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肥料配施对樱桃番茄栽培基质养分含量、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樱桃番茄为试材,采用日光温室槽式栽培方式.试验为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处理,分别为单施无机肥料对照(CK),T1有机肥50%,N∶P∶K=1∶7∶2,T2有机肥40%,N∶P∶K=1∶3∶3,T3微晶化磷矿粉,T4微晶化钾矿粉.【结果】配施处理提高了基质pH和EC以及基质中全N、速效N、P、K含量,促进了植物对养分的吸收;T2和T4处理提高了基质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T1和T3处理显著提高了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脲酶活性与pH极显著正相关,与EC极显著负相关;中性磷酸酶活性与速效N、速效K、pH显著负相关,与全N正相关;蔗糖酶与全P、速效P及速效K显著正相关,与全N极显著负相关,过氧化氢酶与EC显著正相关.【结论】在以基质为栽培介质,施用无机肥料的栽培条件下,配合施用生物有机肥和微晶化矿粉能显著地影响基质的理化性质和基质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生物有机肥利用率,培育优质的黄瓜种苗,以豫艺绿如意黄瓜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穴盘育苗方法,以草炭∶蛭石∶珍珠岩=1∶1∶1(体积比)为育苗基质,在基质中分别加入30、60、90、120 g生物有机肥,以不添加生物有机肥为对照CK,研究不同用量的生物有机肥对基质理化特性、微生物总量、酶活性及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质中添加一定量的生物有机肥,可以改善基质容重及孔隙度,提高基质的pH值和可溶性盐浓度(EC值),显著增加基质微生物总量;添加生物有机肥可提高基质酶活性,T2处理下,基质蔗糖酶和脲酶活性最高,相比CK分别提高了24.3%和35.2%;生物有机肥可显著促进黄瓜幼苗生长,T2处理下,黄瓜幼苗茎粗、叶面积、全株质量和叶片叶绿素总量等指标优于其他处理,相比于CK分别提高了11.0%、21.7%、32.0%、15.0%;添加生物有机肥还可增加黄瓜幼苗营养元素的积累。综上所述,添加生物有机肥可以有效改善基质的理化特性,提高基质酶活性,促进黄瓜幼苗生长及营养元素的积累,并以60 g添加量为最佳。  相似文献   

3.
沙地番茄无土栽培基质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玉米秸秆、猪粪和沙子按一定体积比混合,筛选适合沙地番茄的无土栽培基质。【方法】以"金鹏一号"番茄为试材,设T1(V(玉米秸秆)∶V(猪粪)∶V(沙子)=2∶3∶5)、T2(V(玉米秸秆)∶V(猪粪)∶V(沙子)=3∶2∶5)和T3(V(猪粪)∶V(沙子)=2∶3)3个配方基质,以CK1(纯沙)和CK2(纯土)为对照,探讨不同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添加玉米秸秆和猪粪有效改善了栽培基质的理化性质,且以T2基质的改善效果最好,用其栽培番茄的单株产量较CK1和CK2分别提高了69.51%和43.29%;其次为T1,较CK1和CK2分别提高42.65%和20.61%;T3较CK1和CK2分别提高38.41%和17.01%。3个配方基质的番茄植株生长健壮,株高、茎粗、干质量、叶长、叶宽、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与2个对照相比均有所提高,果实品质得到了改善。【结论】综合考虑各指标认为,玉米秸秆、猪粪和沙子按3∶2∶5的体积比混合,是最适宜的沙地日光温室番茄的无土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各施肥处理对基质栽培樱桃番茄生长、产量、品质以及植株叶片光合和植株养分积累的作用.【方法】以‘千禧’樱桃小番茄为试材,采用基质栽培方式,以试验当地无机肥料施肥量为对照,在对照基础上配合施用生物有机复合肥料T_1(N-P-K=1-7-2)、T_2(N-P-K=1-3-3)和磷矿粉T_3、钾矿粉T_4.【结果】1)T_2处理显著增加植株株高、茎粗、节位数和根冠比;2)T_2处理可显著增大气孔导度、增加胞间CO_2浓度,较CK显著提高植株叶片净光合速率19.2%;3)T_2处理显著影响植株N、P、K积累量;4)T_2、T_3、T_4处理产量分别为80.7、72.3和75.5t/hm~2,分别较CK显著增产16.1%、4.0%和8.6%;5)4组处理均能提高果实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有机酸含量;T_2处理下显著提高番茄可溶性糖含量.【结论】生物有机肥T_2处理能显著影响植株生长、提高樱桃番茄产量和果实品质,另外,钾矿粉T_4作用优于磷矿粉T_3.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最佳的微生物菌剂,满足有机栽培番茄对养分的需求,为促进番茄优质高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巴宝莉番茄为试材,采用有机基质盆栽浇灌有机营养液的方式,设置施用7种微生物菌剂和不施微生物菌剂(对照,CK)共8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有机基质养分含量、酶活性和蕃茄光合特性等指标,探究微生物菌剂对设施全有机番茄果实元素含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添加微生物菌剂后有机基质中碱解氮含量和番茄生育中后期速效钾含量增加,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后番茄果实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有机基质中脲酶、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16.4%~67.7%和10.2%~61.7%,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增加8.0%~19.9%,叶绿素含量也显著增加,其中以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光合性能最优;番茄的产量增幅为7.3%~26.2%,胶冻样芽孢杆菌和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增产效果达到20%以上;番茄果实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以及维生素C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微生物菌剂通过促进有机基质的养分释放及提高相关酶系活性,进而促进番茄植株的养分利用与生长能力,提高叶片的光合性能,最终表现为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其中胶冻样芽孢杆菌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对于番茄的丰产增质效果最优,可应用于番茄的高产优质栽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施用生物有机肥对有机枸杞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方法】以宁杞7号为材料,于生长季(7~11月)以不施肥为对照(CK),比较不同生物有机肥处理对枸杞生长的影响及土壤养分含量差异。【结果】与CK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均降低了土壤电导率和pH,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施用44.55 L/hm2复合型生物有机肥土壤改良效果明显,与CK差异显著;施用生物有机肥后,枸杞叶片光合特性得到改善,枸杞植株树高和冠幅显著提高,施44.55 L/hm2复合型生物肥的效果最佳;施用木霉菌生物有机肥、复合型生物有机肥和芽孢杆菌生物有机肥后各处理产量增加了4.8%~21.7%、11.9%~31.4%和3.5%~21.7%,并改善了枸杞果实品质,枸杞果实中枸杞多糖、黄酮、类胡萝卜素、甜菜碱、抗坏血酸多酚含量分别较CK显著提高,施用44.55 L/hm2复合型生物肥果实品质最好。【结论】不同生物有机肥处理下枸杞的生长状况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良,其中施用44.55 L/...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生物有机肥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4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CK:鸡粪有机肥800 kg·667m-2)、生物有机肥1(T1:用量为150 kg· 667m-2)、生物有机肥2(T2:用量为300 kg· 667m-2)、生物有机肥3(T3:用量为450 kg· 667m-2),研究了不同生物有机肥用量对设施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物有机肥用量的增加,番茄的单株果数、单果重、产量、Vc含量和可溶糖含量呈现增加的趋势。与CK相比,T3处理的番茄产量显著提高了169.1 kg· 667m-2,增幅达8.75%。与CK相比,T2和T3处理的番茄Vc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3.3%和15.4%,T1、T2和T3处理的番茄可溶糖含量显著增加10.7%、13.9%和15.9%。T3处理的番茄纯效益较CK处理显著增加8.89%。综上所述,在试验地区域番茄生产重生物有机肥的推荐用量为300~450 kg· 667m-2。  相似文献   

8.
农业废弃有机物基质配方对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筛选以农业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的番茄栽培有机基质配方,为番茄有机基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将稻壳、玉米秸秆、玉米芯、麦糠、菇渣分别腐熟后,按不同体积比组成A~E 5种复合有机栽培基质:A(V(玉米秸秆)∶V(麦糠)∶V(菇渣)=2∶5∶3)、B(V(稻壳)∶V(玉米芯)∶V(菇渣)=5∶2∶3)、C(V(稻壳)∶V(玉米秸秆)∶V(菇渣)=5∶2∶3)、D(V(稻壳)∶V(玉米芯)∶V(菇渣)=3∶2∶5)、E(V(玉米芯)∶V(麦糠)∶V(菇渣)=2∶3∶5),以常规有机生态型栽培基质(V(草炭)∶V(珍珠岩)=2∶1)为对照(CK),以"金棚一号"番茄品种为试材,分析不同配方基质的理化性状及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各配方有机基质的速效氮含量显著低于CK,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CK,体积质量、EC值和pH值基本都在番茄栽培适宜的范围内,总孔隙度偏低。各处理番茄株高、茎粗、地上部及根的鲜质量和干质量、单果质量、单株果数、单株产量、小区产量均以基质B最大,与CK无显著性差异;其次是基质C,基质E总体表现较差。【结论】基质B的理化性状适宜番茄生长,用其栽培的番茄株高、茎粗、生物量及产量等均与CK无显著性差异,可以替代以草炭为主要组分的有机生态型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无机营养液中添加微生物菌肥对水培樱桃番茄产量、品质和抗逆生理的影响。 【方法】采用水培樱桃番茄,设计 4 个无机营养液中添加微生物菌肥处理,分别为无机营养液不添加微生物菌 肥(T1,对照)、无机营养液添加 0.1% 微生物菌肥(T2)、减少 10% 无机营养液添加 0.1% 微生物菌肥(T3)、 减少 20% 无机营养液添加 0.2% 微生物菌肥(T4),测定樱桃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及相关形态生理指标。【结果】 配施微生物菌肥可提高樱桃番茄单株产量,T2 处理单株产量(684.19 g)显著高于 T1 处理(425.97 g),提高 60.62%,T3、T4 处理单株产量分别为 518.93、472.37 g,略高于 T1 处理。T2 处理樱桃番茄成熟果实可溶性固形 物含量(9.17%)略高于 T1(9.00%)、T3(8.83%)、T4(8.40%)处理,VC 含量 (46.14 mg/100g) 和硬度 (0.91 kg/cm2 ) 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整个生育期(14、28、42、56、70 d)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及 SOD、POD、CAT 活 性均处于较高水平。【结论】无机营养液中添加 0.1% 微生物菌肥可以提高水培樱桃番茄产量,有助于改善番茄 果实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增强植株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设施番茄生产的生态化栽培基质,以蚯蚓粪、菇渣和粉煤灰等废弃物资源为原料,部分替代草炭,同时添加有机肥进行不同比例的混配,开发了生态化园艺栽培基质,在北京市密云区进行设施番茄生产,筛选出了适于番茄生产的生态栽培基质。结果显示:与传统栽培基质相比,利用基质4(草炭∶蚯蚓粪∶有机肥∶土=3∶4∶1∶2)生产的番茄生长情况、产量、品质和水分生产效率均表现为最好,定植后50 d,基质4栽培的番茄株高最高(173.8 cm),较对照(CK)提高5.33%,差异显著;最终产量较CK生产的番茄提高29.31%;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高,Vc含量达到207.8 mg·kg-1,较CK处理高7.8%,差异达显著水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1%,较CK提高21.78%,差异极显著;水分生产效率为31.32 kg·m-3,较CK处理高30.71%,达到显著差异。综上,草炭、蚯蚓粪、有机肥和土4种物质混配比例为3∶4∶1∶2的生态化基质适宜北京地区设施番茄生长。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发酵花生壳和牛粪替代草炭基质用于番茄育苗的可行性,筛选出其最佳配比,以发酵花生壳和牛粪为主要原料,按花生壳∶牛粪∶珍珠岩(体积比)为0∶6∶3(T1)、2∶4∶3(T2)、4∶2∶3(T3)和6∶0∶3(T4)复配形成基质,以草炭∶珍珠岩为6∶3的基质作为对照(CK),测定不同基质的理化特性、植株形态指标和营养元素含量,分析影响番茄植株性状的关键基质理化特性,并对育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T4基质中总磷、总钾、有效磷、镁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增加,而总氮、碱解氮和钙含量均显著下降。在不同的发酵花生壳和牛粪复配基质中,随花生壳比例增大,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增大,而电导率、容重和速效钾含量下降。植株各形态指标均在T3处理下具有最高值,且显著高于CK。各处理基质中植株钾含量均显著高于CK,但氮、钙和镁含量均显著低于CK。植株中磷含量在T4处理下最高,而在T2处理下最低。番茄植株综合性状与基质中pH、总钾、有效磷、镁、过氧化氢酶和脲酶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电导率、有机质、总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呈负相关。通过综合评价可知,T3处理下番茄植株综合性状表现最优。因此,在番茄育苗中...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秸秆资源丰富,是全球生产秸秆最多的国家之一。为实现农业秸秆变废为宝,废弃资源重复利用,达到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本试验通过盆栽的方法,研究施用好氧和厌氧发酵固体产物作为基质、厌氧发酵液作为营养液栽培番茄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为番茄秸秆循环利用技术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厌氧营养液(T1)栽培的番茄品质最好,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较CK高20.44%和133.33%,产量与CK无显著差异。(2)番茄好氧基质栽培(T2)的单株产量最高,较CK高48.26%,其可溶性蛋白含量较CK高111.11%,硝酸盐含量较CK低31.86%。总体而言,利用厌氧营养液栽培番茄单株产量较好,品质最高;利用好氧基质栽培番茄单株产量最高、综合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OF,80%化肥+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BIO,80%化肥+生物有机肥)对植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连续4年田间小区定位试验,采用归一化酶活性值探讨植烟土壤酶活性与土壤速效养分和活性有机碳的关系。【结果】在连续4年化肥减量20%条件下,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可明显增加烤烟产量,显著提高烟叶质量和产值,提高植烟土壤有机质和活性有机碳含量,显著提高植烟土壤酶活性。与常规施肥(CF,100%化肥)相比,OF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脱氢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了27.72%、11.11%、51.39%和14.12%;BIO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脱氢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了27.72%、27.78%、58.51%和26.52%。OF和BIO较CF相比归一化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了11.88%和19.88%。而BIO较OF相比,归一化酶活性显著提高7.15%。相关分析表明:植烟土壤归一化酶活性与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机碳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烤烟提质增效、改良植烟土壤结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扁桃有机肥适宜用量及施肥方式,为扁桃安全健康生产及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1~2012年连续2 a在结果期扁桃园内,分别设置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处理,设置3种施肥方式,即CK(每株施尿素0.5 kg,磷酸二氢钾0.6 kg,钾0.4 kg)、羊粪等有机肥y1~y5和生物黑炭S1~S4,2013年对扁桃叶片质量、矿质元素、光合特性及产量进行测定。【结果】与CK相比,有机肥对扁桃生长的促进与产量的提高效果显著。其中生物黑炭80 kg/株(S3)处理下扁桃叶片的叶面积最大;羊粪等有机肥60 kg/株(Y3)施肥量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最高。生物黑炭40 kg/株(S1)、生物黑炭100 kg/株(S4)、羊粪等有机肥100 kg/株(Y5)处理下叶片N、P、K含量最佳;生物黑炭80 kg/株(S3)处理下叶片净光合速率最大;单株产量提高15.52%~57.73%,生物黑炭60 kg/株(S2)处理下单株产量最高。【结论】施入有机肥能显著提高扁桃叶片的质量、矿质营养元素、光合性能及产量,其效果大小依次为生物黑炭>羊粪等有机肥>CK。  相似文献   

15.
试验以椰糠、柠条作为栽培基质,以常规土壤栽培为对照,研究了在槽式栽培条件下不同栽培基质对番茄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常规土壤)相比,T1(椰糠基质)最有利于番茄植株生长,随着定植时间的增加,对株高、茎粗、叶片数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单株结果数和单株平均产量最高,但品质较差;T2(柠条基质)的各项品质指标表现较好,产量居中。  相似文献   

16.
化肥减施条件下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以生物有机肥替代常规化肥对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为化肥减施和提高番茄品质、稳定现有产量提供应用和理论基础。【方法】化肥常规用量减施30%、50%,根据不同减施比例配施生物有机肥,小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土样及番茄果实采用随机取样法,测定减施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养分转化、及番茄果实营养品质、产量、发病率的影响。【结果】用生物有机肥代替化肥可增加土壤中速效N、P、K的含量,降低土壤pH值和电导率,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番茄果实总酸提高7.87%,VC含量提高24.95%,可溶性糖提高17.19%,产量与常规持平,差异不显著,番茄脐腐病发病率较常规施肥降低56.83%。【结论】在加工番茄种植中,用生物有机肥代替化肥的施肥方式可以降低化肥的施用量,有利于番茄果实的生长,品质提高,降低番茄脐腐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两种有机肥对荒漠温室番茄光合特性与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探究荒漠温室番茄产量最高与品质最佳时的有机肥最适用量指标,明确对温室番茄光合特性与产量品质的影响,为番茄高产优质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以常用施化肥量为对照(CK),单施有机肥料Ⅰ(A_1)、单施有机肥料Ⅱ(A_2)、有机肥Ⅰ和有机肥Ⅱ的配方施肥(A_3)、处理A_4和A_5为有机肥Ⅰ和有机肥Ⅱ混配,分别上浮10%与20%.【结果】A_3处理的株高、茎粗、单株结果数和单株产量等性状表现上优于其他处理,与CK相比分别高出8.9%、27.08%、12.66%和33.03%;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VC、番茄红素和可溶蛋白含量也高于其他处理,与CK相比,分别增加了18.71%、11.52%、42.92%、36.99%和47.59%,果实中硝酸盐含量最低,与CK相比降低了43.58%;同时番茄叶片在结果前期、中期和末期的F_o(初始荧光)、F_v(可变荧光)、F_v/F_m(最大量子产额)和F_v/F_o(叶片PSⅡ潜在活性)值也高于其他处理.【结论】采用有机肥Ⅰ和有机肥Ⅱ的配方施肥下的A_3处理,番茄的产量与品质最高,同时其叶片在结果前期、中期和末期的F_o、F_v、F_v/F_m和F_v/F_o值保持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日光温室基质培条件下,不同氮磷钾用量对茄子产量、根系生长和根际基质中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为基质培茄子氮磷钾养分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基质槽栽和水肥一体化滴灌方式,以前期试验得到的基质配方沙子:炉渣:菇渣=6:3:1(体积比)为栽培基质,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CK),以目标产量施肥量(目标产量施肥量=(目标产量需肥量-基质中速效养分含量)/化肥利用率)设定100%施肥量(F4),在此基础上,分别减少60%(F1)、40%(F2)、20%(F3)及增加20%(F5)和40%(F6)施肥量,研究氮磷钾用量对茄子产量、根系发育和根际基质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茄子单株产量随氮磷钾用量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较CK增产幅度为101.1%—212.9%,F3处理下单株产量最高,比CK高212.9%(P<0.05)。根际基质中微生物以细菌为主,其次为放线菌,真菌较少。定植90 d后,随氮磷钾施用量增加,茄子根际基质中速效氮、磷、钾含量逐渐增加,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F3处理下均较高,高氮磷钾处理(F4、F5和F6)下脲酶活性较高;根系活力、根系总长度和根系表面积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F2处理下较高,分别较CK增加109.2%、49.2%和46.5%,差异显著。细菌数量与基质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脲酶活性与速效氮、磷、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速效磷、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细菌数量、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根系活力和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脲酶活性、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与根系活力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根系活力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在沙子:炉渣:菇渣=6:3:1(体积比)的栽培基质条件下,日光温室冬春茬茄子的适宜氮磷钾用量分别为N 180.6 kg·hm-2、P2O5 212.1 kg·hm-2、K2O 434.9 kg·hm-2,依此量施肥有利于茄子产量、根系活力和基质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提高,可为茄子生长提供良好的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营养液滴灌量对温室番茄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合日光温室土壤栽培番茄的最优营养液滴灌量。【方法】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金鹏一号"为试材,采用槽式栽培的方法,以常规滴灌施肥为对照(CK),共设5个(T1、T2、T3、T4、T5)渐次递增的营养液滴灌量处理,以T3处理营养液(其中N、P2O5、K2O用量分别为610,270,1 069kg/hm2,用水量为7 500L/hm2)为标准,T1、T2、T4、T5处理营养液用量分别为T3处理的50%,70%,130%和150%,测定不同营养液处理番茄植株营养生长期株高、茎粗以及成熟果实内的可溶性总糖、有机酸、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及硝酸盐含量,并统计各处理的果实产量。【结果】在植株营养生长期,与CK相比,处理T5茎粗增加1.15mm,株高/茎粗降低,番茄植株长势较好;随营养液滴灌量的增加,T1、T2、T3、T4和T5处理番茄果实的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及果实产量呈递增趋势,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T5处理果实产量最高,较CK增加了61.14%。在测定的果实品质指标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以及硝酸盐的含量均随着营养液滴灌量的增加呈先降后增的变化趋势,其中T3处理果实的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T2处理果实的硝酸盐含量最低,而T5处理果实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均最高,其糖/酸值较CK提高了20.22%。对番茄果实品质平均隶属函数值的分析表明,T5处理番茄果实品质的平均隶属函数值最高。【结论】6个营养液滴灌量处理中,T5处理(营养液中N、P2O5、K2O用量分别为915,405,1 605kg/hm2,水为11 250L/hm2)效果最佳,不但可促进番茄植株的营养生长,而且有利于提高果实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20.
复合基质在大棚番茄无土栽培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发酵后的部分农业有机废弃物替代草炭在大棚番茄无土栽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番茄品种"金棚朝冠"为试材,采用金宝贝基质营养土发酵助剂发酵玉米秸秆、玉米芯、稻壳,与自然腐熟的牛粪和河沙按体积比组配成4种复合基质(基质A:60%玉米秸秆+20%河沙+20%牛粪;基质B:50%玉米秸秆+10%玉米芯+20%河沙+20%牛粪;基质C:50%玉米秸秆+10%稻壳+20%河沙+20%牛粪;基质D:40%玉米秸秆+10%玉米芯+10%稻壳+20%河沙+20%牛粪,以上均为体积分数),并配施烘干鸡粪和三元复合肥,以50%草炭+25%珍珠岩+25%蛭石(CK1)、常规土壤栽培(CK2)为对照,研究不同基质对春夏季大棚番茄生长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栽培前,已添加等量基肥的4种复合基质,其容重、总孔隙度、pH值和EC值都在番茄无土栽培适宜的理想基质范围之内;在番茄定植后的整个生育期内,4种复合基质中只有基质B番茄的株高和茎粗接近于CK1和CK2;拉秧时基质B中番茄的根冠比最大;基质B的栽培效果在4种复合基质中最优,番茄产量仅比CK1和CK2分别减少1.1%和1.9%,番茄果实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与CK2相比分别提高72.3%和13.0%,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与CK2相比极显著降低26.1%。【结论】复合基质B可以代替草炭用于大棚番茄的无土栽培,从而达到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解决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土壤盐渍化和连作障碍问题及提高果实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