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解高职不同生源类型学生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的关联,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普高生源、职高生源和五年一贯制生源学生的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类型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源类型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显著差异;高职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各维度都呈显著的正相关;高职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没有显著差异;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之间没有显著关系。因此,高职院校应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加强学生录取制度改革,并严格管理。  相似文献   

2.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高校学风建设主体性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其学习行为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结合大学生心理特征和学习特点,可以从分类指导,有效利用第一课堂,积极开发第二课堂和加强个体疏导四方面提升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建立良好学风.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27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探索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来源的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特点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水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上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积极应对与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高一学生自我同一性、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成熟度之间的关系,采用自我同一性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职业成熟度量表,对4 278名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学生展开调查.结果发现:(1)自我同一性、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熟度间两两显著相关;(2)自我同一性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均对职业成熟度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3)学业自我效能感在自我同一性和职业成熟度间呈显著中介作用.也就是说,高一年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不仅能直接影响其职业成熟度,还能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职业成熟度.  相似文献   

5.
汤君 《河南农业》2013,(22):6-7
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作为学习者个体差异的要素之一,对英语学业成就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班杜拉关于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机制以及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的分析,提出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自主学习和自我效能感理论,以自主学习理论为基础,从社会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一自我效能感论述了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和几点教学启示,认为在农业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论学业自我效能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通过了解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增强学生学业效能感的具体策略,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学习投入、学业自我效能感、自尊水平及自我控制能力情况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 研究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自尊量表、自我控制能力量表及学习投入量表对某全日制高校的1362名大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结果 ①疫情防控下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自尊水平、自我控制能力及学习投入得分较低;②学业自我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测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探讨生命意义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业自我效能感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取问卷法对313名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及生命意义进行测量.结果 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影响生命意义和学业自我效能感(P<0.01).将一般自我效能感、生命意义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回归方程后,R2上升了0.09,Bet值显著减弱(P<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5.8%.结论 生命意义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业自我效能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安徽、江苏四所地方本科院校791名第一代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自我决定理论视角研究第一代大学生家长参与对其学习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代大学生家长学业期望和家长自主支持不能直接影响学习投入,但均可以通过学生坚毅人格的中介作用,以及学生坚毅人格—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学习投入水平。因此,家长主动参与子女的学业发展,对第一代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塑造培养第一代大学生的坚毅人格有助于提升其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学生学业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效能”一词 ,最早见于班杜拉 (Bandura)《自我效能 :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1977)一文。自我效能是人们对形成和实现要达到指定操作目的行为过程的能力判断。简单地说 ,是一种对自我能力的知觉。在班杜拉看来 ,被感知的自我效能的结果是自我效能感。延伸于教学领域 ,人们把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这种主观判断称作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至于学生学业成就 ,则是指学生所学学科及作业所达到的程度与水平。本文拟从教师自我效能角度 ,研究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学生学业成就的关系。1 教师自我效能感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教…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状况以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期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改善学习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对湖南省某大学一年级本科462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不同民族、是否通过英语四级的大学生之间在学习行为自我效能上存在显著差异(F=3.513、6.982、5.978,均P0.05);不同家庭关系的大学生之间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上存在显著差异(F=3.95,P0.05)。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中,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社交攻击、性心理障碍、偏执、强迫、依赖、精神病性、冲动与学习能力自我效能均显著负相关(r=-0.194、-0.252、-0.344、-0.315、-0.273、-0.241、-0.195、-0.221、-0.164、-0.306、-0.236、-0.223,均P0.01);大学生心理健康因子中仅强迫与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显著负相关(r=-0.130,P0.01)。结论:性别、民族对大学生的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有一定的影响,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又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此外,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的是学习能力自我效能。由此可见,提高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既能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也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采用GQ-6感恩问卷、学业成就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7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大学生感恩水平及其与学业成就、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一般自我效能感是否在感恩和学业成就之间存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赵雅丽 《河南农业》2007,(22):47-48
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较差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众多低成就感生源,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是目前高职教育中极具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课题。本文以自我效能感理论为基础,从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以及促成学生良好自我效能感策略的视角,探讨高职院校低成就感学生的教育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实施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农科专业学生专业认可度与就业方向密切相关,是培育出合格农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前提。通过对农科专业335名高职生采用非随机便利抽样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农科类高职生专业认可度对学习投入的影响,特别是自我效能感在其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专业认可度与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在专业认可度对学习投入影响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专业认可度对农科类高职生学习投入有着积极的影响,加大学校专业教育力度和强化学生自我效能感有助于增加学生学习投入,对培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农科人才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教育中的非智力因素,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文章介绍了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讨论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的影响。探讨了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7.
高职学生心理与生理发展相对不成熟、抗压能力不足、情绪管控能力弱,再加上高职学生学业较差、自信心不足、自我效能感低、人际关系紧张、家庭问题以及就业压力等原因,其心理问题越来越多。针对高职学生以上常见心理问题,采用PERMA理论,激发问题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使之学会运用积极心理防御机制,提升抗挫能力,获得更多成功体验,更好适应大学生活,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  相似文献   

18.
吕智慧  张爽 《河南农业》2013,(22):41-41,46
随着各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快步地走向了大众化。在这种改革"精英式教育"而实行"大众化教育"的同时,伴随而来了生源质量大幅度下滑,不安于学习而混文凭的、缺乏学习积极性的、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明显增多。因而,分析影响学生学习自控水平与学习积极性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因此,可以从心理、学业责任观念、自我效能感、知识传授、就业信息、教师的人格魅力几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自控水平与学习积极性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学业拖延是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EllisKnaus研究发现,大概有95%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拖延现象存在,学业拖延仅仅是一种行为结果,而导致拖延行为本身的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是值得重点关注的。研究采用修订的大学生拖延行为问卷、大五人格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成就动机量表,以525名舟山群岛新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大五人格、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与拖延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五人格中适应性、社交性、利他性、道德性、开放性及避免失败动机影响着大学生的拖延行为;避免失败动机在自我效能感与拖延行为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适应性和道德感在自我效能感与拖延行为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宋筱斐 《河南农业》2013,(16):41+43
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是学生持续学习的重要内在动力,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替代经验、成败经验、口头说服和情绪状态。在文秘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成功的机会,为他们补充相关的汉语文秘知识,引导学生正确归因,并注重榜样的力量,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文秘英语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