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PCR方法从猪基因组DNA中扩增了1.2 kb的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基因启动子序列。并进一步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为报告基因,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MSTNPro-EGFP;通过转染C2C12小鼠骨骼肌成肌细胞和猪成纤维细胞,对猪myostatin基因启动子的转录调控活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猪myostatin基因启动子可以启动GFP在C2C12细胞中的转录和表达,而将猪MSTNPro-EGFP载体转染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后并未观察到GFP的表达,说明myostatin基因表达的肌肉特异性源于启动子的转录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ZBED6是锌指蛋白家族的一员,在胎盘哺乳动物中极其保守,可通过对IGF2的调控参与骨骼肌生长。为进一步探究ZBED6基因自身的表达调控机制,本研究以民猪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常规PCR扩增ZBED6基因启动子区系列截短片段,构建克隆质粒,通过双酶切和连接反应定向连入pGL3-basic载体,利用PK15细胞和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测定重组质粒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利用在线软件预测启动子区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使用重叠PCR定点缺失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构建突变载体并在PK15细胞中检测突变载体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结果表明:ZBED6基因启动子区-2053^-1777 bp存在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尤其是-1808^-1777 bp,该片段缺失造成启动子活性下降(P<0.01);利用在线软件在该区间预测到3个转录因子HINFP、Adf-1和CREB3,经实验验证后发现这3个转录因子均可调控ZBED6基因的转录,其中Adf-1效果最为明显。据此推测,民猪ZBED6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较为复杂,其启动子区存在HINFP、Adf-1和CREB3等多个调控元件的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3.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为转化生长因子TGF-beta超家族成员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鸡与哺乳动物myostatin基因的功能特性存在一定差异。本文主要综述了鸡myostatin基因在鸡骨骼肌生长发育和胚胎发生中的表达和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鸡作为肌肉相关研究领域模式动物的优势,肉鸡、蛋鸡间骨骼肌巨大生长差异与myostatin基因的可能关系也进行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4.
关学敏  郭传甲 《养猪》2004,(1):28-29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是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负调控因子。其活性的丧失或降低,会引起动物肌肉的过度发育,表现为双肌征状。最早在小鼠中发现该基因,随后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法将猪MSTN基因定位于15q2.3上,进而分析了MSTN以及其分子结构,比较。MSTN基因在不同物种间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5.
猪H-FABP基因启动子区一个新SNP及其在几个猪种中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设计3对引物,采用测序的方法研究猪H-FABP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发现,在该基因起始密码子ATG上游启动子区224 bp处存在1处新的突变位点(T-C),命名为H-FABP-proT224C。运用PCR-RFLP方法研究该位点在东北民猪、北京黑猪、长白猪、大白猪中的分布发现,只有肌内脂肪含量高的东北民猪中存在该突变,说明该突变位点很有可能与肌内脂肪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6.
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yostatin,MSTN)是1997年发现的骨骼肌生长发育负调控因子,属于TGF-β家族.研究证实人的Myostatin基因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在骨骼肌中特异性表达.目前,该基因已分别在人、牛和猪的染色体上定位.Myostatin是肌肉生长的负性调控因子,通过抑制成肌细胞的增殖而发挥作用.Myostatin突变或缺失均可异致肌肉质量的显著增加.文章主要阐述了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定位,并对其在畜牧业及医学上的应用前景作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4,(11):1800-1804
以军牧1号白猪、大白猪、东北野猪、巴马香猪和西藏小型猪为研究对象,通过PCR扩增5个品种猪IGFBP-3基因5′调控区序列(约2 000bp)并进行测序分析,来研究不同品种猪IGFBP-3基因启动子区序列的差异。同源性比对分析发现5个品种猪IGFBP-3基因5′调控区存在约50处突变;启动子预测发现在-185bp附近为核心启动子区的几率最大;突变共导致9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发生改变,其或可造成不同品种猪IGFBP-3表达量的差异,进而影响不同品种猪的体型大小。  相似文献   

8.
张冬杰  汪亮  刘洋  刘娣 《中国畜牧兽医》2019,46(9):2535-2542
为了筛选调控民猪胸腺β4(Tβ4)基因转录的增强子,探究该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本研究以民猪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Tβ4基因启动子区系列截短片段,与pMD18-T载体连接构建克隆质粒;通过双酶切和连接反应将系列截短片段定向连入pGL3-basic载体构建双荧光素酶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PK15细胞系,利用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测定重组质粒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根据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的高低进一步筛选Tβ4基因的启动子核心区域;利用3个在线软件预测核心区域内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根据预测结果,使用重叠PCR定点缺失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构建突变载体,在PK15细胞中以野生型载体为对照检测突变载体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结果表明,试验成功构建了6个Tβ4基因系列截短的启动子片段,其中5个片段具有明显的活性。经过两轮的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发现,-155~-105 bp区域为民猪Tβ4基因的启动子核心区域,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区域存在E2F-1、MYBAS1和ELK-1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利用定点缺失构建了3个转录因子缺失的突变载体,经双荧光素酶检测发现仅有ELK-1结合位点的缺失,会造成启动子活性的显著下降(P<0.05)。据此推测ELK-1是民猪Tβ4基因转录的正调控元件。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调控民猪胸腺β4(Tβ4)基因转录的增强子,探究该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本研究以民猪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Tβ4基因启动子区系列截短片段,与pMD18-T载体连接构建克隆质粒;通过双酶切和连接反应将系列截短片段定向连入pGL3-basic载体构建双荧光素酶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PK15细胞系,利用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测定重组质粒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根据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的高低进一步筛选Tβ4基因的启动子核心区域;利用3个在线软件预测核心区域内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根据预测结果,使用重叠PCR定点缺失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构建突变载体,在PK15细胞中以野生型载体为对照检测突变载体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结果表明,试验成功构建了6个Tβ4基因系列截短的启动子片段,其中5个片段具有明显的活性。经过两轮的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发现,-155~-105 bp区域为民猪Tβ4基因的启动子核心区域,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区域存在E2F-1、MYBAS1和ELK-1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利用定点缺失构建了3个转录因子缺失的突变载体,经双荧光素酶检测发现仅有ELK-1结合位点的缺失,会造成启动子活性的显著下降(P0.05)。据此推测ELK-1是民猪Tβ4基因转录的正调控元件。  相似文献   

10.
张宇光  许海涛  刘梅  胡兰 《饲料工业》2006,27(12):59-61
动物肌肉生成抑制素(Myostatin,MSTN)是Mcpherron等研究小鼠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时发现的一种新的生长因子。当时命名为生长分化因子-β(GDF-β),后经研究发现,其对骨骼肌的生长具有负调控作用,因此改名为肌肉生成抑制素[1-3]。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对骨骼肌有负调控作用,动物缺乏MSTN时出现肌肉增大,骨骼肌肌群分布广,而且不增生脂肪等现象。MSTN主要在胚胎期的骨骼肌中表达,它的缺失使一些动物表现双肌性状[4-7]。1MSTN基因的发现及组织分布Mcpherron等(1997)根据TGF-β超家族的保守区设计一对简并引物,通过PCR扩增…  相似文献   

11.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是一类在骨骼肌中广泛表达的糖蛋白,其功能和表达量的变化可能会通过调节靶基因的表达来改变肌肉的纤维组成及造成肌肉重量的变化。MSTN对骨骼肌的生长有调节作用,其基因在猪、人、绵羊和牛已被定位和标记。在畜禽育种过程中,对畜禽生长速度过度  相似文献   

12.
生长抑制素(MSTN)是生长因子β超家族成员,是肌肉生长发育的重要影响因子,是肌肉生长的负调控因子,并与所谓的牛的双肌表型有关。比利时的皮特兰猪是双肌表型的代表猪种,与双肌牛有着共同的肌肉表型,表明生长抑制素基因可能是猪肌肉过度增长的候选基因。本研究对5个品种45头猪的生长抑制素基因的完整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包括具有特别发达肌肉的皮特兰猪和肌肉欠发达的梅山猪和野猪。经测序,得到了7626 bp的猪生长抑制素基因,包括5′和3′非翻译序列,并且发现了15个多态位点,其中3个位于启动子区,5个位于内含子1内,7个位于内含子2内。大部分的突变位点是在对本试验获得的MSTN基因序列和已发表的猪生长抑制素基因进行比对时发现的。然而,定位于猪生长抑制素基因启动子区447位点处的突变位点在皮特兰猪中有很高的等位基因频率,而不是公认的肌细胞增强因子3结合位点。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这个突变位点在4周龄猪的背最长肌中表达。  相似文献   

13.
肌肉生长抑制素调控肌肉和脂肪组织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又名生长分化因子-8(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GDF-8),是一种主要由骨骼肌分泌的蛋白质,在肌肉生长发育过程中起负调控作用。若MSTN基因编码区碱基突变或缺失,可以导致肌肉异常肥大,出现典型的"双肌"性状。近年来研究还发现,MSTN在脂肪组织中也表达,并在脂肪沉积的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因此,本文将从MSTN的基因结构、组织分布、作用机制以及功能等几个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阐述其在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以期更深入了解MSTN,为畜牧业新品种的改良和肉质性状的改善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RNA-seq技术对3个长白山野杂猪与3个东北民猪背最长肌样本进行了mRNA测序和差异分析,从而为筛选长白山野杂猪肉质性状功能基因奠定基础。结果显示:在长白山野杂猪与东北民猪中均有100%以上的序列能完全比对到猪的基因组上,而所转录的基因占总基因的比例在3头长白山野杂猪中平均为59.67%,3头东北民猪为58.73%,而在不同个体间SNP位点数为14 299~19 671;在2个品种猪背最长肌中共表达基因有15 842个,仅在长白山野杂猪中表达的基因有619个,仅在东北民猪中表达的基因有710个;在2个品种猪背最长肌中共获得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153个,其中在长白山野杂猪中上调表达的基因有55个,下调表达的基因有98个;GO分析显示,153个差异表达基因被注释到33条GO条目中,其中11条被注释到生物学过程中,11条被注释到细胞组分,11条被注释到分子功能;KEGG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被富集到130条通路中,其中主要与脂肪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有关。结果表明,长白山野杂猪与东北民猪背最长肌中mRNA表达存在差异,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将是将来研究2个品种猪间肉质差异的主要靶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RXRB基因mRNA表达模式在猪肌纤维发育和组织学性状中的作用,试验以东北民猪(♀♂)、长白山野猪(♀♂)为材料,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RXRB基因在不同骨骼肌组织中mRNA表达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股四头肌和肺组织外,该基因的表达量在相同品种不同性别组织间、相同性别不同品种组织间、相同品种相同性别不同组织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其中,RXRB基因在东北民猪(♀♂)背最长肌、斜方肌、三角肌、膈肌间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在长白山野猪(♀♂)背最长肌、股二头肌、斜方肌、腰大肌、腰小肌间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在东北民猪和长白山野猪(♀)股二头肌、斜方肌、三角肌、腰小肌的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在东北民猪和长白山野猪(♂)背最长肌、斜方肌、腰大肌、膈肌的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且在东北民猪(♂)斜方肌表达量最高,为3.71。另外,RXRB基因在两个品种猪中的多个组织不表达,且两种猪的肌肉组织表达量普遍高于非肌肉组织。说明RXRB基因可能是参与骨骼肌发育调控进而影响猪肉品质的候选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肌肉生长抑制素是一种分泌型的多肽。小鼠中该基因的缺失可导致骨骼肌的明显增大,而且在双肌牛中该基因的缺失产生了突变,这表明肌肉生长抑制素可能是骨骼肌生长的负调控因子。本文综述了肌肉生长抑制素的基因结构及其分子作用机制,并就它对动物体成分的影响、应用及尚存在的问题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
PRKAG3是近年来确定的一个影响猪肉pH、肉色以及系水力的主效基因,其突变R200Q与过量肌糖原含量有关,被认为是汉普夏猪发生RN-突变的根本原因。AMPK-γ3复合物在糖酵解骨骼肌中对糖和脂肪的代谢有着独特的调节作用。本文系统综述了PRKAG3基因在骨骼肌中营养代谢调节作用和对肉质的影响及其基因表达的调控,为从分子水平深入开展肉质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民猪优良种质特性的遗传机理,解析其低温适应机制。本试验将6头6月龄体重相近的雌性民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3头个体。对照组个体置于温度控制在(18±2)℃的猪舍内,试验组个体置于室外的半敞篷舍内饲养,环境温度从第1天的5℃/-5℃降到最后1天的-15℃/-24℃,共处理了58 d。两组个体均保证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结束后,屠宰全部个体,取背最长肌进行RNA-seq。筛选民猪骨骼肌受低温诱导的基因和lncRNA,并对它们进行功能注释以及两者间调控关系的分析。RNA测序分析显示,民猪在经历58 d的低温胁迫后,骨骼肌内86个基因发生了显著上调,16个基因发生了显著下调;112个lncRNAs发生了显著上调,74个lncRNAs发生了显著下调。在发生显著上调的基因中,有4个与神经系统相关的基因NTSR2ARCFOSL1和RCAN1发生了显著上调,7个与基质转运相关的基因SLC2A4、SLC2A5、SLC4A10、SLC19A2、SLC20A1、SLC28A1和SLC38A2,6个与炎症和免疫相关的基因AREGCISHOTUD1、TRIB1、GPA33和ITPKC均发生了显著上调。而与昼夜节律相关的ARNTL基因和抑制细胞增殖的RASL11A基因等发生了显著下调。低温胁迫下,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到细胞凋亡、直肠癌和癌症的转录误调节通路,说明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受到影响。显著变化的lncRNA主要以反式调控作用于靶基因,且与靶基因间的互作关系复杂,它们调控的靶基因富集到单纯疱疹病毒1感染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范可尼贫血通路。此外,再无其他通路受到影响。低温胁迫影响了民猪的神经和免疫系统,使细胞内的物质转运发生了变化,细胞的生长、分化也受到了影响,但由于基因发生变化的倍数较小(1~2倍为主),且受影响的通路较少(仅3条),因此推测低温胁迫并未对民猪的骨骼肌造成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19.
不同中外猪种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有一定差异,原因之一是不同猪种猪白细胞抗原(swine leukocyte antigen,SLA)分子的多样性不同。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外猪种的SLA基因差异,为阐明地方猪的抗病机理提供重要参考。本研究首先对健康的8头民猪以及4头大白猪进行基因组重测序,并对所获得的SNP进一步质控用于后续分析。使用VCFtools、GEVALT软件分析SLAⅠ类基因的SNP以及单倍型,并将SNP利用ENSEMBL中的VEP工具进行注释,在全局层面阐述两个猪种的SLAⅠ类基因多样性。通过Mega软件比对两猪种的经典SLAⅠ类基因外显子2和3的核苷酸及编码氨基酸序列,利用Expasy服务器上的ProtParam工具和Protscale程序分析蛋白质特性,并利用DnaSP软件计算核苷酸多样性,分析两个猪种经典SLAⅠ类基因抗原递呈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民猪的SLAⅠ类基因具有更多的SNPs和长度较短的单倍型块,并且错义突变的碱基数量较多。在经典SLAⅠ类基因的外显子2和3可分别鉴定出2个等位基因,民猪在等位基因上的核苷酸多样性要明显高于大白猪,并且民猪具有更多的碱基突变以及位于抗原结合位点上的氨基酸突变。两个猪种的经典SLAⅠ类基因氨基酸表现为亲水性,民猪的亲水性要强于大白猪。综上所述,SLAⅠ类基因在民猪上有更强的多态性。民猪经典SLAⅠ类基因的碱基突变数量和抗原结合位点上氨基酸突变的数量都要多于大白猪。本研究所检测到的民猪在经典SLAⅠ类基因ARSs上的变异可为猪抗病育种标记的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抑肌素基因mRNA在猪肌肉组织表达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肌素基因(Myostatin,MSTN)是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的简称,又称GDF-8(Growth and Differential Factor-8)基因,具有抑制骨骼肌生长的作用,是骨骼肌生长的负调控因子。该基因在动物分子水平定向育种、提高产肉性能上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研究发现,在牛和绵羊的心肌、猪的乳腺及鱼类的多种组织中均发现有其表达。在调节脂肪积累、参与骨折愈合、调节排卵、心脏发育及心肌的组织修复、以及乳腺的发生和泌乳等过程中可能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