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和实现基于物联网的玉米病害环境监测系统,笔者设计了包括感知层、传输层、云服务层和应用层的4层架构。在感知层,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采集玉米病害环境的温湿度、降雨量、风向风速、光照强度和土壤温湿度等数据;在传输层中使用4G移动通信网络实现数据的远距离传输;云服务层中,基于四川农畜育种攻关云服务平台,应用数据库技术、云服务技术实现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最后,在应用层采用B/S模式实现数据展示服务。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采集、稳定传输和安全存储数据,降低了人工成本。因此,它能够为玉米病害研究课题组提供有效的信息化服务,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抗倒酯在草坪草苗期的应用,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5种不同浓度抗倒酯浸种对多年生黑麦草‘Derbby’的出苗率、幼苗生长及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150μL/L范围内抗倒酯浸种降低了出苗速度,但对最终出苗率无显著影响;50~200μL/L浸种处理抑制了叶片的伸长生长,降低了草层高度,减缓了幼苗的生长速度,同时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了坪观质量。100、150、200μL/L的抗倒酯处理降低了叶片丙二醛的含量,使幼苗叶片保护酶系统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因此,抗倒酯浸种提升了多年生黑麦草苗期草坪质量及幼苗植株的抗性。  相似文献   

3.
有机物料对连作平邑甜茶幼苗生长及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平邑甜茶为试材,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在连作土中施入腐熟鸡粪、羊粪和牛粪等有机物料对幼苗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物料显著提高连作土壤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处理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增加,真菌数量各处理均显著降低。各处理亦促进了平邑甜茶株高、地径、根系鲜重、根系干重、地上部鲜重和地上部干重增加,其中鸡粪处理增加效果最为显著,分别比对照增加213.91%、80.00%、332.40%、325.78%、487.40%和480.95%,表明有机物料可以不同程度的减轻苹果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4.
6个水稻叶色白转绿光温敏核不育突变体的育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水稻叶色白化转绿光温敏核不育突变系的育种应用价值,此文对通过辐射诱变获得的具有白化转绿特性的6个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遗传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个突变体可分为3种类型:白化转浅绿类型(21W4)、白化转绿类型(21W7、21W9和21W13)和白化转黄绿类型(21W1和21W10)。21W1的叶色变化特性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的,21W4、21W7、21W9、21W10和21W13的叶色变化特性是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6个突变体在穗长、倒二叶、有效穗、播始历期、颖花宽、柱头单边外露率和柱头总外露率方面与对照品种“SE21S”有所差异,但它们均保持了“SE21S”的育性转换特性。突变体的杂种具有与原杂交稻相似的株叶形态和株高生长动态,产量构成因素依不同的突变系而表现不同,其中21W1、21W4、21W9和21W10的杂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有较好的育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研究信息技术在品种试验过程中的应用,开发农作物品种试验数据管理平台。以农作物品种试验为对象,分析研究品种试验的组织架构、试验流程、各阶段业务及需求,根据研究好的需求进行系统架构并设计系统角色、功能。在系统设计方面,采用B/S(Browser/Server)软件结构,基于Oracle关系型数据库,编程语言为Java,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存储层、数据处理层、数据应用层。在功能方面,平台具有品种管理、方案管理、数据管理、数据汇总、统计监督等功能,实现了品种试验全业务环节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平台的应用,实现了流程管理信息化、试验操作标准化、数据采集即时化,构建了国内渠道权威、数据标准、管理规范的品种表型数据库,为种业大数据分析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灌溉方式对地表蒸发和梨果实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地面灌溉中灌溉水利用效率低、果实品质差的问题,于2013年在河北工程大学永年校区以5年生田间梨树为试材,研究不同地面灌溉方式对土壤水分含量、地表蒸发量、梨产量与品质的影响。4种地面灌溉方式包括沟灌、畦灌、覆草畦灌和覆草非灌溉。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地表蒸发量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的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覆草畦灌和沟灌显著高于畦灌和覆草非灌溉处理。覆草畦灌和沟灌较畦灌可显著减少地表的蒸发量,覆草非灌溉、覆草畦灌、沟灌和畦灌3—8月的累积地表蒸发量分别是77.92、114.64、163.1、203.73 mm。沟灌的灌溉水利用效率为1.99 kg/m3,显著大于覆草畦灌和畦灌,分别提高了1.45、1.06 kg/m3。沟灌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综上,沟灌既能减少地表蒸发又能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是当前较好的地面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阶段我国冷链保鲜信息化水平偏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现代生鲜品全程感知仪系统,该系统将物联网技术、果蔬保鲜期预测技术、无线射频识别与二维码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等诸多技术进行了高度集成化应用,具有传感层、网络层、控制层、用户层四层结构,能够实现生鲜产品从采摘、存储、运输、加工等环节的全程无缝冷链实时温湿度等环境参数的监控与预警,从而大大提高了我国冷链流通的信息化水平,具有很强的市场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管道输水小畦灌溉技术及其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道输水小畦灌是一种将地下低压管道输水、地面移动软管配水、小畦灌溉配套的节水灌溉技术,具有经济实用、灌水定额与水分分布合理、适合我国现行农业格局等特点,正逐步得到灌溉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基于本体的茶叶知识服务系统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农业知识服务系统缺乏语义支持,并且在农业领域应用极为不足,本研究提出利用本体论和语义网知识建立知识服务系统的必要性。以茶叶领域为例,分析了生产过程中各类用户的实际需要,设计了适合农业生产实际的茶叶知识服务系统工作流程与主要模块,模块由三层架构组成:用户服务接口,知识服务平台以及知识库。描述了系统实现中的关键技术,如茶叶本体的构建方法,系统信息抽取算法以及系统的具体实现等,初步实现了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0.
粮堆高度对机械通风粮层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进  杨国峰 《粮食储藏》1998,27(6):44-48
粮层阻力是设计储粮机械通风系统的一项重要参数。本文主要分析了粮堆高度对粮层阻力的影响,通过试验进行实测,并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得出了新的经验公式P=ahbvc。  相似文献   

11.
基于资源环境管理角度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由传统经验施肥向科学计量施肥的转变,既能为农业生产节本增效,满足农民对合理施肥、利润最大化的需求,又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大幅降低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起步于2005年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经8年的发展,实现了由试点到巩固再到普及的历史性跨越,各地主要以不同区域、作物2条路线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的过程中初步摸索出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模式,并带动了与科学施肥相关的技术推广、配肥加工、配肥产品销售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增加了相应的人才需求。但还存在推广环节薄弱、技术的农作物覆盖范围窄、撒施、表施、浅施等粗放施肥方式较为普遍等问题。因而建议今后逐步解决企业参与问题;尽快建立和完善蔬菜、果树等园艺作物的施肥技术体系,加大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力度;建立有效的技术指导、农化服务模式。土壤测试仪器设备、小配方肥研制及其针对性施用和农化服务机制等的完善,将会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全覆盖以及配方肥的规模化生产,逐步以低碳农业取代传统高碳农业,切实推动农业转型的跨越性发展。运用适宜的资源与环境管理手段,引导农民自愿参与到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减排的碳交易活动中,既为高边际减排成本排放源提供全新的减排途径,也为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排的农民带来了双重经济效益,从而扩大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面积,为中国农业减污减排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农村基层低成本、个性化、快速测土配肥的需求,解决现有的通用浸提剂在基层或流动服务条件下不能用于速效氮的测定的问题,研究了中性、石灰性土壤中的主要营养元素氮磷钾的联合浸提。为便于应用现有的测土施肥技术体系,基于土壤化学的原理,运用相关性的分析方法,本研究提出了以碳酸氢钠、硫酸钠为基础的土壤有效氮磷钾联合浸提剂。结果表明,使用该浸提剂,可缩短土壤氮磷钾养分的提取时间2/3以上,且速测数据与常规浸提分析数据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a=0.01),在迅捷牌土肥速测仪上应用它测试土壤氮磷钾,测试成本降低10倍以上,达到了个性化测土施肥的成本低、速度快的要求,适宜在基层或流动服务车上进行测土施肥时应用。  相似文献   

13.
测土配方施肥综合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网络化、综合化、精确化的发展需求,提出一套测土配方施肥综合服务平台解决方案,平台基于B/S架构,采用Asp.net实现,支持同类型村级地块为最小施肥单元。从功能模型、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和应用架构等方面阐述平台的实现技术方案,并就平台的关键技术“村级地块网络地图构建”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展示了平台主要功能的实现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水稻施肥效益,定制合理的肥料施用配方,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能够提高肥料农学效率,单位施肥量对于产量的贡献明显提高。其中尿素、重过磷酸钙、氯化钾、NPK的肥料农学效率值分别提高28.1%,82.4%,44.7%,48.8%;肥料偏生产力值提高37.0%;测土配方完全施肥区较常规施肥区产量增加785kg/hm2,提高9.9%。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肥模式对早稻经济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建平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6):188-193
为客观评价早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效果,2008—2012年在江西省吉安市13个县(市、区),以早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测土配方施肥、常规施肥、空白不施肥3个处理,研究了施肥模式对早稻经济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主要经济性状上,测土配方施肥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和空白处理具有明显优势(空白处理区的结实率除外);测土配方施肥处理产量最高,平均达到7020.2 kg/km2,比常规施肥处理和空白处理分别平均增产463.8 kg/km2、2723.8 kg/km2;测土配方施肥处理经济效益最好,平均达到13308.2元/km2,比常规施肥处理和空白处理分别平均增收849.6元/km2、4056.0元/km2。在本试验条件下,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为最佳施肥模式,更适合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武汉市东西湖区蔬菜地的精准施肥为研究目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定位采样、测定土壤有效养分、采用GIS软件建立地块级空间数据库,制作村域地块级空间养分变异图,结合现有蔬菜施肥量试验归纳的养分丰缺对照表,得到不同养分水平下、各种蔬菜的施肥量,建立了适合南方农业特点的村域精准施肥模式。研究还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探索了测土配方施肥的长效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三江平原测土配方TRPF系统在大豆优化施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验证三江平原测土配方施肥TRPF系统在大豆施肥中的应用效果,并对软件系统进行测试,于2013—2014年期间在不同地点设置不同的施肥处理,对大豆产量、产值、肥料投入和经济效益等项目进行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佳木斯试验区,2013年和2014年高肥处理的肥料投入最大,分别为1380元/hm2和1374元/hm2,TRPF处理的收益均最大,较常规施肥处理每公顷分别增收706.9元和1254.1元,高肥处理产值排在第2位,但与3个TRPF处理比较经济效益较低;在国营八五三农场试验区内,2013年和2014年农民经验处理的肥料投入最大,分别为780元/hm2和765元/hm2,TRPF处理的收益均最大,较常规施肥处理每公顷分别增收2102.2元和1567.3元,较农民经验施肥处理每公顷分别增收1184.2元和1266.1元。本研究从增产率、肥料投入和经济效益角度验证了TRPF系统取得的良好效果。TRPF系统所出配方在收益方面均优于高肥处理、低肥处理、常规施肥、农民经验施肥和对照处理。  相似文献   

18.
为验证沃柑测土配方施肥的效果,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探究有机肥、中微量元素肥料与化肥配施对沃柑果实产量和外观品质的效应,在沃柑园设置随机区组小区精确试验,试验处理包括当地习惯施肥、测土配方推荐施肥、优化施肥、优化施肥兼叶面喷施0.2%硼酸、优化施肥兼叶面喷施0.05%钼酸铵、优化施肥兼叶面喷施4%硫酸镁。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推荐施肥相较于习惯施肥增产效果显著。在同等养分施用量的情况下,用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处理与全化肥处理比较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前者比后者增效4.03%。在土壤交换性镁贫乏的情况下,沃柑叶面施镁可以获得极显著而稳定的增产效果。在土壤不缺硼的情况下,叶面施硼可能无效。在土壤有效钼不足时沃柑叶面施钼能够增产,但连年施用效果不稳定。由此可见,伴随果实外观品质的提升,化肥减量增效在沃柑生产上是可行的;沃柑施肥的增产潜力较大,如果配方和选材得当,可以发挥更大效益。  相似文献   

19.
滴灌加工番茄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升新疆加工番茄的施肥水平,验证和完善不同地力条件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科学合理性,为加工番茄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选择不同肥力土壤,设置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比研究两者对加工番茄养分吸收、产量、施肥效益的影响。相同栽培条件下,测土配方施肥对加工番茄的株高、单株果数、植株叶片的氮、磷、钾养分含量及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测土配方施肥处理节肥增效明显,单果重、单株果数和产量持平或有所增加,最高增产10.19%,肥料用量明显减少,纯收益增加913~5323.5元/hm2。各施肥处理对番茄果实固形物、pH和总酸含量影响不大,测土配方施肥处理增加了番茄红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长期配方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闫童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0):15-20
为合理优化施肥结构,制定科学的作物肥料配方,提高耕地地力水平,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2006—2013 年笔者通过对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4 种土壤进行长期定位配方施肥,研究了配方施肥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处理配方施肥处理作物平均产量明显高于习惯施肥。2013 年配方施肥处理和习惯施肥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均比2006 年增加,其中习惯施肥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幅较配方施肥处理大,而配方施肥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幅较习惯施肥处理大;2006—2010 年配方施肥处理土壤有效磷变化不明显,2010 年后土壤有效磷呈下降趋势;2006—2013 习惯施肥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相对较稳定。配方施肥通过合理调整氮、磷、钾肥的比例和用量,大幅减少了肥料投入,显著提高了作物产量,有效促进了土壤养分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