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日益迫切。为了解目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现状,课题组深入河北省4个县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农民自办文化具有适合群众需要、投资小、贴近群众生活等优势,但因普遍面临政策支持不足、核心人才短缺、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其发展面临重重障碍。调整政府角色定位,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推动农民自办文化发展,是推动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模式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通过对金华农民精神生活现状的调查,发现其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精神世界空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重视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对策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3.
据对福建省福清市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情况的调查,从农民思想文化需求现状、农民娱乐文化需求现状、农民对农村现有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评价情况以及对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现状等方面,对经济发达地区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就满足和引导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背景下所作出的伟大战略构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是战略实施的关键,通过从农业、农村、农民三个方面分析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结合政策支持、资金保障、人力资源三个方面的机遇,有针对性的从五个方面提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措施: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推动产业兴旺;农村公共文化环境建设,营造生态宜居;农村公共文化习俗建设,和谐乡风文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推动农村治理;农村公共文化生活建设,充实农民生活。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对文化的需求逐渐增加,农村文化建设亟待改善。农村文化具有其独特性.要改善农村文化建设,需对农村文化特点有充分的了解。此文通过对曲阳县农村业余文化现状的调查.深入地分析了河北省农村文化的特点.为文化部门制定农村文化建设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当前,发展先进文化最大的有利条件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日渐加快,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外面的世界太精彩,农民的文化也日渐丰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农民急需什么样的文化"?针对这一问题,近期,我们走访了全县部分镇、村、农村户主,通过召开村支部书记、部分不同年龄段的农民代表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对肇源县农民文化需求进行了调查摸底。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局面。然而新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后溪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笔者通过对村民的文化生活调查,分析了当前农民文化生活的现状,并就现阶段农民文化生活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我国村庄整合的实际,分析了加强农村新社区文化建设对增加农民感情交流、促进本土文化融合、满足农民精神需求等方面的意义,在剖析村庄整合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管理体制、投入机制、人才建设机制和创新活动形式等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新农村文化规划和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我们还必须高度重视新农村的文化规划和建设问题。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支撑因素。目前新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还很让人担忧,农村文化建设存在明显的不足和缺漏,能否正确认识现在面临的问题进而发现其中的问题原因,从而在思想认识和实践操作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国家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大力支持的良好政策背景下,采取切实可行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措施,对培育新农民、树立农村新风尚、全面建设新农村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长沙市郊区农村社区的大型实证调查,考察了农民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认知以及农村社区两型社会的发展状况。研究发现,农民在发展伦理方面存在文化堕距,进而探讨了推进农村两型社会建设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关键性要素之一。要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就要关注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而繁荣农村文化。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强烈,对于大众性文化活动、文化场所和文化设施的建设、民间传统文化的浸染和传承等方面的需求日趋高涨。为了有针对性地满足和引导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就要注重精神文化产品的开发,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发掘、保护民族民间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凝聚人心。  相似文献   

12.
主要通过对乡土文化的内涵、内容进行详细剖析,并对乡土文化与乡村旅游关系作出了较为清晰的梳理与阐述;结合分析武宣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并提出其发展存在的问题;从乡土文化视角看待如何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并明确武宣县乡村旅游发展方向;最后针对武宣县乡村旅游乡土文化资源,通过主题定位分类、内容挖掘、项目开发,明确乡村旅游与乡土文化内涵结合发展,以及乡土文化兴旅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提出武宣县乡村旅游乡土文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并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愉悦农民、教育农民、为乡村振兴强根铸魂、培养人才等多重功能。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一要外部供给与内部挖掘相结合。一方面加强乡村文化的组织供给、人才供给、活动供给和产品供给;另一方面挖掘乡村内部潜力,传承乡村传统文化,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发挥新乡贤和乡村知识分子的作用。二要载体搭建与能人培养相结合。既加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和乡村文化活动载体搭建,又要强化乡村文化能人培养,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人力支持。三要推动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相融合。以乡村文化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载体、积累资金。  相似文献   

14.
邓卓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655-4657
以海口市演丰镇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对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政府和政策因素、经济结构因素和传统文化因素是影响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管理因素和基础设施因素是次要因素.最后,从政府、农民和市场3个角度对海南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暂缓开发和改善现有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旅融合发展是新时期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以区域内独特的荔枝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在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形成许多地方经验和典型模式。总结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荔枝文化资源的发展内涵;在已有荔枝文旅融合研究的基础上,从产业经济的视角将大湾区荔枝文旅融合发展的经验划分为科普研学融合发展模式、文化节庆融合发展模式、采摘体验融合发展模式、产旅联营融合发展模式 4 种典型模式,通过深入剖析不同模式的主要特征、典型案例实践,明晰大湾区荔枝文旅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和产业动态;最后从问题的角度提出大湾区接下来可以在政府角色、平台建设以及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机制创新,推动荔枝文旅融合向实现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者统一的方向发展。首次对荔枝文旅这种依托地方果品文化资源进行乡村振兴道路设计的发展方式进行综合解读,研究成果可以为其他地区实施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6.
黄燕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6):192-194
分析了贺州市乡村饮食文化兼容并蓄、注重本味、用料广博、健康养生的特点,以及贺州市乡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认为贺州市乡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主要是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品位、游客参与性不强、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宣传推介较为滞后。鉴于此,提出加强贺州市乡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强调增强乡村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不断开发参与性强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接待水平,加强宣传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农村文化信息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章通过对湖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探讨研究,提出了农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刘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888-4889,4928
基于我国乡村旅游现状及典型模式,通过特色文化对乡村旅游的意义与影响研究,提出特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的结合发展思路,并阐述了民俗文化的吸引力、乡土文化的震撼力、特色文化的感召力对乡村旅游的优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在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对乡村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传承是弘扬、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课题.[方法/过程]采用调查法对六盘水的乡村传统文化情况进行分析,了解乡村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从乡村文化旅游开发中传承和保护的认同问题、保护的主导者、主要内容和传承保护路径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