方厘米的密度给贝壳洒孢子水,这一阶段在5月初基本结束.半个月后逐渐检查萌发情况.对于一些萌发不好的.采取补洒孢子水的方法解决.整个插苗在6月初完成。紧跟着就是对育苗池的日常管理工作。2调节光照观察贝壳丝状体的生长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培养,长势较快的,颜色偏深.且布满整个贝壳面,由于在一定光照范围内,光照强.丝状体分枝多.颜色呈枕红色.光照弱.丝状体分枝少,色灰。通过调节光照等措施尽量使贝壳丝状体生长一致。94年由于前几阶段未注意光照时间…  相似文献   

10.
在条斑紫菜栽培生产中,作为种苗培育的贝壳丝状体(图1)发育状态是否与壳孢子采苗(图2)的时间同步十分重要,这关系到培养的贝壳丝状体能否完成壳孢子采苗,保证海区栽培生产的顺利进行。由于贝壳丝状体凭肉眼较难正确判断,需借助溶壳及显微观察,才能确定生产中应采取的措施,确保  相似文献   

11.
紫菜人工育苗有三种方式,即贝壳丝状体人工育苗、自由丝状体直接采苗、体细胞有苗。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是贝壳丝状体人工育苗。据笔者实践,并结合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的经验和教训,简述对紫菜贝壳丝状体人工育苗的几点看法。1影响贝壳丝状体生长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光照、营养盐比重、pH值等。在生产管理中必须随时注意这些因素的变化,使之符合藻丝各生长阶段的要求1.1温度的控制9月份温度变化较大,特别是“白露”降温季节池内水温低于22.5℃时苗易早熟,并自然放散,出现“跑苗”现象,影响了采苗生产。1993年我市采苗单位就遇到了这样的…  相似文献   

12.
<正>坛紫菜是我国特有的暖温带种类,也是我国南方养殖的主要经济红藻。坛紫菜的叶状体和丝状体是其生活史中的两个重要阶段。紫菜栽培生产中,苗种供应是生产的关键环节,而获得健康优良的丝状体则尤为重要。坛紫菜丝状体有两种培养方式,即自由丝状体和贝壳丝  相似文献   

13.
1黄斑病 是由微生物引起的病害.传染速度快,一旦发生给生产造成的危害重,损失大,特别是在高温季节,丝状体生长的旺季,发病率高.发病初,在附有丝状体的壳面上,可看到细小的黄斑点,直径不超过1mm,这种病传染快,严重时甚至全池死亡.  相似文献   

14.
对虾的鳃病是由几种病害侵袭引起的综合症,其中任何一种病害都可导致对虾的死亡。病原学论证表明,导致对虾鳃病包括一种属于镰刀菌(Fusarium)的半知菌,至少两种类型的环纤毛虫(聚缩虫Zoothammium sp.和瓶体虫Lagenophrys sp.),以及一种外形类似毛状白丝菌(Leucothrix mucor)的丝状细菌。  相似文献   

15.
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扩增的意义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紫菜的生活史由两个形态截然不同的阶段组成,即宏观的叶状体阶段和微观的丝状体阶段.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 Ueda)的丝状体是其生活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通常果孢子是粘附在含钙的贝壳等基质上萌发,并钻入壳内生长、发育成贝壳丝状体(conchocelis),如果不钻壳,在培养液中悬浮生长,这种丝状体称为自由丝状体(free-living conchocelis)[1,2].  相似文献   

16.
溎彦 《海洋渔业》1981,(3):9-10
利用紫菜自由丝状体培育紫菜苗种这项新技术,日本开始研究于六十年代,我国则开始于七十年代,且进展较快,已开始应用于生产。但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例如缩光不但能促进贝壳培养的丝状体膨大藻丝的形成,而且也同样能明显地促进自由丝状体膨大藻丝的大量形成。可是在缩光条件下,由自由丝状体形成的膨大藻丝细胞(以下简称膨胞),其内容物普遍发生变空现象。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是世界紫菜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而主要栽培种类只有条斑紫菜和坛紫菜两个品种,养殖品种相对比较单一,而紫菜新品种的开发和利用首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苗种培育,也就是解决紫菜丝状体的质与量的问题。我国的半叶紫菜主要分布在山东青岛至辽宁大连的黄海西部海区,通过培养半叶紫菜的游离丝状体,用游离丝状体接种贝壳进行半叶紫菜苗种培育,或者将半叶紫菜游离丝状体培养成熟,直接用游离丝状体在半叶紫菜网帘上采集壳孢子,培养半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其土池人工育苗工作也在沿海地区广泛开展起来。土池育苗较水泥池育苗有不少的优越性:它投资小、见效快,可适当弥补咸淡水水域养殖品种少、效益低的不足;土池蟹苗对外界适应性强,成活率高,颇受养殖户的青睐,因而价格相对较高,可比同期水泥池苗高一倍左右,因而效益可观。现就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展土池育苗谈谈我们的看法,仅供参考:一、病害问题土地育苗的病害主要有两类:一类为细菌性疾病,如弧菌、毛霉亮发菌、丝状细菌等;另一类为固着型纤毛性疾病,包括钟虫、聚缩虫、累枝虫等。这两类病危害很大,往往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广西的对虾养殖快速发展,养殖面积在大幅增加,南美白对虾养殖超常规发展,有超过斑节对虾养殖的趋势,新的养殖模式如工厂化养殖、高位池养殖快速推广,单位面积产量屡创新高等。做好对虾病害防治工作、保证养成收获是广大养殖户的迫切心愿。现就我们在养殖实践及技术服务中遇到的对虾常见病害及防治经验措施介绍如下:一、病害发生简述去年广西对虾养殖中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原虫性疾病等均有发生,如白斑病、红体病、丝状细菌病、黄鳃、黑鳃、纤毛虫、夜光虫、软壳等。其中以南美白对虾红体病表现尤其突出。对虾发病时间早…  相似文献   

20.
锯缘青蟹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综合报道了由细菌、真菌、寄生虫和环境变化引起的锯缘青蟹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由细菌引起的病害有弧菌病、丝状细菌病、甲壳溃疡病和黑鳃病;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有霉菌病,由寄生虫引起的病害有蟹奴病、纤毛虫病、藤壶病、甲壳溃疡病和黑鳃病;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有霉菌病;由寄生虫引起的病害有蟹奴病、纤毛虫病、藤壶病、由环境变化引起的病害有白芒病、黄斑病、水肿病和蜕壳不遂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