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优质专用弱筋小麦适合制作饼干、糕点等食品,豫南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弱筋小麦年种植面积近20万hm2,是发展弱筋小麦的优势区域之一。分析了近几年豫南弱筋小麦产业发展中种质资源匮乏、种植面积小、配套技术研究推广力度不够、收储体系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加大培优新品种、规模化生产与收购和加大信息平台宣传等具体对策,以期为豫南弱筋小麦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息县隶属河南省信阳市,每年麦播面积6.7万公顷以上,按照全国以及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品质区划。被列入豫南弱筋白麦适宜种植区。从1998年起,我县就开始逐步加大发展弱筋小麦生产的力度,至今已累计推广弱筋小麦品种10万公顷以上。  相似文献   

3.
在豫南弱筋小麦适宜区的高产麦田,增施磷肥能够促进弱筋小麦的生长发育,并提高其产量;但实验结果也表明,对弱筋小麦的品质影响上,可使弱筋小麦角质率提高,营养品质下降;加工品质明显改善;所以综合考虑信阳弱筋小麦适宜区的高产麦田磷(P205)用量以120-d5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4.
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品质化验结果,将信阳地区分为3个弱筋小麦生态区:北部平原弱筋小麦种植区,适宜发展弱筋小麦生产,包括淮滨、息县的24个乡镇;沿淮洼地弱筋小麦种植区,包括息县、淮滨、固始三县沿淮的12个乡镇。中部缓丘垄岗普通小麦种植区弱筋小麦次适宜区,包括平桥、河、罗山县等7个县区116个乡镇。  相似文献   

5.
弱筋小麦郑麦004的氮、磷肥运筹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同步提高的氮、磷肥最佳投入模式,选取弱筋品种郑麦004为试验材料,在弱筋麦适宜区信阳、罗山、息县三地进行了氮、磷肥施用模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和追施氮肥时间的推迟,弱筋小麦产量和湿面筋含量有所增加,因此应"稳底控追",保证产量,稳定品质;增施磷肥和后期喷洒磷酸二氢钾均能提高弱筋小麦产量,但对品质指标影响较小。因此提出了"氮肥可‘稳底控追’、磷肥可‘增底补喷’"的弱筋麦高产优质氮磷运筹模式。通过优化氮磷肥配施模式,从而优化了弱筋麦的主要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6.
对淮滨县发展弱筋小麦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滨县是豫南沿淮优质弱筋小麦生产核心区。概述了淮滨县发展弱筋小麦的自然条件优势和技术基础,阐述了淮滨县弱筋小麦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淮滨县发展优质弱筋小麦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江苏省扬州市弱筋小麦产业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优势 ,根据我国弱筋小麦需求现状 ,提出了今后发展弱筋小麦的目标和对策 ,以促进生态、品种、区位等资源优势向产业、经济优势转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优质专用小麦的需求量呈不断增长趋势,优质专用品种缺乏和种植不足戚为我国目前小麦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改善我国小麦生产品质结构,国家制订了《全国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重点发展优质强筋和弱筋小麦.稳定发展中筋小麦。长江下游以江苏为主体的淮河以南地区及皖豫鄂接壤地区.由于降水量多.自然条件不利于小麦籽粒蛋白质和面筋等的形成.但对弱筋小麦的生产相对有利.是弱筋小麦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而弱筋小麦在栽培技术上与中筋、强筋小麦有很大的差异,产量和品质难以协调。本文总结了扬麦15的选育过程,研究了密度、氮肥用量和运筹比例对其产量与籽粒品质的调控作用.为其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江苏优质弱筋专用小麦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江苏省优质专用小麦的品质区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弱筋小麦专用品种的选育,弱筋小麦子粒品质形成特性,土壤、气候、生态区域、栽培措施对品质的影响与调节效应以及产业化开发的模式,并就今后须要加强的几个方面工作提出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0.
吴江由于气候、土壤、区位等特点,比较适宜发展弱筋小麦。本文通过简述吴江发展弱筋小麦的有利条件与存在问题,探讨今后吴江发展弱筋小麦产业的相关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西藏小麦生产情况和品质现状,并根据弱筋小麦的生产需求,分析了西藏发展弱筋小麦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以及品种,并初步探讨了弱筋小麦生产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泰兴市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包括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加大机手培训力度、积极提升家庭农场的培育力度、重视弱筋小麦生产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泰兴市地处沿江高沙土地区 ,是江苏省沿江弱筋小麦生产区 ,常年种植小麦约 3 .3 3万hm2 。根据诸多因素分析 ,泰兴市生产弱筋小麦优势明显 :一是市场迫切需要弱筋小麦 ,价格明显高于普通小麦 ;二是气候和土质条件有利于弱筋小麦生长 ;三是居民以大米为主食 ,小麦的商品率较高 ;四是引进了弱筋小麦优良品种———宁麦 9号 ,品质好 ,产量高 ,抗性强 ;五是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 ,有助于弱筋小麦在沿江高沙土地区全面推广。弱筋小麦产业成败的关键是 :强化组织领导 ,依靠龙头企业带动 ,实行订单种植 ,规模化生产 ,采用公司加基地 (农户 )的运作模式 ,从而使农民和公司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4.
淮滨县弱筋小麦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区域优势弱筋小麦属优质专用小麦,其粒质软、面筋弱、蛋白低,是生产低筋系列面粉、衍生加工饼干糕点等烘焙食品及南方馒头等速冻食品的专用原料。受内在品质形成要求和地理区位、生态因子的影响,弱筋小麦只适宜在中、低纬度地带生长,其品质优、价位高。国内只有豫、皖、苏三省沿淮以南和鄂北局部地区适宜规模种植,但面积和产量不足全国小麦的10%,其产需矛盾突出,进口依赖性强,始终制约着产业下游面粉工业和烘焙、速冻食品工业的创新发展及产品升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江苏淮南地区小麦生产情况和品质现状,并根据弱筋小麦的生产要求和市场需求,分析了该地区发展弱筋小麦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以及品种、栽培技术、区位交通、产业化开发等方面的优势条件,并初步探讨了弱筋小麦生产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罗山县是农业大县,粮食作物生产以小麦、水稻为主。罗山县处于我国划分的弱筋小麦生态适宜区,是农业农村部区划的我国长江中下游弱筋小麦产业带,自然生态条件有利于弱筋小麦生产。基于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河南省“四优四化”优质(弱筋)小麦示范推广县,罗山县踏实践行“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精神,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努力适应小麦市场新需求,发展优质小麦生产,坚决做好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如皋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土壤以高沙为主,其生态环境适合种植弱筋小麦,被国家和江苏省列为弱筋小麦优势发展区域.简述了如皋市弱筋小麦产业化开发的优势和主要存在问题,并针对如皋生产实际,提出了发展弱筋小麦产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小麦是固始县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万hm~2。种植效益不高是近几年固始县小麦生产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发展特色小麦产业,走质量效益农业之路,是改变固始县小麦低效现状的有效措施。固始县地处淮南,适宜发展优质弱筋小麦。根据固始县农业生态条件,发展优质弱筋小麦,须采取以下栽培管理技术。一、优选品种,合理布局优质弱筋小麦栽培,要根据当地农业生态环境条件、产销情况合理选用品种。选用的品种应经过国  相似文献   

19.
弱筋小麦是制作饼干、糕点和酿酒的重要原料,江苏淮南麦区是农业部化定的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江苏省弱筋小麦产业链的运行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品种培育主体、种植主体、面粉和食品加工企业的调研,总结出育种主体收益难、种植主体品种抉择难、弱筋原粮收购难、终端品质调优难的"四难"节点矛盾是当前江苏省弱筋小麦特色产业链运转不畅的症结所在,提出完善相关法规,遏制同质化品种泡沫、突出政府在健康产业链培育中的引导作用、发挥产业联盟在全产业链运转中的协调作用等解决思路,为从政策面改善当前江苏省弱筋小麦产业链运行局面,巩固江苏省弱筋小麦产业优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既受遗传因素控制,也受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影响.有关氮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较多,但多数侧重于中筋或强筋小麦,对弱筋小麦的研究不多.沿江、沿海地区是全国弱筋小麦优势生产区域,为加快弱筋小麦在沿江、沿海生产优势区域的推广应用,组装、配套弱筋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2002年在高沙土地区以“宁麦9号”为材料,开展了氮肥用量及运筹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