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是将外源蛋白质或多肽的基因表达产物与噬菌体衣壳蛋白融合,并在其表面展示,进而通过筛选表达有特异肽或蛋白质的噬菌体,得到大量富集,从而获得目的多肽或蛋白质,在DNA序列分析后应用于实践中。本文叙述了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构建途径、筛选方法及应用现状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噬菌体展示技术原理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种用于筛选和改造功能性多肽的技术,通过将编码多肽的基因片段与编码噬菌体表面蛋白的基因融合进而以融合蛋白形式表达于噬菌体表面.该技术被广泛用于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间的识别与相互作用、抗原表位筛选及疫苗的研制等,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简要介绍了噬菌体展示技术原理、随机肽库生物淘洗过程及该技术在病毒学和新型疫苗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噬菌体展示技术在动物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项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它以噬菌体或噬粒为载体,使外源肽或蛋白基因与噬菌体表面特定蛋白基因在其表面进行融合表达,进而通过亲和富集法筛选表达有特异肽或蛋白质的噬菌体。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可以构建抗体库、随机肤库、蛋白质突变体库和cDNA文库,从而广泛用于抗原表位、抗体、配体、细胞内信号转导以及药物筛选等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跟踪了目前噬菌体展示技术在动物病毒检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噬菌体肽库技术筛选抗PRRSV肽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噬菌体展示肽库是一种被广泛用于抗原表位鉴定,结合蛋白筛选的技术。该试验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与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ORF1B复制酶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并进一步验证筛选蛋白的抗病毒作用。以表达纯化的PRRSV ORF1B蛋白CTD包被高亲和性96孔板作为靶蛋白,应用T7噬菌体展示技术对随机12肽库cDNA文库进行筛选,并分析测序筛选的克隆。将筛选出的克隆序列合成后,在体外验证合成多肽的抗PRRSV效果。结果表明,在4轮的噬菌体筛选后,共得到87个阳性克隆,经测序鉴定出11个筛选的12肽,并通过体外抗病毒试验得到P10是一个具有高抗病毒活性的12肽。试验结果为PRRSV的抗病毒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项技术,该技术可以实现外源蛋白质或多肽基因的表达产物与噬菌体衣壳蛋白融合,进而展示到噬菌体表面。近年来,噬菌体展示技术在动物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筛选动物病毒抗原表位及抗病毒多肽、疫苗研制等领域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文章就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噬菌体展示技术在动物病毒性疾病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以期对后续噬菌体展示技术在病毒性疾病的诊断、防制等方面的应用作指导。  相似文献   

6.
侯伟 《中国畜牧兽医》2022,49(5):1688-1696
噬菌体展示技术作为目前应用广泛的展示抗体技术,逐渐成为生产基因工程抗体的重要工具。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以噬菌体或噬菌粒为载体,通过将外源多肽基因整合到噬菌体基因中,以融合表达的形式将外源蛋白展示在噬菌体表面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近年来,噬菌体展示技术在抗体筛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传统制备抗体的方法相比,噬菌体展示技术具有通量高、成本低、操作简单等特点,且通过该技术筛选得到的抗体不仅可在标签蛋白的辅助下进行选择和纯化,还可通过基因测序的方法得到单链抗体的完整基因序列。笔者首先对噬菌体抗体库进行分类,根据抗体的来源将噬菌体抗体库分为天然抗体库和免疫抗体库,通过免疫动物制备的抗体文库的特异性、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天然抗体文库;其次简述了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流程,其中噬菌体表达载体的选择是展示技术的关键,整合了噬菌粒基因的辅助噬菌体侵染其特异性菌株,从而通过抗生素平板对该系统进行选择性筛选;最后讨论了噬菌体展示技术在疾病防控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抗体的首次人源化使同源性抗体在临床上应用成为可能,后续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性疾病的动物同源性抗体的研发进一步证明了噬菌体展示技术用于生产诊断或潜在治疗试剂的能力。该综述主要聚焦于噬菌体展示系统的构建及其在疾病防控领域的应用,以期对后续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单链抗体的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 technology)是以噬菌体或噬菌粒为载体,使外源肽或蛋白基因与噬菌体表面特定蛋白基因在其表面进行融合表达,进而通过亲和富集法筛选表达有特异肽或蛋白质的噬菌体,此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许多领域。本文主要介绍了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原理,并就噬菌体表面展示系统的不同类别的表达载体分别做了描述,同时阐述了该展示技术在抗原表位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筛选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的E抗原表位,为开展用JEV模拟表位探索JEV的防治研究创造了条件,为多肽疫苗研制、药物筛选以及特异血清学诊断方法的建立提供重要的线索和依据。以抗JEvE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作为固相筛选分子,应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按消减、结合、洗脱、扩增的顺序筛选噬菌体7肽库,挑取噬菌体单克隆培养并ELISA鉴定,对阳性克隆测序分析,确定JEVE抗原模拟表位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合成包含该表位的E抗原15肽(GGADSMSMAGMAVSY)cDNA序列,与pGEX-KG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诱导表达重组多肽并west-ernblot验证。经过4轮筛选后,噬菌体得到高度富集,挑取单克隆ELISA鉴定,有22个克隆呈阳性。对重组多肽进行Western blot验证,结果表明该重组多肽能够特异结合兔抗JEV多抗。应用上述方法成功筛选出JEV结构蛋白E的特异性噬菌体模拟表位,为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到噬菌体结构基因中,使其在外膜蛋白进行融合表达,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可以用于多肽筛选、蛋白质相互作用、或新型药物开发等方面的研究。随着噬菌体载体系统的逐渐完善,这一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领域,文章主要对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原理、噬菌体载体系统及其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的E抗原表位,本实验以抗JEV E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作为固相筛选分子,应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按消减、结合、洗脱、扩增的顺序筛选噬菌体七肽库,挑取噬菌体单克隆培养并采用MAb包被的ELISA鉴定,对阳性克隆测序分析,确定JEV E抗原模拟表位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合成包含该表位的E抗原15肽(E-365GGADSMSMAGMAVSYE-379)cDNA序列,与pGEX-KG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诱导表达重组多肽并进行western blot验证.经过4轮筛选后,噬菌体得到高度富集,挑取单克隆采用MAb包被进行ELISA鉴定,有22个克隆呈阳性.对重组多肽进行western blot验证,结果表明该重组多肽能够特异结合兔抗JEV多克隆抗体.本实验成功筛选出JEV结构蛋白E的特异性噬菌体模拟表位,为开展用JEV抗原表位探索JEV的防制研究创造了条件,为多肽疫苗研制、药物筛选以及特异血清学诊断方法的建立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在体外构建的三肽囊素抗独特型抗体可变区VH和VL基因,通过重叠延伸反应(SOE),以(Gly4Ser)3为连接肽,将VH和VL基因连接成为VH-Linker-VL ScFv,且ScFv DNA与噬菌粒载体pHENI的连接产物转化于大肠杆菌TGl,经辅助噬菌体M13K07感染后,获得重组的鸡源抗三肽囊素抗独特型抗体全套单链噬菌体抗体库,并将该抗体库展示在噬菌体表面,以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强大筛选能力筛选出与三肽囊素同功能单链抗体(Bursin-ScFv)。  相似文献   

12.
噬菌体展示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该技术将基因型和表现型有效地联系起来,是后基因组时代的有力工具。目前用于构建展示文库的噬菌体主要有丝状噬菌体、λ噬菌体、T4噬菌体和T7噬菌体;它们所展示的外源蛋白可以保持相对独立的空间结构和生物活性。随着此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噬菌体展示技术已在新型疫苗的研制、酶抑制剂的筛选、医学诊断和治疗、多肽药物的开发、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采用猪瘟单抗对猪瘟病毒石门株E2基因噬菌体随机肽库(SM-E2库)进行淘洗以研究猪瘟病毒E2抗原表位.运用猪瘟单克隆抗体WH303、WH211和M56对SM-E2库进行4轮生物淘洗,对阳性克隆再经噬菌体原位杂交、特异PCR测序分析,然后人工合成阳性多肽进行ELISA反应.经鉴定分析发现单抗WH303从SM-E2库中筛选得到一段CSFV特异的抗原多肽IECTAVSPTTLRTEVVKT,并且该段多肽与已知CSFV表位TAVSPTTLR极为相似;单抗WH211和M56未能筛选到包含CSFV序列的克隆.结果表明,利用靶基因噬菌体随机多肽库筛选抗原表位能够得到更接近于真实表位的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14.
利用噬菌体环七肽库筛选与肝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多肽,并对其亲和力进行生物学鉴定。以HL-7702为消减细胞,HepG2为筛选靶细胞,对噬菌体随机环七肽库进行4轮全细胞消减筛选,并随机挑取60个阳性噬菌体克隆,以ELISA法鉴定其与HepG2细胞的结合活性,并取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分析,并合成多肽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经4轮筛选,噬菌体在靶细胞HepG2上出现明显富集;利用ELISA从随机挑选的60个噬菌体克隆中得到15个与肝癌细胞具有高结合力的阳性克隆,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比对发现氨基酸序列无同源性,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后,发现1条多肽序列亲和力较高,为提高抗菌肽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杀伤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 techniques,PDT)起源于1985年,是一种用于筛选和改造功能性多肽、蛋白质强有力的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间的识别与作用,分离体内特异蛋白质与基因以及实验进化等多个分子生物学领域.目前噬菌体展示技术的研究进展非常迅速,在抗原决定簇的定位、蛋白质相互作用位点的确定、特异调节分子的分离和人工抗体和疫苗的制备、诊断技术、酶抑制剂的研究开发、多肽药物的研制等生物技术研究的不同领域得到了应用,并对这些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辅助抗菌药物进入动物细胞杀伤胞内致病菌,本试验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猪小肠上皮细胞的穿透肽。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进行4轮体外生物淘洗,得到与猪小肠上皮细胞结合的多肽;经过4轮减数筛选,噬菌体回收率逐渐提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单克隆噬菌体对猪小肠上皮细胞的亲和力,亲和力≥2的为阳性,将阳性噬菌体克隆提取DNA,将高重复率序列合成细胞穿透肽,同时合成与其氨基酸序列及结构相同但组合顺序不同的对照多肽,荧光FITC标签连接。检测多肽的抑菌活性、溶血活性和细胞毒性,荧光显微镜观察穿透肽的穿透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穿透肽在胞内的定位及强度。结果表明:4轮筛选噬菌体的回收率增长283倍;ELISA检测显示,随机挑选30个单克隆噬菌体,17个为阳性克隆;DNA测序得到2条高重复序列,SAYKMMA命名ICPP1和SSSISGL命名ICPP2;穿透肽及对照多肽无抑菌活性,溶血性较好,安全无毒对细胞活力无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及激光共聚焦结果表明,ICPP1和ICPP2可穿透猪小肠上皮细胞膜,且ICPP1表现出更强的穿透性;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ICPP1的胞内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17.
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lsplay techniques,PDT)起源于1985年,是一种用于筛选和改造功能性多肽、蛋白质强有力的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间的识别与作用,分离体内特异蛋白质与基因以及实验进化等多个分子生物学领域。目前噬菌体展示技术的研究进展非常迅速,在抗原决定簇的定位、蛋白质相互作用位点的确定、特异调节分子的分离和人工抗体和疫苗的制备、诊断技术、酶抑制剂的研究开发、多肽药物的研制等生物技术研究的不同领域得到了应用,并对这些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多肽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α-氨基酸以肽链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自合成多肽技术发展以来,多肽被成功应用于各种领域,如肽疫苗、多肽抑制剂、多肽诊断试剂、多肽药物等。本文首先主要综述了多肽在流感病毒研究中的应用,包括(1)基于流感病毒HA和M2e蛋白的多肽疫苗;(2)基于噬菌体展示库技术筛选流感病毒HA、NA多肽抑制剂以及多肽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研究;(3)基于流感病毒M2和HA蛋白的多肽诊断试剂;其次,简单介绍了多肽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多肽未来的应用前景及未来多肽应用中仍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噬菌体展示文库技术已成为高效表达筛选功能性蛋白的新一代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筛选及多肽疫苗研制等研究领域。现对噬菌体展示技术及其在疫苗研制中的研究现状作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20.
肽库(peptide library)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它是某一长度(如5肽或6肽)短肽的大量集合,包含了该长度短肽的各种可能序列或其中的绝大部分。“肽库”概念提出的理论基础是Geyssen等的2个观点:(1)含有关键氨基酸残基的短肽能够模拟蛋白质上的表位;(2)多数情况下,几个关键残基与它的结合分子之间形成的非共价键构成了全部结合能的绝大部分,即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识别是通过局部肽段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20世纪80年代初,Geyssen提出了模拟表位的概念,他认为1个抗原决定簇,即1个表位,只由几个氨基酸组成,并且可以用化学合成法合成这个表位,即模拟表位。随后,他用化学合成法合成了这个表位,即模拟表位。随后,他用化学合成法合成了一系列短肽(即肽库),从中筛选出模拟表位,并证实其确定能够和原来的蛋白质发生竞争抑制作用。化学合成法具有以下优点:(1)可含非天然氨基酸;(2)可用于所有实验室的液相条件;(3)有的无需测序。但由于其合成成本太高,无法合成较长的多肽(大于20个氨基酸),不能扩增和重复使用等缺点,使得另一种肽库技术倍受青睐,这就是噬菌体展示肽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