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土壤增施硒肥对西瓜生长、产量、品质及果肉硒含量影响的变化规律,明确西瓜的最佳硒肥施用量,以期为富硒西瓜的生产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以圣达尔和开美1号为试验材料,试验共设4个硒肥水平,分别为0(CK)、0.25(Se1)、0.50(Se2)、0.75 kg/hm2(Se3),分析了土壤增施硒肥对西瓜生长、产量、品质及果肉硒含量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土壤增施硒肥可提高西瓜叶片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均表现为随施硒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Se2处理达到最大,圣达尔较CK分别显著增加22.3%、26.6%及16.1%(P0.05),开美1号则分别显著增加24.0%、34.9%及14.6%(P0.05)。土壤增施硒肥可提高西瓜果肉可溶性糖、糖酸比、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等营养品质,表现为随施硒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Se2处理达到最大,与CK相比,圣达尔分别显著增加11.6%、30.4%、13.5%和22.7%(P0.05),开美1号分别显著增加16.2%、30.9%、11.4%和20.2%(P0.05)。而可滴定酸和硝酸盐含量则相反,表现为随施硒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以Se2处理最小,与CK相比,圣达尔分别显著降低14.4%和9.70%(P0.05),开美1号分别显著降低11.2%和10.9%(P0.05)。土壤增施硒肥可显著提高西瓜果肉硒含量,两品种均随着施硒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综合分析,土壤施硒量为0.50 kg/hm2更有利于西瓜生长,可有效提高西瓜产量,改善品质,富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叶面喷施钾肥对无花果叶片光合生理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为无花果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年生‘波姬红’无花果为试验材料,叶面喷施2.32 g/L(K1)、6.95 g/L(K2)和11.59 g/L(K3)硫酸钾肥水溶液,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分析不同处理对无花果叶片叶绿素含量、气孔特性、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与CK处理相比,叶面喷施钾肥显著提高了无花果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b/a值、气孔开度、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同时显著降低了胞间CO2浓度(Ci),其中以K2处理效果最佳。K2处理无花果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较CK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10.94%,46.39%和22.84%,气孔密度、气孔面积及气孔开度最大。叶面喷施钾肥可以显著提高无花果叶片PSⅡ光能捕获效率,有效提高无花果叶片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  相似文献   

3.
施硒方式对油菜生长和籽粒硒、镉、铅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确定油菜适宜的施硒方式和筛选具备富硒低镉或低铅能力的优势油菜品种,在大田条件下采用播前底施活化硒矿粉(XK)、始花期叶面喷施硒叶面肥(XY)、播前底施活化硒矿粉+始花期追施硒叶面肥(XKY)对6个油菜品种进行处理,研究了不同施硒方式对油菜生长、产量以及籽粒硒、镉、铅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XY、XKY处理油菜株高、茎粗、叶片SPAD值、产量增加。其中,产量分别增加3.88%、2.17%;施用硒叶面肥第21天,XY、XKY处理叶片SPAD值分别较CK和XK处理提高9.86%、7.38%和8.42%、5.97%。与CK相比,XK、XY、XKY处理油菜籽粒硒含量分别显著增加61.64%、253.42%、289.04%,籽粒镉含量分别降低9.24%、5.88%、12.61%,但籽粒铅累积量变化较小;楚油杂79在3种硒肥处理下的平均籽粒硒含量较CK增加182.40%,平均籽粒镉含量降低10.64%。综上,3种施硒方式中,XKY处理提高油菜籽粒硒含量且降低籽粒镉含量效果最佳,可应用于油菜富硒生产;在XY和XKY处理下,楚油杂79籽粒能较好地吸收硒肥且镉积累量较低,是具备富硒低镉潜力的优势良种。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基施硒肥和叶面施硒肥在轻度镉污染的富硒土壤中对水稻降镉增硒的效果,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通过设置基施硒肥、叶面施硒肥和基施硒肥+叶面施硒肥3个处理,以常规施肥作为对照,对成熟期水稻产量、各部位镉和硒含量、富集与转运系数以及土壤中镉的形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叶面施硒肥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基施硒肥后,土壤pH提高了0.19个单位,提高率为3.01%,同时降低了土壤中镉的弱酸提取态含量,降低率为2.96%,促进了镉从弱酸提取态向可氧化态和残渣态转变,从而降低了土壤中镉的有效性。而叶面施硒肥能显著降低水稻对镉转运特别是秸秆到糙米的转运系数,降低率达15.13%,同时提高水稻对硒的转运特别是根到秸秆的转运系数,提高率达18.69%。不同硒肥处理下,糙米中镉含量为0.159~0.183 mg·kg-1,硒含量为0.216~0.244 mg·kg-1,不同硒肥处理均能使糙米达到降镉增硒的效果,且叶面施硒肥处理相较于基施硒肥处理的效果更好,并在基施硒肥和叶面施硒肥同时使用下的效果最佳,其对糙米中镉含量的降低率达26.39%,硒含量的提升率达41.50%。综上,在轻度镉污染的富硒土壤中,基施硒肥或叶面施硒肥均能有效降低水稻籽粒中镉含量并提高稻米对硒的富集,且基施硒肥+叶面施硒肥处理是降低糙米镉含量与提高糙米硒含量综合效果最好的一种措施。  相似文献   

5.
低硒土壤施硒对烤烟硒含量及其体内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土壤施硒盆栽试验设置6个处理,其施硒量分别为0,0.5,1.0,5.0,10.0,16.7mg/kg,叶面施硒盆栽试验亦设6个处理,分别用含硒5.0和10.0μg/mL的Na2S3eO3溶液,在3个生长时期内喷施。结果表明,在土壤施硒条件下,烤烟各部位的含硒量均与土壤施硒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植株含硒量多少依次为根,叶,茎;而在叶面施硒条件下则为叶、根、茎。无论土壤施硒正是叶面施硒,富硒量均以叶最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不同施硒方式对水稻硒吸收及分布的影响,为富硒水稻栽培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盆栽试验,以3个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水稻品种(中早22、陵两优22和株两优22)为研究对象,设土壤施硒(Na2SeO3)1 mg/kg和叶面喷硒20 mL/L 2种处理,成熟期分别测定3个水稻品种的相关农艺性状、产量、植株各部位的硒含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结果】外源施硒对水稻的生长及产量影响不明显,但能有效调控水稻各部位的硒含量。土壤施硒不同处理水稻品种的硒吸收累积量依次为中早22>陵两优22>株两优22,而叶面喷硒处理品种间的硒吸收累积量表现为株两优22>陵两优22>中早22。土壤施硒处理各品种的经济集硒率表现为中早22>株两优22>陵两优22,中早22稻米硒含量比例为16.5%,是陵两优22(6.6%)的2.5倍;叶面喷硒处理各品种的经济集硒率则表现为株两优22>陵两优22>中早22,株两优22的稻米硒含量比例为17.3%,是中早22(7.9%)的2.2倍。与叶面喷硒处理相比,土壤施硒处理抑制了土壤的水解性氮含量,提高了土壤全硒和速效钾的含量。【结论】添加外源硒能有效调控稻米的硒含量,土壤施硒方式下中早22更易产出富硒稻米;而叶面喷硒处理后,株两优22的稻米硒含量更高。杂交水稻亲本的富硒特性对杂种后代的富硒能力具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7.
不同时期叶面喷硒对冬枣含硒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冬枣(Zizyphus jujuba Mill.var.Dongzao)的最佳施硒方案,通过在展叶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白熟期分别进行一次性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溶液(含硒量为45 mg·L-1,施硒量为27 mg·株-1),研究不同时期施硒对冬枣叶片和果实的硒含量、硒有机化程度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膨大期或白熟期叶面喷施硒溶液后,叶片和果实的总硒含量均得到显著提高,其中果实膨大期喷硒使总硒和有机硒含量增幅最大,冬枣果实含硒量由25 μg·kg-1提高到76 μg·kg-1。不同时期叶面喷硒对冬枣果实品质的作用效果不尽相同,果实膨大期施硒对冬枣品质的改善效果最佳,此时冬枣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总黄酮含量和糖酸比均达到最高值,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了13.30%、17.17%、16.33%、29.17%和28.89%。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生产富硒冬枣以在果实膨大期一次叶面喷硒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培方式,以亚硒酸钠和DL-硒代蛋氨酸为硒源,研究不同硒源对小白菜品质、产量以及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的施用浓度和硒源。结果表明,亚硒酸钠和DL-硒代蛋氨酸各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小白菜叶片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小白菜硝酸盐和粗纤维含量,DL-硒代蛋氨酸各处理还可提高小白菜叶片维生素C含量。施入外源硒后,小白菜植株硒含量随施硒浓度的上升而增加。硝酸盐与可溶性糖、硝酸盐与可溶性蛋白、粗纤维与维生素C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下小白菜品质综合排名依次为 T2>T1>S2>T3>S1>S3>CK>T4>S4。T2处理小白菜的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了2.82百分点和107.14%,硝酸盐含量降低了51.21%,地上部硒含量为0.843 mg·kg-1。综合分析,以亚硒酸钠为硒源,施用Se浓度为0.5 mg·L-1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土壤增施硒肥对西瓜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明确西瓜的最佳硒肥施用量,以期为富硒西瓜的生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以圣达尔和开美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硒肥水平,分别为0(CK)、0.25 (Se1)、0.50(Se2)、0.75 kg·hm-2(Se3),研究土壤增施硒肥对西瓜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土壤增施硒肥可提高西瓜产量、中心与边部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为随施硒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当土壤施硒量为0.50 kg·hm-2时,两品种均达最高,圣达尔较CK分别显著增加16.1%、20.9%、20.6%、13.5%及22.7%,开美1号则分别显著增加14.6%、16.0%、24.8%、11.4%及20.2%,施硒量(0.75kg·hm-2)过高产量和品质反而有下降的趋势。土壤增施硒肥还促进或抑制了西瓜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随施硒量的增加,两品种西瓜果实氮、钙、镁含量均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当土壤施硒量为0.50 kg·hm...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在块茎形成期对土壤水分亏缺较为敏感,叶片作为主要的蒸腾和光合器官对土壤水分亏缺响应更为积极,分析这一时期马铃薯叶片表观特征和光合参数可为耐旱品种筛选与耐旱机制解析提供新的思路。采用前期已筛选的对水分胁迫耐受性具有显著差异的3个马铃薯品种(系)为材料,采用人工控水法模拟干旱条件,设置T1[中度干旱,土壤相对湿度为(45±5)%]、T2[轻度干旱,土壤相对湿度为(55±5)%]和CK[正常供水,土壤相对湿度为(75±5)%]3个处理,比较不同品种(系)间叶片表皮毛与气孔特征、光合色素含量与光合参数、脱落酸含量等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各品种(系)的叶片表皮毛数量和气孔密度对轻度干旱(T2)响应较一致,表皮毛数量均呈增多趋势,气孔口径和开度均减小;中度干旱(T1)胁迫下,干旱敏感型品种滇薯1418表皮毛总数、气孔密度显著增加,而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显著降低。中间型品种青薯9号的表皮毛数量与气孔密度比受水分胁迫影响较小,其气孔在中度干旱胁迫(T1)下多保持开启状态。耐旱品系3S-120的光合色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土壤水分、胡杨幼苗叶片光合特征及长势对地表覆盖材料的差异反应,试验采用地表覆膜(T1)、覆草苫子(T2)、覆细沙(T3)连续4个月(5-8月)覆盖处理,以无覆盖(CK)作为对照,采用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覆盖材料的效果差异,旨在为塔里木河胡杨林更新复壮的覆盖材料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材料覆盖处理均不同程度提高0~8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T1、T2与T3较CK高11.71%、13.36%和9.29%,7月和灌水8d后表现最明显。不同覆盖材料覆盖处理均提高胡杨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各处理与CK均差异显著。不同覆盖材料覆盖处理增加胡杨幼苗对午间光能利用,没有出现"午休",且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T1、T2与T3较CK高17.17%、24.24%和12.12%,有利于形成干物质。不同覆盖材料覆盖处理显著提高胡杨幼苗的成活率,T1、T2与T3较CK高12.45%、16.02%和10.38%,株高、地径、生物量和根冠比均明显增长。通过对1 hm~2土地种植预算,T1、T2与T3成本分别较CK降低84.27%、 86.38%和18.52%。根据隶属函数均值大小,综合效果为T2T1T3CK,覆草苫子较适宜在胡杨幼苗栽植过程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外源施硒措施对水稻产量品质及植株硒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究土壤和叶面施硒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硒在稻株中分布的影响,为富硒水稻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博Ⅲ优、三香628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壤和叶面施用亚硒酸钠的不同施肥方式,分别测定两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品质及植株中硒的含量分布特征.[结果]通过土壤和叶面施用亚硒酸钠对水稻生物量、产量及收获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提高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增幅分别为1.57%和2.36%,存在品种差异.经土壤和叶面施用硒肥均能显著提高水稻籽粒中的硒含量(P<0.05),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5.48和10.84倍,且采用叶面施硒时博Ⅲ优、三香628籽粒的硒含量均高于土壤施硒的方式和对照.从水稻植株各部位硒的分配比例看,采用土壤施硒,三香628中硒滞留在根中的比例高于博Ⅲ优,但三香628中硒在茎、叶、籽粒的分布比例低于博Ⅲ优;采用叶面喷施,三香628中硒滞留在叶片的比例高于博Ⅲ优,但三香628中硒在根、茎、籽粒的分布比例低于博Ⅲ优.硒在两种水稻品种的籽粒和其他部位分配比例的不同是造成籽粒硒含量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结论]通过土壤和叶面施硒肥的农艺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调控水稻籽粒硒积累,改善稻米主食区居民的硒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苜蓿(Medicago Sativa)与连作马铃薯土壤浸提液对基质栽培马铃薯植株的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克服马铃薯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马铃薯品种‘新大坪'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马铃薯第4年连作田土壤浸提液与4年龄清水苜蓿土壤浸提液配比液(记为1∶1,1∶2,1∶3,1∶4,1∶5,CK-连作马铃薯土壤浸提液)对基质栽培马铃薯叶片光合参数、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在马铃薯盛花期,1∶2处理的SOD活性、CAT活性,比对照(CK)增加5.2%、77.8%;1∶4处理的POD活性较对照(CK)提高19%;盛花期600μmol/(m~2·s)光照下,1∶3处理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的值最大,分别比对照(CK)增加64.7%、73.3%、132.2%;盛花期1 000μmol/(m~2·s)光照下,Pn、Gs、Tr先上升再降低,到达T3处理时为最大值,比对照(CK)分别增加63.6%、272.7%、162.8%.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1∶4处理叶绿素相对含量最高,比CK提高29.9%;块茎膨大期600μmol/(m~2·s)下的1∶3处理下的Pn、Gs、Tr均处于最大值,分别比对照(CK)增加64.2%、164.7%、117.1%;块茎膨大期1 000μmol/(m~2·s)光照下,1∶3处理的Tr比CK显著提高69.6%.1∶3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较CK提高19.3%.【结论】不同浓度比例的连作马铃薯土壤浸提液与清水苜蓿土壤浸提液可有效改善马铃薯光合生理特性,并能提高马铃薯产量,尤以1∶3处理最佳.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浓度Na2SeO3进行大蒜叶面喷施的田间试验,以研究大蒜对硒的吸收、转化和硒对大蒜产量、品质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叶面施硒可明显提高大蒜中总硒、有机硒和无机硒含量,并且有机硒转化率与硒浓度增加呈正比,其总硒、有机硒和无机硒在最高硒浓度(1000mg/kg)达最高,分别是CK的6.5、7.8和2.0倍。大蒜产量在0.5、10mg/kg浓度较CK增加,其后产量降低。施硒促进大蒜对Mg的吸收,而K、P、Fe在一定硒浓度(0.5、10mg/kg)有不同程度提高。因此,在此试验条件下,既能增加大蒜有机硒含量和产量,又可适当提高其营养品质的叶面施硒浓度,以不超过10mg/kg为宜。  相似文献   

15.
以滑皮金柑为研究对象,纳米硒、亚硒酸钠为硒源,分析叶面喷施硒肥对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果实产量、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还原糖、可溶性总糖、丙二醛含量,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叶面喷施纳米硒、亚硒酸钠后,滑皮金柑果肉、果皮、叶片硒含量分别提高230.6%和118.5%、253.8%和79.8%、616.3%和185.0%;果肉、果皮、叶片的GPx活性均显著高于CK处理;果肉、果皮、叶片的MDA含量均显著降低。叶面喷施纳米硒比亚硒酸钠对促进滑皮金柑果实生长、果实品质形成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探索增施CO2与补光互作对辣椒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温室辣椒增施CO2与补光提供理论依据。以37-94辣椒为供试材料,探究3个CO2与补光互作处理(T1:LED红光∶蓝光=5∶1+CO2;T2:LED红光∶蓝光∶白光=3∶2∶1+CO2;T3:植物补光灯+CO2)条件下,增施CO2与补光对辣椒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LED红光∶蓝光∶白光=3∶1∶1+CO2处理下,辣椒植株株高、茎粗、叶宽、叶长和叶绿素含量均有所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较对照分别提高48.07%、66.67%、31.17%,产量为4 435.00 kg/667 m2。LED红光∶蓝光∶白光=3∶1∶1+CO2处理下能够促进辣椒植株生长,提高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外源甜菜碱对茄子高温胁迫伤害的缓解作用,以茄子品种新娘为材料,幼苗四叶一心时叶面喷施0(CK)、20(T1)、40(T2)和60 mmol·L-1(T3)甜菜碱,连续喷施3 d。在气候箱40℃高温胁迫48 h后,测定幼苗生物量积累、光合特性、卡尔文循环关键酶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甜菜碱均可不同程度缓解高温胁迫下茄子幼苗的生长,其中以40 mmol·L-1处理缓解的效果最为明显。与CK相比,T2处理幼苗株高、鲜重、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与根尖数均显著(P<0.05)提高,分别提高32.97%、34.17%、19.47%、16.55%、32.20%和25.29%;T2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同时,显著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与蒸腾速率(Tr),分别提高51.26%、40.24%和49.86%,并显著提高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B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新型稀土转光膜在塑料大棚黄瓜上的应用效果,以津优315密刺黄瓜为试验材料、PO膜为对照(CK),研究了新型稀土转光膜(RPO)对塑料大棚黄瓜生长、光合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RPO处理后10、20、30、40 d黄瓜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均显著高于CK,株高分别较CK提高了18.62%、17.02%、12.67%和10.16%,茎粗分别较CK提高了15.29%、11.33%、13.85%和12.84%,叶片数分别较CK提高了11.94%、10.69%、8.91%、8.12%。RPO处理后30、40 d黄瓜的叶面积显著高于CK,分别较CK提高了31.96%、19.64%。RPO处理后40 d黄瓜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高于CK,分别较CK提高了14.46%和41.40%;RPO处理的初始荧光、最大荧光产量和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均显著高于CK,分别较CK提高了4.58%、7.43%和2.53%;RPO处理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显著高于CK,分别较CK提高了15.45%、13.82%和3.72%,胞间CO2浓度较CK降低了1.20%;RP...  相似文献   

19.
增施硒肥对连作地块烤烟生长发育及内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增施硒肥对连作地块烤烟生长状况及品质的影响,降低烤烟连作障碍.【方法】采用田间灌根及叶面喷施试验.试验设CK(不施硒肥),T1(硒肥375 mL/hm2),T2(硒肥750 mL/hm2),T3(硒肥1 500mL/hm2),T4(硒肥3 000mL/hm2)5个处理.【结果】连作地块适量增施硒肥可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烟叶产量与质量,提高烤后烟叶的硒含量,改善内在品质.增施1 500、3 000mL/hm2硒肥时,团棵期的烟株株高显著高于对照,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9.5%、42.5%;增施750、1 500mL/hm2硒肥时,产量较对照极显著增加了7.0%、8.3%,产值较对照极显著增加8.5%、9.2%,上等烟比例较对照极显著增加2.5%、3.2%;增施1 500mL/hm2硒肥时,烤后烟叶的硒含量达到最高,其内在品质表现最佳,进一步增加硒肥用量对烟叶硒含量没有显著的影响.【结论】当硒肥用量在1 500mL/hm2左右时,可有效促进连作地块烤烟的生长发育,改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活性生物增产降解剂对锐尖山香圆的应用效果,以期为锐尖山香圆微生物肥料选择及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今后锐尖山香圆提质增效的规模化种植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1年生锐尖山香圆为试验材料,设叶面喷施(T1,1∶30;T2,1∶50;T3,1∶100)、灌根(T4,1∶100;T5,1∶200;T6,1∶300)、叶面喷施+灌根(T7,T1+T4; T8,T2+T5;T9,T3+T6)9个施肥处理,以同步等量施清水为对照(CK),比较活性生物增产降解剂不同处理对锐尖山香圆生长生理指标、药效成分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施用活性生物增产降解剂可明显促进锐尖山香圆生长,除T9处理降低株高外,其余处理均可增加株高和单叶厚度,扩大单叶面积,提高折干率与药材干重;其中,T8处理显著增加株高19.5%(P<0.05,下同);T1处理显著增加干重73.4%、折干率31.7%、单叶厚度27.1%和单叶面积47.3%。从生理指标来看,T5处理可降低叶片各项生理指标,T7~T9处理也降低了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而T2处理对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最优,较CK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35.5%、可溶性蛋白含量60.0%、脯氨酸含量94.6%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82.7%,其次为T1和T4处理。从药效成分来看,T3处理的女贞苷含量和T1处理的野漆树苷含量最高,分别较CK增加59.4%和83.3%,其次为T5和T6处理。从土壤质量来看,除T3和T6处理外,其他处理均可有效改善土壤质量,尤其是T2处理较CK显著提高有机质含量76.1%、脲酶活性12.3%、蔗糖酶活性483.3%、酸性磷酸酶活性18.7%,其次为T1和T5处理。采用隶属函数法对生长生理、药效成分和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不同处理的综合排序为T1处理>T2处理>T4处理>T7处理>T6处理>T9处理>T5处理>T8处理>T3处理>CK。【结论】综合考虑锐尖山香圆形态指标、生理性状、产量及药效成分等,叶面喷施活性生物增产降解剂的效果优于灌根,且叶面喷施浓度以低浓度(1∶30~1∶50)为宜,可有效促进锐尖山香圆生长、提高产量,同时增强抗性并提高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