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生态浮床技术,在泥鳅养殖池塘中种植空心菜,开展"泥鳅-空心菜"池塘共生养殖试验,试验组亩产台湾泥鳅、空心菜分别为1086 kg和2000 kg,亩均产值为3.86万元;对照组亩产台湾泥鳅为1138kg,产值为3.41万元;试验组较对照组亩增效4440元。实现"一水两用、一塘双收"目标,并有利于改善泥鳅养殖池塘水质。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水生植物种类及浮床覆盖率对水体的净化效果,将轮叶黑藻、空心菜、鸢尾、生菜、香菇草、香蒲和水芹等7种水生植物100 g固定于长108 cm、宽60 cm、高65 cm塑料桶中的20 cm×30 cm浮床上,轮叶黑藻直接浸泡在水中。试验用水来自水产养殖池塘,盐度4.5。每个水箱均曝气、盖上透光塑料板。另在9个面积约6670 m2的养殖池塘中设置2.0 m×4.0 m的PVC管结构生态浮床,按照2.5%、5.0%和10.0%覆盖率布设空心菜,不同时间分析各水生植物对主要水质指标去除率。试验结果显示:空心菜对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净化效果最佳,轮叶黑藻对氨氮和硝态氮净化效果最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空心菜对水体的综合净化效果最强,之后依次是鸢尾、香蒲、香菇草、轮叶黑藻、水芹和生菜。30 d后,不同浮床覆盖率总氮、总磷、氨氮、硝态氮和化学需氧量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10.0%覆盖率组含量最低。因此,种植空心菜可显著降低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水平,改善水质。空心菜浮床覆盖率越高,水体中总氮、总磷、氨氮、硝态氮和化学需氧量等指标去除率越高,推荐的浮...  相似文献   

3.
<正>通海县位于云南省中南部,是全国著名的蔬菜种植大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0.46万亩,而水产养殖面积不足3000亩。玉溪市政府明确规定:禁止以向库区流域水体投放化肥、粪便、动物性饲料等可能污染水体的方式从事水产养殖。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将是今后水产养殖的大趋势。在多年推广漂浮蔬菜的基础上,我站因地制宜,2018年开展了养鱼池塘漂浮蔬菜浮床泥鳅养殖试验。其原理就是在养鱼池塘漂浮蔬菜浮床下  相似文献   

4.
在北方地区精养池塘内设置生物浮床种植空心菜,通过植物根系的吸收作用,将池塘内多余的营养物质吸收,达到了改善池塘水质的作用,同时植物得到生长,养殖鱼类产量也得到提高,提高了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生态浮床对大鳞副泥鳅仔稚鱼气泡病及池塘生态的影响,设置生态浮床占培育池面积20%的试验组与不设浮床的培育池进行对比试验,分别测定养殖过程中水体的温度、溶氧量、氨氮、pH、透明度等指标以及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统计大鳞副泥鳅仔稚鱼气泡病发病死亡情况,计算累积死亡率;测量试验结束时大鳞副泥鳅仔稚鱼的终末平均体长和体质量,计算日增重率。根据试验数据分析研究了水环境中的理化因子、浮游植物等与大鳞副泥鳅仔稚鱼气泡病的关系。结果显示,试验组池塘累积死亡率为7.3%,而对照组池塘累积死亡率达35.5%。研究表明,在大鳞副泥鳅仔稚鱼培育水体设置生态浮床,通过对水环境中微生物、藻类、浮游动物及理化因子的综合作用,能优化养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维持大鳞副泥鳅仔稚鱼生存环境的稳定、提供适口饵料、抑制有害菌群、减少病害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台湾泥鳅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抗病力强等优势;又因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被誉为"水中人参",泥鳅作为滋补佳品早已摆上家庭、酒店的餐桌,在国内更是畅销不已。台湾泥鳅当年养殖个体可长至100~200 g/尾,可以进行池塘生态养殖、稻田综合种养殖、循环水集约化养殖,养殖经验效益明显,与本地泥鳅品种比较其养殖优势明显,所以近年来我国台湾泥鳅养殖规模发展较快,但内陆地区台湾泥鳅养殖相对较少,而目前鉴于台湾泥鳅的特  相似文献   

7.
针对规模化网箱养殖的自身污染问题,在东山湾八尺门鱼类养殖海区开展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生态浮床原位修复研究。经过一年的生长,八尺门修复区海马齿平均茎长1.28 m,平均根须长0.52 m,生物量达152.5×10~3 g/m~2,通过生长吸收对C、N、P的积累量分别为5 214.0、378.5、22.9 g/m~2。经过两年的原位修复,浮床修复区海水的DO比对照区高11.9%;浮床对石油类、悬浮物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42.3%、14.9%和10.0%,对TN的去除率为11.7%,对NH_4-N、NO_3-N和PO_4-P的去除率分别为19.9%、16.4%和9.2%;由于海水的流动性和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浮床对TOC、NO_2-N和TP的去除效果不理想。综上,海马齿生态浮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修复区海水水质,减轻网箱养殖水体的营养负荷。  相似文献   

8.
不同覆盖率的生态浮床对池塘氮、磷的去除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养鱼池塘设置生态浮床培育空心菜,对比分析生态浮床不同覆盖率对水体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设置生态浮床系统池塘与对照池塘之间氮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生态浮床系统覆盖率在10%、20%、30%的设置下,对水体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3.6%、62.4%、68.9%,对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62.8%、74.1%、78.7%,三种浮床处理对水体氮、磷去除差异显著(P0.05)。生态浮床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是池塘养殖生物与无土栽培植物在生态位上实现互利共生,该系统可作为池塘水体富营养化生态防控的措施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水产养殖废水内含氮、磷等营养盐类,直接排放容易导致周围水体富营养化.在养殖水体中设置浮床,采用经济动、植物对养殖水体进行净化处理,可在净化水质的同时增加养殖收益,具有换水量低、成活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优点.现在鳜养殖池塘设置了不同生物(水稻、空心菜及河蚌组合)浮床面积,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正泥鳅在全国各地均有养殖,其中江浙、两湖、两广、山东、辽宁是泥鳅的主产区。目前台湾泥鳅己占泥鳅养殖产量的80%以上,带动商品鳅和寸苗批发价格逐渐回归理性,目前商品鳅塘头批发价格基本维持在16~22元/千克,寸苗价格已经降至3~5分/尾,商品鳅基本维持着2~5元的利润空间。尽管养殖利润还有较大空间,但是效益大小却因人而异,其中养殖模式选择已成为影  相似文献   

11.
2016年桦川县长江水产品养殖合作社,稻田泥鳅养殖50亩,实施稻田台湾大泥鳅养殖,台湾大泥鳅长势快,又不钻泥,当年规格达50g以上,产量15.5吨,总销售额达31万元,亩效益超过3000元,稻田台湾大泥鳅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在草鱼精养池塘开展"鱼-菜"共生技术对比试验,试验池塘利用生物浮床种植空心菜.结果显示:试验池塘亩均产量高于对比池塘50kg,产值、利润分别大幅提高;试验池塘水质明显好于对比池塘.  相似文献   

13.
<正>罗非鱼养殖业近年来由于链球菌等病害的频发而遭受严重损失,引起病害的原因很多,包括水质和底质的恶化、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养殖废弃物的随意排放等。为了通过有效控制水质达到防病的目的,我们采用生物浮床种植空心菜技术在罗非鱼养殖池塘进行试验,通过植物根部的吸收和吸附作用,消减养殖水体中因投喂而增加的氮、磷和其他有机物质,达到保持水质稳定减少病害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泥鳅无土静水养殖技术中人工鱼巢的选材与设置问题。试验结果表明:以废旧自行车外胎作鱼巢,成活率为87%,单位产量3.85kg/m2,效益59.9元/m2,投入与产出比为1.0∶1.10。以PVC塑料管作鱼巢,成活率78.1%,单位产量3.45kg/m2,单位效益49.0元/m2,投入与产出比为1.0∶1.12。两种人工鱼巢的选材与设置均比较合理,能为泥鳅提供良好的栖息隐蔽场所。综合比较,以废旧自行车外胎作为泥鳅无土静水养殖的人工鱼巢,生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空心菜浮床对罗非鱼池塘水质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改善池塘养殖水质,消除富营养化,提高经济效益,现利用鱼菜共生综合养殖原理,开展空心菜与罗非鱼在池塘中的共生养殖技术,并在1个罗非鱼养殖周期中探究空心菜浮床对罗非鱼池塘水质的改善作用。一、试验条件1.池塘选择及准备试验池塘设置在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高峣试验基地,池塘面积为1亩,水深1.2米,配备增氧机。对池塘进行清塘、晒塘、消毒后,注入养殖用水,水源为滇池草海水,水质基本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和2015年两年间,笔者在安徽省滁州市怀远县魏庄镇方坝村、石桥村进行了稻田生态养殖泥鳅的试验,养殖示范点面积累计233 hm~2,每667 m~2产量达到320 kg,泥鳅平均规格12 g/尾。现将泥鳅商品鳅稻田生态养殖的试验总结如下。1稻田基本条件1.1稻田、水稻品种选择魏庄镇方坝村、石桥村两个村稻田面积525hm~2,宜鱼稻田280 hm~2。辖区内的王家、高家、方坝、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台湾泥鳅在江西省赣中山区池塘中的养殖特性,开展了山区池塘台湾泥鳅养殖技术研究及效益分析。结果显示:放养规格为4~5 cm苗种,密度为80000尾/667m~2,经117 d的人工养殖,平均规格为12.16±2.17 g,产量为1072 kg/667m~2,成活率为82.6%,利润为7730元/667m~2;放养规格为3~4 cm苗种,密度为120000尾/667m~2,经127d的养殖,平均规格为11.78±2.43 g,产量为1193.5 kg/667m~2,成活率为76.7%,利润为7253元/667m~2;放养规格为3~4cm,密度为150000尾/667m~2,经115d的养殖,平均规格为10.25±1.95 g,产量为1202.7 kg/667m~2,成活率为78.7%,利润为7043元/667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罗非鱼-鱼腥草共生系统中鱼草不同配比对池塘水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本文构建了相同池塘覆盖面积不同鱼腥草种植密度(350 g/m3、450 g/m3、600 g/m3和0 g/m3)(M1)和相同种植密度不同池塘覆盖面积占比(5%、10%、15%和0%)(M2)的两种养殖模式。通过在以上两种模式条件下,研究各组对罗非鱼养殖池塘水质以及水体和鱼体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探讨了罗非鱼-鱼腥草池塘共生系统中鱼草的相对最佳搭配比例。结果表明,在M1实验模式下,不同密度组鱼腥草浮床均能显著改善养殖水体氨氮、亚硝氮、硝酸氮、总氮、总磷、磷酸盐等水质因子,且在三个月养殖周期内,初始种植密度为450 g/m3的鱼腥草浮床组与350 g/m3和600 g/m3实验组相比,效果相对更加稳定。16S rRNA V4区的高通量测序分析显示M1模式下各组鱼腥草均能显著优化鱼体肠道和水体的菌群结构,并增加菌群多样性,且养殖时间越长,优化效果越明显;相同月份下,实验组450 g/m3和350 g/m3(p > 0.05)比实验组600 g/m3优化效果相对更稳定(p< 0.05);在不同月份下,环境变化对罗非鱼肠道及水体细菌多样性的影响大于鱼腥草浮床对养殖水体的影响。在M2实验模式中,各组鱼腥草浮床均能显著净化罗非鱼养殖池塘水质,其总氮、总磷、氨氮、亚硝氮、硝酸氮、磷酸盐等均呈曲线变化,总体分析来看,在该养殖周期内,鱼腥草覆盖面积为10%的实验组对养殖水体NH4+-N,NO3-N,TN,TP以及PO43-P等指标的净化效率要相对稳定于实验组5%和15%。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覆盖面积鱼腥草浮床均能增加养殖水体和鱼体肠道的细菌微生物多样性,相对而言,10%覆盖面积组的效果更稳定。此结果为完善罗非鱼-鱼腥草共生养殖模式的鱼草配比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在北方地区精养池塘内设置生物浮床种植空心菜,通过植物根系的吸收作用,将池塘内多余的营养物质吸收,达到改善池塘水质的作用。结果显示:试验池塘pH值保持在适宜养殖的合理范围内,氨氮、亚硝酸盐氮降低20%以上,总氮、总磷值也明显低于对照池塘,高锰酸盐指数降低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水生植物修复受损水生生态系统是20世纪90年代新兴起来的研究内容,戴全裕等利用水培经济植物处理含重金属废水、酿酒废水取得成功;由文辉等利用水生经济植物净化城市受污水体试验取得初步成功;介子林等进行了水培蔬菜对池塘水质净化试验取得初步成功;操家顺等利用水蕹菜在苏州河进行了水质改善试验取得成功;曹豫等在重庆的水产养殖水域种植空心菜等蔬菜取得成功。但在我国北方盐碱地地区,利用浮床植物对水产养殖池塘进行环境修复试验还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开展了适应北方氯化型盐碱地浮床植物的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