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泰乐菌素片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泰乐菌素口服片的处方及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粉末直接压片。筛选出配方的基本辅料为淀粉、糖粉和羧甲基淀粉钠。  相似文献   

2.
大蒜素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功能饲料添加剂,当前饲料工业中使用的大蒜素,一般是由人工合成的大蒜油为原料制成的预混料(指大蒜素吸附在一定载体上形成的预混料),呈白色的细小粉末。天然大蒜油存在于大蒜中,需要经过提取才能得  相似文献   

3.
断乳仔猪饲料中添加大蒜素的增重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 本试验所用大蒜素为类白色或微黄色流动性粉末,具有纯正大蒜气味,其主要成分为二烯丙基三硫醚,含大蒜素纯品25%以上,包装规格为500克/袋。  相似文献   

4.
为了制备黑米花色苷微囊,试验采用了冷冻干燥法,并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黑米花色苷微囊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壁材与芯材的比例为3.96,冷冻温度为-21.46℃,冷冻时间为11.9 min,真空度为79.56 k Pa时,得到的微胶囊粉末质地疏松,包封率达到62.54%。  相似文献   

5.
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丽英  张日俊 《饲料工业》2002,23(10):48-50
1微胶囊技术简介微胶囊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迅速、用途广泛而又比较成熟的一种技术。制备微胶囊的过程称为微胶囊化(microencapsulation),它是将固体、液体或气体包裹在一个微小的胶囊中。包封用的壁壳称为壁材;被包的囊芯称为芯材,芯材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复合的。囊壁厚度一般为0.1~200μm之间,微胶囊的粒子大小,因制备工艺及用途不同而不同,理论上可以制成0.01μm~1000μm的微胶囊。虽然对于微胶囊尺寸范围的分类还没有很统一的标准,但目前有人认为直径小于1μm的为毫微胶囊,而直径大于1000μm的为大…  相似文献   

6.
粉末血脂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猪血和油脂为原料,以麦芽糊精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做壁材,采用单甘酯和吐温一40为乳化剂,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一粉末血脂。研究结果表明,15%油脂添加量的粉末血脂配方为:乳化剂HLB值是6.5,用量为油脂添加量的2%,麦芽糊精的用量为9%;25%油脂添加量的粉末血脂配方为:乳化剂HLB值是7.5,用量为油脂添加量的2.6%,麦芽糊精的用量为12%。原料在60℃混合,然后在20MPa下均质,最后经喷雾干燥制成产品。粉末血脂不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含有高能量的脂肪,是一种合理营养的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7.
传统制药借助湿法制粒的工艺手段,与其相比,粉末压片技术工艺流程更为简单,且所耗费成本低和制药质量稳定。为进一步提高粉末压片技术在制药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文章将在分析粉末压片技术在制药过程中应用必要性的基础上,深入研讨该技术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浅谈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胶囊技术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取得重大成果在20世纪50年代。1953年,Green B K用物理化学方法制备微胶囊并成功运用于无碳复写纸的制备。在随后的20多年里,微胶囊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微胶囊制备方法。目前这一技术已在医药、食品、农药、涂料、化妆品、洗涤剂、纺织品、饲料等行业广泛应用。现就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9.
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微胶囊技术的原理,概述了饲料工业中应用的喷雾干燥法,喷雾冷却法,空气悬浮法,水相分离法,挤压法,包接络合法,乳液聚合法,界面聚合法,后面两种方法主要用来制备纳米级微胶囊,同时介绍了饲料工业中维生素微胶囊,酶制剂微胶囊,微生态制剂微胶囊,饲料添加剂缓释微胶囊,香味剂微胶囊,酸味剂微胶囊,氯化胆碱微胶囊,包被硫酸亚铁以及微胶囊饵料等具有开发前景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谭伟 《中国兽药杂志》2011,45(12):35-38
对伊维菌素微胶囊进行制备、表征及其性质研究。以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为壁材,伊维菌素为芯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超声乳化,冷冻干燥14h得到微胶囊。红外光谱法对微胶囊产品进行表征,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伊维菌素含量进行测定,同时研究了光照和温度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的微胶囊的包封率可达到92.27%;连续光照5h和在30~60℃下保存24h,微胶囊性质稳定;红外图谱显示微胶囊制备成功。冷冻干燥法制备伊维菌素微胶囊包埋效果良好,且该微胶囊的光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提高食品中副干酪乳杆菌在胃肠道存活的方法,本试验以海藻酸钠(Alg)和N,O-羧甲基壳聚糖(CMCS)为囊材,采用静电液滴法和传统挤出法分别制备海藻酸钠-羧甲基壳聚糖微胶囊|以Alg和CMCS的不同配比为影响因素,测定其包埋产率、抗酶活性、过胃肠道模拟液后的存活率以及耐储存性。对微胶囊进行傅利叶红外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静电液滴法能够明显改善微胶囊粒径大小|Alg和CMCS比例为1:1时(E-AC)微胶囊包埋产率最大,为(92.20±1.02)%。与游离的副干酪乳杆菌相比,过胃肠道模拟液后(SIF)后,E-AC微胶囊包埋的益生菌存活率显著提高(P < 0.01),存活量为(7.6±0.65) Log10 cfu/mL。综上,采用静电液滴法制备的微胶囊与传统挤出法相比粒径较小,存活率无统计学差异。储存性试验表明,E-AC在储存4周后,益生菌存活率较高。综上,Alg和CMCS为壁材制备的微胶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益生菌的存活率和耐储存性。 [关键词] 海藻酸钠|N,O-羧甲基壳聚糖|副干酪乳杆菌|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主要针对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的工艺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优选工艺条件,并以崩解时限、硬度作为考核指标。结果:最佳制备工艺是:微晶纤维素50%,乳糖20%,PVPP6%,微粉硅胶3%,经混合后直接压片。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合理。  相似文献   

13.
以明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包囊材料,蛋氨酸为芯材采用复相乳化法制备蛋氨酸微胶囊。应用均匀实验设计分析了微胶囊制备过程主要影响因素及适宜的工艺条件,得出明胶溶液浓度对微囊的形成影响较大,优化参数得出蛋氨酸微胶囊载药量为61.30%。  相似文献   

14.
市售伊维菌素制剂存在生物利用度低,释药峰谷浓度差异大等问题,本文以明胶为囊材,采用单凝聚法制备伊维菌素长效注射微胶囊油混悬剂。以微胶囊的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为制备工艺的优化指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微胶囊内药物含量及包封率。结果显示:最佳工艺制备的微胶囊的平均包封率为63.2%,载药量为18.3%,微胶囊的正圆度高、表面平滑,粒径分布在20~50 μm,药物呈缓慢持续释放,体外累计释放率18 h为30.0%,44 h后仅为51.0%。伊维菌素微胶囊制剂可大大增加体内留存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缓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制备禽霍乱乙基纤维素微胶囊疫苗,笔者采用乳化 溶剂挥发法制备禽霍乱乙基纤维素微胶囊,对制得的微胶囊外形、粒径分布、包封率及缓释性能等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制成的微胶囊呈球形,外观圆整,流动性好,粒径分布范围为10~80 μm,包封率70%以上,体外释放72 h的释药率为39.72%。该方法重复性好,简单易行,体外释药试验结果表明,所得的微胶囊疫苗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6.
蚕蛹油微胶囊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改善蚕蛹油的加工性能和延长其保质期,以大豆蛋白和β-环状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蚕蛹油微胶囊。依据蚕蛹油微胶囊乳状液的稳定性检测指标,确定壁材大豆蛋白和β-环状糊精的质量比为1∶1。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制备蚕蛹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芯材(蚕蛹油)与壁材的质量比为1∶2,乳状液中固形物的质量分数为20%,均质压力25MPa,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190℃。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蚕蛹油微胶囊的包埋率为91.2%。  相似文献   

17.
以低温压榨椰子原油为芯材,利用乳化和喷雾干燥相结合的原理制备饲用椰子油粉末。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乳化剂单甘酯和蔗糖酯的质量比为1:4,添加量为2%,壁材明胶和多孔淀粉之间比例为1:2,乳化温度为70℃,芯材/壁材比为60%,固形物浓度15%;均质压力为40MPa,喷头压力为0.30MPa,进料速度为10mL/min,进风口温度为195℃。  相似文献   

18.
黄芪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的制备及释放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喷雾式锐孔凝固浴方法制备黄芪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正交优化试验,对制备的微胶囊进行体外缓释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微胶囊平均粒径120~160目,包封率达46.3%;制备的微胶囊在5%柠檬酸钠溶液中5 h内完全释放,在模拟磷酸缓冲液中释放效果良好。制备微胶囊的最佳条件确定为2%海藻酸钠质量浓度,芯壁材比例1:4,氯化钙质量浓度3%,喷雾气压0.1 MPa,物流速度0.08 mL/s,气液高度10 cm,包埋时间0.5 h,凝固浴时间15 min。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天然大蒜素产生的机理,大蒜素应用于饲料添加剂领域和中医药领域的多种功能,并对大蒜素的加工处理方法做了简单的介绍,为进一步了解和使用大蒜素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20.
谭保伏  孙颖 《饲料工业》1999,20(11):8-8
大豆粉末磷脂是从大豆制油后的油脚中生产的产品,属大豆深加工。它主要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等产品中。粉末磷脂的应用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粉末磷脂的生产方面大都采用小规模、小批量的生产过程,丙酮和水分的去除,往往采用烘箱或真空烘箱,红外线烘干等加热干燥的方法。加热干燥使产品的温度升高,易于氧化、色泽发暗,活性物质损失较多,理化指标不尽理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工艺和设备,即采用冷风振动流化干燥。1干燥系统干燥系统见图1。工作时,经离心处理后的粉末磷脂均匀的送入干燥机内,湿物料在干燥机内做向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