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新紫菜孢子体放置在5种不同的光照强度下[10、20、40、80、160μmol/(m2·s)]培养,测量叶绿素a(Chl a)、类胡萝卜素(Car)、藻红蛋白(PE)、最大光合效率(Fv/Fm)和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探讨光照强度对新紫菜孢子体的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20μmol/(m2·s)培养下的新紫菜光合色素(Chl a、Car和PE)含量在培养期间都呈现出一个较高的数值,培养30 d后的新紫菜孢子体的Fv/Fm呈现出较高值。80和160μmol/(m2·s)处理下培养至15 d时其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rETRmax)呈现出较高的数值,培养至30 d时其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呈现出一个低值。20μmol/(m2·s)条件培养下的新紫菜孢子体色泽呈现健康的紫红色,...  相似文献   

2.
  目的  种荚是大豆Glycine max防御霉菌侵染的第1道防线,部分大豆品种种荚具有极佳的田间霉变抗性,本研究目的在于寻找与豆荚霉变抗性相关的快速鉴定指标。  方法  采用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以高抗大豆‘QWT15-2’、中抗大豆‘E1’和易感大豆‘E314’为研究对象,对离体种荚接种轮枝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监测其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情况。  结果  大豆种荚接种霉菌24 h后,通过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可清晰观察到豆荚表皮病斑,叶绿素荧光参数发生显著变化。霉菌侵染后0~5 d,大豆种荚初始荧光参数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大幅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上升、QNP下降,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及电子传递速率(RET)均呈下降趋势。  结论  高抗大豆‘QWT15-2’维持了较健康的组织形态,各荧光参数表现稳定;中抗大豆‘E1’和感病大豆‘E314’受霉菌侵染影响,其表皮组织破坏严重、荧光参数变化幅度大;其中Fv/Fm、Fm、Fv、qN和QNP荧光参数对霉菌侵染响应敏感,可作为评价大豆种荚田间霉变抗性的鉴定指标。图4参17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大茎野生种57NG208血缘群体F1种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叶绿素荧光特性,为含大茎野生种血缘甘蔗高光效品种或亲本的选育奠定基础。【方法】以大茎野生种57NG208血缘F1群体为试验材料,采用手持便携式SPAD-502叶绿素仪、PAM-2500便携式荧光仪,对其叶片的叶绿素SPAD值、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光化学淬灭系数qP等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20份种质材料甘蔗叶片的8个光合指标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与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呈极显著正相关,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NPQ)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以金钗石斛为试验材料,研究金钗石斛在不同季节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和不同施肥措施的条件下随着季节变化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均值变化。结果表明,在春、夏、秋、冬四季金钗石斛叶绿素荧光参数Fo值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Fm、Fv/Fm、Fv/Fo值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不同施肥措施中随着季节变化需肥情况相近,在氮、磷肥适中高钾的情况下最大荧光值(Fm)、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Ⅱ最大光能转化潜力(Fv/Fo)较高。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GGR6在榆叶梅壮苗培育中的应用,以1 a生榆叶梅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50、100、150、200 mg·L-1)GGR6溶液对榆叶梅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指标和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GGR6溶液能够有效促进榆叶梅幼苗株高和基径的增加,并使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ETR、ΦPSⅡ、qP、Fv/Fm明显增加,qN显著降低。与对照相比,100 mg·L-1 GGR6处理使榆叶梅幼苗株高增加66.0%,基径增加51.6%,叶绿素a含量增加47.1%,叶绿素总量增加33.9%,ETR增加78.5%,ΦPSⅡ增加330.0%,qP增加198.9%,qN降低46.0%,Fv/Fm、叶绿素b含量增加不明显。在榆叶梅壮苗培育中,100 mg·L-1 GGR6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水稻冠层叶片含水量(leaf water content, LWC)快速无损监测对指导稻田精准灌溉和提高水稻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试验设置3个不同水分处理(传统淹灌、轻度干湿交替-15 kPa、重度干湿交替-30 kPa),于水分敏感期(抽穗-灌浆期)动态监测顶1叶(L1)、顶2叶(L2)和顶3叶(L3)的光谱数据和叶绿素荧光参数,通过全光谱波段筛选出水分敏感波段,建立新型植被指数,结合叶绿素荧光参数,以期建立基于叶位组合的水稻冠层LWC精准监测模型。结果表明:水稻叶片水分敏感波段在近红外波段(1 000~1 400 nm),所构建新型植被指数NDSII((1114,1387))较传统植被指数能更好地监测LWC;通过筛选与LWC有高相关性的荧光参数,基于实际光量子产量Y(Ⅱ)和植被指数NDSII((1114,1387))的耦合监测模型较单一植被指数NDSII((1114,1387))模型精度提高71.807%~83.976%。与单叶相比,L2...  相似文献   

7.
准确估算叶绿素含量对于植物生长监测、产量预测、生境的适宜性评价具有重要作用。为寻求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高精度估算模型,以石楠为对象,实测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反射光谱反射率,对原始光谱进行变换并计算植被指数,通过相关性分析挑选特征波段,运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叶绿素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FDR的逐步线性回归模型和偏最小二乘模型优于R、1/R、LR、SDR;2)DNDVI(R645,R1 370)的指数函数模型为估算叶绿素含量的最佳单变量模型;3)DRI(R747,R1 464)与RI(R733,R944)的逐步线性回归模型精度最高,验证结果的决定系数R2为0.955,均方根误差RMSE为3.145。因此,该模型可以实现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准确估算,从而为实现高光谱技术监测植被叶绿素含量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影像较可见光影像具有更丰富的光谱信息,在森林蓄积量估测中具有较大潜力。以无人机载多光谱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探索森林蓄积量的遥感估测模型,以克服传统地面调查工作量大、耗时长、成本高等弊端。【方法】以滇中地区典型天然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纯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多光谱影像提取单波段反射率、各类植被指数、纹理特征等,计算各特征变量的标准地均值;筛选与云南松林蓄积量相关性显著的特征变量,采用多元线性、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建立云南松林蓄积量估测模型,以决定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EMA)、均方根误差(E(RMS()、平均相对误差(EMR)评价模型精度。【结果】(1) 3种模型中,随机森林的精度最高(R2=0.89,EMA=4.69m3·hm-2, ERMS=5.45m3·hm-2, EMR  相似文献   

9.
为了科学准确预测参考作物蒸腾量(ET0),提高预测精度,减少输入变量的数量,从而降低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的建设成本,采用深度学习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分别建立ET0智能预测模型,采用局部敏感性分析、模糊曲线和模糊曲面等方法研究ET0预测中各输入变量对预测结果的影响,以影响因子大小为依据,构建8种不同气象因子输入组合,利用日照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资料,对采用不同方法和不同输入变量组合的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并以彭曼公式的计算结果作为参考,对预测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以完整变量作为预测输入时,深度学习预测模型R2为0.980,高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0.963),获得了更高的预测精度;而在缺省输入变量的ET0预测中,深度学习预测模型的性能均优于人工神经网络,以平均温度和日照时数作为输入变量的深度学习预测模型R2仍达到0.935,表明在仅有少量气象参数的情况下,深度学习预测模型仍能获得较好的预测结果。综合分析R2、RMSE、RMSRE、MRE...  相似文献   

10.
构建佛手瓜叶片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为实现高光谱技术监测佛手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提供参考依据。利用SPAD-502 PLUS叶绿素仪同步测定佛手瓜叶片的SPAD值,以Field Spec 3地物光谱仪采集佛手瓜叶片光谱数据。对原始光谱去噪处理后经一阶微分变换、倒数对数变换和倒数对数的一阶微分变换提取其特征波段,然后利用红边及绿峰位置构建了SPAD值的预测模型,并采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误差(RE)对模型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在400~1 000 nm波长范围内,佛手瓜叶片光谱特征在可见光区的绿峰波段反射率在22%左右,在近红外区形成高反射率,达到56%左右。通过对原始光谱曲线进行一阶微分变换、倒数对数变换和倒数对数的一阶微分数学变换后,提取出佛手瓜叶片的特征波长分别有520、550、640、650、670、680、700 nm。以单一红边位置与佛手瓜SPAD值建立的模型,r2为0.814 2,以此模型进行SPAD值预测,得到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为0.833 7,RMSE为2.83,RE为...  相似文献   

11.
利用高光谱技术对河套灌区土壤铵态氮含量检测过程中,为降低高光谱数据中存在的冗余变量信息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本文针对河套灌区土壤铵态氮含量提出了一种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和模拟退火算法(SAA)相结合的特征变量筛选方法,并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随机森林回归(RF)相结合的预测模型(PLSR-RF、RF-PLSR)。结果表明,CARS-SAA能有效筛选变量个数和减小计算量,并稳定模型预测精度。其中,CARS-SAA-PLSR-RF模型的预测精度最佳,验证集的决定系数R2为0.902、均方根误差RMSE为1.583mg·kg-1、相对分析误差RPD为3.198。具有很好的预测效果,可知CARS-SAA是一种有效的高光谱特征变量筛选方法,在提高预测精度的同时简化了模型的运算。该模型结合高光谱技术可以对河套灌区土壤铵态氮含量进行快速有效的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了5个甘蔗新品系的光合生理特性,以期为高光效甘蔗亲本或种质的筛选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云蔗02588、云蔗14658、云蔗14599、云蔗17613和云蔗17637为参试新品系。采用手持便携式SPAD-502 Plus叶绿素仪、PAM-2500便携式荧光仪测定参试品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绿素荧光参数、单产及蔗糖产量。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参试品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5个品系的SPAD值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初始荧光(F0)与最大荧光(Fm)、潜在光化学效率(Fv/F0)与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呈极显著正相关;PSⅡ光能捕获效率(ΦPSⅡ)分别与光合量子产量[Y(Ⅱ)]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1.078%,代表了绝大部分数据的信息;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F...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草莓离体叶片的失水特性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为草莓耐旱性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离体叶片自然失水法,测定草莓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叶绿素荧光参数、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EC)、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结果】在脱水条件下4 h时间范围内,草莓离体叶片与非离体叶片(CK)相比,相对含水量、Pn、Tr、Gs、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快速下降,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初始荧光(F0)显著上升;草莓离体叶片H2O2与MDA含量显著上升,叶片EC增大,并在4 h时达到顶峰,与对照...  相似文献   

14.
以甜查理草莓品种为试材,外源施加不同浓度(0.25、0.50、1.00 mmol/L)的亚精胺(Spd),测定5 g/L NaCl胁迫下草莓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和抗氧化酶活性,为提高草莓耐盐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外源施加Spd显著提高NaCl胁迫下草莓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和抗氧化酶活性,其中0.50 mmol/L浓度的处理效果最佳,处理后9 d草莓叶片的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类胡萝卜素(Car)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32.02%、38.34%、25.59%、33.75%;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分别增加143.15%、18.05%、151.08%、111.43%;最大荧光(Fm)、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干旱区盐生植物光合响应机理,为土壤盐渍化生物修复技术提供理论和科学支撑。【方法】以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盐生植物小叶碱蓬(Suaeda microphylla Pall.)为研究对象,选取保护区内高水高盐(生境Ⅰ)、低水中盐(生境Ⅱ)和高水中盐(生境Ⅲ)三种生境类型,测定其小叶碱蓬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三种生境下小叶碱蓬叶绿素荧光参数特性变化,研究三种生境下土壤因子对小叶碱蓬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三种生境下小叶碱蓬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Fo、Fm和NPQ随着生境的变化逐渐升高,最大值出现在生境Ⅲ(142.95、609.42和1.65),最小值出现在生境Ⅰ(87.6、358.06和0.96)。Fv′/Fm′呈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生境Ⅱ(0.53),最小值出现在生境Ⅲ(0.39);Fo与Fm、NPQ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Fm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  相似文献   

16.
毛竹快速生长期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探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在快速生长期(前期、中期、后期)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征,在浙江农林大学毛竹生理生态监测定位站利用PAM-2100型叶绿素荧光仪,在毛竹快速生长期测定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对其荧光特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毛竹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在毛竹快速生长的前期、中期、后期变化显著。在不同生长期中,同一年龄的毛竹的光系统Ⅱ(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 /Fo)均表现为前期 < 中期 < 后期,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 0.05)。其中Fv/Fm变化范围为0.672~0.773,Fv /Fo变化范围为2.068~3.231。在毛竹快速生长的前期和中期低于正常水平。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P)表现为中期 < 后期 < 前期,差异达显著水平(P < 0.05)。在毛竹快速生长的不同时期,毛竹叶片qNP均呈现明显的日变化。综合比较表明,随着毛竹的快速生长,毛竹叶片光合作用能力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光学和雷达卫星遥感对亚热带森林生物量的反演潜力。【方法】利用不同季节时间序列的合成孔径雷达(Senitinel-1)和光学数据(Sentinel-2),对太平湖生态保护区森林地上生物量进行反演。基于后向散射系数、光谱波段、植被指数和生物物理参数,采用回归随机森林算法探究Sentinel-1和Sentinel-2在地上生物量制图中的精度,探究对亚热带森林地上生物量制图的最佳影像采集时期,评估光学和雷达遥感特征参数对提高地上生物量估计精度的贡献。【结果】Sentinel-2对研究区森林地上生物量的估计精度[决定系数(R2)=0.68,均方根误差(ERMS)=37.69 Mg·hm-2]要优于Sentinel-1 (R2=0.47,ERMS=49.11 Mg·hm-2),但两者联合产生了最佳结果 (R2=0.78,ERMS=31.56 Mg·hm-2)。生长季(6和9月)的光学数据和旱...  相似文献   

18.
研究薄壳山核桃与白及间作对白及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利用12年生薄壳山核桃与2年生白及间作将栽培区域分为复合栽培区(冠下、冠缘、冠外)和单作栽培区,研究不同生境下白及的光合参数、叶绿素质量分数、叶绿素荧光指标及抗氧化酶活性。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白及复合栽培区内冠下(树冠垂直投影圆半径的1/2附近,离树干2.50 m±0.50 m)、冠缘(树冠垂直投影圆附近,离树干5.00 m±0.50 m)、冠外(树冠垂直投影圆外侧1.50 m,离树干7.00 m±0.50 m)3种复合生境下白及叶绿素质量分数、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潜在活性(Fv/F0)均高于单作生境(T0),其中冠缘(T2)生境最大;抗氧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生境间,单作白及(T0)生境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对栀子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栀子的栽培管理及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灵地珍栀’无性系扦插苗为试材,设置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处理(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55%~60%、40%~45%和20%~25%),以土壤相对含水量75%~80%为对照(CK),比较干旱胁迫10、20、30 d各处理栀子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各处理初始荧光产量(F0)、最大荧光产量(Fm)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则先下降后上升;除CK外,各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轻度与中度干旱胁迫下,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量子效率(Fv/F0)波动上升,重度胁迫则呈下降趋势;中度与重度干旱胁迫下,丙二醛(MDA)含量持续上升。随着胁迫加剧,不同胁迫时间下F0、Fm总体上呈下降趋势,MDA含量、...  相似文献   

20.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高光谱遥感预测模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实现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精准预测,比较筛选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模型,实现优质小麦栽培生产。【方法】设置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和施氮量处理,测定开花期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叶片干物质质量(LDW)、地上生物量(AGB)、叶片氮含量(LNC)、叶片氮积累量(LNA)、叶面积指数(LAI)、植株氮含量(PNC)、植株氮积累量(PNA)和氮营养指数(NNI)9个农学参数及小麦冠层光谱,通过一阶导数和偏最小二乘法,构建基于不同农学参数的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高光谱预测模型。【结果】一阶导数处理可以提高光谱数据与农学参数的相关性。运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的高光谱农学参数估测模型中以SPAD的模型建模精度与验证精度相对较优,建模集决定系数R2与预测集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分别为0.99和4.10%;NNI反演模型验证结果较好,相对预测偏差RPD为2.04;利用线性回归构建的农学参数-籽粒蛋白质预测模型中以LNC的建模精度与验证精度最佳,其建模集R2、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MSE和RPD分别为0.64、0.79和2.11。最终构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