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以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的总RNA为模板,运用RT-PCR方法扩增了SD大鼠层粘蛋白受体基因, 并将其克隆到pMD18-T Simple载体中进行测序,运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获得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的SD大鼠层粘蛋白受体基因的ORF片段包含了朊蛋白基因的完整编码区,共888个核苷酸, 该基因内无内含子,编码295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推测其相对分子质量约32.6 kD.与已报道的绵羊、家鼠、猪、牛、人相应序列作比较,发现其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SD大鼠层粘蛋白受体的氨基酸点突变位点为V176M,G243E.研究结果为探讨层粘连蛋白受体基因的功能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在比较我国猪轮状病毒(PRV)强弱毒株非结构蛋白NSP4 cDNA序列时发现,两者在可能与致病性有关的区域(aa112~aa175)内存在显著差异.为进一步研究这种变异是否与毒力改变有关,本研究从我国流行弱毒株JL94中扩增Nsp4基因并突变其135、136和138氨基酸位点,以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重组蛋白的形式在大肠杆菌Rosseta中表达突变和未突变两种Nsp4蛋白C端编码aa 112~aa 175的截短蛋白并用Glutathione SepharoseTM 4B亲和纯化.将纯化的两种蛋白均以40 μg的剂量腹腔接种新生BALB/c乳鼠.结果显示,接种GST-Nsp4突变重组蛋白组,有大部分小鼠先后发生腹泻(7/12),接种未突变GST-Nsp4重组蛋白组,只有少部分小鼠发生先后腹泻(3/12),而注射PBS的对照组,均未发生腹泻.本研究证明PRV Nsp4第135位、136位和138位氨基酸位点的变异影响蛋白毒性的改变,其致腹泻活性具有明显差异(p<0.05).为进一步研究PRV的致腹泻机理和防制及其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黑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对吐鲁番黑山羊毛色的影响,试验采用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对吐鲁番黑羊MC1R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及其与毛色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C1R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954 bp,编码317个氨基酸,编码区存在2个错义突变(c.218 T〉A,p.73 Met〉Lys;c.361 G〉A,p.121 Asp〉Asn)和3个同义突变(c.429 C〉T,p.143 Tyr〉Tyr;c.600 T〉G,p.200 Leu〉Leu;c.735 C〉T,p.245 Ile〉Ile)。SNPs分析表明,单倍型AATGT数量占62%。初步认为MC1R基因可以作为吐鲁番黑羊黑色被毛调控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4.
5.
利用PCR技术扩增日本血吸虫Sj CHGC06822 ORF全长序列,以p ET28a(+)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进行表达,His-Ni柱层析纯化r Sj CHGC06822/His蛋白后,生物信息学分析其可能结构,Western blot分析其抗原性。利用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评估其免疫效果,ELISA分析血清抗体亚型变化。结果显示,获得日本血吸虫Sj CHGC06822的完整ORF序列591 bp,编码192个氨基酸,序列aa37~aa72含一个EF-hand手性域结构,无信号肽及跨膜结构。获得的Sj CHGC06822/His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在2次独立BALB/c小鼠实验中,与PBS对照组相比,Sj CHGC06822/His蛋白免疫组诱导小鼠获得30.36%、40.26%减虫率和30.14%、12.28%肝脏减卵率,血清Ig G抗体免疫及感染后持续增高,Ig G2a和Ig G1水平随免疫次数增高,感染后出现下降,但Ig G2a/Ig G1(1)水平持续增加。本研究成功克隆了Sj CHGC06822基因,并成功表达纯化了r Sj CHGC06822/His蛋白,且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良好。Sj CHGC06822蛋白免疫可以诱导BALB/c小鼠产生一定的保护力,诱导宿主的免疫应答更偏向于Th1型。  相似文献   

6.
分离昆明小鼠与BALB/c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经Con-A活化,提取细胞总RNA,RT-PCR获得小鼠Ii分子(P31、P41)基因,DNAStar软件分析序列。将BALB/c小鼠P31/P41分子插入到pGEX-KG多克隆位点构建原核表达载体,IPTG诱导并经GST标签蛋白纯化柱纯化表达蛋白,将GST-P31/P41蛋白分别与弗氏佐剂混合乳化后免疫家兔,采集血清。测序分析显示,两品系小鼠P31、P41均分别为648、840bp,编码215个、279个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昆明小鼠、BALB/c小鼠P31、P41分子与GenBank已登录核苷酸序列与/或氨基酸序列均存在多个位点差异,且所克隆的两品系小鼠P31分子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6%;两种小鼠P41分子之间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99.3%;通过与人、鸡对应Ii分子进行比较,发现与人同源性较高,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79.0%以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73.0%以上,而与鸡同源性相对较低,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55.0%以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41%以上。IPTG诱导并纯化后获得GST-P31/P41蛋白,免疫家兔后所采集的血清经ELISA、Western-blotting证实获得了兔抗P31/P41多克隆抗体。结果表示,昆明小鼠与BALB/c小鼠Ii分子间存在差异位点,并成功制备了兔抗Ii分子多克隆抗体,为开展靶向性表位疫苗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高坡猪MSTN基因多态性和结构功能,试验采用PCR技术对MSTN基因的全部外显子进行克隆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运用生物信息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MSTN基因的三个外显子中,仅在第三外显子63 bp处发现了C/T单核苷酸突变位点。该位点属于同义突变,只是引起密码子改变,所编码的氨基酸并未改变,蛋白质三级结构空间构象未发生变化。说明MSTN蛋白预测为亲水性蛋白,具有信号肽、跨膜结构,属于分泌蛋白。  相似文献   

8.
参考大鼠EGF基因序列,用PCR方法对SD大鼠EGF基因cDNA序列进行了克隆,获得了SD大鼠EGF基因的3 522bp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JX149564),其中CDS长度为3 186bp,编码了1 061个氨基酸。SD大鼠与国外报道的大鼠、小鼠、原鸡、猕猴、人等5个物种的EGF基因cDNA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7.6%、83.4%、59.7%、76.4%、73.5%,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2%、80.1%、52.6%、69.7%、69.4%。这一结果表明了EGF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但不同物种之间也具有特异性。通过比较SD大鼠EGF基因与GenBank数据库中发布的EGF基因的cDNA序列,本试验发现了22个SNP位点,其中9个没有改变氨基酸残基的性质,这一研究结果为EGF基因的SNPs数据库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克隆测序了牦牛、犏牛TSPY基因的编码区全序列,并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了该基因的编码区序列、蛋白结构和进化关系.结果表明,牦牛和犏牛TSPY基因编码区序列长度均为954 bp,编码317个氨基酸,牦牛与普通牛TSPY基因序列的一致性分别为98.95%,犏牛与牦牛、普通牛TSPY基因序列的一致性分别为98.95%、99.79%,杂交后代犏牛与亲本序列差异表现在第113位核酸位点发生了改变(T→T→C),导致第38位氨基酸发生变化(V→V→A).牦牛和犏牛TSPY蛋白含有TSPY家族典型的SET/NAP保守结构域,与人、鼠TSPY蛋白结构域一致,推测牦牛和犏牛TSPY蛋白在雄性减数分裂过程中参与了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绵羊肺腺瘤与基因突变的关系,从绵羊肺腺瘤病毒感染的病羊肺脏组织扩增kras、nras、pik3ca、egfr、p53基因突变频率高的位点所在外显子核苷酸序列,应用PCR-SSCP技术和测序分析检测基因突变。结果显示,nras、pik3ca、egfr基因未检测到突变。2个阳性样品kras基因第1外显子检测出突变,核苷酸突变为点为35G→T,编码的氨基酸位于第12密码子为12G→V。1个阳性样品p53基因第7外显子检测出突变,核苷酸突变位点为825T→C,编码的氨基酸未发生突变,依然是C。为绵羊肺腺瘤病毒(OPAV)分子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牛源粪肠球菌感染对小鼠PRNP和PRND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用牛源粪肠球菌感染小鼠,在1~7 d内解剖小鼠,制作病理组织革兰氏染色及石蜡切片HE染色,最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感染后1~7 d内PRNP和PRND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牛源粪肠球菌感染BALB/c雌鼠后,肾脏组织病变较明显,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确实对...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对乌蒙凤鸡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并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以乌蒙凤鸡为研究对象,构建DNA池,PCR扩增GH基因所有外显子和部分内含子,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GH基因多态性,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GH蛋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及基本性质(理化性质、疏水性、信号肽、跨膜区、卷曲螺旋区及保守结构域)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乌蒙凤鸡GH基因存在8个SNPs,分别是T1453C、A1489G、A1512G、G2152A、G3206A、G3347A、C3452A和C3453G,其中G2152A、C3452A和C3453G只发生在无凤头乌蒙凤鸡中;C3452A、C3453G位于非编码区,T1453C、A1489G、A1512G、G2152A和G3206A位于内含子上,G3347A位于外显子5。突变后GH基因mRNA结构发生变化,自由能提高,稳定性降低。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GH蛋白为分泌蛋白,含有信号肽序列,有1个典型的卷曲螺旋结构和疏水区,保守结构域在10~214位氨基酸之间,为非跨膜蛋白,且不稳定。结果表明,乌蒙凤鸡GH基因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可为乌蒙凤鸡的保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根据已报道的哺乳动物朊病毒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了25只东北虎的朊病毒基因,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表明,所得到的东北虎朊病毒基因片段为402bp,编码134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67%。共发现了4个核苷酸多态性(T423C,A501G,C511A,A610G),其中C511A和A610G的碱基突变导致K171Q和A204T氨基酸的变异。与已报道的猫、貂、绵羊、鼠和犬等哺乳动物的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与猫(AF003087,97.3%)和绵羊(97.3%)的氨基酸同源性最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动物不同组织中GLUD1基因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物种中GDH蛋白的结构差异,明晰GLUD1基因的表达模式与GDH蛋白的功能。[方法]分别采集大鼠、绵羊、梅花鹿的肝脏、肾脏、皮肤、脂肪和肌肉5种新鲜组织样品。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采用荧光定量PCR法(qRT-PCR)分析3种动物不同组织中GLUD1基因的表达情况;利用无重复双因素分析方法表征GLUD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比较人、小鼠、大鼠、山羊、绵羊、牛和猪7个物种GDH蛋白氨基酸序列,模拟这7个物种的GDH蛋白三维空间结构。[结果]GLUD1基因在大鼠、绵羊和梅花鹿的5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肝脏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其他组织;该基因在大鼠和梅花鹿肝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绵羊肝脏组织中的表达量,在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梅花鹿肾脏组织中的表达量。人GDH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猪、牛、山羊和绵羊的序列相似度较高,而大鼠与小鼠GDH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达到99.10%。大鼠、人、猪的GDH蛋白氨基酸序列中分别存在2个(第8位丙氨酸→缬氨酸、第40位丙氨酸→缬氨酸)、1个(第23位丙氨酸→丝氨酸)、2个(第33位丙氨酸→苏氨酸、第39位丙氨酸→苏氨酸)物种特异性突变位点。小鼠、大鼠、人的GDH蛋白预测为三聚体结构,山羊、绵羊、牛和猪的GDH蛋白预测为同源六聚体结构。[结论]GLUD1基因在大鼠、绵羊、梅花鹿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在肝脏中都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不同物种GDH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高,但依旧存在一定的序列差异性,并且存在数个对应物种特异性的氨基酸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TLR2)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中国美利奴羊布鲁氏菌病易感性的相关性。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NCBI上公布的绵羊TLR2基因序列进行比对,选出多态位点丰富的片段进行扩增,运用PCR-SSCP的方法对206个中国美利奴布鲁氏菌病阴性样本和80个中国美利奴羊布鲁氏菌病阳性样本进行TLR2基因的多态性检测,然后对不同等位基因的PCR产物进行测序,确定该基因的多态性位点,经卡方检验分析每个SNP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及其多态性与布鲁氏菌病易感性的相关性,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RNA二级结构及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结果表明,在279 bp的序列中共检测到3个SNPs,分别为:C1731T、G1737C和G1749T,均未引起对应氨基酸的改变,属于无义突变。这些位点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突变位点均能引起RNA二级结构和最小自由能的改变,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均未改变。由此得出,中国美利奴羊TLR2基因的3个SNPs位点(C1731T、G1737C和G1749T)与中国美利奴羊布鲁氏菌病易感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为阐明陇东肉牛对氧磷酶1(paraoxonase 1,PON1)基因的结构与功能,本研究运用PCR扩增陇东肉牛PON1基因所有外显子序列并测序,通过Seqman软件完成序列拼接,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和分析其碱基组成、开放阅读框及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原子组成、氨基酸残基数、亲水性和疏水性、分子质量、等电点、二级结构、高级结构等。结果显示,陇东肉牛PON1基因CDS区序列全长1 068 bp,编码355个氨基酸残基,其中数目最多的为亮氨酸(Leu),数目最少的为半胱氨酸和色氨酸(Cys和Trp)。碱基组成中A+T含量(56.55%)高于G+C含量(43.26%)。与GenBank中牛PON1基因序列(登录号:EU289337)比对分析发现,在PON1基因外显子4、6、8、9中存在突变,但均未导致氨基酸发生变化,为同义突变。PON1蛋白的原子组成是C1810H2796N454O533S12,分子质量为39.83 ku,理论等电点为5.24,为稳定的水溶性蛋白质。PON1蛋白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延展链、α-螺旋和β-转角分别由159、116、55和25个氨基酸构成,最终形成了以无规则卷曲和延展链为主的混合型。PON1蛋白的疏水性结果表明,第8位苏氨酸(Thr)疏水性最强(最高分值2.878),第299位脯氨酸(Pro)亲水性最强(最低分值-2.222)。本试验结果为深入研究陇东肉牛PON1蛋白功能及探讨PON1基因突变对甘肃地方肉牛胴体、肉质性状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绵羊繁殖力的影响机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来快速提高绵羊的繁殖性能,本实验采用直接测序法对杜泊羊与湖羊群体5个基因中的突变位点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测序后序列通过DNAStar软件预测蛋白质二级结构;统计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纯合度、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并将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杜泊羊ESR2基因中的RS428438934位点处发生T→C突变,导致氨基酸发生了改变,CC与CT、TT与CT基因型之间产羔数差异显著;RS418841713在杜泊羊与湖羊中都具有多态性,处于不平衡状态;RS398521635、RS402413016、G7、G8、RS417060437、RS604746425在杜泊羊与湖羊中均只有1种基因型,无突变类型,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sequence the exonic and splice site regions of 5 cardiac genes associated with the human form of familial 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 in Doberman Pinschers with DCM and to identify a causative mutation. ANIMALS: 5 unrelated Doberman Pinschers with DCM and 2 unaffected Labrador Retrievers (control dogs). PROCEDURES: Exonic and splice site regions of the 5 genes encoding the cardiac proteins troponin C, lamin A/C, cysteine- and glycine-rich protein 3, cardiac troponin T, and the beta-myosin heavy chain were sequenced. Sequences were compared for nucleotide changes between affected dogs and the published canine sequences and 2 control dogs. Base pair changes were considered to be causative for DCM if they were present in an affected dog but not in the control dogs or published sequences and if they involved a conserved amino acid and changed that amino acid to a different polarity, acid-base status, or structure. RESULTS: A causative mutation for DCM in Doberman Pinschers was not identified, although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were detected in some dogs in the cysteine- and glycine-rich protein 3, beta-myosin heavy chain, and troponin T genes. CONCLUSIONS AND CLINICAL RELEVANCE: Mutations in 5 of the cardiac gene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CM in humans did not appear to be causative for DCM in Doberman Pinschers. Continued evaluation of additional candidate genes or a focused approach with an association analysis is warranted to elucidate the molecular cause of this important cardiac disease in Doberman Pinschers.  相似文献   

19.
羊朊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从6只羊(3只藏绵羊和3只山羊)全血中提取基因组总DNA,用所设计引物以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细胞型朊蛋白(PrP^c)基因,并克隆到pMD 18-T载体。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羊PrP基因片段大小为771bp,包含了羊朊蛋白基因的完整编码区序列,为包含在单一外显子内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其与国外报道的已知序列基本相同。所克隆的羊PrP基因含5个短而富含G-C的元件,可编码八肽Pro—His—Gly—Gly—Gly—Trp-Gly—Gln或九肽Pro—Gln/His—Gly—Gly—Gly-Gly—Trp—Gly—Gln。这些PrP基因序列相比较,其核苷酸序列和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在99.0%~100.0%和98.1%~100.0%之间。共发现17个碱基替换,其中6个为同义码替换、11个为异义突变。异义突变中,除SY200301~SY200303的S240P和MY200301的M112T外,其余均位于PrP氨基酸125~228的C-端球形结构区,分别为MY200301的G129S突变、MY200302的T191R突变、MY200303的G127S突变及SY200302和SY200303的H143R和R211G。6个羊PrP基因均为密码子136、154和171的PrPARQ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