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0 毫秒
1.
鸭河口灌区是一处大型灌区 ,设计灌溉面积 14万hm2 。自从被水利部列为全国唯一的一处大型灌区综合改革试点以后 ,鸭河口灌区进行了包括水费计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多项综合改革。根据原来颁布的水费计收标准 ,鸭河口灌区的供水计量点设在总干渠渠首进水闸 ,主要计费标准分为 4种 :一是按水量计收 ,粮食作物收费 0 .0 4元 /m3;按基本水费加用水量计收 ,基本水费以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计算 ,收费 67.5 0元 /(hm2 ·年 ) ,另加实际用水量水费 0 .0 2 6元 /m3。二是经济作物、蔬菜、林果等 ,比照粮食作物水费 ,按其对小麦的产值比核定。三是灌…  相似文献   

2.
黄河下游引黄灌溉模式的合理选择 ,对发展节水灌溉 ,提高节水增产效益 ,缓解引黄灌溉水资源供需矛盾 ,将产生直接的影响。1 节水效果分析引黄补源灌溉模式是建立在四水转化和多种水资源联合优化调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灌溉模式 ,节水是这种灌溉模式的一个突出优势。据位山灌区测定 ,自流灌区灌水定额是 16 5 0~ 180 0m3 hm2 ;自流灌溉为主提水为辅的灌水定额是 1335m3 hm2 ;提灌为主自流为辅的灌水定额为 945m3 hm2 ;提水的灌水定额仅为 810m3 hm2 。由此可见 ,提水灌溉的灌水定额仅相当于自流灌溉定额的 47% ,可节水 5 3%左右…  相似文献   

3.
关于发展农业节水灌溉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农业节水的主要潜力在河水灌区在我国 5 2 0 0万hm2 灌溉面积中 ,渠灌 3 876万hm2 ,井灌1333万hm2 。井灌区大多采用渠道防渗 ,低压管道输水、小畦灌溉 ,有的还采用了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而占灌溉面积 3/4的渠灌区 ,渠道衬砌率只有 1/4~ 1/3 ,渠系渗漏损失约130 0亿m3,占灌溉总损失水量 70 %以上。目前渠灌区灌溉水的利用率仅 0 .2~ 0 .4,水量浪费严重 ,这是农业节水的潜力所在。目前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区只占总灌溉面积的 2 .8%。因此 ,发展节水灌溉的重点在河水灌区与地面灌溉。黄河流域农田灌溉用水量 2 80亿m3,…  相似文献   

4.
1 问题的提出山东省章丘市垛庄水库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是在渠道灌溉灌区的基础上 ,全部改建成五级管网重力流输水、各种节水灌溉形式并存、高效节水的新型灌区。设计灌水模数为 0 .3L s·hm2 ,发展节水灌溉面积为 3 333 .3hm2 ,总投资 4890万元。自 1998年开始建设 ,计划到 2 0 0 2年分五年完成。工程建成后 ,灌溉系数可由原来的 10 %提高到 90 %以上。目前 ,主管路工程及配套设备已基本完成 ,并投入运行两年。灌区位于章丘市南部山区 ,管道工程地形复杂、起伏多 ,施工难度大的特点尤为明显。主管道 8次爬山 ,2次走隧洞 ,2 0次过…  相似文献   

5.
漳河灌区用水户参与式灌溉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漳河灌区位于湖北省中西部 ,设计灌溉面积 17.37万hm2( 2 6 0 .5万亩 ) ,地跨荆门、荆州、宜昌三个地市六县市 (区 ) ,是全国 9座灌溉 13 .33万hm2 ( 2 0 0万亩 )以上农田的国家大型灌区之一 ,居湖北省水库灌区之首。漳河灌区是以漳河水库为骨干 ,以灌区的中、小型水库和塘堰为基础 ,以大中型电灌站为补充的大、中、小相结合、蓄、引、提相配套的综合型工程。漳河水库总库容 2 0 .35亿m3,自 196 6年建成投入运用以来 ,累计为灌区提供工农业及生活用水 2 0 0多亿m3,为灌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灌区粮食产量由灌前的 3 .5亿…  相似文献   

6.
农一师塔里木灌区 ,分塔南、塔北两个灌区 ,多浪水库即位于塔北灌区 ,是塔北灌区唯一的灌溉调节水库。塔北灌区位于阿克苏河下游、塔里木河上游北岸 ,地处阿克苏市喀拉塔勒乡境内 ,灌区南北宽 4~ 2 0km ,东西长 75km ,总面积 75 0km2 。规划耕地面积 7.78万hm2 ,现有灌溉面积 4.2万hm2 。多浪水库系由阿克苏河塔里木拦河闸北岸分水闸引水入库 ,属旁侧式平原水库。 196 5年建时库容为 0 .11亿m3,1971年扩库 ,库容达 0 .43亿m3,设计入库引水流量 2 5m3 s ,1995年在老库边建一新库 ,库容 0 .77亿m3,新老两库相通 ,致使多浪水库…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德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节水工作。 1998~ 2 0 0 0年在全市实施以发展大田喷灌、果树微灌、大棚滴灌为主的“三灌”工程 10万hm2 ,其中粮田喷灌 8.4万hm2 ,果树微灌 0 .6万hm2 ,蔬菜滴灌 1万hm2 。据统计 ,截至 1998年底 ,全市投入资金累计达 13 0 96万元 ,发展节水工程灌溉 2 7.62万hm2 ,非工程节水灌溉 42 .63万hm2 ,累计节地 0 .64万hm2 、节水量 3 13 0 8万m3 ,累计增产粮食 180 74万kg、经济作物 43 15万kg。其中 ,渠道防渗工程控制面积 0 .64万hm2 ,建立防渗渠道 9.4万m ;低压管道灌溉面积 2 6.2万h…  相似文献   

8.
1 广西农村水利工作进展情况(1)大力开展以渠道衬砌防渗为重点的节水灌溉。广西现有耕地面积 2 6 1万hm2 ,其中水田面积 15 4万hm2 ,旱地面积 10 7万hm2 。历史上我区耕地有效灌溉面积曾达到 16 4.13万hm2 ,由于一段时间水利建设未得到应有重视 ,加上水利设施老化失修 ,非农业用地增加等原因 ,从 1981~ 1990年全区有效灌溉面积每年平均以 1.0 8万hm2 速度衰减。据 1995年统计全区 0 .1m3/s以上渠道长 5 .79万km ,其中已衬砌防渗仅 1.35万km ,仅占总长度的 2 3 .3 % ,渠系水利用系数平均仅 0 .42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9…  相似文献   

9.
1 基本情况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 ,与台海隔海相望 ,全省陆地面积12 .13万km2 ,人口 3 30 0万人 ,耕地 117.8万hm2 ,人均仅 35 3m2 ,属人多地少地区 ,是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之一。福建省共有山美、东张、北引、东圳、峰头 (资料暂缺 )五个大型灌区 ,均位于沿海地区 ,气候温和湿润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多年平均气温为 19~ 2 1℃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0 0 0~ 14 5 0mm ,四大灌区总人口 445 .38万人 (占全省13 .5 % ) ,工农业总产值 936亿元 (占全省 17.1% )。由此可见 ,四大灌区的可持续发展将对福建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  相似文献   

10.
1 灌区基本情况广东省雷州青年运河遂溪县灌区 ,建于 196 0年 ,总面积为16 .0 7万m2 ,设计灌溉面积 2 .6 4万hm2 ,占全县灌溉面积的70 % ,灌区总人口 5 9.82万人。雷州青年运河灌区总干渠由北向南纵贯县境 36 .6km ,东、西海河和东、西运河四大主干渠 ,从东到西贯穿整个灌区。本县灌区内干、支渠共计 5 6 7条 ,长816 .6km ,各类型井 4.74万眼。灌区东西临海 ,内陆平坦 ,高程在 2 0~ 45m(珠基 )的平原地带占 86 %。灌区东部地区年平均降雨 170 1.2mm ,西部沿海地区平均降雨为 14 84.6mm。但降雨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匀 ,4~ 9月…  相似文献   

11.
<正> 春灌自1992年3月3日引水至5月10日结束,连续放水68天,总干渠首农业用水4.2×10~8m~3。由于春旱少雨,属于正常用水。实浇一水小麦112.2万亩,二水小麦90.4万亩,三水小麦8.5万亩,白地30.6万亩。 通过灌区4个地市13个受益县79个乡552个受益村的灌溉成本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1.斗渠口平均综合成本每亩次5.91元,每亩9.59元,成本为0.052元/m~3。 2.斗渠口平均上交国家水费每亩次4.43元,每亩7.19元,成本0.039元/m~3。  相似文献   

12.
1 灌区水利工程现状宁南山区 195 8年以来 ,共建成大、中、小型水库 193座。其中大、中型 14座 ,小Ⅰ型 75座 ,小Ⅱ型 10 4座 ,总库容 8.77亿m3,设计灌溉面积 5 .6 38万hm2 ,实际年灌溉 2 .6万hm2 。对改善山区干旱面貌、增加粮食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由于地形、地貌的限制 ,宁南山区灌区都是以一座或几座水库为水源的小片灌区 ,灌区面积在 333 .3~ 12 86 .7hm2 之间。灌区共计配套各类渠道 2 983km。其中已衬砌渠道 1799km ,占渠道总长的 6 0 .3 %。根据灌区农业实际灌溉引水耗水量与有关资料 ,经分析测算 ,…  相似文献   

13.
陆杰臣  黄河光 《节水灌溉》2001,(5):20-20,29
1 基本情况  上思县那板水库为广西第三大水库 ,195 8年 10月动工兴建 ,196 0年 9月基本建成蓄水 ,1982年对大坝加高加厚 ,最大坝高为5 7m ,坝后电站一座 ,装机容量 12 6 0 0kW。集雨面积 494km2 ,多年平均来水量 5 .83亿m3,总库容 7.0 2亿m3,有效库容 2 .91亿m3。那板水库灌区以明江为界分南北干渠 ,原设计灌溉面积 86 2 0hm2 ,灌溉流量 9.5m3/s,干渠长度 83.6 5km ,支渠 2 37km。南干渠全长 9.3km ,设计灌溉面积 846 .7hm2 ,设计灌溉流量 1.5m3/s,196 5年建成 ,运行至今基本正常。北干渠设计全长 74.35km ,灌…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井渠结合灌区适宜的井渠灌水配比和灌水定额,以小麦品种豫麦57为材料,探索人民胜利渠灌区不同井渠灌水配比和不同灌水定额对土壤盐分、冬小麦分蘖数、株高、干物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纯井水灌溉模式下土壤含盐量明显大于纯渠水灌溉模式;井渠灌水配比是冬小麦干物质量累积的重要影响因素;灌水定额为900m3/hm2时,渠井用水比例为33%的灌水模式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桓台县系山前洪冲集平原井灌区 ,位于泰沂山北麓 ,黄河下游南侧 ,现有耕地 3 .2万hm2 ,粮田面积 2 .6万hm2 ,主产小麦和玉米 ,是个老井灌区 ,也是个农业高产县。近十几年来 ,水利科技人员不断试验、研究 ,摸索出桓台县平原井灌区农业节水优化组合模式 ,即 :科学调节降雨入渗及时空分布措施 ;土壤水综合开发利用措施 ;田间灌水技术组合配套措施 ;水肥结合调控高产措施。农业高效用水管理体系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率 ,降低了粮食成本 ,实现了地下水连续 10年采补平衡 ,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基础。1 科学调…  相似文献   

16.
为了内蒙古河套灌区盐渍化土壤的肥料高效利用,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将不同种类肥料和灌溉定额进行组合,研究其对土壤盐分的动态影响及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小麦收获后,除尿素处理外,有机肥、控释肥和缓释肥处理在常规及节水灌溉条件下耕层和剖面土壤电导率(EC)均值较试验初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有机肥处理在常规灌水条件下(灌水定额为1 005 m3/hm2),控盐效果略显优势;缓释、控释肥在节水灌溉条件下(灌水定额为750 m3/hm2),控盐效果更明显,剖面土壤EC均值较试验前分别下降16.4%,14.3%;尿素处理在常规灌水条件下,耕层及剖面土壤EC均值较播前分别增加3.6%,2.7%,积盐程度略高于节水处理.4种肥料处理的小麦产量较对照处理增产效果显著;缓释肥处理在常规及节水灌溉条件下均表现出显著的增产优势.综合考虑节水、增产、土壤脱盐等效应,获得优化灌水施肥模式为:缓释肥配二铵基施,生育期内不进行追肥,缓释肥为800.4 kg/hm2,二铵为350.6 kg/hm2,灌水定额为750 m3/hm2,产量为8 374.5 kg/hm2, 较当地农民习惯灌水施肥处理可增产2.14%、节水25%,作物耕层EC值和剖面土壤EC均值较播前分别下降18.6%,16.4%.  相似文献   

17.
资源性缺水已经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分析农户承受力水价是水价改革的重要环节.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水价改革的目标,以新疆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灌区为例,运用意愿调研法和水价-水量模型,以完全成本水价为基础,分析该灌区农民灌溉水价承受力及实施完全成本水价和承受力水价后的节水效益.结果表明:灌区完全成本水价和农民承受力水价分别为0.3918元/m3和0.439元/m3,与现行水价0.25元/m3相比,灌区水价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完全成本水价下,亩均灌水量可比田间实际灌水量节约1078.35 m3/hm2,约为15%,节水潜力很大;其他条件不变时,完全成本水价下的亩均用水量与定额管控下的灌水量趋于一致.灌区应结合农业水权水价改革实际状况,不断深化完善农业水价水权,以期为水权市场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鲇鱼山灌区位于河南省信阳市东商城、固始、潢川三县境内 ,设计灌溉面积 9.5 3万hm2 ,有效灌溉面积 7.33万hm2 ,设有总干渠、干渠及分干渠计 11条 ,干渠全长 2 97.7km ,灌区总干渠最大引水流量 119.2 6m3/s ,年均灌溉引水量 2 .36亿m3。由于该灌区全部为土坡渠道 ,渠堤渗漏的存在 ,增加了输水损失 ,制约了渠道的输水能力 ,损害了渠道的输水安全 ,严重影响灌区工程效益的发挥。因此 ,决定对渠堤进行帷幕灌浆防渗试验。1 渠堤灌浆设计(1)灌浆方式。根据试验渠段工况 ,结合土坝灌浆试验 ,试验段采用孔底注浆、全孔灌注的劈裂式灌浆 ,…  相似文献   

19.
棉花高密度栽培技术吸收和综合了“矮、密、早”栽培技术和宽膜棉技术的优越性,更充分地利用了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可大幅度提高棉花单产。乌苏市是自治区重点产棉县(市),全市棉花2.67万hm2,2001年共推广高密度栽培5267hm2。 棉花常规栽培方式667m2株数0.8~1.1万株,高密度栽培技术只是667m2株数增加到1.6~1.9万株,我市对照试验表明:它的基本成本(灌水、播种、薄膜、机耕等)不变,667m2仅增加了施肥和调控管理成本约75元。实践证明平均每 667m2可增产皮棉 32kg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农业生产对农业生态系统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2012-2013年在冶河灌区开展小麦、玉米轮作区农田土壤含水率和硝态氮田间试验,同时对地下水位和水质进行了监测。通过分析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小麦、玉米轮作周期0~300cm土层范围内,土壤含水率变化呈X型。计划灌水定额相同,不同地块灌溉引起土壤含水率明显变化的土层深度不同,其原因是主要受土壤初始含水率和土壤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小麦、玉米轮作周期0~300cm土层范围内,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变化呈单调递减曲线。2013年3月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最高,2013年5月硝态氮的淋洗量最大。在地下水位埋深8~9m,灌水量为900~1 200m3/hm2时,硝态氮运移主要发生在耕层土壤,施肥和降水是土壤硝态氮向深层土壤淋洗、地下水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