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1年以来,河南省驻马店地区的马属动物发生一种原因不明的急性腹泻病。为弄清内服土霉素与发生急性腹泻的关系,作者调查了发病率较高的7个县(市)的14个医疗单位。调查发现,病畜口服土霉素较普遍,14个医疗单位中有12个经常应用土霉素(或四环素)防治肠炎和其他疾病。同时对有口服土霉素史的10例马属动物急性腹泻病例作了重点观察,认为发病急、病程短、腹泻重、速发进行性休克和死亡率高为本病的临床特征;从血沉、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凝血系统有关项目、红细胞压积容量、二氧化碳结合力、血糖、血钾、血钠、血清总蛋白、尿素氮和血液鲎试验等检查结果看出,呈现明显的脱水、电介质紊乱、酸中毒、细菌内毒素血症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指征。终末粪便检查,革兰氏阴性杆菌显著增多,出现明显的菌群失调,并分离到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1株,因子血清定型为O_(119)。尸体剖检主要表现为盲肠、下行大结肠粘膜充血、水肿,出血、坏死等病理形态学变比。以上与文献报道的急性出血性盲结肠炎基本相同。因此认为,滥服土霉素是本发病区马属动物发生急性腹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参考本研究Ⅰ、Ⅱ的研究结果①②,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农业局于1983年5月下发了《关于对大家害严格控制使用四环素类药物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进一步证实内服土毒素与急性腹泻的关系,于“通知”下发后对原调查14个单位中的13个单位进行了调查。结果:1984年第一季度,在13个兽医院、站中有10个兽医院、站在防治马属动物疾病中已不再用土霉素,3个兽医院、站仍在用,但其应用匹次比上年同拥明显减少。在被调查单位所在地两年第一季度马属动物总存栏数及饲养管理基本相同和气候无大变化的情况下,1984年第一季度门诊治疗急性腹泻仅115匹次,较1983年同期减少了1409匹次,其发病数显著减少。因此认为,对马属动物禁服土霉素是本病发病数显著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治疗细菌性疾病时 ,由于某些抗生素的毒性及副作用大 ,往往出现中毒。尤以马属家畜口服土霉素引起中毒者更为突出 ,一般于服药后 1~ 4 d出现中毒症状 ,短者 12 h。临床上以厌食、精神沉郁、剧泻、腹痛为特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曾遇 5例 ,治愈 3例 ,死亡 2例 ,对 1例尸体曾进  相似文献   

4.
<正> 发病情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杨寨乡某养鸡专业户,饲养的京白育成鸡220只(126日)龄,体重约1.5公斤,1988年3月12日下午6点突然发病。禽主给以盐酸土霉素内服,病严重的每只鸡一次口服,每片0.25克的盐酸土霉素5—6片,服后半小时左右,出现神经兴奋,肌肉震颤、体温升高、不食腹泻、呼吸急促,心搏加快、行动失调,鸡冠肉髯苍  相似文献   

5.
土霉素是广大农民养殖户用来防治奶牛常见病—腹泻的一种简捷、方便、高效抗生素药品之一。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一例母牛犊土霉素中毒,现将解救过程分述如下。1发病过程张家口某一奶牛养殖示范小区奶牛养殖户李某的一头42日龄母牛犊于2006年5月3日发生腹泻,畜主当天给其口服土霉素片3次,每次16片(0.25 g?片),第2 d腹泻症状明显好转,饮食欲正常,继续服土霉素药片1 d,第3 d表现出精神沉郁,呼吸次数加快,低头发呆,食欲有所降低,体温39.8℃,站立时四肢有些发软,随后肌肉注射方通王(安乃近、庆大霉素、洁霉素合剂)2 d,第4 d晚上腹泻症状加重,畜…  相似文献   

6.
急性盲结肠炎,是马属动物的一种急性、超急性、高度致死性、非传染性疾病。多呈散发性,亦有群发的,各年龄组马属动物均可发生,但以1~10岁的青壮龄马居多。其示病性病理学改变是盲肠和大结肠、特别是下行大结肠的水肿、出血和坏死。其临床特点包括突然起病、重剧腹泻、进展急速的休克和短急的病程。本病早在1919年即有记述,当时  相似文献   

7.
笔者遇到三匹马骡口服土霉素引起急性死亡,今以1985年5月1日一匹骡口服土霉素引起急性中毒性肠炎死亡为例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司油坊村司姓骡一匹,一直喂麦糠、玉米叶、青草和玉米、麦麸(无发霉变质)。4月29日,本村医生因发现骡有啰音,口服25万单位一片的土霉素40片,30日中午出现腹痛,注射安乃近下午拉带草渣棕褐色的水样便。半夜呼吸急促,注射磺胺嘧啶钠,病情仍继续恶化,夜四点钟来县站治疗,诊断为土霉素内服引起急性中毒性肠炎,经多方抢救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8.
(一)临床症状该病的潜伏期为18~96小时,患兔以腹泻、昏睡、萎顿、减食、体重减轻和脱水为主要特征,常排出黏液性、水样或血样粪便,病兔的会阴、后肢的被毛常被稀粪污染。多数病兔于出现下痢后3天左右发生死亡,发病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猪场腹泻性疾病暴发严重,传统病毒性腹泻三大病原主要有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去年冬季至今年春季的腹泻主要以流行性腹泻为主,并且新近报道、检出率高的病毒性腹泻病原有库布病毒(kobuvirus)、博卡病毒(bocavirus)、诺如病毒(norovirus)。许多猪场发病多次,间隔时间短,说明一定是有新的病毒,并且出现反复感染。造成腹泻的其他因素还有免疫抑制病、细菌性腹泻、饲料霉菌毒素、生物安全、环境因素。对腹泻的界定:水泻,24小时内3次或3次以上水样粪便或希便;痢疾,粪便中含有血或黏液;慢  相似文献   

10.
猪急性胃肠炎以呕吐、严重腹泻和失水为特征,各种年龄的猪都可以发病,10日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较高。架子猪和成年猪死亡率较低,尤其是传染性急性胃肠炎,近几年来在本市乡村流行严重,给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探索急性胃肠炎的治疗有效方法,我们挖掘了古代名人孙思邈的大黄泻热汤,并与土霉素粉进行对比治疗试验,现在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大黄泻热汤由大黄、茯苓、黄芩、陈皮、泽泻、黄柏、细辛、甘草等中草药组成。(2)土霉素粉由医药门市部供应。(3)试验病猪30头。(4)基础日粮:采用“希望二号”全价仔猪颗粒料,其每公斤饲料的营养水平为:消化能大于3100千卡/千克、粗蛋白大于16.0%、钙0.45%~0.75%、磷0.35%~0.65%、粗脂肪大于2.5%、粗纤维小于5.5%。(5)专门饲喂观察人员1人,有足够的饮水。1.2.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1.
2000年2月4日,养猪专业户李某饲养的40头15公斤左右的断奶小猪出现一种以急性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发现症状后的第2天开始出现死亡,采用氯霉素、止痢金刚、痢菌净等药物注射治疗效果不明显,陆续死亡仔猪11头,造成很大的损失。后经疫情调查、实验室诊断,确诊为急性腹泻型弓形虫病。 一、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 病猪主要表现为急性腹泻,粪便稀薄,如水样带  相似文献   

12.
<正> 土霉素菌体蛋白饲料是以土霉素药厂的废渣(菌丝体)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一种蛋白饲料。它的土霉素含量在0.25%~0.6%之间,用微生物法测定是比较困难的。我们研究了化学比色法,其原理是将土霉素在酸性溶液中与Fe~(3+)络合产生红色,在500nm处进行比色测定。此方法快速、准确、简易、重复性较  相似文献   

13.
1976年上级配发给我们一些已接近失效期的兽用土霉素粉。1977年2月恰逢春节,农民多习惯在春节前给牲畜治病或啖药。因此,给服用土霉素的马、骡较多。用量一般为40克,同时配合其它药物,加水用胃管投服,据统计服用土霉素的24匹马、骡(马9匹、骡15匹),15匹发生反应,占62.5%;死亡7匹(马3匹、骡4匹),占29.1%。  相似文献   

14.
家畜角膜翳是兽医临床上的常见病。常规及民间流传的疗法虽多 ,但大多疗程长 ,疗效差 ,致使很多患畜久治不愈 ,造成单侧或双目失明的不良后果。笔者自 1983年以来 ,为了探索治疗本病的理想方剂 ,采用多方筛选对比其疗效 ,内服“泻肝散”,外用“拨云散”,获得满意的疗效 ,经治 56例 (牛 4 9例、马7例 ) ,治愈 53例 ,治愈率达 94 .6%。其中 :2~ 3d(服药 2~ 3剂 ,点眼 6~ 9次 )治愈 34例 ;4~ 6d(服药 4~ 6剂 ,点眼 12~ 18次 )治愈 19例。1 病因病理本病多因饲喂霉败饲料 ,或因长途运输 ,劳役过度 ,饮水不足 ,热毒积于心肺 ,流注肝经 ,肝…  相似文献   

15.
猪传染性胃肠炎一般潜伏期很短,传播速度快,数日内可蔓延到全群,在治疗方面常用药物没有疗效。猪流行性腹泻有一定的季节性,对仔猪进行治疗后可痊愈。猪流行性腹泻与猪传染性胃肠炎临床症状十分相似,哺乳仔猪一旦感染,症状明显,表现呕吐、腹泻、脱水、运动僵硬等症状,呕吐多发生于哺乳和吃食之后,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人工接种仔猪后12~ 20小时出现腹泻、呕吐于接种病毒后12~ 30小时出现。腹水和运动僵硬见于接毒后20~ 30小时,最晚见于90小时。腹泻开始时排黄色黏稠便,以后变成水样便并混杂有黄白色的凝乳块,腹泻最严重时排出的粪便几  相似文献   

16.
1病例介绍青海省湟中县拦隆口镇李发胜家的1头3岁奶牛,因入冬后天气变冷、饲草粗硬而腹泻10天,内服敌菌净、痢菌净无效。病畜精神沉郁,被毛无光,眼窝下陷,食欲不振,喜饮水,体温、呼吸、心跳正常,约1小时拉2次清便,肠音亢进,粪便微臭,有轻微的脱水症状。同镇李生明家的1头5岁奶牛,因产后饲喂生洋芋渣引起腹泻,起初粪便稀软,7天后腹泻严重。病畜精神沉郁,被毛粗乱,食欲废绝,体温39·5℃,粪便恶臭并带有黏液,脱水症状明显。2治疗(1)用10%葡萄糖500毫升加入4克阿莫西林;0·9%氯化钠500毫升加入氧氟沙星0·4克,每日1次静注,连用3天。(2)中药选用…  相似文献   

17.
一群家兔共210只,发生高度流行性急性腹泻,发病2~3小时内衰竭、死亡。病理剖检主要发现盲肠浆膜布满淤血斑点,粘膜充血、肠内容物水样。组织学检查盲肠粘膜出现炎症变化。从全部家兔盲肠内容物均分离出大肠杆菌,厌氧培养梭状芽  相似文献   

18.
王尚荣 《当代畜牧》2006,(10):10-11
将60头30日龄断奶二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在断奶仔猪日粮中分别添加土霉素、土霉素+痢菌净散和中草药3种不同药物,试验时间60d。结果表明,添加不同药物对断奶仔猪的日增重和经济效益都有明显的改善,并对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指标(FT3、FT4、GPT、CPK、ALP、r-GT)和主要粪便微生物(包括大肠杆菌、粪链球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仔猪的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9.
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饲养的5号大熊猫,自1996年7月2日起长期患腹泻,临床诊断:急性胰腺炎、肠真菌感染和肺炎等.1997年1月16日病情严重恶化,抢救无效,于18日3时50分死亡.经笔者病理解剖检查、病理诊断:急性病毒性肝炎、间质性肺炎和全身水肿等.  相似文献   

20.
要闻     
正农业农村部要求做好非洲马瘟防范工作4月22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非洲马瘟防范工作的通知》农办牧[2020]22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非洲马瘟是由非洲马瘟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通过库蠓等吸血昆虫叮咬传播,主要症状为发热、皮下水肿和病毒血症,严重时伴有组织和脏器出血。马属动物中马最易感,病死率可高达95%,骡驴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