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东北民猪的染色体组型及分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短期培养方法,骨髓细胞染色体直接制片技术,以及G—分带、C—分带和银染技术,对东北民猪的染色体组型、G—分带带型以及结构性异染色质的分布.18S+28S rDNA的定位和数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北民猪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38。雄性为18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XY;雌性为18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XX。根据染色体测量结果,将所有常染色体分为四组:A组1—5对,为近中着丝点染色体;B组6—7对,为近端着丝点染色体;C组8—12对,为中着丝点染色体;D组13—18对,为端着丝点染色体。性染色体X为中着丝点染色体,其大小介于8号与9号染色体之间。Y为最小的中着丝点染色体。东北民猪染色体的G—分带带型与国内外其它品种的G—分带带型基本一致。经胰酶—Giemsa分带处理后,同一染色体在不同的长度可以显示出不同数目的G—带;染色体越长,所显带的数目就越多。C—分带分析揭示,东北民猪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均有结构性异染色质的分布,其中1—4号,13—18号染色体的着丝点区显著的深染,13—18号染色体的着丝点区,结构性异染色质分布范围大并呈现多态现象。几乎整个Y染色体都有结构性异染色质的分布。银染分析揭示,18S+28S rDNA定位于8号和10号染色体的次缢痕处,每个细胞18S+28S rDN A的分布范围为1—3  相似文献   

2.
枫泾猪G带、C带及银染核仁组织区(NOR)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丹麦长白猪为对照,应用G带、C带、银染技术探讨了中国地方品种枫泾猪染色体的待征。用常规Giemsa和胰酶G带连续染色方法,测量了各号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着丝点指数及臂比。绘制了枫泾猪中期G带带型模式图。枫泾猪Ag-NOR定位于第8、10号染色体短臂次缢痕区。丹麦长白猪Ag-NOR仅定位于第10号染色体短臂次缢痕区。枫泾猪、丹麦长白猪Ag-NOR颗粒数是有差别的。  相似文献   

3.
鲁西牛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0头鲁西牛(♂37,♀3,2n=60)染色体的 G 带,R 带,C 带及Ag-NOR,着重分析了 y 染色体的形态及带型。在常规 Giemsa 染色的分裂相上,y染色体和小的常染色体形态相近。经常规—C 带连续染色,准确识别出 y 染色体之后测量了18条 y 染色体,臂比为3.19,属亚端着丝点染色体。y 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和短臂与常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和短臂在 G 带、C 带的带型上差别很大,表明构成它们 DNA的硷基成份有差别。统计的152个细胞的 Ag-NOR 中,平均每细胞 Ag-NOR 数为5.81±1.38,变化范围2—9。按染色体长度排列,NOR 位于2、3、4、11、22(或21)和28号常染色体末端。第22(或21)号染色体上存在 NOR 在其它牛种上尚未有过报道。  相似文献   

4.
晋南黄牛的染色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晋南黄牛为实验材料,做了染色体的常规分析。测量了各号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着丝点指数及臂比,并做了染色体的C带、R带及银染核仁组织者区(Ag-NORs)的分析。染色体常规染色及C带、R带分析表明:晋南黄牛公牛的核型为2n=60,XY。Y染色体有两种形态,一为近端着丝点染色体,另一为中着丝点染色体。Ag-NORs定位于第2、8、4、11、21(或22)及28号常染色体的末端,银染频率为每细胞6.109。讨论了另一品种双核型现象。认为晋南黄牛是我国北方普通牛与南方肩峰牛两大牛群汇合的交汇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短期培养方法,以及G—带、C—带技术,对云南小耳猪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其结果表明小耳猪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0=38。雄性为18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XY;雌性为18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XX。根据染色体测量结果,将所有常染色体分为四组:A组,1—5对,为近中着丝点染色体;B组、6—7对、为近端着丝点染色体;C组,8—12对,为中着丝点染色体;D组,13—18对,为端着丝点染色体。性染色体X为中着丝点染色体,Y为最小的近中着丝点染色体。G—带分析表明,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有其特殊的染色体带型。C—带分析揭示,1号和13—18号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域皆为深染,而Y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和整个长臂深染尤为明显,其余各对染色体的C—带染色则随着不同细胞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采用骨髓细胞染色体直接制片技术和银染带技术,对金黄地鼠染色体组型和Ag-NoR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饲养的金黄地鼠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44,5、10、14、20号染色体及X、Y染色体均为中部着丝点,16、17、19、21号染色体为端着丝点,6号染色体为近端着丝点,其余染色体为近中着丝点。银染分析显示金黄地鼠Ag-NoRs数目众数为3个,分布范围为1~5个,分别定位于12、13、18、20号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7.
用骨髓细胞染色体制备法研究了豚鼠染色体核型及带型。结果表明:豚鼠染色体核型为2n=64,雄豚鼠为XY,雌豚鼠为XX;在常染色体中,亚中着丝粒或近端着丝粒的染色体有14对、端着丝粒的有17对;X染色体为中着丝粒,Y染色体为端着丝粒。所有染色体均能出现明显的C带带型,其中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的着丝粒部位被深染,两个臂均为浅染;Y染色体几乎全部深染,极易识别。染色体标本经G显带技术处理后,豚鼠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均浅染,两臂上显示出清晰的G-带带型。Ag-NOR s位于1、19、20号染色体上,Ag-NOR s的众数为3个,分布范围1~6之间,Ag-NOR s具有多态性,在不同的染色体上银染的颗粒大小、深浅度不同。  相似文献   

8.
尼克红鸡染色体性别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引进品种尼克红鸡为研究对象,用羽髓法和改进的骨髓法制备染色体并对其进行C分带处理,依据C带W染色体的存在与否,对32只尼克红鸡进行了性别鉴定。结果表明:(1)尼克红鸡染色体经C分带处理,很多微小染色体均显出深染的C带,W染色体则整条深染,而且重复性很强,但大型染色体没有或仅显示很浅的C带;(2)母鸡的中期分裂相中可见到1条完全深染的W染色体,公鸡的中期分裂相中则否;(3)C分带技术为禽类异染色质W染色体的识别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手段,依此对44只尼克红鸡判定的性别与这些供体鸡表型性别的符合率为100%;(4)应用直接羽髓法或骨髓短期孵育法制备染色体,结合C分带处理,是一种可望用于珍稀和濒危禽类性别鉴定的非侵害性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白草染色体核型与C-显带。核型K_(2n)=2x=18=16m(2STA)+2st,第5对染色体短臂带随体。未经分带处理时,前中期和中期染色体显示末端和着丝点带,晚中期染色体不明显分带。C-带处理后,原不明显分带的染色体显示出明显的末端带。由于白草染色体的这种特殊分带现象,为研究染色体分带机理提供了一种好材料。本文最后对分带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常规及分带技术,对Wistar系大鼠染色体研究的结果如下:2n=42;1;X号染色体为亚端着丝点染色体;2~10;Y号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11~13号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4~20号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染色体G-带与天津Ⅰ系大鼠G-带基本一致.染色体Ag—NORs定位于11,12,13以及X号染色体上,分布范围为1~7个,众数为6个.染色体C-带明显者为4~8,10~12,14~19,X号染色体,C-带不明显者为1~3,9,13,20,Y号染色体.  相似文献   

11.
弱毒羊种布氏菌M_5,弱毒猪种布氏菌S_2及弱毒牛种布氏菌S_(19)感染两种品系小鼠10天及21天对抗体形成细胞(PFC)的作用表明:三种布氏菌对BALB/C小鼠均有不同程度抑制PFC的作用。而用昆明鼠试验时,布氏菌M_5及S_2对PFC也有抑制作用,但牛种S_(19)则无此作用。资料证明虽用同一菌种同一菌量,但由于动物品系不同,其对PFC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Both Kunming (KM) mice and BALB/c mice have been widely used as rodent models to investigate stress‐associated mental disease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different behaviors of KM mice and BALB/c mice after social isolation, particularly cognitive and aggressive behaviors. In this study, the behaviors of KM and BALB/c mice isolated for 2, 4 and 8 weeks and age‐matched controls were evaluated using object recognition, object location and resident‐intruder tests. The recovery of behavioral deficits by re‐socialization was also examined for the isolated mice in adolescence. Our study showed that isolation for 2, 4 and 8 weeks led to cognitive deficits and increased aggressiveness for both KM and BALB/c mice. An important finding is that re‐socialization could completely recover spatial/non‐spatial cognitive deficits resulted from social isolation for both KM and BALB/c mice. In addition, age only impacted aggressiveness of KM mice. Moreover, isolation duration showed different impacts on cognitive and aggressive behaviors for both KM and BALB/c mice. Furthermore, BALB/c mice showed weak spatial/non‐spatial memory and low aggressiveness when they were at the same age and isolation duration, compared to KM mice. In conclusion, KM mice and BALB/c mice behaved characteristically under physiology and isolation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3.
近交系小鼠RAPD标记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PD),分析BALB/c、C57BL/6、DBA/2、C3H/He等4个近交系小鼠的基因多态性,探讨用RAPD作为遗传标记,对近交系小鼠进行遗传检测。结果表明,4种小鼠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多态性RAPD标记,证明RAPD可作为近交系小鼠的分子标记,在DNA水平区别4种近交系小鼠。  相似文献   

14.
TGEV S基因重组乳酸菌小鼠免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含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基因的重组乳酸菌PNZ8149/NZ3900口服(灌胃)免疫BALB/C小鼠,第3次加强免疫后10 d捕杀小鼠,采集血液、脾脏、粪便,处理后采用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及间接ELISA方法,检查免疫小鼠对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应答情况。结果表明,含有S基因的重组乳酸菌经口服免疫小鼠后,血清中的IgG、粪便中的sIgA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果说明,含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基因的重组乳酸菌,可以诱导小鼠产生良好的针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全身体液和黏膜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5.
旨在探究C5a/C5aR信号在微小隐孢子虫感染过程中对宿主CD4+ T细胞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为研究对象,以BALB/c乳鼠和C5aR抑制BALB/c乳鼠为感染模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C.parvum感染前后乳鼠回肠组织中C5aR的表达变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隐孢子虫HSP70基因和CD4+ T细胞亚群(Th1、Th2、Th17细胞和Treg细胞)主效应细胞因子(IFN-γ、IL-4、IL-17和TGF-β)的转录变化,并通过病理组织切片观察乳鼠回肠黏膜的损伤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乳鼠相比,C.parvum感染可以引起乳鼠回肠组织中C5a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以及IFN-γ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C.parvum感染组乳鼠相比,C5aR抑制剂处理可引起C.parvum感染乳鼠回肠组织中Th1细胞、Th2细胞和Treg细胞的主效应细胞因子IFN-γ、IL-4和TGF-β显著下调表达(P<0.05),以及Th17细胞主效应细胞因子IL-17显著上调表达(P<0.05)。病理学观察发现,抑制C5aR能显著改善C.parvum感染引起的乳鼠回肠组织的绒毛直径和黏膜厚度变化(P<0.05),但不能改善绒毛长度、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比值。隐孢子虫HSP70基因的mRNA水平检测发现,抑制C5aR能显著影响C.parvum在回肠组织中的增殖(P<0.05)。C5a/C5aR信号可能通过动态调节CD4+ T细胞亚群主效应细胞因子的表达来参与宿主与隐孢子虫相互作用的过程,为深入理解隐孢子虫与宿主的互作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昆明小鼠和BALB/c小鼠2种胚胎的研究表明,2种品系小鼠胚胎均可用作胚胎干细胞(ES)分离建系的材料,两者在ES分离、传代上无显著差异(P〉0.05);大鼠心肌细胞条件培养液与添加LIF的ES常规培养液相比,显著提高了小鼠ES细胞F1、F2出现率(P〈0.05);采用低浓度消化液使形成ES克隆的比率分别从14%、16%提高到35%、32%,使ES传到第5代的比率分别从1.7%、0提高到5%、7.1%;而采用连续消化法使形成ES克隆的比率从15%、17%提高到40%、50%,使ES传到第5代的比率从0、1%提高到10%、20%;对ES进行伊红染色、核型分析、AKP染色及体外分化能力检测,证实所分离的ES符合小鼠ES的一系列特征。  相似文献   

17.
沙门菌血清D群3个血清型FliC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肠炎沙门菌与鸡伤寒沙门菌完全相同,二者与鸡白痢沙门菌存在第91位氨基酸位点差异。本研究旨在探究肠炎沙门菌FliC蛋白第91位精氨酸突变对鞭毛形态、细菌运动性和小鼠体内定植能力的影响。运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删除肠炎沙门菌CICC10467 fliC基因,构建系列反式回补突变株,通过体外生长特性试验和Western blot试验分析各菌株生长和FliC蛋白表达情况,运动性试验分析各菌株在半固体琼脂中的泳动能力,电子显微镜观察各菌株鞭毛形态,细胞感染试验分析各菌株的细胞黏附和入侵能力,动物感染试验分析各菌株的组织侵染能力。结果表明,fliC基因缺失株及点突变回补株与野生株的体外生长能力无显著差异(P ≥ 0.05)。fliC基因缺失后肠炎沙门菌不表达鞭毛蛋白,各点突变回补株与野生株鞭毛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差异。FliC蛋白R91S突变导致肠炎沙门菌鞭毛形态由超螺旋形态转变为钝直、柔韧度减弱,运动性显著降低(P<0.000 1),对RAW264.7和HCT116细胞的黏附入侵能力显著下降(P<0.001),对BALB/c小鼠的器官侵染能力显著减弱(P<0.001)。综上表明,FliC蛋白第91位精氨酸对维持细菌运动性至关重要,第91位精氨酸突变能够显著改变肠炎沙门菌鞭毛形态,减弱肠炎沙门菌在小鼠体内定植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用一株本室分离鉴定能够引起猪渗出性皮炎的猪葡萄球菌(S.hyicus GZ1)经肌肉注射裸鼠和BALB/C小鼠,意图研究裸鼠和BALB/C小鼠对猪葡萄球菌的易感性及猪葡萄球菌对裸鼠和BALB/C小鼠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裸鼠和BALB/C小鼠均可被感染,并表现各自的临床症状。裸鼠在感染后2到3d背部和面部皮肤开始出现大量小的红色囊泡,4到5d后部分囊泡消失,部分形成结痂。一些裸鼠眼睛还会有较多脓性分泌物渗出,感染两周后相继死亡。BALB/C小鼠感染该菌后多表现急性临床症状,感染后2到3d就相继死亡,因此表现不出明显的眼观病变,只有很少一部分小鼠皮肤上会出现炎性渗出,导致该处皮肤脱落。研究表明:BALB/C小鼠比裸鼠对猪葡萄球菌更易感,裸鼠感染后产生清晰可见的临床症状,而BALB/C小鼠在感染后往往还来不及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就相继死亡。可见,猪葡萄球菌不仅对猪有致病性,对裸鼠和BALB/C小鼠也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9.
BALB/c小鼠肺组织中氧化及抗氧化系统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BALB/c小鼠正常生理状况下肺组织中的氧化及抗氧化系统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分别测定了肺组织中的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第3、6、7、12天BALB/c小鼠肺组织的XOD活性、MDA含量、SOD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生理状态下,BALB/c小鼠肺组织中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的酶系统之间维持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20.
对C57BL/6小鼠超排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近交系C57BL/6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注射不同剂量的PMSG和hCG对小鼠超排效果的影响。取C57BL/6小鼠各30只,按照注射剂量不同分为A、B、C三组,每组10只,A组注射PMSG2.5IU,HCG2.5IU,B组注射PMSG5.0IU,HCG5.0IU,C组注射PMSG7.5IU,HCG7.5IU。每只小鼠腹腔注射PMSG,间隔48h后分别注射HCG进行超数排卵,再与性成熟同系公鼠合笼,次日早上检查阴道栓.有栓雌鼠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在实体显微镜下由输卵管膨大部冲卵.收集卵母细胞置于盛有M2培养液的表面皿中检查计数.分析超排效果。结果表明。C57BU6小鼠B组的平均取卵数极显著高于A组的平均取卵数(P〈0.05);B组的平均取卵数显著高于C组的平均取卵数(P〈0.05);C组与A组的平均取卵数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