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当前小麦生产形势因去年暖冬,有效积温交去年高,小麦群体及个体素质好于常年。随着气温回升,小麦即将进入返青起身阶段,此时是小麦苗情转化升级的重要时期,也是建立合理群体,培育壮秆大穗,搭好丰产架子的重要时期,要合理进行麦田春管。近期气温回升幅度较大,土壤水分散发较快,部分地块易出现旱情。二、春季麦田管理关键技术措施针对今年苗情实际,春季麦田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因地因苗制宜,加强分类管理,科学运筹肥水,防控病虫草害,促  相似文献   

2.
正小麦越冬后,随着气温的回升,即进入返青期。小麦返青后生长发育加快,是决定成穗和形成籽粒的关键时期,也是春季麦田管理和进行农艺操作最方便时期。此阶段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小麦生长后期合理群体的构建,制约着穗大、粒多、高产、稳产的实现。因此,务必高度重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取对应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升级。近年来笔者在科研生产中探索出一套适合该时期不同类别麦田的促、控、防春季麦田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春季管理是小麦生根、增蘖、分化、成穗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春季小麦管理要立足于早,做到早准备、早落实。要根据苗情、墒情和天气情况进行分类指导,采取合理的水肥运筹管理技术措施,实现返青期促根系、增分蘖,起身期壮分蘖、保穗数,拔节期稳穗数、攻粒数,夺取小麦高产。  相似文献   

4.
<正>当冬去春来时节,气温渐渐升高,麦田耕层开始逐渐解冻,麦苗进入返青、起身期,此时也进入了麦田春季管理重要时期。麦田精细划锄是小麦春季管理的重要农业措施,具有保墒、提墒、增温、促进弱苗转壮、控制旺苗转成壮苗、促进群体合理转化和个体健壮的增产作用。做好划锄工作有以下几点要求。(1)划锄时间。因地因环境不同而不同。一般应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我省小麦受去冬雨、雪、雾霾、低温寡照等不良天气的影响。冬前苗情不如往年,表现为群体小、个体弱、生长慢、发育迟,部分麦田叶受冻、根有病。因此,今年从返青开始要加强小麦管理,在管理中要突出一个"早"字,促进麦苗早返青生长,早分蘖,多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亩穗数,实现今年小麦增产丰收。具体措施如下:一、搂除干枯麦叶去年受冻死亡的干枯麦叶,覆盖在麦苗上,影响绿色麦苗的光合作用,在春季气温回升,土  相似文献   

6.
1 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2004年冬小麦秋种期间气温较高,土壤墒情适宜,有利于麦苗生长发育,大部分小麦基本带蘖越冬,群体较为适宜。另有部分麦田呈现两极分化现象,一是播种偏早麦田出现旺长现象,且群体偏大;二是播种偏晚的土里捂麦田。因此,小麦春季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合理调控群体,矮化防倒,主攻穗粒重,提高小麦品质。根据不同麦田,进行分类指导。采取的主要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栾城县去年冬前小麦基本苗足,群体大,个体强壮,由于冬天气温偏高,无雪干旱,节后气温偏低,为确保小麦高产春季应抓好以下几项措施:1早春搂麦锄划早春搂麦锄划,促小麦早返青早生长。对于干枯叶较多和冬季盖肥的麦田,春季更要搞好搂麦,促进麦苗早生长。  相似文献   

8.
<正> 我省小麦从二月中旬前后返青,到四月中下旬挑旗,称为春季生育阶段。这段时间是形成小麦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因此,根据春季生育特点,实行看苗管理,对促使小麦穗多、穗大和夺取高产稳产有重要意义。一、小麦春季生育特点开春后气温回升,麦苗迅速返青、拔  相似文献   

9.
1.春季麦田管理1.1返青期(2月下旬-3月初)在冬季浇足冻水的情况下,不浇水施肥,以增温保墒促苗早发为主。1.1.1及时锄化提温保墒,促进根系发育,麦苗早返青、早生长。1.1.2促控结合对播种早群体大、麦苗长势旺的麦田可在早春镇压,促旺苗转壮;对徒长麦田采取深耕断根(10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10.
<正>"小麦返青"是指麦田1/2以上的麦苗心叶长出,部分达到1~2 cm时称为"返青"。这个阶段小麦的生长主要是生根、长叶和分蘖。抓好小麦春季管理是有利于晚弱苗升级、防止旺苗徒长、调节群体大小和决定成穗率高低的关键。为搞好雄安新区小麦生产,结合雄安新区气候特点和地理环境,提出如下技术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温度的慢慢回升,小麦进入返青期,为了夺取小麦丰收,春季管理应注意以下四点。 1、注意划锄镇压 划锄镇压是早春麦田管理的主要措施,也是夺取小麦优质高产的一项重要农艺措施。划锄可减少土壤水份蒸发,改善土壤通气状况,提高地温和消灭杂草,且有利于小麦早返青、早发根、促壮苗。早春麦田划锄要科学。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划锄宜早不宜迟。早春划锄的适宜时机为“项凌期”,即在表层土化冻2cm时开始进行,此期保墒效果最好,有利于小麦早返青、早发根、促稳长。  相似文献   

12.
正春季气候逐渐转暖,小麦相继进入返青、起身、拔节阶段,这是小麦促弱苗转壮、控旺稳健生长的重要时期,也是小麦病虫害草防治的关键阶段。一、春季麦田杂草防除在去冬没有进行化除且田间杂草发生严重的田块,春季应抓紧时间进行防除。由于春季小麦返青后,适宜进行化除的时间比较紧,而且气温不稳定,除草剂使用不当容易出现药害。因此用药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盱眙县小麦生产实际,选择了3种当地常用的麦田除草剂在小麦越冬期开展了飞防除草的安全性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冬季化除遇低温易产生药害,但春季随着气温回升,麦苗迅速返青分蘖,弥补了因药害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冬季草龄小,杂草易防除,防效及安全性优于春季化除。因此,建议在当地小麦生产中开展小麦除草剂冬季无人机的杂草飞防,可大大提高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加强春季麦田田间管理是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实现稳穗增粒、并为粒重打基础的有效措施。笔者阐述了小麦春季生长特点,并从划锄镇压、肥水调控、防治病虫草害等春季麦田管理关键技术做了介绍。春季是小麦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也是加强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实现稳穗增粒、并为粒重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小麦越冬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麦田播期偏早,播量偏大,加之越冬气温偏高,当前群体偏大,出现旺长趋势,特别是播量过大的麦田,苗期分蘖少、个体发育弱,植株出现铺地现象,上部叶片显现受冻症状;冬前化学除草面积少,麦田墒情充足,可能导致杂草多,危害重;春季天气变化较大,存在低温冻害隐患等。因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今年我县苗情较为复杂,越冬期日照时数异常偏少,气温偏低等不利因素,特提出春季小麦管理要早抓早管、分类指导、镇压控旺、合理运筹水肥,促穗足粒多粒重,为小麦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一、镇压划锄,控旺转壮,提墒保墒早春麦田镇压是一项提墒控旺、节本增效的重要农艺措施。对长势过旺的麦田在返青至起身期多次镇压,可抑制地上部生长,起到控旺转壮作用。镇压要和划锄结合进行,一般应先压后锄,以  相似文献   

16.
正为有效掌握小麦返青期苗情,科学精准管理,争取全区小麦产量再上新台阶。近日,农技人员对我区的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播期、不同水肥管理的麦田进行了返青期苗情调查。总体看,目前我区小麦群体适宜、个体较壮、长势均衡、墒情充足,在越冬期间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基本没有出现冻害,为今年的小麦丰收奠定了基础。春季麦田管理应以肥水调控为核心,因地因苗制宜,分类施策,科学管理。1当前小麦生产苗情有利条件1.1返青时间有望提前,有利于延长小麦春季生长时间  相似文献   

17.
春季小麦管理技术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麦越冬后进入春季,麦苗生长发育加快,抗寒力会明显下降,很容易遭受冻害;纹枯病、红蜘蛛等病虫害越冬基数大,随气温升高,可能爆发流行,要注意加强测报防治;杂草也会加快生长繁衍,特别是稻茬麦田以看麦娘为主的杂草密度大,长势旺,必须适时用药防治;部分麦田密度偏大,存在疙瘩苗现象,不利于麦田群体协调发育,应注意疏苗。现就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谈如下几点:春季麦苗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需  相似文献   

18.
韩涛 《河北农业》2020,(1):10-11
正小麦返青期是指早春麦田半数以上的麦苗心叶(春生一叶)长出部分达到1~2厘米时,称为"返青"。一般小麦返青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回升到0℃以上后,小麦缓慢恢复增长,植株心叶长出,小麦从返青到起身以前叫返青期,历时一个月左右,大概在2月上中旬~3月上中旬。小麦返青期管理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农家致富》2006,(4):28-28
小麦越冬之后相继进入返青、起身、拨节阶段。春季麦田管理是促弱苗转壮.控旺苗稳健生长的重要时期.也是调节小麦群体合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只要认真分析种因素,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气温回升,小麦已经返青,陆续进入起身拔节期。此时期是小麦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旺盛生长并进时期,也是小麦变化大、生长快、需水需肥量大的时期,更是加强管理促苗转化、决定亩穗数和形成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今年小麦越冬苗情较好,但是?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问题及不足:一是去年冬季寒潮来得早,持续低温时间长,造成冬前积温偏低,小麦提前越冬;冬季阴天和雾霾天气时间长,光照时数少;麦苗生长量不足,群体偏小。入春以来,没有一次大的降雨雪过程,土壤深层墒情较差,雾霾天气多,光照一直不足,气温忽高忽低,不利于小麦正常生长发育和苗情转化,同时,生产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麦田播量偏大,麦苗生长细高,不利于预防春季冻害;二是部分秸秆还田和旋耕播种镇压不实的麦田,杂草多、高产区纹枯病危害较重,地面蒸发量大,土壤跑墒快,加之冬季雨雪较少,有些地方旱象有所抬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