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褐蘑菇多糖对油脂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利用SCHAAL烘箱法研究了褐蘑菇多糖对大豆油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褐蘑菇粗多糖和精制多糖对大豆油均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呈剂量效应关系。褐蘑菇精制多糖的抗氧化性要强于同浓度的粗多糖。Vc和BHT的抗氧化性要强于同浓度的粗多糖和精制多糖,柠檬酸的抗氧化性与同浓度的精制多糖相当。Vc和柠檬酸对褐蘑菇多糖的抗氧化性均有增效作用,Vc的增效作用要远远大于柠檬酸。  相似文献   

2.
微波辅助法提取褐蘑菇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提醇沉法的基础上,利用微波提取技术,对褐蘑菇多糖提取的工艺进行优化,筛选出一套最佳提取工艺路线。比较研究了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料液比、浸提时间等工艺条件对提取褐蘑菇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微波辅助法提取褐蘑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40W,微波处理时间45s,料液比1:40,浸提时间2.5h,最终多糖占有率可达到98%。  相似文献   

3.
速冻褐蘑菇的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褐蘑菇为原料,经原料挑选、护色、杀青、速冻、镀冰衣和包装等工序制得速冻褐蘑菇。该工艺不仅能够延长褐蘑菇的保鲜期,且能最大程度地保持其色泽、风味和营养,是褐蘑菇的一种新型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蘑菇失重率、呼呼强度以及褐变度的变化,调查环境条件对蘑菇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对蘑菇失重率、呼吸强度及褐变度起到抑制作用;高湿条件可减少蘑菇采后的失重率,但会增加褐变度.  相似文献   

5.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采后贮藏期间极易发生表皮褐变,其中涉及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为探索双孢蘑菇采后褐变涉及的分子机制,基于全基因组数据对双孢蘑菇HMG转录因子进行鉴定,并对AbHMG蛋白特性,以及AbHMG基因在双孢蘑菇采后贮藏期间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PFAM注释结果在双孢蘑菇中鉴定到13个AbHMG转录因子,编码序列长度425~1 881 bp,编码141~626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15 996~69 651,等电点5.12~11.13,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AbHMG蛋白的主要结构元件,所有AbHMG蛋白均为定位于细胞核的不稳定蛋白。双孢蘑菇贮藏期间表皮L*值呈逐渐下降趋势,表现为表皮褐变程度加深,同时双孢蘑菇子实体相对电导率和呼吸强度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AbHMG7、AbHMG9和AbHMG13基因在双孢蘑菇贮藏后期的表皮样品中显著上调表达。双孢蘑菇中共鉴定到13个HMG转录因子,其中AbHMG7、AbHMG9和AbHMG13转录因子可能参与了双孢蘑菇采后褐变相关的转录调控进程。  相似文献   

6.
不同培养料的双孢蘑菇多酚氧化酶活性抑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解决双孢蘑菇保鲜和加工中的褐变问题,以邻苯二酚(C6H602)为底物,分析了不同培养料栽培的双孢蘑菇中多酚氧化酶(PPO)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蘑菇PPO活力最低的条件为:pH2.0,温度40℃,褐变抑制剂VC浓度0.09%。用均匀设计回归分析程序拟合的不同培养料蘑菇PPO活力与pH值、温度和褐变抑制剂VC浓度间关系的数学方程,置信水平大于95%。  相似文献   

7.
双孢蘑菇涂膜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提高贮藏质量延长保鲜期为目的,探讨了双孢蘑菇的最适贮温,采用海藻酸钠、琼脂和魔芋涂膜液等对双孢蘑菇进行涂膜及优化。结果表明:双孢蘑菇的最适贮温0~3℃,采用涂膜法可延缓褐变进程,保鲜质量好;在相同条件下,双孢蘑菇采用海藻酸钠涂膜的保鲜效果最好。海藻酸钠涂膜双孢蘑菇的最佳条件为海藻酸钠用量0.8g/100g水、蔗糖酯用量0.7g/100g水、涂膜时间4min。  相似文献   

8.
桦褐孔菌多糖是桦褐孔菌中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在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肿瘤、提高免疫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广泛的食药价值。综述了桦褐孔菌中多糖的现代常用提取方法及辅助手段,脱蛋白和色素等初步纯化方法和色谱分离等分级纯化方法,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抗疲劳和免疫调节等生物功能特性,以及多糖多级结构的表征方法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针对桦褐孔菌多糖研究与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展望,以期为桦褐孔菌资源及其组分中多糖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蘑菇属呼吸跃变型,贮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营养成分含量快速下降、失水、褐变、开伞、腐烂等。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对蘑菇保鲜的研究状况,以便为进一步研究蘑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气调与热风干制对双孢蘑菇片干燥速度与制品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双孢蘑菇干制品质量为目的,采用自行设计的小型气调干燥实验设备,用CO2、N2气体置换干燥室空气作为介质对双孢蘑菇片进行气调干制试验。分析了气调与热风干制对双孢蘑菇片干燥速度和制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孢蘑菇片采用充N2降O2干制的干制品维生素C保存率得到较好保存,纤维化进程慢,褐变度低,更接近鲜菇固有的风味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以肉桂作为栽培料的珍稀食用菌食药用价值,对基于肉桂木栽培料和普通栽培料的‘香魏蘑’、‘榆黄蘑’多糖分别进行提取和含量测定,采用ORAC法对食用菌多糖的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并通过动物试验对肉桂食用菌多糖的降血糖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间以及不同栽培料生产的食用菌之间多糖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普通‘香魏蘑’和肉桂‘香魏蘑’的多糖含量分别为16.89%和14.44%,普通‘榆黄蘑’和肉桂‘榆黄蘑’的多糖含量分别为4.22%和5.95%。‘榆黄蘑’多糖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香魏蘑’多糖,而2个品种肉桂食用菌多糖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该品种普通食用菌多糖;肉桂‘香魏蘑’和肉桂‘榆黄蘑’多糖高剂量组均可显著改善小鼠的糖尿病症状,低剂量组对小鼠的糖尿病症状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各实验组疗效随着剂量的加大而增强。在相同实验浓度下,肉桂‘榆黄蘑’多糖的降血糖效果优于肉桂‘香魏蘑’多糖。由此可知,肉桂‘香魏蘑’与肉桂‘榆黄蘑’多糖含量较高,且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与降血糖功效。本实验结果可为肉桂木资源、‘香魏蘑’和‘榆黄蘑’等珍稀食用菌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多糖的分离、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与开发食用菌多糖作为一种有效的抗氧化资源,通过对已有文献所报道的食用菌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理化结构特性及其生物活性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后续食用菌多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开发和利用苦瓜多糖,选用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测定苦瓜多糖的含量;比较不同成熟度苦瓜中多糖的含量差别;比较冻融法制备的苦瓜汁粉及苦瓜渣粉中多糖含量。结果显示,对同一种样品利用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测定,测定结果分别为28.00%和29.25%,苯酚硫酸法测定结果更为准确合理,可作为苦瓜中多糖含量测定的首选方法;测定不同成熟度苦瓜的多糖含量,发现苦瓜成熟度越高,多糖含量越低,说明苦瓜生理成熟阶段,苦瓜多糖是重要的呼吸基质之一;利用冻融法制备的苦瓜汁粉多糖含量为31.25%,苦瓜渣粉多糖含量为28.64%,说明冻融法获得的苦瓜汁没有起到完全分离苦瓜多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夏季野生食用菌生物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扩大对野生资源的评价和利用,2009年夏季在北京周边山区收集常见的四种野生菌黄伞、血红铆钉菇、短柄粘盖牛肝菌和马勃的子实体。利用二喹林甲酸检测法、苯酚-硫酸法以及改良后的酶活性检测法分别测定四种子实体中蛋白质和水溶性多糖的含量、蛋白酶、磷酸酶和漆酶的活性以及凝集素的活力单位,通过对上述四种野生资源测定指标进行评价,发掘出可用于深度加工的野生品种。研究发现,黄伞子实体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相对较高,分别占子实体鲜重和干重的5.12%和2.39%,并且具有凝集素的活性;四种野生菌都具有磷酸酶活性,其中马勃的酶活力最高,为339.91 U/mg;短柄粘盖牛肝菌和马勃存在微弱的漆酶活性,酶活力分别为0.341 U/mg和0.438 U/mg;在四种野生菌中未检测到蛋白酶的活性。比较结果证明黄伞子实体中的蛋白质和多糖含量较高,马勃具有较高的磷酸酶活性,这些野生资源都可以作为深加工的优势材料,进行深度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reports that the crude polysaccharides were extracted with hot water and precipitated with alcohol from the fruitbody of mushroom Ganoderma apparatus and Poria cocos. The free proteins were removed from crude polysaccharides by sevag method, and then the polysaccharides were isolated and purified by Sephadex G-15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 Each three pure polysaccharides (Ga-1,Ga-2,Ga-3 and Pc-1,Pc-2,Pc-3) were obtained by precipitating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alcohol. By using the method of TLC, we proved that three fractions of Ganoderma apparatus polysaccharides are composed of glucose (Glu), arabinose (Ara), mannose (Man), fructose(Fru),et al. and the three fractions of Poria cocos polysaccharides are composed of glucose (Glu), mannose (Man) and ribose (Rib),et al.  相似文献   

16.
小麦花粉多糖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小麦花粉多糖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采用温差破壁法和酶解破壁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小麦花粉进行破壁处理,从中提取活性多糖,并利用甲醇分级沉淀法进行纯化。实验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并对小麦花粉多糖的抑菌作用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表明,小麦花粉多糖对细菌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真菌的抑制效果也比较显著。其中,以35%甲醇浓度,3000 r/min转数进行离心分离的多糖对细菌和真菌的抑制效果最佳;以30%甲醇浓度,4000r/min离心和以30%甲醇浓度,3500r/min离心的纯化工艺得到的活性多糖对细菌的抑制效果比较显著;采用其他甲醇浓度,离心转数的纯化工艺得到的活性多糖对细菌的抑制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research on the extraction,purification and chemical structure of polysaccharides in Dicliptera chinensis( L.)Ness. [Methods] Polysaccharides were extracted from D. chinensis by combining the water extraction method with the Sevag deproteinization method and ethanol extraction method. D. chinensis polysaccharides were purified by DEAE-52 cellulose chromatography and Sephadex G-150 chromatography. Based the detection of the impurity,the monosaccharide composition of D. chinensis polysaccharides was analyzed. [Results]The purified polysaccharides were pure polysaccharide components. Infrared spectrogram showed that D. chinensis polysaccharides had typical structure of polysaccharides. Analysis of gas chromatography found out that D. chinensis polysaccharides were mainly composed of fucose,arabinose,xylose,mannose,glucose and galactose. [Conclusions]The extraction,purification and detection methods in this research were rapid,accurate and stable,which provided foundation for the activity research of D. chinensis polysaccharides in future.  相似文献   

18.
海藻多糖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藻多糖是获取食品添加剂的天然良好原料,琼胶、卡拉胶、海藻酸钠、海藻酸丙二醇酯等海藻多糖在食品添加剂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食品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本文从上述几种海藻的理化性质、功能及目前在食品添加剂领域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今后海藻多糖在食品添加剂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关键性问题提出建议,以期进一步开发海藻多糖功能,促进其在食品添加剂领域有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