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DNA胞嘧啶甲基化变异调控植物基因组内功能基因表达和转座子转座活性,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稳定性。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2(RDR2)基因参与RNA-directed DNA methylation(RdDM)途径指导合成CHH(H=G、T、A)甲基化,CHH甲基化在基因和转座子上表现不同,是目前DNA胞嘧啶甲基化的研究热点之一。拟南芥中RDR1基因与RDR2属于同一家族,最新研究结果证实,RDR1基因不仅可以指导CHH甲基化形成,并且其功能缺失会不同程度影响CG和CHG甲基化。前期研究工作表明,水稻中其同源基因OsRDR1功能缺失可在特异位点影响DNA胞嘧啶甲基化,但是否大规模影响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尚不明确。在此基础上,采用甲基化敏感多态性扩增(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技术研究OsRDR1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全基因组CCGG位点的甲基化情况。结果同野生型比较分析发现,OsRDR1基因功能缺失没有引起全基因组CCGG位点甲基化水平的显著变化,但一定程度产生CHG去甲基化变异。由于MSAP试验方法的局限性,关于Osrdr1突变体全基因组DNA胞嘧啶甲基化变异还需更深入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体细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SCNT)在农业、生物医学等领域应用广泛,但是克隆效率太低制约了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印记基因XISTH19 DNA甲基化水平与克隆效率的联系。方法 利用同一头猪源耳朵成纤维细胞培养获得14个细胞克隆团,分别作为供体细胞进行SCNT试验,统计比较以各克隆团为供体细胞生产克隆胚胎的囊胚率以及各囊胚的XISTH19基因调控区的DNA甲基化水平,对XISTH19基因差异甲基化区域DNA甲基化水平与克隆胚胎的囊胚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以1号克隆团为供体细胞得到囊胚的XIST基因DNA甲基化水平最高且囊胚率最低,分别为65.04%、8.6%,以14号克隆团为供体细胞得到XIST基因囊胚的DNA甲基化水平最低但囊胚率最高,分别为16.68%、38.2%;相关性分析表明XIST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与囊胚率之间存在高度负相关(|r|=0.8125>0.8)。H19基因A侧甲基化平均水平最高和最低分别为5.12%和0.61%,相关性分析表明H19基因A侧DNA甲基化水平与囊胚率间只有极弱的相关(|r|=0.1647<0.3);H19基因G侧DNA甲基化水平最高和最低分别为90.92%和72.69%,相关性分析表明H19基因G侧DNA甲基化水平与囊胚率间只有低度相关(0.3<|r|=0.3098<0.5)。结论 XIST基因DNA甲基化水平越低,则克隆团囊胚率越高。研究结果对提高猪SCNT胚胎发育效率,改善现有的猪SCNT技术体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 IGF2H19 印记基因在长白猪和蓝塘猪中的表达水平.测定了1日龄和180日龄2个阶段的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转录表达水平,按照生长性状分组,对组间的表达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不同日龄长白、蓝塘猪各组织中 IGF2H19 的表达量.结果显示,仔猪初生体质量大的组肝脏组织中 IGF2 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初生体质量轻的组;180日龄猪皮脂厚的组脂肪组织的 IGF2 基因表达量高于皮脂薄的组;1日龄仔猪肝脏、肌肉和胃组织中 IGF2 表达量高于其他测定组织和180日龄的各组织;180日龄蓝塘猪肾脏组织中的 H19 表达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通过测定纯种亲本大白猪、长白猪、梅山猪及其正反交大白猪×长白猪、长白猪×大白猪、大白猪×梅山猪和梅山猪×大白猪等杂种猪血液和肌肉组织DNA甲基化含量,分别比较基于不同杂交组合和不同组织,亲本与子代之间在DNA甲基化含量上的差异,为揭示杂种优势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液和组织中甲基化含量。【结果】经过测定及计算,163份肌肉组织样平均甲基化含量为16.92%;182份血液样平均甲基化含量为6.49%,两者之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相同组织不同杂交组合中杂种后代表现不同。同样地,在相同杂交组合不同组织之间杂种后代表现也不尽相同。【结论】杂种甲基化含量升高,可能是利用甲基化关闭了一些影响生长的不利基因的表达。杂种甲基化含量的变化表现为杂交组合和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泡桐丛枝病(Paulownia witches’broom, PaWB)的表观遗传机制,以白花泡桐健康苗(PF)和丛枝病苗(PFI)为材料,采用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WGBS)技术对白花泡桐丛枝病发生过程中全基因组DNA甲基化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白花泡桐体内的DNA甲基化主要有mCG、mCHH和mCHG 3种类型;白花泡桐被植原体侵染后,C位点发生甲基化的比率下降,且发病后CHH的甲基化比率降低而CG和CHG的甲基化比率升高。此外,DNA甲基化主要发生在CG序列;差异甲基化区域(DMR)鉴定研究中共检测到了109 334个DMR,其中白花泡桐患病后高甲基化DMR和低甲基化DMR分别有37 408个和71 926个;通过DNA甲基化和转录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关联分析,找到了6个与PaWB发生相关的差异甲基化基因(DMG),功能分别涉及到植物防御反应、光合作用、植物病原互作、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目前陕西省猪瘟病毒(CSFV)流行毒株的E0、E2全基因分子特征,为猪瘟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根据CSFV Shimen株及HCLV株全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4对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采自陕西不同地区的猪瘟病料中扩增E0、E2全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从采集的病料中成功扩增了5株猪瘟流行毒株的E0、E2全基因,这5株流行毒株E0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在94.4%~99.8%,与参考毒株ALD、Alfort187、Brescia、CAP、Glentorf、GPE、GXWZ02、HCLV、Paderborn、Rimes和Shimen的核苷酸同源性在80.4%~96.3%,氨基酸同源性在86.5%~99.3%。5株流行毒株E2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在91.1%~98.0%,与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在77.7%~94.6%,氨基酸同源性在85.2%~95.9%。5株流行毒株E0 Rnase活性区域氨基酸基序位点没有变异,但导致流行毒株发生免疫逃逸的E2蛋白关键位点中有3个发生了变异。【结论】测定的陕西省猪瘟流行毒株E0、E2基因序列变异明显,其中E2蛋白关键位点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在广西地区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幼虫在抛秧与插秧2种移栽方式下的空间分布型及适宜的抽样技术,为稻水象甲虫情调查和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聚集度指标法、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法对抛秧田和插秧田稻水象甲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并比较五点法、平行线法、双对角线法、棋盘法和Z字形法抽样技术。【结果】 2种移栽方式稻田中稻水象甲幼虫均呈密度依赖性的负二项分布,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栽培方式的改变不影响稻水象甲幼虫空间分布型的性质。建立的基于Iwao的抛秧田和插秧田稻水象甲幼虫的田间理论抽样数公式分别为N=t2 (2.256/m+0.240)/D2N=t2 (4.878/m+0.126)/D2。抛秧和插秧移栽方式下水稻田稻水象甲幼虫田间调查的变异系数均以双对角线取样法最小,分别为63.048 8%和84.796 0%。【结论】稻水象甲幼虫在抛秧和插秧田中呈负二项聚集分布,且为环境因素及稻水象甲幼虫自身特性共同引起;2种移栽方式均以双对角线抽样法为最适宜的抽样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离得到猪圆环病毒2型(PCV-2)陕西杨凌株,测定病毒滴度(TCID50),并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比对,为研制针对性更强的PCV-2疫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经PCR检测为猪圆环病毒2型阳性的病料中,分离病毒并接种PK-15细胞,通过PCR检测、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电镜观察,对分离病毒进行鉴定;用免疫过氧化物酶细胞单层试验(IPMA),测定分离毒株的TCID50,并对其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 分离得到1株猪圆环病毒2型毒株,分离株在PK15细胞上的TCID50为10-4.75。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比对发现,分离株与一加拿大分离株(DQ200735)同源性最高(99.4%)。【结论】 从陕西杨凌分离得到了1个猪圆环病毒2型分离株。  相似文献   

9.
【目的】全面了解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在猪体内的分布和动态变化.【方法】以3个品种的猪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组织中及不同品种、性别、龄期、健康状态猪血液中的GPx活力.【结果和结论】在26~150日龄,长白猪和蓝塘猪全血中的GPx活力随着龄期的增加而缓慢上升,至150日龄时达到最大值;蓝塘猪各龄期GPx活力高于长白猪GPx活力,30和90日龄GPx活力显著高于长白猪的GPx活力(P0.05);90日龄杜大长公猪GPx活力显著高于母猪的GPx活力(P0.01);90日龄健康杜大长猪GPx活力显著高于病猪的GPx活力(P0.01).对不同组织GPx活力和比活力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猪的肾、脾、肝、肺、心和回肠等组织的活力和比活力较高,可作为理想的提取GPx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福建省猪源mcr-1基因阳性细菌的流行性、耐药特性及分布特征。【方法】从福建省7个地市的21个猪场采集313份粪便样本,应用PCR方法筛选、分离和鉴定mcr-1基因阳性细菌;采用K-B琼脂扩散试验进行药敏检测,分析mcr-1基因阳性细菌的耐药性,并使用PCR方法分析其耐药表型;进一步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鉴定mcr-1基因阳性大肠杆菌的类型,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方法对mcr-1阳性大肠杆菌进行聚类分析,探明其分布特征和亲缘关系。【结果】从313份猪粪便中共分离获得43株mcr-1基因阳性细菌,其中大肠杆菌39株。耐药性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磺胺甲基异恶唑、氟苯尼考、链霉素、强力霉素、恩诺沙星、新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肟、林可-壮观、亚胺培南、呋喃妥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0.1%,83.7%,74.4%,67.4%,67.4%,58.1%,53.5%,39.5%,34.9%,11.6%,4.6%,0和0。磺胺类耐药基因中的sul1、sul2sul3基因检出率较高,分别达到81.4%,90.7%和74.4%;喹诺酮类耐药基因中仅有qnrSaac(6′)-Ib-cr被检出,其检出率分别为51.2%和30.2%;氯霉素类耐药基因中Cat2cmlA基因的检出率较高,分别达到86.0%和74.4%;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的检出率为83.7%;金属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NDM-1)的检出率为23.2%;多药耐药基因(cfr)的检出率为7.0%;而替加环素耐药基因(tet(X))未被检出。39株mcr-1基因阳性大肠杆菌除了4株不能分型外,其他35株共分为19个ST型,具有高度多样性,其中ST10为优势型,共有9株菌株。PFGE图谱显示,39株mcr-1基因阳性大肠杆菌共获得30种PFGE谱型,具有多态性特征,分为6组克隆群。【结论】福建猪源mcr-1基因阳性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少部分为肠杆菌科其他菌株,且分离菌株具有明显的多重耐药性;mcr-1基因阳性大肠杆菌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多态性和高度多样性特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金华猪和六白猪为母本,长白猪和巴克夏猪为父本,进行了4种杂交组合(长金、长六、巴金、巴六)猪的繁殖、生长、屠宰、肉质性能的研究。通过选育筛选和性能测定,长金猪在产活仔数(12.51头),平均日增重(510.38 g·d-1),料重比(3.52),瘦肉率(60.27%),背膘厚(27.32 mm),皮厚(3.11 mm),大理石纹(2.85),平均剪切力(15.64 N),粗蛋白(260 mg·g-1)等指标显著优于其他杂交组合。通过4种杂交组合猪的性能测定,筛选出了长金猪作为最佳选育的商品代,为其在养殖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杜洛克公猪与藏香母猪的二元杂交组合猪(简称杜藏猪,DZ)和杜耳母猪(杜洛克公猪与小耳花母猪的后代)与藏香公猪的三元杂交组合猪(简称藏杜耳猪,ZDE)的肉品质差异。【方法】于10月龄,禁食12 h后,分别挑选8头(公母各半)进行屠宰取样,测定其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以及肌肉中肌内脂肪、肌苷酸、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含量。【结果】(1)DZ猪和ZDE猪的胴体品质无显著差异。(2)与ZDE猪相比,DZ猪肌肉的pH_(45 min)值显著提高了4.19%;而L*_(24 h)值和剪切力分别显著降低了6.26%和17.61%。(3)与ZDE猪相比,DZ猪肌肉中肌内脂肪和肌苷酸的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21.59%和40.88%。(4)与ZDE猪相比,DZ猪肌肉中亚麻酸和二十碳二烯酸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21.05%和33.33%;而二十碳烯酸显著提高了33.71%。(5)与ZDE猪相比,DZ猪肌肉中蛋氨酸、苏氨酸、谷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的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58.71%、45.94%、176.94%、36.87%和48.02%,且DZ猪肌肉中总氨基酸、总必需氨基酸和总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22.65%、16.78%和24.51%。【结论】杜洛克公猪与藏香母猪的二元杂交组合猪具有更优的肉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生猪产业市场机制的缺陷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7年以来的猪肉价格飙升,使生猪产业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针对市场供应不足引起价格飙升,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生猪生产扶持政策.事实上,单纯的生产扶持政策不仅难以解决生猪产业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还可能加剧未来市场波动风险.本文认为,当前建立在分散的屠宰场交易模式之上的生猪产业市场机制,是我国生猪产业发展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发展生猪期货交易是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但落后的现货市场阻碍了生猪期货的推出.解决当前我国生猪产业的发展困境,必须构建专门的区域性生猪集中交易市场,在此基础上完善生猪产业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4.
选择长白猪、杜洛克猪和可乐猪3个猪品种为父本,以大约克猪纯繁(大约克×大约克)和杜洛克猪纯繁(杜洛克×杜洛克)组为对照,研究大约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可乐猪为父本时,大约克母猪的妊娠期缩短了2d,仔猪的有效乳头数略有下降,但产活仔数(11.0±1.41)头/窝、断奶仔猪数(9.7±1.45)头/窝、断奶育成率(94.41±2.826)%均为最高(P〈0.05),死胎数(O.3±0.25)头/窝和死胎率(3.25±3.250)%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总产仔数最高(11.3±1.81)头/窝,说明有良好适应性的可乐猪为父本可明显提高后代的成活率;从窝重上采看,可×大杂交组的初生窝重(14.850±2.4432)ks/窝、20日龄窝重(45.700±12.3641)ks/窝、断奶窝重(67.500±9.5657)kg/窝均高于其他试验组。相关性分析显示,死胎数影响仔猪的初生窝重、20日龄窝重及断奶窝重。这些结果说明以可乐猪为父本,可明显改善大约克猪的繁殖力,值得在毕节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混合基因组DNA池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对小梅山猪、枫泾猪、大白猪pgr基因的外显子区域进行扫描,共发现1个单核甘酸多态性位点(SNP)。外显子1序列中1 319 bp处发生C→T的碱基突变,即C1319T,未引起氨基酸的变化,属于同义突变;针对突变位点,建立错配PCR–限制性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进行检测,发现3种猪的pgr基因可以分为AA、BB、AB 3个基因型,小梅山和枫泾猪有AA、AB 2种基因型,大白猪中有BB、AB 2种基因型。  相似文献   

16.
全早稻型猪用浓缩料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杜长大三元纯杂猪32头,杜大南城黑猪三元土杂猪36头,杜湖北白猪二元杂交猪40头,进行多品种饲养对比试验,探讨以早稻谷为主要能量饲料代替玉米的全早稻型猪用浓缩料产品技术。研究表明,通过全玉米型日粮水平,主要胴体性能指标及猪肉品质优于玉米型日粮,社会经济效益显。  相似文献   

17.
李博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704-11705,11715
通过对海南省地方猪保种现状的调查研究,寻找保种工作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联合全省各畜牧主管部门、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基层畜牧科技人员的力量,成立海南省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组,在全省范围内深入调研。在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对海南地方猪品种资源的危机状况进行分析,并进行生产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定安猪处于“安全”级别外,其他品种均处于不同程度威胁状况。五指山猪处于“最低威胁”(149.64〉Ne~93.70、0.2≤F:≤O.3);临高猪、屯昌猪、文昌猪、墩头猪均处于“严重威胁”状态(№〈64.27,F≥0.4)。建议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强海南猪、五指山猪、墩头猪保种及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猪价的精准预测是科学制定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前提和决策依据,也是宏观经济政策实践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多年来,猪价的剧烈波动一直困扰着我国生猪产业的发展,其形成机制尚不清楚。根据猪价形成的产业因素,构建猪价模型,分析产业因素对猪价波动的作用效应及其机制,结果表明:产业因素的突发变化会产生级联放大效应,形成产业事件,诱发需求方的负反馈作用,迫使供给侧实行自我调节(生猪出栏量和流动性的调节等),引起猪价的起伏波动,其过程历时2~3年;猪价模型量化了产业事件在猪价波动中的作用,揭示猪周期的实质。控制产业事件发生及其级联效应是稳定我国生猪产业持续、优质和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瘦肉猪生产配套体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商品瘦肉猪生产基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甘肃白猪新品种育成的基础上,通过小试、中试和农村示范推广的系列研究方法,利用甘肃白猪群体数量大,遗传性稳定,整齐度高和生产性能优异的条件,经过配合力测定,筛选出的“杜洛克×甘肃白猪”和“汉普夏×甘肃白猪”组合的二元杂种具备700克以上的日增重和57%以上的瘦肉率。用杂交育种过程所建立起的“育种场选育提高亲本,农村纯繁区扩大母本繁殖,商品生产区杂交利用”的三级体系生产“杜×甘”或“汉×甘”二元杂种,以典型日粮和一定方式肥育,获得定型产品的“三级二元”模式,解决了甘肃省瘦肉猪生产的理论问题,奠定了生产基地建设的基础。用该模式可形成周期的生产能力,生产规格化的产品,宜长期应用。  相似文献   

20.
生产物美价廉的猪肉产品是目前养猪生产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文章从品种、饲养模式、饲料原料及饲料添加剂等方面对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