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探明适宜贵州的干旱指标,以便更准确的预报干旱,本文以遵义为例,统计分析了1961-2012年这52年的逐日降水气温数据。通过分析0、5、10、15和20℃5个典型农业生长期特征,分别构建了降水距平百分率(Pa)和干燥度(K)两种类型的干旱指标序列并进行旱涝状态的长期预报,根据旱涝风险预报的准确度来筛选典型农业生长期的干旱指标。分析得到了不同农业生长期内旱涝状态界限和两种类型干旱指标对应下的旱涝状态预测准确率,结果表明对于遵义地区来讲,除0℃生长期外,其余4个典型农业生长期内Pa指标作为干旱指标进行旱涝灾害预测时更准确。  相似文献   

2.
葫芦岛地区2009年夏秋季干旱程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丽敏  汪丽新  费杰  田晓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747-15748
以葫芦岛地区4个常规气象观测站和71个加密自动站的气象要素实况数据为基础,结合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局和灾情报表的灾情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采用旱涝指数、作物旱象特征、时段降水指标、连续无雨日数4个指标对干旱程度进行分级评估。结果表明,2009年连山、建昌、南票发生的夏秋连旱属195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一年;旱情最严重时段出现在8月份,受灾程度最重的地区为连山区、建昌县。  相似文献   

3.
对葫芦岛地区1959~2005年所辖4个气象站(绥中站、连山站、兴城站和建昌站)的温度、降水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导致葫芦岛地区气温上升趋势和降水下降趋势比较明显;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葫芦岛地区干旱频率增加,严重干旱次数明显高于1980年以前。同时,通过计算不同农业生产季节的干旱指数(Ik),分析其变化趋势,指出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夏季、秋季及夏秋连季干旱频发,应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张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376-4378,4380
基于SPI标准化降水指标能反映干旱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的优点,将其作为干旱规律和周期的分析指标,然后利用功率谱分析法,对朝阳地区的干旱周期和干旱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朝阳地区是个旱情频发的区域,除极易发生轻旱外,还易发生中旱和特旱,秋冬季节会经常发生特旱,这为来年春天的播种带来困难;同时,朝阳地区旱涝呈现5~10年的周期性波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近50年旱涝灾害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湖北省71个气象台站1960-2007年地面观测资料以及旱涝受灾面积、成灾面积资料,在当地常用旱涝指标的基础上,提出全省性的旱涝指数,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湖北省旱涝气象灾害变化特征以及旱涝受灾面积、受灾率、成灾率与旱涝气象灾害指数、水稻种植百分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8月是湖北省的主汛期,85%以上中涝、90%以上的大涝均发生在这一时期;干旱每月都有可能出现,但4-9月干旱对湖北省农业的影响最大;湖北省旱涝气象灾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近50年大涝出现的频率为3年一遇,大旱为4年一遇,旱涝指数随年际的变化加强或减弱的趋势并不明显.洪涝受灾面积、受灾率、成灾率以及干旱成灾率加重趋势较为显著,其原因一方面是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耐涝性能较强的水稻种植面积的大量减少,而旱地面积相对增加,另一方面水利设施设备老化,河道淤积,排洪灌溉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6.
1971-2009年内江地区的旱涝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弄清内江地区旱涝变化规律,为该地区干旱监测和农业生产提供参考,采用Z指数分析方法,对1971-2009年内江地区的旱涝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9年来,内江地区以旱灾占优势,洪涝灾害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大气干旱呈波动性下降趋势;从不同季节看,春季旱灾严重,夏季多洪涝,秋季旱涝灾害较少,冬季旱灾极为严重;从月变化看,偏旱月多于偏涝月,在偏旱月和偏涝月中,重旱与重涝出现的几率均较大。  相似文献   

7.
沈良芳  高荣斌  吕军  李勇  李捷  张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768-8770,8788
利用江苏省59个站点1961~2004年的月降水量资料,建立适用于江苏全省的动态旱涝监测指标——帕尔默干旱指数。由于受时间因子的影响,帕尔默干旱指数能反映动态干旱的累积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夏季帕尔默干旱指数与年的指数趋势变化最为一致,且旱涝具有连续性,一般持续时间都在2年以上;夏季帕尔默干旱指数以14~15年的周期振荡为主,根据其异常响应的敏感区将江苏省划分为江淮区、苏南区以及淮北区3个区域。  相似文献   

8.
高宇  冯婧  张诚  翁白莎  秦天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659-11663
从干旱及干旱指标的分析入手,阐述了5种干旱指标:气象干旱指标、水文干旱指标、农业干旱指标、社会经济干旱指标以及生态干旱指标,并指出了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以及指标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为干旱的评估与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江苏干旱监测指数CI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苏北地区的徐州站和苏南地区的南京站作为代表站,对比监测指数CI计算方案中的6个变量和2种指标,进行统计特征对比分析,对不合理跳跃次数的比较,以及对典型干旱过程4种干旱指标随降水量的逐日变化分析.比较分析表明:采用降水量按线性递减权重方法计算CI的气象干旱监测指标的改进方案中,6个变量和2种指标在改进前后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但在不同地区对变量和指标的调整所反映出来的结果略有差异,且从统计结果还可以看出,MI30对CI指数的影响权重比SPI30和SPI90的影响大.此改进方案在干旱监测中能较好地反应干旱情况,结果显示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上游(川渝地区)旱涝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1961~2007年川渝地区156个台站逐日温度降水资料,测试了3种单站旱涝指标,并做了相互比较。结果表明,CI指数能较好地反映逐日的干旱变化,Z指数对月、季的旱涝评估较好,对Z指数的划分标准进行修正,修正后Z指数更适合三峡库区上游(川渝地区)旱涝等级的划分。基于各站Z指数,提出了一种能反映三峡库区上游区域旱涝强度的区域旱涝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选择8个存在旱涝耐性差异的花生品种,在幼苗期分别进行旱、涝处理,探讨不同花生品种幼苗生长对旱、涝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花生不同器官对旱、涝的响应有差异,叶片、地上部的干物质高度同步或一致,它们的耐旱与耐涝的机制可能具有某些共性,其次是根系干物质、茎秆干物质、根冠比,而株高、叶长对旱、涝的响应不同步或不一致;不同品种花生对旱、涝的响应有差异,湘花2008对旱、涝胁迫的耐性均最强,其次是W2-15;综合来看,旱促根而植株矮壮,涝抑根而植株徒长。  相似文献   

12.
淹水对不同葡萄砧木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葡萄砧木对淹水的生理响应,比较不同葡萄砧木耐涝性的强弱。【方法】以7个葡萄砧木为试材,采用盆栽淹水法,研究涝渍对葡萄砧木生长特性、叶片光合特性及根系生理指标的影响,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葡萄砧木耐涝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淹水条件下,葡萄砧木新梢生长量、总干物质量、根系活力、总根长、总表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较对照明显降低,各种类新梢生长量减少14.01%—34.92%,干重减少5.99%—30.79%。根系受影响程度高于叶片,表现为根冠比降低,砧木SO4、101-14M、3309C和贝达受影响较小,1103P、140Ru、110R受影响较大;根系中相对膜透性增加,脯氨酸含量升高,缺氧诱导的乙醇脱氢酶活性升高。【结论】综合分析认为耐涝性强的砧木为SO4、101-14M、3309C和贝达,耐涝性弱的砧木为1103P、140Ru和110R。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桔梗对湿害逆境的生长指标响应。[方法]分别在苗期、拔节期、花期、果期对桔梗进行湿害处理,测定株高、主茎粗度、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分枝数、地上干重、地下鲜重、地下干重、总皂苷含量,比较4个生育期中生长指标的耐湿性差异。[结果]湿害处理下,不同生育期桔梗生长指标响应有所差异,耐湿性不同,拔节期耐湿性最弱。[结论]该研究为指导桔梗大田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玉米灌浆期抗旱性鉴定形态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9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田设置自然干旱胁迫试验与正常灌水试验,对叶面积、株高、干物质、穗位高等8个形态指标进行测定,用8个指标的相对值与抗旱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叶面积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一级指标;株高、干物质、雄穗分支数、雄穗大小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二级指标;其余指标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三级指标.  相似文献   

15.
基于灰色灾变理论的开封旱涝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开封市气象局提供的气象数据,借助灰色灾变理论建立干旱和雨涝的GM(1,1)预测模型,分别对2001年的干旱和2003的雨涝进行预测结果验证,吻合性良好。并对2009~2020年的旱涝情况做出预测。预测结果显示,20102、015、2020年是未来的3个干旱年,20112、0182、025年是未来的3个雨涝年。研究结果可对开封地区抗旱防涝,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61~2000年间历年月、季、年降水量资料,通过"Z指数"计算、等级划分等对抚顺地区旱涝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抚顺地区旱多于涝,同一级别的旱涝类型各地差别较小,西部旱情略重于东部。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拔节期干旱胁迫对青贮玉米生育性状和品质的影响,以粮饲兼用型品种‘中原单32’为试验材料,在遮雨棚内进行控水试验,对比分析拔节期中度与重度胁迫条件下青贮玉米的生育期、植株形态、单株干物质量及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青贮玉米在拔节期遭遇干旱胁迫后,生育进程推迟,拔节至吐丝间隔时间延长2~6 d,吐丝至成熟的间隔时间缩短1~4 d;株高与叶面积生长受阻,单株干物质量、干鲜比与果穗率降低;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上升,干物质、淀粉含量下降,综合评定指标相对饲喂价值和粗饲料分级指数下降。且干旱胁迫越严重、干旱胁迫时间越长,对上述指标影响越大。复水后,株高、叶面积均表现出明显的补偿效应,但与正常供水相比(T1)不能实现等量补偿。表明拔节期干旱胁迫导致青贮玉米生长速度减缓,单株干物质量下降,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8.
Within-field variations in potential grain yield may be due to variations in plant available soil water. Different water holding capacities affect yield differently in different years depending on weather. By estimating plant-water availability in different weathers, scenarios could be created of how yield potential and thereby fertilizer demand may vary within fields. To test this, measured cereal grain yields from a dry, a wet and an intermediate year were compared with different soil moisture related variables in a Swedish arable field consisting of clayey and sandy areas. Soil water budget calculations based on weather data and maximum plant available water (PAW), estimated from soil type and rooting data, were used to assess drought. A reasonable correlation between estimated and measured soil moisture was achieved. In the dry year, drought days explained differences in yield between the clayey and the sandy soil, but yield was better explained directly by maximum PAW, elevation, clay content and soil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SEC). Yield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SEC and elevation within the sandy soil in the dry year and within the clayey soil in the wet year, probably due to water and nitrogen limitation respectively. Dense SEC, elevation and yield data were therefore used to divide the field into management zone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risk levels for drought and waterlogging. These could be used as a decision support tool for site-specific N fertilization, since both drought and waterlogging affect N fertilization demand.  相似文献   

19.
张万娟  张丽娟  刘亚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541-14543
应用积分湿度指数、干湿指标和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辽宁省大石桥地区农业生长季的旱涝程度及水分供需变化。结果表明,该地区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其中年降水量趋势减少170mm,春季趋势减少10mm,夏季趋势减少114mm,秋季趋势减少47mm。与农业需水相比,生长季缺水35mm,降水量满意程度趋势下降37.7%,干旱指数趋势降低0.345;作物生长季的气候类型从偏湿润向偏干旱转变,春、秋2季转为中旱气候类型,1980年以后干旱概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