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探究合作猪夏季和冬季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和组成特征.【方法】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分析夏季和冬季半放牧饲养的6月龄健康合作猪的粪便菌群结构特征.【结果】合作猪冬季与夏季肠道菌群α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β多样性冬季显著高于夏季(P0.05);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螺旋体门(Spirochaetes)为夏季合作猪和冬季合作猪粪便菌群优势菌门,unidentified_Clostridiales细菌属和Terrisporobacter为夏季合作猪和冬季合作猪粪便菌群的优势菌属.菌群组成差异分析显示,在科水平,夏季合作猪粪便菌群中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丹毒丝菌科(Erysipelotrichaceae)、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和消化球菌科(Peptococc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冬季合作猪(P0.05),而冬季合作猪粪便菌群中甲烷杆菌科(Methanobacteri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夏季合作猪(P0.05);在种水平,拟普雷沃菌309(Alloprevotella_sp_feline_oral_taxon_309)、梭菌属细菌ID5(Clostridium_sp_ID5)、柏林密螺旋体菌(Treponema_berlinense)和溶纸梭菌(Clostridium papyrosolvens)在夏季合作猪粪便菌群中的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冬季合作猪(P0.05);反刍甲烷杆菌(Methanobrevibacter_ruminantium)、瘤胃菌属细菌YS3(Rumen_bacterium_YS3)以及毛螺旋菌科细菌YE64 (Bacterium YE64)在冬季合作猪粪便菌群中的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夏季合作猪(P0.05).【结论】合作猪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组成与其适应不同季节气候和饲草种类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ITS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研究果寡糖对奶牛瘤胃真菌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两阶段交叉设计,选择泌乳阶段相近、胎次相同、健康状况良好的泌乳期奶牛4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果寡糖,添加量为60 g/(cow·d)。【结果】本试验条件下,在日粮中添加果寡糖并未显著影响奶牛瘤胃真菌的多样性(P0.05),但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在两组之间存在差异,其中接合菌门(Zygomycota)仅存在于对照组,新丽鞭毛菌门(Neocallimastigomycota)相对丰度试验组比对照组增加了628.28%,但差异不显著(P=0.21)。试验组假丝酵母属(Candida)和平革菌属(Phanerochaete)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0.003),试验组毛壳属(Chaetomidium)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37),试验组瘤胃壶菌属(Piromyces)相对丰度较对照组增加1 205.71%,但差异不显著(P=0.135)。试验组柄孢壳属(Zopfiella)和德巴利氏酵母属(Debaryomyces)相对丰度比对照组分别降低99.08%和64.14%,但差异不显著(P=0.523、P=0.671)。【结论】日粮中果寡糖的添加对奶牛瘤胃真菌菌群的多样性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但优势菌比例发生变化,瘤胃中瘤胃壶菌属、平革菌属等纤维降解菌的相对丰度提高,增强了瘤胃真菌菌群对纤维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复合益生菌对超早期断奶(7 d)杜藏乳仔猪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物种丰度的影响,以减轻乳仔猪断奶应激,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7日龄杜藏乳仔猪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对照组(ZM组)随母猪哺乳,试验I组(ZD组)哺喂代乳粉,试验II组(ZY组)哺喂代乳粉+复合益生菌,试验周期21 d。试验结束当天(28日龄)收集乳仔猪粪便,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分析粪便样品的菌群结构组成。【结果】Illumina高通量测序获得ZM组、ZY组和ZD组杜藏乳仔猪粪便样品共有OTU为327个,ZM组的特有OTU为247个,ZD组的特有OTU为84个,ZY组的特有OTU为96个。在门分类水平上,ZM组杜藏乳仔猪粪便样品中相对丰度最高的菌门为厚壁菌门,ZY组和ZD组为拟杆菌门;ZY组和ZD组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分别为0.77和0.92,较ZM组(1.76)分别下降56.25%和47.73%。在属分类水平上,ZD组和ZY组杜藏乳仔猪粪便样品中的优势菌属为普氏菌属_9,ZM组则为乳杆菌属;ZD组杜藏乳仔猪粪便中布劳特氏菌属、肠球菌属和吉氏副拟杆菌属的相对丰度较其他2个处理组显著上升(P<0.05,下同);而ZY组杜藏乳仔猪粪便中普雷沃氏菌科_NK3B31群、普雷沃氏菌科_UCG-003、厌氧弧菌属、罕见小球菌属、瘤胃菌科_NK4A214群、瘤胃菌科_UCG-005、未明确普雷沃氏菌科及Family_XIII_AD3011_group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ZD组。【结论】在杜藏超早期断奶仔猪代乳粉中添加复合益生菌能有效提高其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同时提高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和产短链脂肪酸相关菌群的相对丰度,即复合益生菌具有潜在促进营养物质代谢和抗炎症的功能,可缩短消化道微生物区系由哺乳型向饲料型的转变历程。  相似文献   

4.
将复合益生菌添加到哺乳仔猪教槽料中,通过测定哺乳仔猪的生产性能、健康状况、粪便菌群数和酶活性指标,探讨复合益生菌对仔猪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14~21 d仔猪增重提高了22.21%(P0.05),21~28 d提高了13.01%(P0.05);试验组提高仔猪育成率8.29%,腹泻率和死亡率分别降低76.02%和79.62%;21 d时对照组仔猪粪便大肠杆菌数比试验组高3.75%(P0.05);乳杆菌数量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试验组R/D比对照组高7.65%(P0.05)。21和28 d试验组仔猪粪便中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在仔猪教槽料中添加该复合益生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仔猪日增重和育成率,减少仔猪腹泻和死亡率,降低前期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提高R/D值,改善肠道健康,提高粪便中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考察血酮(血液中酮体)浓度、产羔情况及粪便微生物区系组成,评估过瘤胃胆碱(RPC)和过瘤胃葡萄糖(RPG)缓解围产期母羊能量负平衡的效果。试验期共57 d,从产前30 d到产后20 d,预饲期7 d。选取80只妊娠期(120~130 d)湖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RPC组每只每天添加3 g RPC,RPG组添加15 g RPG,RPC+RPG组添加3 g RPC和15 g RPG。结果表明,1)RPG组母羊在产羔当天血酮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RPC+RPG组羔羊初生质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3)RPC和RPG的添加没有改变门水平和属水平上母羊粪便的优势菌种类,但影响了核心菌群的相对丰度,各试验组厚壁菌门和瘤胃球菌科UCG-010相对丰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PC+RPG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RPG组毛螺菌科AC2044群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围产期母羊饲粮中添加RPC和RPG均有助于提高羔羊初生质量,提高母羊肠道中碳水化合物利用菌拟杆菌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卷心菜浆液对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为卷心菜浆液作为天然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健康、体质量相近的1日龄肉仔鸡15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鸡分别饲喂添加15和20 g/kg卷心菜浆液的基础日粮,试验期42 d。于试验42 d屠宰,采集各组鸡肠道和盲肠内容物,分析卷心菜浆液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肠道发育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肉仔鸡的平均日采食量、结束体质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增加(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肉仔鸡的十二指肠绒毛长度和回肠平滑肌厚度显著提高(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肉仔鸡肠道菌群α多样性指数升高,试验Ⅱ组肉仔鸡α多样性指数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④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变形菌门菌群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试验Ⅰ、Ⅱ组放线菌门和软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粪球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柔嫩梭菌属、Ruminococcaceae_UCG-014和双歧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的拟杆菌属、Ruminococcaceae_UCG-005和Anaerofilum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柔嫩梭菌属、Ruminococcaceae_UCG-014和Ruminiclostridium_9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⑤多样品比较分析表明,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菌群结构存在差异。【结论】饲粮中添加20 g/kg卷心菜浆液能够显著提高肉仔鸡生产性能,促进其肠道的发育,改变盲肠的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妊娠期小鼠灌喂鼠李糖乳杆菌至分娩前对小鼠粪便中菌群多样性和物种丰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相近(23.33±1.55) g,配种日期相同的昆明妊娠小白鼠30只,将30只妊娠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相同的饲养条件和日粮营养水平下,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灌喂0.5 mL含有0.125 g鼠李糖乳杆菌的灭菌生理盐水,试验期21 d。【结果】(1)灌喂鼠李糖乳杆菌对小鼠粪便菌群多样性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降低了试验组Simpson指数。(2)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的丰度之和在90%以上,厚壁菌门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拟杆菌菌门和变形菌门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21.95%(P<0.05)、26.15%(P<0.05)。在科水平上,毛螺菌科、乳酸细菌科和韦荣球菌科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属水平上,乳酸杆菌属、未确定毛螺菌科属与Lachnoclostridium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小鼠灌喂鼠李糖乳杆菌,对小鼠粪便菌群多样性无显著性影响,但可以提高小鼠肠道细菌物种丰度,对厚壁菌门、毛螺菌科、乳酸细菌科、韦荣球菌科、乳酸杆菌属、未确定毛螺菌科属和Lachnoclostridium丰度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云南昆明西郊野外捕捉6只成年野生树鼩,于中国科学院昆明灵长类研究中心人工驯养6个月。于刚捕捉回(野生组)和人工驯养6个月(驯养组)时,收集新鲜粪便样本,共12份,运用IlluminaMiSeq测序平台,以16S rRNA的V3–V4区域为目标进行高通量测序,比较分析树鼩在人工驯养前后粪便菌群的多样性及组成。结果表明:树鼩粪便菌群的OTU多样性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野生组树鼩粪便菌群的OTU丰富度Chao指数、Ace指数、Sobs指数均显著高于驯养组的;PCo A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野生树鼩与人工驯养树鼩的粪便菌群具有明显的差异,但同组内个体间的菌群差异不明显;在门水平上,树鼩粪便的优势菌门主要有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但其在不同组树鼩粪便菌群的相对丰度不同;在纲水平上,野生组菌群主要有芽孢杆菌纲和拟杆菌纲,驯养组菌群主要有拟杆菌纲、梭菌纲和厌氧菌纲,γ–变形菌纲、厌氧菌纲相对丰度在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目水平上,野生组菌目主要有乳杆菌目和拟杆菌目,驯养组菌目主要有拟杆菌目和梭菌目,驯养组的Selenomonadale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野生组的(P0.05);在科水平上,野生组菌科主要有链球菌科和普雷沃氏菌科,驯养组菌科主要有普雷沃氏菌科和韦荣氏球菌科,驯养组的韦荣氏球菌科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野生组的(P0.05);在属水平上,野生组菌属主要有链球菌属和乳球菌属,驯养组菌属主要有普雷沃菌属和巨单胞菌属,野生组的链球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驯养组的(P0.01),驯养组的巨单胞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野生组的(P0.05)。可见,野生树鼩经过人工驯养后,粪便微生物区系中的一些菌群发生了变化,菌群结构与野生组有差异,但不显著,粪便菌群结构变化呈简单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噬菌体使用前后驴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结构组成的变化,并借以评价噬菌体(vB-SabS-Sds2)的治疗效果。对80头驴的粪便使用沙门菌特异性引物inv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检测,选择13头沙门菌检测阳性驴,将13头阳性驴在同等条件单独隔离饲养,在饲喂噬菌体前后掏肛采集粪便,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两组驴粪便在微生物多样性方面(结构和组成)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噬菌体饲喂前相比,饲喂后的驴肠道菌群丰富度显著升高(P<0.05),目标宿主肠杆菌科细菌数量显著降低,且部分益生菌相对丰度升高;含多种临床条件致病菌的假单胞菌属和梭状芽胞杆菌属细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因此,饲喂噬菌体不会对驴肠道正常菌群的多样性造成影响,而且能改善驴肠道健康状况和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益生菌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和结肠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乳酸杆菌和芽胞杆菌混合制剂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和结肠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48头杜×长×大(约32 kg)三元生长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益生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05%益生菌制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显著提高了育肥猪生长期平均日增重,降低了料重比(P0.05)。育肥前期和后期以及整个生长育肥期,益生菌对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眼肌面积,并有提高猪胴体长度的趋势。益生菌显著提高了生长育肥猪的剪切力,降低了肉色L~*值(P0.05)。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猪结肠菌群的丰富度指标Chao值显著增加(P0.05),ACE值有升高趋势,Ruminococcaceae UCG-005、Halomonas、Erysipelotrichaceae UCG-001、Marvinbryantia和Butyrivibrio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而Bacteroidales S24-7 group和Oscillospira显著降低(P0.05)。[结论]益生菌对生长期猪的生长性能有促进作用,但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影响较小,对肉质有一定负面作用;益生菌提高结肠菌群的丰富度指数,对菌群结构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早期断奶对沂蒙黑山羊羔羊生长性能、盲肠短链脂肪酸含量和菌群多样性影响,选用0d沂蒙黑山羊羔羊36只,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8只羔羊.母乳组(B组)羔羊哺喂母乳,代乳粉组(R组)于8 d起断奶,10 d完全哺喂代乳粉,15 d开始两组均饲喂开食料.在8、10、15、25、45和75 d时每组随机屠宰3头羊...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及共调节因子对绵羊附睾上皮细胞(Epididymal epithelial cells,EEC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5(Glutathione peroxidase 5,GPX5)的调节机制,本研究采用CCK-8检测睾酮对EECs增殖的影响;利用qRT-PCR、免疫荧光法和 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AR、GPX5、甾体激素受体共激活子 1(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 1,SRC-1)、CREB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BP)、p300和核受体共抑制因子2(Nuclear receptor corepressor 2,NCOR2)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干扰SRC-1或p300后EECs的荧光素酶活性。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00 nmol/L睾酮组细胞中的GPX5 mRNA和蛋白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1 000 nmol/L睾酮组细胞中的GPX5 mRNA和蛋白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低于100 nmol/L睾酮组;100 nmol/L睾酮组细胞中的AR mRNA和蛋白表达量分别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然而1 000 nmol/L睾酮组细胞中的AR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 000 nmol/L睾酮组细胞中的CBP、p300、SRC-1蛋白表达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特别是核内的表达量明显增高。2)与对照组相比,siRNA-AR组细胞中的GPX5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SRC-1和p300蛋白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pcDNA3.1-AR组GPX5 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升高。3)siRNA-SRC-1 和siRNA-p300组细胞中的GPX5 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而AR的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AR的转录活性显著降低(P<0.05)。综上,睾酮对绵羊EECs GPX5、AR及其共调节因子的表达具有浓度依赖性的调节效应,睾酮通过AR及其共调节因子SRC-1和p300/CBP的协同调节GPX5表达。本研究为探究GPX5在绵羊附睾中的调节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短链脂肪酸(SCFAs)对奶牛瘤胃上皮细胞(BRECs)Ca~(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分为3个处理组,分别为野生型BRECs组,含20mmol/L SCFAs BRECs组,含20mmol/L SCFAs且通过CRISPR/Cas 9系统敲除GPR41基因的BRECs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组细胞均培养24h后,收集细胞提取总RNA,通过qRT-PCR对Ca~(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和细胞内Ca~(2+)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野生型BRECs相比,添加20mmol/L SCFAs可极显著增加PLCB2的mRNA表达量(P0.01),显著增加IP3R1的mRNA表达量(P0.05),对PLCE1、PLCL1、PKCB和PKCG的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可增加细胞内Ca~(2+)浓度但无显著差异(P0.05);敲除SCFAs的受体GPR41后,添加20 mmol/L SCFAs可显著降低IP3R1的mRNA表达量(P0.05),极显著上调PLCE1和PLCB2的mRNA表达量(P0.01),但对PLCL1、PKCB和PKCG的mRNA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细胞内Ca~(2+)浓度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SCFAs可以通过激活其受体GPR41来调控BRECs内Ca~(2+)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内Ca~(2+)的释放。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水平甘蔗糖蜜酵母浓缩液(CMS)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60头体况、胎次、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对照组(CON)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的干物质基础上分别添加1%、3%和5%的CMS,即CMS1组、CMS2组和CMS3组.预试期1...  相似文献   

15.
旨在从非靶向代谢组学角度分析番鸭产蛋前期和产蛋期肝脏代谢物谱的差异,选用开产前22周(TT组)和产蛋期40周(FT组)番鸭各12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UP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获得24个产蛋前后肝脏代谢物图谱,根据变量权重值(VIP)和独立样本T检验筛选出差异代谢物并作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与TT组相比,在FT组筛选出的324种差异代谢物中,156种代谢物丰度均显著上调(P<0.05),168种代谢物丰度均显著下调(P<0.05);脂类及类脂分子和有机酸及其衍生物这2类代谢物数量在上调差异代谢物中分别占19.87%和21.79%,在下调差异代谢物中分别占41.07%和13.1%;通路富集获得17个代谢通路且均显著差异(P<0.05),主要为氨基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核苷酸代谢和维生素代谢等,其中9个通路为氨基酸代谢通路。除叶酸一碳库、半胱氨酸与蛋氨酸代谢、嘌呤代谢、赖氨酸降解和谷胱甘肽代谢通路下调外,其他12个通路均显著上调(P<0.05),谷胱甘肽和半胱氨酸丰度显著下调(P<0.05),胆碱丰度显著上调(P<0.05)。综上,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揭示,产蛋期肝脏中脂类及类脂分子和有机酸及其衍生物等高度富集;氨基酸、嘧啶、氨基糖和核苷糖等代谢增加为卵黄前体物合成提供原料。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选用48头(长白×梅山)×(汉普夏×梅山)断奶仔猪(11.0±0.24kg),研究不同来源植酸酶对植酸磷利用的影响。设4个试验处理,每试验处理设4个重复,每重复以圈为单位喂3头猪。在玉米—豆饼基础饲粮中(0.34%总磷),分别添加微生物来源的(Aspergillusniger)植酸酶1200PU/g、麦麸10%、及无机磷0.3%,组成4种不同的试验饲粮。不同试验饲粮之间,除磷和植酸酶以外,其余营养指标均相似。饲养试验期间,猪自由采食及饮水。试验在猪平均体重50kg时结束,然后进行了为期10天的磷、钙和蛋白质的平衡试验。结果表明,加入微生物植酸酶(MP)或麦麸(WB)使猪的增重和采食量均达到了与添加无机磷类似的水平(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P和WB使粪中P排出量比对照组分别减少41%(P<0.05)和10%(P>0.05),比无机磷级减少55%(P<0.01)和31%(P<0.1)),它们还使饲粮中P表观消化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4(P<0.05)和7(P>0.05)个百分单位。WB还明显改善了蛋白质的表现消化率(P<0.05)。试验结果说明在生长阶段,微生物植酸酶或麦数可以代替添加的无机磷的作用。麦麸的有益作用是由于其中含有较高的植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17.
将132只455日龄尼克红蛋鸡随机分成A,B,C,D4组(n=33),A组喂基础日粮,B,C,D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4%的中药“增蛋宝”。结果表明:B,C,D3组的产蛋率和饲料报酬分别比A组提高14.48%,16.89%,17.15%和19.27%,20.48%,20.53%,以B组的经济效益最为明显;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除T淋巴细胞E花环百分率、血清总蛋白(TP)、血清球蛋白(G)、血清白蛋白(A)显著增加(P<0.05或P>0.01)外,其余8项血液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临床观察和病理学剖检,各试组无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干酪乳杆菌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急性结肠炎小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及对结肠的保护作用,本研究分为对照组、DSS组、干酪乳杆菌组和干酪乳杆菌预防组,通过旷场试验比较各组小鼠行为学差异;统计并比较不同组小鼠体重、结肠长度、肠道上皮、炎性浸润、粪便潜血等的变化;HE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肠道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1)干酪乳杆菌预防组小鼠在旷场箱中活动的距离及在中央区域停留的时间显著增加(P<0.05);2)与DSS组相比,干酪乳杆菌预防组结肠长度、小鼠体重显著增加,组织学评分和疾病活跃指数显著降低(P<0.05),结肠肠道结构更加完整。综上,干酪乳杆菌可减轻小鼠焦虑样行为,缓解DSS对小鼠结肠的损伤,发挥对急性肠炎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稀土壳糖胺螯合盐(RECC)对热应激黄羽肉鸡脂肪组织学及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G1(ATPbinding cassette G1,ABCG1)mRNA表达的影响。随机选取90只饲养至29日龄黄羽肉鸡,分为3个处理组,即常温对照组、热应激组和RECC组(热应激+基础日粮中添加0.03%RECC)。分别在热应激处理1和2周后,采集肉鸡内脏、皮下及肌间脂肪,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方法检测脂肪细胞大小变化及脂肪组织中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G1mRNA表达变化。结果表明:热应激1周后,与对照组和热应激组相比,RECC组肉鸡内脏、皮下和肌间脂肪细胞直径与相比显著减小(P0.01),3种脂肪组织中ABCG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热应激2周后,与对照组和热应激组相比,RECC组肉鸡内脏和肌间脂肪细胞直径显著减小(P0.05),皮下脂肪细胞直径无显著变化。ABCG1 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表明:与热应激组相比,RECC组内脏和皮下脂肪组织中ABCG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综上所述,RECC可通过减小脂肪细胞直径和促进ABCG1的表达,从而抑制热应激1周肉鸡体内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20.
甘露寡糖对断奶仔猪肠道主要菌群和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选择健康的 35日龄断奶仔猪 4 8头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圈 ,每圈 8头。一组饲喂含 0 3%甘露寡糖 +基础日粮 ,另一组饲喂基础日粮 ,进行了为期 2 8d的饲养试验。从甘露寡糖对断奶仔猪肠道主要菌群和免疫机能的影响着手 ,探讨甘露寡糖对断奶仔猪腹泻的防治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 ,甘露寡糖 (MOS)降低仔猪腹泻频率为5 4 % ;在提高机体免疫方面 ,MOS对淋巴细胞数 (CD3 )和外周血液IgG含量均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 (P <0 0 1) ;MOS组血清SOD、PSH -PX活性均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 (P <0 0 1)。在生产性能方面 ,甘露寡糖组仔猪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均有明显的提高 ;与对照组相比 ,甘露寡糖可以显著降低盲肠、结肠大肠杆菌浓度 (P <0 0 5 ) ;同时显著提高盲肠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浓度 (P <0 0 5 ) ,但对结肠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影响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