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概况: 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建立并维持的国内第一个SPF鸡群,于1985年通过鉴定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现已拥有建筑面积1700m~2、两幢空气滤过超净正压(FAPP)SPF鸡舍,存养量达1000只SPF种鸡,四个生产品系,经微生物学严格监测,确认达到无十九种病原污染。1987年以来,我们与农业部南京药械厂和北京市兽医生物制品厂合作,开展了多种SPF鸡胚弱毒疫苗的开发研究,利用SPF种蛋先后生产了鸡马立克氏病弱毒冻干苗、鸡  相似文献   

2.
Ⅰ群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是常见的家禽垂直传播性病毒,感染鸡后可导致心包积液综合征。在生产中,先天感染FAdV-4的雏鸡免疫La Sota疫苗时会明显加重病情,因此我们推测新城疫弱毒疫苗的免疫具有加重或诱发和垂直传播感染的FAdV-4的致病作用。本研究随机选择50枚SPF鸡胚通过卵黄囊接种来模拟FAdV-4先天性感染,同时以接种生理盐水SPF鸡胚作为对照。待孵化出雏后,接毒组和对照组各取20只7日龄SPF鸡免疫新城疫Ⅳ系弱毒疫苗(La Sota株),同时各组其余鸡以相同方式接种等量PBS作为对照。结果显示:FAdV-4感染的雏鸡在免疫La Sota株后更容易发生严重的生长抑制和免疫器官损伤,说明免疫La Sota株能显著增强FAdV-4致病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免疫弱毒疫苗La Sota增强了垂直传播感染的FAdV-4致病性,提示家禽养殖业种源净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经鸡胚感染携带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雏鸡体内ALV-J对新城疫(ND)弱毒疫苗(La Sota株)免疫的抑制作用以及疫苗免疫后增强ALV-J对雏鸡致病作用的可能性,随机选择50个SPF鸡胚经卵黄囊接种模拟ALV-J感染,同时选取等量SPF鸡胚以相同方式接种PBS作为对照。出雏后于接毒组和对照组各取20只SPF鸡在7日龄时免疫ND弱毒疫苗(La Sota株)。2~6周龄时,记录各组鸡的体重和免疫器官指数,并对雏鸡的NDV抗体水平和血液ALV-J病毒载量进行动态检测。结果显示,感染ALV-J的SPF鸡5、6周龄时体重显著低于PBS对照组(P0.05),而感染ALV-J再免疫新城疫弱毒疫苗后SPF鸡体重进一步降低(P0.05);与PBS对照组相比,6周龄时感染ALV-J的SPF雏鸡胸腺萎缩和脾脏肿大(P0.05),免疫新城疫弱毒疫苗后胸腺和脾脏损伤加剧(P0.05);3、4周龄时感染ALV-J再免疫ND弱毒疫苗组的雏鸡NDV抗体水平极显著低于仅免疫ND弱毒疫苗组(P0.01);4周龄时免疫弱毒疫苗后的SPF鸡血液中ALV-J病毒载量高于未免疫组(P0.01)。研究表明,感染ALV-J的雏鸡在免疫ND弱毒疫苗(La Sota株)后增强了ALV-J对SPF雏鸡的致病作用,提示净化种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于1985年由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成功培育出国内第一个SPF鸡群,1991年又建成了当时亚洲规模最大的SPF鸡场——山东无特定病原鸡实验种鸡场。此后,国内SPF鸡生产企业和单位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近几年,我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QX基因型IBV分离株SDZB0808进行鸡胚连续100次传代致弱后获得子代病毒P100。为了明确P100的的致弱效果和免疫原性,对其进行了安全性和免疫效力评价。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P100以105.5 EID50/只的剂量对3日龄的SPF鸡进行免疫后试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气管和肾脏组织也没有病理组织损伤。免疫效力试验结果发现,P100以104.5 EID50/只的剂量免疫3日龄SPF鸡,14d后对同源强毒SDZB0808和异源强毒SDIB821/2012的攻击都具有100%的临床保护,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P100免疫攻毒组试验鸡气管和肾脏与正常对照没有差异,排毒检测结果显示P100免疫攻毒组试验鸡内脏组织病毒检出率大大低于攻毒对照组。本研究结果表明P100对SPF鸡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效力,可以作为IBV弱毒疫苗候选株。  相似文献   

6.
家禽饮水免疫是将疫苗溶于水中供家禽自由饮用。其优点是省工省时,适用于大群禽自由接种,应激反应小,缺点是由于饮水不匀等因素的影响,免疫效果不一致,疫苗用量大。适宜饮水免疫苗必须是高效价的活毒弱毒疫苗,如鸡新城疫弱毒疫苗、禽霍乱弱毒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等。同时,要确保饮水免疫的质量、对劣质、过期、保管不当的疫苗绝对禁止使用。对不适合采用饮水免疫的疫苗则不能采用此法,如鸡产蛋下降综合症油乳剂灭活疫苗、鸡痘甘油苗、鸡传染性法氏囊灭活疫苗等。除此之外,采用饮水免疫法还要注意以下六…  相似文献   

7.
将IBV-D971株病毒在SPF鸡胚上连续传至120代,培育出了一株毒力明显减弱,并且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弱毒株(IBV-D971株).IBV-D971 F105代毒力明显下降,以109.25EID50接种1日龄SPF鸡5/5无不良反应.IBV-D971 F105代毒连续通过1日龄SPF鸡体5代,未见毒力返强.以103EID50免疫1日龄SPF鸡,攻毒后5/5保护,对照5/5发病.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Gx株的致弱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研究成功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vvIBDVGx株通过SPF鸡胚的快速培育及鸡胚成纤维细胞传代致弱,揭示了vvIBDV从超强毒力向弱毒力转化过程中,其主要结构蛋白VP2基因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变化规律。对不同代次细胞毒进行了序列分析。发现细胞毒在第7代以前,VP2基因序列没有改变。与欧洲标准超强毒氨基酸同源性达100%;细胞毒第8代,有个别核苷酸发生了改变。但没有影响氨基酸序列;细胞毒第9代是变化复杂的过渡代;10代毒VP2基因与欧洲标准弱毒Cu-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7%;以后的细胞适应毒至20代。其VP2基因序列不再改变。致病性实验表明原代毒对4周龄SPF鸡致死率为64%。细胞毒第5代的致死率为60%,而20代毒对鸡无致病性。在鸡体内连续传代6代不返强。  相似文献   

9.
《中国家禽》2008,30(15)
1 提高家禽活疫苗的生产和质量水平 在使用非SPF鸡胚生产疫苗的条件下,可能存在多种抗体或病原的干扰,病毒的复制速度和复制程度会受到很大影响,抗原产量可能降低.用SPF鸡胚制苗,可以杜绝蛋黄中母源抗体的干扰,获得在非SPF鸡胚中达不到的病毒滴度,提高了单胚抗原产出量.SPF鸡胚在疫苗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不仅保证了疫苗抗原成分的纯净性,而且提高了疫苗产量,大大提升了家禽用活疫苗质量水平,可为疫苗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研发基因3型鸭甲肝病毒(Duckhepatitis virustype3,DHAV-3)的弱毒活疫苗,用SPF鸡胚对DHAV-3Y株进行了连续传代致弱,由此获得第80代鸡胚适应毒。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第80代毒株对1日龄雏鸭已无致病性。免疫攻毒保护试验显示,雏鸭在1日龄时经肌肉注射途径免疫第80代鸡胚适应毒,能有效抵抗7日龄时的强毒感染,保护指数为100%。表明第80代鸡胚适应毒是一株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鸡胚化弱毒疫苗候选株。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弱毒疫苗系用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弱毒株接种SPF鸡胚,收获感染鸡胚的绒毛尿囊膜,混合研磨,加适宜稳定剂,经冻干制成。该苗用于预防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于1985年建立了国内第一个SPF鸡群。定名为SSP—Ⅰ系(Shandong SPAFAS Poultry—Ⅰ),至今己成功地维持了四个世代,经国内外有关专家鉴定,确认无十九种病原污染,生产性能稳定。平均每只鸡年利用种蛋200枚左右,42周龄平均蛋重59克。SPF种蛋用于家禽疫苗的制造取得了可喜的成功。目前已有鸡马立克氏病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鸡新城疫疫苗、鸡痘疫苗等SPF产品投放市场,应用效果明显优于普通胚制疫苗。现将SSP—Ⅰ系SPF鸡群Ⅰ—Ⅳ世代血清学检测、  相似文献   

13.
鸡痘鹌鹑化弱毒不仅能够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复制,而且经过试验也可以在犊牛睾丸细胞(以下简称BTC)上复制。本试验结果表明:鸡痘鹌鹑化弱毒在BTC上培养传代至第6代后,细胞产毒效价达10^-55EID50/0.2mL左右,达到了《兽用生物制品规程》的制苗标准。这为试验用BTC代替SPF鸡胚生产鸡痘活疫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SPF鸡群与疫苗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PF鸡胚生产弱毒活疫苗,可以极大地提高疫苗的质量。采用SPF鸡胚,有利于人们认识病毒的复制规律,可以获得比普通鸡胚高得多的病毒滴度,进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效金。加快技术市场化,对于已经实现GMP认证的企业采用SPF鸡胚制苗后是否仍能实现企业盈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鸡痘鹌鹑化弱毒细胞苗生产中,一般将收获的细胞培养物反复冻融释放细胞结合病毒,然后进行配苗冻干。为了确定合适的冻融次数和测定冻融对病毒的影响,我们以超声波裂解的细胞毒液为对照,通过对不同处理方法的原苗冻干前后毒价的多重比较,发现冻融对鸡痘病毒影响较大,因此试验确立了新的释放病毒方法(即超声波裂解法),现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SPF鸡胚 由辽宁省益康生物制品厂SPF中心提供,孵化10~11日龄备用。1.1.2 种毒 鸡痘鹌鹑化弱毒(F_(282)E_4),由中国兽药监  相似文献   

16.
家禽免疫失败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弱毒活疫苗的优缺点 (1)优点:免疫效果好,免疫力坚强,免疫期较长,对种禽接种可使雏禽获得被动免疫。(2)缺点:存在散毒和造成新疫源的问题,如NDI系苗;一般来说弱毒疫苗残留毒力较强的保护力也强,但副作用也较大。有的可引起接种家禽发生免疫抑制,对其他抗原物质的免疫应答降低,如IBD中等毒力活疫苗,常对雏鸡的法氏囊造成损伤而导致免疫抑制。外源病毒污染:若使用非SPF鸡胚,常因疫苗接种而感染其他疾病。弱毒活疫苗存在毒力返祖的潜在危险,如果研制的疫苗遗传性状不稳定,必将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7.
从黑龙江省某鸡场发病鸡群的肾脏中分离到一株病毒,通过病毒致SPF鸡胚病变特征、对鸡外周血红细胞凝集特性、病毒粒子形态学特征以及RT-PCR鉴定等方面的研究,表明该病毒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并命名为CK/CH/LHLJ/04V。通过对该病毒基因型分析以及对SPF鸡致病性试验发现该病毒为我国近年来流行的一类重要IBV的代表。将该毒株在SPF鸡胚连续传代110代(P110),取不同代次毒进行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该毒株对SPF雏鸡的致病力随鸡胚传代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110代毒以105.0 EID50/0.1 mL的剂量通过点眼滴鼻接种15日龄SPF雏鸡,鸡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0。不同代次毒接种SPF鸡对同源毒株P3代强毒的攻击均具有100%保护性。实验表明,IBV毒株CK/CH/LHLJ/04V P110对SPF雏鸡已无致病性,但仍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作为研制IB弱毒疫苗的候选毒株。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2月13日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山东省科技厅下达的、山东省农科院家禽所承担的“SPF鸡标准化及其开发应用的研究”课题进行了鉴定。该项目研究了:1.系统地进行了SPF鸡的标准化技术研究,建立了SPF鸡饲养管理标准化操作规程(SOP),完善了SPF鸡屏障系统的环境控制技术指标,建立了SPF鸡营养标准,结合生产实际,建立了SPF鸡的生长和生产标准;初步建立了SPF鸡生长的评价系统。2.采用RAPD技术对我国现有的不同品系SPF鸡进行遗传监测分析,建立了SPF鸡群闭锁群繁育的方法,为遗传育种奠定基础。3.对不同病原在SPF鸡胚的敏感性进…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利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Gx及其致弱疫苗毒Gt为对象,研究超强毒与弱毒株在鸡体主要免疫器官内的复制情况,以探讨两类毒株表现不同生物特性的原因。分别利用鸡胚半数致死量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半数感染量对超强毒Gx和疫苗株Gt进行病毒滴度的测定;再利用荧光定量RT-PCR对两类毒株进行病毒量的校准。以相同量的病毒对2周龄SPF鸡进行攻毒。攻毒试验表明超强毒Gx能造成47.5%的死亡,法氏囊、脾脏、胸腺等免疫器官均严重损伤;而疫苗毒Gt无致死,且未能造成任何病理可见的损伤。病毒的体内复制情况表明超强毒相对于疫苗毒复制更为迅速,病毒载量更高。  相似文献   

20.
SPF鸡生产及其开发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PF鸡和鸡胚是生物医学、畜牧兽医等领域中从事高水平科研和多种人畜禽生物制品生产、鉴定所不可缺少和无法替代的实验动物和原材料,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上述多方面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准确性及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因此,加强对SPF鸡的研究,促进其产品开发,对于提高生命科学研究水平、预防家禽疫病发生和保障人民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