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酶标抗体技术是继荧光抗体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先进的诊断技术。它的快速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不亚于荧光抗体技术。因此已逐渐广泛地应用于畜牧兽医诊断领域中。1980年以来,国内先后发表了用荧光抗体技术和酶标抗体技术诊断猪瘟的报告,对这两种快速诊断技术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充分的肯定。并且在全国各地进行了推广应用。两种诊断试剂目前均  相似文献   

2.
Aulisio 和 Shelokov 对旦黄提出物做间接荧光抗体的试验证明,在美国所检查的92个鸡群中,有41个鸡群里存在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病毒抗体。而在其他的调查研究中,用中和试验或间接荧光抗体技术都没在这个国家发现任何抗体。此外,直到1974年才发现感染网状内皮  相似文献   

3.
1荧光抗体技术某种物质当受到短波光线如紫外线激发后,能放出波长比激发光长的可见光称为荧光,染料经激发后放出荧光称为荧光染料,将荧光染料连接到提纯的抗体分子上,此种抗体称为荧光抗体。荧光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后,形成带有荧光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常用的荧光染料有异硫氰酸荧光黄和异硫氰酸罗丹明B等。  相似文献   

4.
5.3.2.5 免疫荧光技术(IFT) 免疫荧光技术就是荧光抗体技术(FAT)。IFT早在1961年就开始用于人类流感的快速诊断。1984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爆发禽流感时Skeeles将IFT首次用于AIV的检测。IFT最早用于病毒的鉴定和定位病毒感染细胞中特异性抗原,主要是核内荧光;用MP抗原的荧光抗体主要出现胞质荧光,核内也有部分荧光。  相似文献   

5.
荧光抗体技术是用荧光性染料与抗体结合,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特点,在荧光显微镜下能激发出特殊的荧光现象,以作为观察抗原——抗体的一种方法,因为荧光抗体法既是利用特异性极高的抗原——抗体反应,而又是在组织细胞标本上进行的,即将免疫学方法应用在组织化学的范围内,“它”使免疫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显微术的精确性结合起来,故又称为免疫组织化  相似文献   

6.
免疫荧光技术(或称荧光抗体技术)自1941Coos等创立以后,到现在已有三十多年历史。这种技术只有在近十年来才有较大的发展,广泛应用于医学及生物学研究中,国外在动物疾病的诊断研究中,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病应用较为普遍,据报道日本已  相似文献   

7.
自Coons等(1942)引入抗体标记技术以来,多种标记抗体免疫测定技术,如荧光抗体技术(FA)、放射免疫测定技术(RIA)、酶免疫测定技术(EIA)等业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已成为微生物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但是标记抗体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如:荧光抗体技术要求被检材料中含有大量的细菌或病毒等抗原;放射免疫测定虽然敏感,但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费用较大而且必需配备严格的安全措施。这使得基层单位难以开展此项工作。 EIA方法具有RIA的敏感性和FA的安全性,用于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14,(10):1603-1609
为实现对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的绝对定量检测,建立了检测中和抗体的均值荧光复合技术。用狂犬病毒糖蛋白标记带有荧光物质Eu3+的纳米微球载体,并用其特异性结合已捕获的中和抗体,根据荧光强弱判定抗体效价。通过试验我们获得了最佳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荧光强度与中和抗体效价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能达到0.99以上;而且检测灵敏度能达到0.01IU/mL;另外此方法对犬温热病毒和犬细小病毒阳性血清不产生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并且与金标准FAVN的符合率达到98%。此方法不仅能够用于狂犬病毒中和抗体的特异性检测,而且能够实现绝对定量检测;在狂犬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和动物的检验检疫等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荧光抗体技术用于食品沙门氏菌的检验已有6—10年的历史,美国的公职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和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等组织都已将荧光抗体法作为快速检测方法列入标准。我国国家商检局已于1985年批准荧光抗体法作为出口食品沙门氏菌的筛选检验方法并要求推广应用。我们于1985年12月至1986年9月,用荧光抗体法与原来的  相似文献   

10.
兔疫荧光技术又称荧光抗体技术。它是把抗原抗体反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显微形态学相结合,可以特异、敏感、快速地检测和定位某些未知抗原和抗体。自Coons等(1941)建立免疫荧光技术以来,免疫荧光技术已在医学、农学、兽医学和生物学等领域广泛应用。结合我们的体会,本文对免疫荧光技术作一概括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大多数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侵袭鸡时,均可引起鸡的肾炎,但不表现出临床症状,然而,很容易从鸡肾中分离出病毒。以IBV感染的鸡肾进行切片,作为一种抗原,用间接荧光抗体技术来测定IBV抗体并将这种方法与其它两种方法(即用于测定IBV的Q_1株病毒采用的琼脂凝胶技术(AGP)和血凝抑制技术(HI),并采用1%白陶土来吸附鸡血清以除去非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直接荧光抗体法检测禽波氏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兔抗禽波氏杆菌特异性荧光抗体并建立了直接荧光抗体检测方法 ,对禽波氏杆菌在人工感染雏鸡内的致病机理作了初步研究。结果 ,该荧光抗体只与其相应菌株发生特异性荧光反应 ,而不与其他病原菌株发生反应。对人工感染发病雏鸡的检测结果表明 ,禽波氏杆菌主要定植于上呼吸道黏膜 ,并造成损害。该技术具有简便、快速、敏感和特异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荧光抗体法检测猪细小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为引起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猪细小病毒感染的主要特征是孕猪在怀孕前容易受到感染,可引起胚胎或胎儿的感染和死亡,导致母猪发生流产,死胎,胎儿木乃伊化及新生仔猪的死亡.目前,国内外检测猪细小病毒的方法主要有原位杂交、银加胶体金检测法、ELISA双抗体夹心法、聚合酶链反应和荧光抗体法等.免疫荧光技术是将不影响抗原抗体活性的荧光色素标记在抗体(或抗原)上,与其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一种特异性荧光反应.笔者认为荧光抗体法较适用,而关于此方法的报道甚少,因此进行了以寻求快速、特异的直接荧光抗体检测方法为目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及其在寄生虫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是在生物化学、显微镜技术和免疫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检测技术,是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被检样品中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在显微镜下检测荧光,并对样品进行分析的方法。它把显微镜技术的精确性和免疫学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一方法的特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作为一种快速诊断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病毒、细菌病的诊断,也是许多动物寄生虫病(如弓形虫病)的常规诊断方法。随着标记抗体、抗原的普及,免疫荧光技术在寄生虫病诊断方面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5.
对4个产蛋种鸡群抗鸡贫血病病毒抗体的消长情况进行了观察,各鸡群分别选17-20只鸡在10-63周龄定期收集血清,检查中和抗体和荧光抗体。在13-44周龄时可检出中和抗体与荧光抗体;流行期两种抗体水平均很高,但老龄鸡的荧光抗体比中和抗体低,第1,2和4鸡群所有被检鸡血清阳转后,中和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为373.2-2940.6。第1号鸡群63周龄的GM滴度比37和52周龄时低,第4鸡群48周龄的GM  相似文献   

16.
前言荧光抗体技术是建筑在现代免疫学基础上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快速、灵敏和准确的特点,是近年来在医学及兽医学上对各种疾病的研究和诊断方面应用较广泛的一门技术。也是促进兽医科学发展上影响较大的一项新技术。四十年代荧光抗体的出现,对医学、兽医学的实验室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这种  相似文献   

17.
用链球菌自制荧光抗体检测猪链球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达到利用荧光抗体建立一种诊断猪链球菌病的有效方法的目的.先提取兔抗猪链球菌IgG,用FITC标记并进一步用G50过滤,制备出兔抗猪链球菌荧光抗体.同时利用吸收试验、特异性抑制试验对自制的荧光抗体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利用自制荧光抗体进行链球菌病的诊断可在2~3 h内对链球菌作出诊断,比直接镜检更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中发现人工感染小白鼠20h后,小鼠荧光抗体染色均呈阳性,其中以血液及肺脏中荧光强度最强;链球菌荧光抗体染色与葡萄球菌有一定的交叉,与其它几种常见病原菌之间则没有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8.
使用猪肺炎支原体菌落的荧光抗体染色法时,会出现将菌落从琼脂培养基上洗下来的困难。将固体培养基覆盖的显微镜载玻片上的菌落风干,就地固定,荧光抗体染色能够很容易完成。在风干过程中,抗原性没有发生明显地损失或改变。这种技术对猪肺炎支原体分离物的鉴定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19.
应用间接荧光抗体技术检测兔波氏杆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兔波氏杆菌为免疫原,强化免疫家兔,制备兔抗血清为第一抗体;以标准的羊抗兔IgG-FITC荧光抗体为第二抗体,建立了检验兔败血波氏杆菌的间接荧光抗体技术。用火焰、甲醇、丙酮3种固定方法固定标本,分别经过10和20 min 2种不同的固定时间固定,然后滴加不同稀释倍数的兔抗血清,滴加羊抗兔IgG-FITC,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甲醇固定10 min和火焰固定,兔抗血清抗体效价为1∶80,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应用间接荧光抗体技术检测兔波氏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兔波氏杆菌为免疫原,强化免疫家兔,制备兔抗血清为第一抗体;以标准的羊抗兔IgG-FITC荧光抗体为第二抗体,建立了检验兔败血波氏杆菌的间接荧光抗体技术.用火焰、甲醇、丙酮三种方法固定标本,分别经过10 min和20 min两种不同时间固定,然后滴加不同稀释倍数的兔抗血清,滴加羊抗兔IgG-FITC,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甲醇固定10 min和火焰固定,兔抗血清抗体效价为1:80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