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试验比较了4个亲缘关系较远的姬菇菌株的栽培产量和商品性状。结果表明,西德33综合性状好,鲜菇产量、商品菇产量最高,S级菇和SS级菇比例最高,是目前生产上值得大力推广应用的优良菌株,也可作为优质高产育种的出发菌株或亲本菌株。  相似文献   

2.
张敏  李红  刘娜  张季军  肖千明 《北方园艺》2015,(11):155-157
以滑菇PN06和滑菇PN08为亲本,应用单孢杂交方法,经过同工酶检测、生物学特性分析、出菇性鉴定、袋栽筛选试验,优选出杂交新菌株"辽滑菇1号"(编号H03)。该菌株菌盖半球形,高产优质性状稳定,抗杂、抗逆性强,尤其适合于辽宁省广泛采用的半熟料栽培模式,污染率平均降低8%,提高产量7%以上。2013年获得辽宁省的新品种认定,是优良的栽培菌株。  相似文献   

3.
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杏鲍菇)在工厂化瓶栽条件下,需要产菇数少,均菇重高,产量高的品种。笔者选用杏鲍菇19号菌株为材料,从其自交子一代(S1代)中筛选出一株单产高于亲本,产菇数和均菇重表现均优于亲本的菌株U5,对菌株U5单产、均菇重、产菇数等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比较U5菌株的S1代群体和19号菌株的S1代群体的农艺性状差异。结果表明:新品种U5菌株单产在100g以上的频次达80%,产菇数少于4个的频次为93%,均菇重小于30g的频次仅为5%。U5菌株S1代在均菇重和产菇数两个农艺性状上都优于19号菌株的S1代,在单产上两株菌株的S1代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红平菇化学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竹文坤  贺新生 《食用菌》2008,30(4):17-19
以0.01~1mmol/L亚硝基胍(NTG)为诱变剂,处理红平菇孢子2h,培养孢子得到双核异核菌株,随机选出部分菌株进行出菇试验。结果表明:25个新菌株间有拮抗的占75.4%,无拈抗的占24.6%。32个菌株出菇试验,子实体浅红色的14个,红色12个,白色6个。菌褶正常生长59.3%,向上生长28.1%,菌褶反卷向上生长12.5%,对照100%正常生长。19号和15号菌株产量最高、商品性、传代稳定。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帘设施大棚栽培模式,对引进的5个秀珍菇菌株进行出菇对比试验的结果:5个菌株的生物学效率在80.9%~107.4%之间,其中秀珍菇2号的产量较高,为536.9g/袋,生物学效率达107.4%,子实体呈浅褐色,菌柄短而菌盖较厚,单朵重17.9 g,商品性状优良,是比较适合在水帘设施棚中栽培的高产、优质菌株。  相似文献   

6.
以2632号真姬菇和3132号真姬菇为亲本,在测定交配型后,通过单孢杂交,以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单瓶产量、相对生物转化率、农艺性状为指标,从16个杂交菌株(组合)中筛选出的H11号菌株(组合),优质高产,而且适合工厂化栽培。  相似文献   

7.
分析真姬菇新菌株"闽真3号"的营养成分、农艺性状和生产性能。结果为,子实体含热量117 k J/100g,总碳水化合物3.4%,膳食纤维2.06%,富含谷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等,营养价值高,质硬而脆,品质好;菌盖呈灰褐色,菌盖直径与菌柄长度均匀,有效菇蕾数较对照白玉菇007多,整齐度好,出菇时间比对照缩短15~20天;多年生产示范表现丰产、稳产,商品性状优于对照,平均每袋产量450 g,成品率高达90%,较对照提高15%。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一株各种农艺性状均表现优良的菌株,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对收集的12个("鲁大秀珍1号"(LD1)、"高邮秀珍菇18号"(GY18)、"高邮秀珍菇16号"(GY16)、"高邮秀珍菇163号"(GY163)、"华中秀珍菇3号"(HZ3)、"华中秀珍菇5号"(HZ5)、"华中夏秀灵"(HZ夏)、"华中秀珍菇845号"(HZ845)、"绵阳灰色秀珍菇"(MY灰)、"绵阳白色秀珍菇"(MY白)、"三明秀珍菇"(SM)、"新宇秀丽1号"(XY秀1))具代表性、来源不同的秀珍菇菌株的菌丝生长情况、抗性、出菇情况、生物转化率及子实体综合性状等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鲁大秀珍1号"菌丝生长情况良好、发菌速度最快(0.67cm·d-1)、污染率低(1%)、出菇齐、生物转化率高(99.3%),子实体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可以考虑在当地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9.
为了挖掘猴头菌优异种质资源,以‘黑威9910’为对照,对采自黑龙江省伊春和双鸭山地区的2个野生猴头菌菌株RT27、RT28的菌丝生长特性和驯化出菇情况进行研究。结果:两个菌株均具有遗传特异性,其中RT28在常规木屑栽培基质中菌丝长势强,菇体圆整、紧实,菌刺短,平均单菇鲜重达227.5 g,产量和生物学效率高于对照,具有成为高产优质菌株的潜力,适合作为猴头菌良种选育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五个平菇菌株在兰州地区的同一条件下栽培试验结果作一报道,并对栽培中遇霉菌污染后的处理方法及延长出菇时间、增加菇产量问题进行了探讨.一、材料与方法(一)菌株来源糙皮侧耳001、特白,引自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剑阁白平、青平4号,引自山东省青州市食用菌所,4011引自山东金乡县鸡黍菌种厂.用麦粒扩转原种,用棉子壳扩转栽培种.  相似文献   

11.
阿魏蘑、白灵菇及杏鲍菇亲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PCR产物克隆测序测定了阿魏蘑、白灵菇与杏鲍菇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的序列,并对所测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阿魏蘑、白灵菇和杏鲍菇三者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白灵菇与杏鲍菇具有非常近的亲缘关系,但阿魏蘑、白灵菇和杏鲍菇为3个不同的种.  相似文献   

12.
以"杏鲍菇2号"为试材,研究了掺加不同比例平菇菌糠栽培杏鲍菇的效果。结果表明:全部用平菇菌糠栽培杏鲍菇,菌丝平均生长速度快,速度为2.275mm/d,满袋时间快;从产量、利润和成本上综合考虑,培养料中菌糠添加量29%~78%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杏鲍菇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杏鲍菇 (Pleurotuseryngii)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 ,子实体单生或群生 ,菌肉厚 ,开伞慢 ,柄组织细密结实 ,雪白粗长 ,孢子少 ,保鲜期长、不同于一般平菇 ,味道鲜美 ,被称为“平菇王” ,寡糖含量丰富 ,口感极佳 ,有整肠美容效果 ,市场前景看好。我所在延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用木屑栽培侧耳的试验,以及侧耳在不同培养料上的产量试验,评价侧耳的营养成分以及其中含有的常量,微量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又名刺芹侧耳 (因主要发生于刺芹Eryngiumcampestre枯死的植株 (根 )上而得名。)是欧洲南部、非洲北部以及中亚地区高山、草原、沙漠地带的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福建三明真菌所从 1993年底就开始进行杏鲍菇生物学特性、菌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给栽培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杏鲍菇具有菌肉肥厚 ,质地(菌盖和菌柄 )脆嫩 ,是味道最好的一种平菇 ,被称为“平菇王” ,并且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 ,适合于保鲜、加工烹调 (可以与肉、鱼合一烹饪 ,尤宜油炸到边缘焦脆 ) ,极受消费者欢…  相似文献   

16.
控制白灵侧耳(Pleurotus nebrodensis)担孢子单核体交配行为的交配系统由A、B两个互不连锁的因子组成.在白灵侧耳的有性生殖过程中,除可按孟德尔定律产生标准的四种交配型的担孢子外,构成B因子的遗传单位还可以发生因子内的遗传重组,产生两种新的、不同于亲本的B因子,重组率为14.1%.未发现重组型A因子.  相似文献   

17.
选取香蕉茎叶和棉籽壳为栽培料,以熟料袋栽方式进行平菇和秀珍菇的栽培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利用不同比例的香蕉茎叶和棉籽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不同比例的香蕉茎叶和棉籽壳配方中,其中配方A、配方B中平菇和秀珍菇的菌丝体长势良好,子实体生长及生物转化率都较好,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高于平菇,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平菇。说明用部分香蕉茎叶代替棉籽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是可行的,并且较适合栽培秀珍菇。  相似文献   

18.
荧光标记紫孢侧耳和糙皮侧耳原生质体融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紫孢侧耳单核原生质体与未标记的糙皮侧耳单核原生质体经PEG融合后,在倒置显微镜下,用显微操纵仪直接吸取一方带有荧光另一方不带荧光的原生质体对,经培养后,根据“锁状联合”这一形态特征挑选出融合子,融合率为5.2×10~(-3).进一步鉴定结果表明,融合菌株的酯酶同工酶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生物量和生长速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子实体形态也与双亲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棉籽壳栽培杏鲍菇和阿魏蘑的营养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杏鲍菇和阿魏蘑干品中的氨基酸、常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结果表明,杏鲍菇和阿魏蘑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2.72g/100g和19.55g/100g.其中,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G1u、Asp)和甜味氨基酸(Ser、Gly、Ala)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3.24%、24.84%、16.27%和40.97%、27.83%、15.96%。杏鲍菇和阿魏蘑的蛋白质、脂肪、总糖和粗纤维含量分别为15.4%、0.55%、52.1%、5.4%和25.6%、0.77%、49.7%、6.7%。铁、钙、锌和硒含量在杏鲍菇和阿魏蘑中分别为2.9mg/100g、14.2mg/100g、38mg/kg、0.023μg/g和3.3mg/100g、6.9mg/100g、78mg/kg0.040μg/go。VC、VB1和VB2含量在杏鲍菇和阿魏蘑中分别为25.3mg/100g、0.193mg/100g、1.43mg/100g和24.5mg/100g、0.248mg/100g、2.12mg/100g。由此可知,杏鲍菇和阿魏蘑是两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用菌。从对食品高蛋白含量要求的角度分析,阿魏蘑的营养价值优于杏鲍菇。  相似文献   

20.
板栗苞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取板栗苞壳为栽培料,以熟料袋栽方式进行平菇和秀珍菇的栽培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利用板粟苞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平菇、秀珍菇菌丝长势良好,平菇的生物效率高于秀珍菇,但秀珍菇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平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