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2000~2014年MODIS NDVI遥感数据和同时期气候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简单相关分析法、偏相关分析法、复相关分析法等多种时间与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黄河源区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与气候变化响应。结果表明,过去15年内,黄河源区植被NDVI在时间变化上呈缓慢增加趋势,空间上呈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格局。在时间上,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均呈上升趋势,气温和降水上升趋势分别通过0.05和0.01的显著性检验。偏相关系数空间分布上,整体上植被NDVI受降水量的影响要大于受气温的影响。复相关系数空间分布上,通过0.01、0.05、0.1的显著性检验像元占比分别为3.26%、5.63%、4.09%。黄河源区北部植被NDVI主要受降水因子影响,西南部和中部植被主要受气温因子影响。  相似文献   

2.
归一化的植被指数(NDVI)的时空变化可以反映生态环境的演变,以MODND1M中国500 m NDVI数据和气象数据为数据源,采用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太行山地区的NDVI、气温、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16年来,太行山地区的平均NDVI呈增加趋势,增长率为0.079/10年,其中NDVI增加区域占太行山地区的96.84%;(2)在空间尺度上,NDVI与降水量呈正相关性的像元数占像元总数的30.7%,NDVI与气温呈正相关的像元数占总像元数的26.8%;(3)在时间尺度上,NDVI与降水量的相关系数为0.43,NDVI与气温的相关系数为0.22;(4)研究区域降水量与气温对植被生长存在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3.
植被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土壤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纽带,植被的时空变化及分布影响着地球的水、碳等物质循环和光、热等能量循环。以遥感数据为基础,应用遥感图像处理平台和Arc GIS软件,提取广西壮族自治区2007—2016年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值。通过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偏相关方法,对比分析不同地质类型、植被类型的NDVI值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响应。结果表明,2007—2016年广西NDVI值在0.78~0.82之间波动变化,呈上升趋势,高植被覆盖区面积最大,低植被覆盖区面积最小;岩溶区植被覆盖得到改善,植被覆盖改善的面积大于退化的面积,其中NDVI轻度增加的比重最大;岩溶区和非岩溶区的NDVI变异程度以稳定为主;NDVI与降水、气温的正偏相关性与负偏相关性并存,呈负偏相关的面积大于正偏相关的面积。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内蒙古生态屏障区植被覆盖变化及降水、气温对其的影响,采用2010—2019年的SPOT-VGT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CRU TS气候数据集、GlobeLand30地表覆盖数据,利用一元线性回归趋势方法,对研究区10 a来植被覆盖的年际变化进行分析;同时应用相关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与降水量、气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10—2019年研究区归一化植被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但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东高西低的区域分布特征。植被覆盖明显改善(Slope>0.03)面积最大的年份为2011—2012年,像元数占内蒙古总像元数的44.44%;植被覆盖明显退化(Slope<0.03)面积最大的年份为2013—2014年,像元数占总像元数的40.59%。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时,降水量、气温对植被覆盖产生不同的影响,气温对森林植被覆盖的影响最为显著,降水量对草地植被覆盖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对张承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植被动态变化及其与气候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本研究解析张承地区2000—2014年气候因子与植被指数(NDVI)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而揭示该区域气候因子与植被指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4年张承地区NDVI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年际波动较大,季节差异和空间分异特征显著。2)对于气候要素,15年间光合有效辐射与气温呈下降趋势,而年降水量呈现出增长趋势,且具有明显季节差异。3)在季节尺度上,夏季NDVI与降水量的相关性最显著,而在冬季NDVI与气温和光合有效辐射的相关性更显著;在年际尺度上,NDVI与光合有效辐射相关性较低,但却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4)不同植被类型的ND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程度存在差异,但对于同一植被类型,NDVI与降水量的相关性最高。这些研究结论将为张承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生态环境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河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方法]利用1982~2000年NOAA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结合19个气象站点的气温和降水量数据,采用最大值合成法、相关分析法以及偏相关分析法,分别从年平均和季节平均变化方面分析河北省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在年平均上,河北省植被覆盖与气温的变化关系大于植被覆盖与降水量的变化关系;在季节平均上,在研究区春、夏、秋季植被生长对气温和降水量的需求不同,春秋两季气温对植被生长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而夏季降水量则是植被生长更为重要的因子。[结论]除夏季外,河北省植被覆盖对气温变化的响应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甘肃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为区域生态环境规划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2010-2019年MODIS NDVI产品,结合土地利用、生态功能区划分等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方法和变异系数等分析方法对2010-2019年甘肃省植被覆盖时空分布特征进行阐述,对植被指数变化趋势及变化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甘肃省植被指数在年均月尺度上呈现单峰分布,在夏季处于高位,年均NDVI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增速平均为0.0032/a;植被指数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西部地区NDVI值小,可认为基本无植被生长,中东部平原和祁连山地区植被长势较好,NDVI明显较高,南部地区NDVI最高;农业耕作区的植被指数变化波动性比较大,其他地区植被覆盖变化趋于稳定.[结论]基于MODIS NDVI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可为了解甘肃省土地覆盖状况、开展具有区域差异性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遥感数据分析河南省2000—2015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空变化及变化趋势,并分析NDVI与气候因子的空间相关性,探讨不同植被类型变化对气候因子的滞后性。结果表明:由于河南省东西部地形差异较大,NDVI分布呈现出西部和东部高,中部较低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河南省植被生长条件的改善,2000—2015年河南省植被改善明显,植被改善区域占全省面积的88.08%,减少区域占6.61%,稳定不变区域占5.51%;不同植被类型的NDVI均值会存在差异性,河南省2000—2015年8种植被类型NDVI均值大小依次为阔叶林>针叶林>栽培植被>草丛>灌丛>沼泽>草甸>其他;河南省植被NDVI的变化与气温和降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并且16 a间河南省的植被大面积处于改善的趋势;不同的植被类型对气温和降水的相关系数是不同的,8种植被类型与降水和气温的最大响应期都在当月;从空间相关性看出降水的相关系数要高于气温,表明河南省年平均NDVI受降水的影响比气温的影响要显著。  相似文献   

9.
关中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1999-2010年SPOT NDVI数据,采用NDVI均值法、趋势分析法以及相关分析法对关中地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关中地区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良好,其中秦岭北坡NDVI值最高,城市中心区NDVI值最低,1999-2010年间年均NDVI值在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增速为5%/10a;植被覆盖轻度改善的区域面积占关中地区总面积的70.39%,基本不变区域占24.77%,表明关中地区植被覆盖呈稳中有升的趋势;关中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对气温、降水量的响应良好,大部分区域呈现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植被覆盖变化与降水量的关系研究,对分析植被生态系统在气候变暖导致降水量发生变化背景下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利用托里县2011-2015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TRMM卫星降水量数据,分析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TRMM卫星降水量在托里县多年来的时空变化趋势,实现了降水量与NDVI数据的移动平滑,探讨了NDVI与TRMM卫星降水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并对NDVI和降水量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结果】①TRMM卫星降水量与NDVI两者的趋势变化呈现相辅相成;从空间分布特征角度而言,NDVI的空间分布规律往往呈现与同期或前期TRMM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相似,影响NDVI的因子众多,降水量变化不能全面的解释NDVI的动态变化;②从时间角度而言,降水量与NDVI存在时间上的梯度关系,降水量增加后,NDVI才逐步随之增大。综合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特征,均证明降水量对NDVI的影响作用具有典型的滞后性;③5年里的NDVI与TRMM卫星降水量相关性较为显著,NDVI与TRMM卫星降水量之间的相关性大多呈正相关,TRMM卫星降水量能促进NDVI的增加。【结论】降水对植被生长具有显著的驱动力作用,伴随降水量的变化,植被覆盖情况会随之慢慢产生相同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哺乳动物冬眠的现象和导致其发生冬眠的影响因素,使哺乳动物在冬眠过程中的行为和生理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能得以更好地阐述。结合国内外关于冬眠的研究成果,着重阐述了冬眠的定义、冬眠期间的行为和生理表现以及影响冬眠的因素。结果表明:哺乳动物的冬眠是行为、生理和遗传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温度、自身体温变化、营养因素和自身生理调节是影响哺乳动物冬眠的主要因素。并阐述了冬眠间觉醒的意义以及冬眠对动物器官和腺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生物絮凝剂的絮凝形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对复合型生物絮凝剂(CBF)的絮凝形态进行了分析及相关研究.对比了投加CBF与未投加CBF对实验系统中胶体颗粒的絮体形态、Zeta电位的改变.同时研究了钙离子以及投加顺序在絮凝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CBF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一定浓度的钙离子能降低颗粒的表面电荷,促进CBF分子与胶体颗粒之间的键合,有利于絮凝沉淀;投加方式的改变影响了悬浊液体系的pH值,从而影响了其中各种物质的表面电荷,限制了CBF作用的发挥.正确的投加方式才能产生良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3.
昆虫过冷却点的影响因素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体液可以耐受0℃以下的低温仍不结冰,这种现象称为“过冷却”.当外界温度继续下降到一定温度时,虫体开始结冰,此时的虫体温度即为过冷却点.过冷却点可被用来代表昆虫的耐寒性,因此在昆虫耐寒性研究中常常需要测定过冷却点.有多种因素影响过冷却点,笔者从环境因素与食物、昆虫发育阶段与生物学状态、含水量与生化物质以及冰核物质4个方面综述了昆虫过冷却点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相互关联共同发挥作用.研究昆虫的过冷却点对于认识其抗冻耐寒特性与机理、保护益虫、防治害虫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青贮饲料可不受季节限制常年提供优质饲料,且价格低廉,广泛应用于养殖企业和小规模养殖户,是发展草食畜牧业的重要保障。青贮饲料品质的好坏受到植物收割时间、水分、原料初加工方式和添加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对以上因素的概述,以期在青贮饲料制作过程中对外在因素的控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五氯硝基苯降解菌的降解效能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期施用PCNB的栽参土壤中,筛选出2株对PCNB具有降解作用的菌株,其中1株为细菌PB-1,另1株为放线菌PS-5,对其降解性能和影响生物降解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合PB-1和PS-5菌株生长的pH范围分别为pH5~7和pH6~8;适合PB-1和PS-5菌株生长的温度范围分别为20~30℃和25~35℃;在此pH和温度范围内,二菌株对PCNB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菌株生长和降解PCNB的最佳条件,对于PB-1是pH6、温度28℃;对于PS-5是pH7、温度30℃。在最佳生长条件下,菌株达到最大生长量和最高降解率,在PCNB初始浓度为20.0mg.L-1时,经过4d的培养,降解率分别达到83.5%和76.9%。金属离子对各菌株的生长量和降解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促进和抑制作用,在添加浓度范围内,Cu2 和Mo6 对菌株PB-1有毒,Mn2 对菌株PS-5有毒;Fe2 和Co2 能促进菌株PB-1对PCNB的降解,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9%和7.1%;Ca2 、Zn2 能刺激PB-1菌株的生长;Fe2 、Ca2 、Zn2 、Cu2 和Mg2 不同程度地促进菌株PS-5对PCNB的降解,降解率提高7%~20%,其中Mg2 也刺激菌株PS-5的生长。维生素B2和丙氨酸可以显著提高PB-1和PS-5菌株的生长和降解性能,维生素C和甘氨酸具有促进PS-5菌株降解PCNB的作用,其他生长因子的作用不明显。在甲醇、柠檬酸纳、甲苯(电子供体)和乙酸铵(电子受体)存在下,菌株降解PCNB的能力有明显差异,添加柠檬酸纳和甲苯能促进PS-5菌株对PCNB的降解;柠檬酸钠促进PB-1菌株的生长,甲醇促进PS-5菌株的生长;乙酸铵对菌株的生长和PCNB降解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降解效果与菌株生长量不存在一致性。试验结果为在PCNB污染土壤中应用降解微生物进行生物修复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C IRAS—2光合仪对1年生复序橐吾(Ligularia jaluensisKom.)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曲线进行测定,光响应曲线采用叶子飘新模型进行拟合;对影响其光合作用的生理因子和环境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复序橐吾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在夏季呈双峰型,有光合"午休"现象,午休现象主要受非气孔因素限制。复序橐吾净光合速率与叶片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外界CO2摩尔分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胞间CO2摩尔分数呈显著负相关。复序橐吾光饱和点为747.49μmol.m-2.s-1、光补偿点为19.06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为4.95μmol.m-2.s-1及表观量子效率为0.067 mol/mol,表现出阴生植物特性。  相似文献   

17.
馆藏发展政策对大学图书馆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藏书发展政策中采访工作与学科、用户、文献资源间的关系,说明了大学图书馆采访工作对馆藏发展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苜蓿草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胡萝卜素,因此,作为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补充饲料广泛用于各种畜禽。综述了苜蓿草粉的种类、质量标准以及不同因素对苜蓿草粉营养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桔小实蝇在云南镇康的种群动态特征,制定其防治对策,于2007-2008年在该地区通过性诱剂诱捕,对桔小实蝇种群动态进行了全年监测,并就气象因子及寄主植物对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桔小实蝇在镇康全年发生,冬季种群数量较低,夏季种群数量高,且种群增长呈单峰型,高峰期出现在6月或7月.相关分析表明,月平均温度、月平均最低温度、月降雨量和日照数等是影响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当地寄主种类多,种植面积大,挂果时间长,为桔小实蝇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是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水稻直链淀粉含量是优质育种中权衡米饭蒸煮品质和食味品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稻米综合评价中最关键的因素。直链淀粉含量的高低除受水稻品种本身遗传基因控制外,在一定程度上受环境因素(温度,光照,海拔)和农业技术因素(播种期,栽培密度,灌水,施肥等)的影响。本文综述了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指导优质米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