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食用菌》2015,(3)
对2013年夏季高温期间河南省西部春栽香菇菌袋越夏期间烂袋的分布情况及形成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提出了越夏期间预防香菇烂袋的具体技术措施,对减轻春栽香菇越夏烂袋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春季代料栽培香菇菌袋越夏是一个关键时期,也是菇农们比较担心的一个时期。菌袋越夏期间管理稍有不慎,极易造成烧袋、烂筒、病菌感染、虫害严重,轻则减产、减收,重则菌袋成批报废。特殊高温干旱年份,如果管理失误甚至会造成全军覆没。如何才能保证春栽香菇菌袋安全越夏?因各地气候、环境条件不同,措施上可能有一定差异。具体到鄂西北山区,应重点把好以下"五关"。1场地选择关越夏场地选择得好,后期工作可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3.
施礼  潘祖华  徐向进 《食用菌》2005,27(2):47-47
目前,全国栽培花菇推广的品种主要是香菇135、939、9015。这几个香菇品种菇质紧密,易花,是优质花菇品种。但有一共同弱点,菌龄偏长,春季制棒秋冬季出菇,菌棒需要高温越夏,尤其低海拔高温地区,菌棒在高温期极易烂棒。2003年我国遇到百年一遇的高温干旱气候,花菇烂棒率更是严重,据统计,浙江武义县这年花菇烂棒率达35%,不少菇农颗粒无收。现将我县采取三种降温措施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春季袋栽香菇于6月中旬转色结束后便进入高温季节,香菇菌丝不耐高温和干旱,当气温超过35℃,持续4h,菌丝便开始死亡,甚至自融。现将生产中确保菌袋安全越夏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香菇高温“烂棒”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减少香菇菌棒“烂棒”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张慧  王振 《食用菌》2010,(4):74-74
春季袋载香菇于6月中旬转色结束后,便进入高温季节。香菇菌丝不耐高温及干旱,当气温超过35℃,并持续4h,菌丝便开始死亡,甚至自溶。下面介绍生产中确保菌袋安全越夏的技术要点,供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多年来对香菇"烂棒"现象发生原因进行调查和研究,掌握了香菇"烂棒"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香菇菌棒"烂棒"的防治措施,为菇农进行香菇生产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张维瑞  洪健尔 《食用菌》1998,20(1):30-31
反季节栽香菇自1988年在屏南县研究获得成功后,很快在南方得到推广。随着反季节栽培香菇的推广,生产上常出现烂筒、不长菇、袋内长菇等异常现象,给生产者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为此,我们自1993年起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 烂菌筒 1.1 症状 ①发菌后期出现退菌,杂菌重新侵染而烂筒;②局部染绿霉,继而向纵深扩展,整筒腐烂;③靠近土层的一端腐烂;④脱袋后不转色或部分转色时菌筒松散解体;⑤长一、二潮菇后,看似完好,但手一触或喷水即解体。 1.2 原因 ①菌丝的生命力弱。由于培养基含不适合香菇生长的松、杉、木荷、樟树木屑;菌筒含水量过高(15×55cm的袋,装料重达2.5kg以上),过低(1.75kg以下);麸皮添加过少,碳氮比不适合,菌种老化、退化或受高温;菌筒培养过程中缺氧或高温烧菌;下田后管  相似文献   

9.
夏季覆土栽培香菇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温生产的技术问题,但仍存在3方面的技术障碍:一是夏菇高温栽培容易受杂菌感染而出现烂棒;二是覆土栽培使菇体粘带泥沙,影响质量;三是表面菌皮容易硬化,影响产量。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经过多年试验研发出香菇水培技术,具有管理方便、产量高、品质好的优点。很好地解决了我国高温栽培香菇的多个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0.
烂筒是近年来香菇菌筒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危害脱袋转色阶段和出菇管理阶段的菌筒。在潮湿高温的气候条件下,仅3~5天就会爆发危害。针对烂筒现象,笔者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把防治措施应用于大生产,取得良好效果。现简介如下: 一、病原菌:采集不同地方的烂筒样品,取发病部位进行分离培养和镜检,发现引起烂筒的病原菌,尽管其菌落上绿色孢子的颜色深浅稍有差异,但均是木霉属  相似文献   

11.
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优质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佩瑛  林海芳 《食用菌》2000,22(5):31-31
覆土袋栽香菇是我县首创的香菇栽培新模式,誉称 长汀模式 "。采用该模式栽培香菇,具有菇形特佳,产量极高,高温易出菇,管理极省工等突出优点,是目前较先进的香菇栽培模式。特别是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盛产优质夏秋菇,经济效益更高。现将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优质高产技术简介如下:1 选用良种 本所选育的 南山 1号"优良香菇菌株为首选良种,该菌株具有高温型,菇大圆正,肉厚实,柄中生,产量高,盛产优质夏秋菇,适宜保鲜或干制出口。2 季节安排 菌筒制作,1 2~ 2月;覆土转色,3~ 4月;出菇管理,5~ 1 2月。3 菌筒制作 ①备…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上世纪食用菌枝术主要体现在引种栽培和周年栽培,那么本世纪食用菌枝术主要体现在污染防治·如何防冶污染?首先要搞清污染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目前食用菌主要存在病毒、细菌、霉菌、虫害四种污染源,这其中谁是第一污染源呢?1香菇笫一大病害:香菇烂筒1·1 2005年福建省长汀县栽培香菇菌包300万筒,烂筒77·98万筒烂筒率26%;武平县栽培香菇菌包105万筒,烂筒35万筒烂筒率33·3%,致烂菌为2株枯草杆菌、1支荧光假单孢杆菌、1支络非不动杆菌、5支木霉菌和1支白地霉[1]1·2 2003年浙江省丽水市生产香菇菌棒3·5亿支,烂棒1·5亿支,烂棒率43%,…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温胁迫已成为影响河南香菇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香菇越夏高温气候特征及其与香菇菌棒坏袋率的关系,可为香菇生产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技术支撑。基于1991—2022年河南省伏牛山区6个香菇主产地区的气象数据,选取30、33、35、40℃等4个高温界限温度,分析河南香菇主产区的高温变化特征,并结合2022年香菇高温灾害资料,研究香菇越夏期(6—8月)不同高温界限温度下气象因子与菌棒坏袋率的关系,明确香菇遭受高温灾害的主要温度界限指标及气象因子。结果表明,1991—2021年河南香菇越夏期高温热量资源呈显著增加趋势,西峡地区增温尤为明显;越夏期内,7月份33℃以上的日高温最大时长与菌棒坏袋率呈显著正相关,尤其是35℃界限温度下的日高温最大时长与菌棒坏袋率的正相关系数最大。未来应重点关注最高温度在33℃以上的天气,当气温在35℃以上时,应及时采取措施积极防御香菇高温灾害。  相似文献   

14.
香菇135品种是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早年从日本引进的香菇品种,因其具有花度好,菇脚锥形、短小,菇盖圆整且菇体大等优良性状,深受广大菇农和消费者喜爱,已成为我国香菇主栽品种之一,每年应用量在3~5亿袋左右。香菇135是典型的弱抗品种,菌龄要求达180d以上,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种性有所退化,近年夏季烂棒十分严重,产量也有所降低,总体趋于淘汰。但由于该品种产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以喀斯特岩溶地貌为主,沟壑纵横,深谷密布,独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山地气候特点。随脱贫攻坚强劲推进,贫困村优选香菇栽培,但合作社栽培香菇收益迥异。笔者指导扶贫山区香菇栽培多年,发现技术短板体现在:一是低海拔(300 m)河谷区春季制棒,秋冬出菇模式,夏季有35~39℃极端高温,高温烧棒降低栽培效益;二是海拔(500 m)秋季制棒,冬季出菇模式,虽能规避烧棒  相似文献   

16.
选用高温香菇品种,安排适宜的生产季节是夏季香菇生产成功的首要条件;采用就地开放式单袋互压封口制棒技术接种发菌,不但减轻劳动强度,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污染,提高制棒成功率;高荫棚矮拱棚覆土出菇技术,既降低了菇棚和菌棒的温度,又能保证菌棒水分充足,为夏季香菇的优质高产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7.
贾亚妮 《食用菌》2006,28(3):55-56
2003年6月底至8月上旬,浙江省丽水市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40d以上高温少雨天气,气温超过40℃以上的达14d,其中丽水市区达43.2℃,突破历史极值,居全国首位。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尤其是对香菇生产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香菇菌棒菌丝因受高温危害,出现流黑水、腐烂散筒等现象。全市3.5亿袋花菇菌棒,因高温烧菌引起腐烂的达1.5亿袋,占花菇总数的43%,其余2亿多袋菌棒电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全市有4万多户菇农的菌棒全部腐烂,血本无归。  相似文献   

18.
香菇热害烂筒调查及菌丝抗高温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调查了不同香菇迟熟品种(241—4,135)、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培养条件及不同越夏场所与热害烂筒的关系。测试了6个生产上常用品种(菌株)菌丝的抗高温能力。结果表明,2个迟熟品种中,241—4抗热害烂筒能力较好,烂简率为12.3%,135抗热害能力较差,烂简率为35.0%;海拔高于800m地区的香菇烂筒率显著低于低海拔地区;培养场所通风散热条件差,热害烂简率高,通风散热条件好,烂筒率低。菌丝抗高温能力测试结果表明,菌丝的抗高温能力以135最强,但其完成发菌的菌筒抗高温能力急剧下降,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2018,(6)
正香菇是我国大规模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其营养丰富、鲜香可口、商品特性十分优良,具有广阔的国内外消费市场[1]。然而,许多香菇栽培户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在香菇菌袋越夏时出现大量烂袋、感染杂菌、脱水的现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总结了香菇菌袋越夏关键管理技术,为广大香菇栽培户提供参考,以期降低损失。1完善大棚基础设施1.1大棚选址大棚必须水电供应通畅,地势相对较高,排水  相似文献   

20.
香菇免割保水膜立袋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青月 《食用菌》2014,(3):54-55
<正>香菇免割保水膜立袋栽培技术是近两年平泉县结合全国各地多种香菇栽培模式的特点,根据平泉县的气候特点综合而成的一种全新的香菇栽培模式。为适应北方地区干燥的气候采用免割膜保水,同比地栽香菇能有效节水;采取立袋栽培可防止烂袋现象发生,确保质量;反季节栽培可在高温期出菇,价格优势明显;且此项技术有不注水不出菇的特点,所以可分批分期出菇,解决用工难的问题;同时该技术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