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宁夏9个县(区)的16个规模化牛场采集327份患乳腺炎奶牛乳样,通过分离培养和生化试验,检出含细菌乳样226份,乳样细菌检出率69.11%(226/327);鉴定出奶牛乳腺炎病原菌5大类9种260株,确认宁夏部分地区奶牛乳腺炎主要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酵母菌。乳腺炎的发生以单一病原感染为主,占84.96%(192/226);混合感染较少,占15.04%(34/226)。  相似文献   

2.
对佳木斯市8所规模型奶牛场做了乳腺炎发病情况调查,随机采集了88份临床型乳腺炎乳样和176份隐性乳腺炎乳样做了细菌学检查,并对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同时采用中草药透皮剂治疗发病奶牛.试验结果表明,引起奶牛乳腺炎主要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化脓链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中药透皮剂治疗奶牛乳腺炎实验表明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对山东省济南、泰安和临沂等地区5个奶牛场的160份乳样进行了临床型乳腺炎和隐性乳腺炎的判定检测,并进行了主要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160份乳样中有127份呈乳腺炎阳性,其中临床型乳腺炎占36.22%,隐性乳腺炎占63.78%;从这些乳样中分离到了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溶血型的不同主要有α溶血、β溶血、α+β溶血和不溶血四种;大肠杆菌依据O抗原诊断血清得出主要有02、021、076和088这四种型;无乳链球菌依据溶血型主要为β溶血型。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腺炎主要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济南、泰安和临沂等地区5个奶牛场的160份乳样进行了临床型乳腺炎和隐性乳腺炎的判定检测,并进行了主要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160份乳样中有127份呈乳腺炎阳性,其中临床型乳腺炎占36.22%,隐性乳腺炎占63.78%;从这些乳样中分离到了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溶血型的不同主要有α溶血、β溶血、α β溶血和不溶血四种;大肠杆菌依据O抗原诊断血清得出主要有O2、O21、O76和O88这四种型;无乳链球菌依据溶血型主要为β溶血型.  相似文献   

5.
应用三种方法对来自一个布尔羊场的50份奶样进行隐性乳腺炎检测,并对检出的阳性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所用的三种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该羊场的隐性乳腺炎检出率为18%(9/50),阳性乳样中细菌检出率为77.8%(7/9),分离到6株病原菌,通过进一步鉴定,证明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是引起该场布尔山羊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其次为大肠杆菌和巴氏杆菌。这就提示,对于布尔山羊,同样需要重视乳腺炎的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6.
奶牛乳腺炎是制约奶牛养殖效益和奶品质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解当前长春市某大型集约化奶牛场奶牛乳腺炎病原菌流行和耐药情况,本试验对该场奶牛乳腺炎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对采集的119份临床型乳腺炎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鉴定的病原菌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场奶牛乳腺炎发病率在4%左右,初产牛乳腺炎发病率明显高于经产牛,乳腺炎发病率还与胎次、年龄等因素相关。本试验共分离鉴定出木糖葡萄球菌49株(42.2%)、松鼠葡萄球菌39株(33.6%)、大肠杆菌15株(12.9%)、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4.3%)、无乳链球菌3株(2.6%)、菠萝泛菌3株(2.6%)、产酸克雷伯菌1株(0.9%)和铜绿假单胞菌1株(0.9%);其中菠萝泛菌、无乳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小鼠具有较强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的耐药性普遍存在,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种类最多。除无乳链球菌外,其他菌株均对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敏感,可作为该场奶牛乳腺炎治疗首选药物。本试验通过对该场乳腺炎调查、分离菌鉴定和耐药性分析,为该场乳腺炎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型奶牛场和部分散养户的奶牛,对乳腺炎阳性和阴性乳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计数和生化鉴定,对分离到的病原菌做药物敏感性试验。试验中分离出的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棒状杆菌和酵母菌。经过生化鉴定,乳腺炎阳性乳分离得到的细菌大多数是明显溶血的,凝固酶反应呈阳性的强致病菌,细菌计数也高于乳腺炎阴性组,差异极显著;而乳腺炎阴性乳中所分离得到的细菌大多是环境中条件性致病菌,致病性不强。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型奶牛场和部分散养户的奶牛,对乳腺炎阳性和阴性乳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计数和生化鉴定,对分离到的病原菌做药物敏感性试验.试验中分离出的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棒状杆菌和酵母菌.经过生化鉴定,乳腺炎阳性乳分离得到的细菌大多数是明显溶血的,凝固酶反应呈阳性的强致病菌,细菌计数也高于乳腺炎阴性组,差异极显著;而乳腺炎阴性乳中所分离得到的细菌大多是环境中条件性致病菌,致病性不强.  相似文献   

9.
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病原菌分离试验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通过对34份患临床型乳腺炎的乳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初步生化反应鉴定,检出肠科细菌12株,检出率为35.3%;球菌26株,检出率为76.5%;酵母菌9株,检出率为26.5%;另有7份乳样在整个分离培养过程中未见有细菌生长,占总检样的20.6%。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山东省临朐县奶牛大肠杆菌耐药性情况,采集了5个奶牛规模场总共60份临床型乳腺炎患牛奶样,进行了培养和细菌分离鉴定,对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分离纯化和药敏试验,表明该县奶牛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和链球菌;大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但对头孢噻呋仍敏感。  相似文献   

11.
奶牛乳腺炎(Mastitis)是奶牛场危害最大、最常见和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不同地区奶牛乳腺炎的发病率不同,引发的因素也很多,为了了解呼和浩特地区奶牛乳腺炎的发病情况,笔者于2011年6月份对该地区奶牛乳腺炎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检测,为下一步防治该病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规模化牧场的奶牛乳腺炎致病菌进行调研并对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进行调查,收集福建、江苏、广州、河北、安徽、山西、内蒙古、浙江地区等11个规模化奶牛场乳腺炎乳样856份,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到的119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乳腺炎样本的细菌检出率为84.46%;导致乳腺炎的致病菌以环境性致病菌为主,包括大肠杆菌(22.74%)、肺炎克雷伯菌(14.55%)和阴沟肠杆菌(9.05%)等,另外也分离到了传染性乳腺炎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4.25%)和无乳链球菌(1.71%),且不同地区的乳腺炎致病菌分离情况具有地区差异性;119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比西林耐药率最高,耐药率为94.96%,对部分头孢类和氨基糖苷类产生耐药性;对卡那霉素最敏感,敏感率为97.48%。研究表明,乳腺炎致病菌以环境性致病菌的危害突出,传染性致病菌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应引起牧场关注。  相似文献   

13.
吉林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流行病学与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探索吉林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规律,科学有效防控本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调查了2019年1—12月吉林地区桦甸市等6个区域共计5 826头奶牛,从区域、胎次、产奶量、养殖方式、泌乳阶段、挤奶方式及饲养管理水平方面展开调查,分离鉴定了吉林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类型。结果显示:桦甸市发病率最高,为60.32%;永吉县发病率最低,为35.31%;2胎发病率最低,7胎及以上发病率明显升高;5—10月份以及12月份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率明显升高;年产奶量高于7 000 kg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率明显升高;泌乳高峰期、泌乳中期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率明显升高;吉林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链球菌等,混合感染发病率更高。表明加强饲养管理、科学免疫、优化种群结构、规范及时诊疗疾病以及合理发挥奶牛生产性能才能保障奶牛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奶牛乳腺炎主要病原菌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腺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造成奶牛业经济损失的主要疾病之一。对奶牛乳腺炎主要病原菌致病性的研究,将为我国成功控制奶牛乳腺炎的流行奠定基础。应用已分离鉴定的奶牛乳腺炎主要病原菌,给小白鼠腹腔注射,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和病理学检查研究其致病性。结果表明,奶牛乳腺炎主要病原菌对实验小白鼠均可产生致病性,各组织器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引起的乳腺炎呈逐年增多趋势。本试验对引起甘肃部分奶牛场乳腺炎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明确病原菌区系分布,并进一步研究CNS在体外对抗菌药和中兽药的敏感性。从甘肃省7个规模化奶牛场采集126份临床型乳腺炎乳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经16S rDNA方法进行鉴定;选取20株分离鉴定的CNS,用赤芍、连翘、白芍、丹参4味中药和克林霉素、青霉素、苯唑西林等10种抗菌药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甘肃部分奶牛场乳腺炎细菌检出率为90.48%,其病原菌区系分布主要为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CNS、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其中CNS检出率为20.57%。所有CNS菌株对赤芍表现高度敏感,大部分CNS菌株对白芍、丹参和连翘均表现为高度敏感(85.0%~100.0%)和中度敏感(10.0%),仅有1株CNS对丹参表现为不敏感。20株CNS对8种抗菌药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率为15.0%~60.0%,其中对青霉素、苯唑西林耐药严重,耐药率达45.0%~60.0%。说明CNS是引起甘肃部分奶牛场乳腺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而且已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在体外对赤芍、连翘、白芍等中...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江苏省部分地区奶牛临床型乳腺炎源病原菌感染情况及其与地区及月份分布的关系,试验选择苏北(新沂市、泗洪县、淮安市)、苏中(盐城市、泰州市)、苏南(张家港市)地区的六个规模化牧场,于2021年5—12月份采集患临床型乳腺炎奶牛奶样316份,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及16S rDNA基因的PCR扩增及测序鉴定,根据病原菌鉴定结果分析江苏省不同地区及不同月份的病原菌检出情况。结果表明:在316份临床型乳腺炎奶样中,287份奶样检测出病原菌,检出率为90.82%。不同地区间的样品检出情况表现出较大差异,苏北地区共检测出14种病原菌,检出率为92.52%;苏中地区共检测出10种病原菌,检出率最高,达到了97.01%;苏南地区仅检测出9种病原菌,检出率最低,为68.57%。不同月份间样品检出情况也存在差异,12月病原菌检出率最高,达到了100%,但病原菌种类却最少,仅为8种;5,6,7月份病原菌检出率均低于其他月份,但病原菌检出种类较多。不同地区间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病原菌感染模式存在差异,7种病原菌感染模式仅出现在苏北地区,苏南地区未检测出6种及以上的病原菌感染模式;除12月份以4种和5种病原菌感染模...  相似文献   

17.
近期接诊数起母羊乳腺炎病例,经诊治均痊愈,现将该病作一介绍.以兹对兽医工作者有所帮助。乳腺炎是乳腺、乳池、乳头局部的炎症;多见于泌乳期的绵羊、山羊。其临床特征为,乳腺发生各种不同性质的炎症,乳腺发热、红肿、疼痛,影响泌乳机能和产乳量。常见的有浆液性乳腺炎、卡他性乳腺炎、脓性乳腺炎和出血性乳腺炎。  相似文献   

18.
前言 乳腺炎是影响乳牛生产的一种常见病,主要产奶国家的一份调查显示,每年有15%-20%的奶牛患乳腺炎。抗菌素治疗乳腺炎不是一个好办法,除了抗菌素残余和影响牛奶质量外,还会产生耐药性菌株。生态农业上通常不准使用抗菌素,但仍有许多预防、治疗乳腺炎的措施,现简介如下: 一、引起乳腺炎的微生物 奶牛乳房上和乳腺内约有137种微生物。多数种属于正常的,不引起乳腺炎,90%的乳腺炎是由少数几种微生物引起,主要有传染性微生物(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  相似文献   

19.
奶牛急性乳腺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的奶牛养殖业发展很快,但是饲养管理水平差,疾病的防治技术落后,奶牛乳腺炎是经常发生的疾病之一。个体的奶牛饲养养殖户乱用和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广泛,给乳腺炎的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了查明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为有效降低奶牛急性乳腺炎的发病率,作者对不同的奶牛场17头患有急性乳腺炎的奶牛进行了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相似文献   

20.
奶牛急性乳腺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查明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 试验对来自不同奶牛场的25头患急性乳腺炎奶牛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从阜新、锦州两地6个牛场共分离出26株目的菌, 16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10株为B群链球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检出率分别占病原菌检出数的61 54% ( 16 /26 ) 和38 46% (10 /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