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冬枣是大荔县的主导产业。本文介绍了大荔冬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大荔冬枣品质的建议,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冬枣是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的主推农产品,因其独特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为提高冬枣的品质和口感,果农应采用冬枣套袋技术进行试验示范。本文主要分析套袋冬枣的特点和配套技术,以期为大荔县冬枣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使大荔冬枣成为明星品牌,实现大荔冬枣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4):109-110
近年来,大荔县冬枣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大荔农民经济增长的一大主导产业。大荔冬枣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深加工领域也开始进军,给农民带来的经济消息显而易见,大荔冬枣的美名也逐渐为人熟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品种结构单一、果品质量存在隐患、枣农素质缺乏,产业链有待延伸,开发程度不够等。通过对陕西省大荔县冬枣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分析了冬枣的栽培技术,市场信息,产品质量,销售渠道等方面,指出大荔冬枣适合的发展之路。本文主要写了大荔县冬枣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产业发展道路上与之关联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合理化的意见或建议,使冬枣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打造大荔冬枣品牌化道路,走出大荔,走出世界,为更广大的消费者所熟识。  相似文献   

4.
提高大荔冬枣果品质量是当前大荔冬枣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就大荔设施冬枣生产中存在的以下问题,开展全面调查,分析归纳总结,就改善生产过程中设施条件、确保果品质量安全,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8月17—19日,由陕西大荔县绿苑红枣专业合作社投资80万元,在当地举办的2011中国大荔冬枣展销推介会,吸引了来自全国的70余家客商、5f1家合作社理事会及300余名种植大户。推介会共设展位20个、参展项目100余个,推介会通过品尝、现场观摩、举办论坛、评选冬枣之星等内容向客商展示大荔无公害有机冬枣。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山东泉林嘉有肥料有限责任公司"嘉有生命源回访月"回访的第六站,来到了著名的冬枣之乡——陕西大荔县安仁镇。大荔冬枣以品质优良、甘甜清香、营养丰富,深得广大消费者青睐。当我们来到安仁镇石铁村周富军大哥的冬枣大棚时,周大哥正在外面歇息。周大哥领着我们进了大棚,"我这枣树用了嘉有生命源腐植酸后,效果比较理想,叶子又厚又绿,长势很旺。以前锈病发生严重,落叶较早,树体储藏养分少,造成枣蕾因营养供应不足而发  相似文献   

7.
张娟 《吉林农业》2010,(6):109-109
大荔冬枣以色泽光亮赭红,皮薄肉脆,细嫩多汁,甘甜清香,营养丰富,俏销国内外。塑料大棚冬枣更是提高了大荔冬枣的经济效益。文章通过建棚、扣棚、整形剪枝、肥水管理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塑料大棚冬枣的栽培技术,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冬枣已成为大荔县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在陕西乃至全国均有极高的影响,然而在大荔设施冬枣发展进入新常态,设施栽培面积逐年突增,产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冬枣产品质量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文章针对大荔设施冬枣提质增效途径及措施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9.
何宇 《陕西农业科学》2023,(2):30-33+73
以陕西大荔冬枣为试材,通过不同的涂膜保鲜处理,即:1.5%石榴皮提取液、1%壳聚糖溶液、1.5%石榴皮与1%壳聚糖复合溶液对冬枣进行涂膜处理,以清水作为对照,4℃低温贮藏,每隔9d测定枣果的腐烂率、失重率、硬度、维生素C、总糖量、丙二醛(MDA)、乙醇等指标,研究石榴皮提取液涂膜法对冬枣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壳聚糖溶液、1.5%石榴皮提取液能不同程度的减轻贮藏期间冬枣品质的下降。复合涂膜处理的保鲜效果最好,能很好地降低其失重率与腐烂指数,维持枣果的硬度和总糖及Vc含量,抑制MDA和乙醇含量增加,有效维持了冬枣果实的贮藏品质。说明石榴皮提取物可以用于冬枣的贮藏保鲜,并且复合涂膜处理较单独涂膜效果更佳,为果农研究新方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沾化区作为滨州市辖区,是国家命名的"中国冬枣之乡",沾化冬枣产业,经过30余年的精心培育,沾化冬枣面积持续稳定在2万hm~2,2016年总产3.25亿kg,实现产业产值30亿元,枣农人均冬枣纯收入达到8562元,成为助农增收的重要特色产业。为不断提高冬枣产量和提升冬枣品质,结合近几年沾化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摸索出一套适合鲁北地区冬枣高校平衡施肥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大荔冬枣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特点,研究阐述了冬枣上主要病虫害的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并提出了绿色防控技术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12.
<正>时至盛夏,记者一行来到了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这里是我国著名的"冬枣之乡",其冬枣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在康熙年间更是成为皇室贡品。在大荔范家镇,冬枣产业成为群众致富的主导产业,全镇总面积达到三万多亩,总产值超过十个亿。同国内众多优质水果产区一样,辉煌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中阿撒可富复合肥的全力支持以及众多农资人和种植户们的努力耕耘。口口相传,枣乡树品牌1995年,离开供销社的董振华自主创业,做起了农资生意,  相似文献   

13.
滨州市冬枣产业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玉梅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6):121-123,164
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滨州市冬枣产业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滨州冬枣在区位、技术、品牌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农户素质和产业化水平方面存在一定不足。面临市场混乱和食品安全的威胁.应抓住市场需求空间较大和政策倾斜的机会。提出了促进冬枣健康发展的对策,包括建立冬枣产业化组织,促进冬枣协会的完善与发展;提高农户的整体素质,推进冬枣商品化处理和贮运技术;深化滨州沾化冬枣的品牌保护,实现滨州沾化冬枣绿色、休闲产业之路,最终实现冬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果面缺陷冬枣实时检测,并解决缺陷的尺寸与位置不同影响检测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单次多目标检测器(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SSD)的果面缺陷冬枣实时检测方法.以陕西大荔冬枣中的虫蛀、轮纹和木质化3种缺陷果和正常果为研究对象,在数据采集设备下采集实际分拣图像,然后通过数据增强...  相似文献   

15.
2015年4月1日,记者从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获悉,我国审定通过首个有关冬枣的国家标准,预计2015年五六月份发布实施,以后农户在种植、出售、交易冬枣时将会更为规范. 大荔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陈德全介绍,大荔县作为全国冬枣的主要产区之一,种植面积近30万亩,曾获国家林业局授予的"中国枣乡"称号.但冬枣在全国没有统一标准,冬枣农户有时用药不规范等,导致冬枣质量难以保证.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内,黄骅冬枣产业凭借着自身独特的地理条件因素优势取得了不俗的发展,其国内知名度得到提升,冬枣产业的收入也不断增加.本文通过介绍其产业的发展状况,利用SWOT分析法来介绍当下黄骅冬枣产业所存在的内部优势劣势和面临的外部机遇威胁.以此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为黄骅冬枣产业未来进一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对策建议,推进黄骅冬枣...  相似文献   

17.
冬枣,果皮薄,果形美观,果肉细嫩脆甜,营养丰富,熟鲜品质极佳,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几年,我省冬枣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不断提高,不少果农忽视了枣果品质的提高,我们在冬枣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优化冬枣品质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王敏  高宗军  庞绪贵  代杰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674-20676,20679
利用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数据,对沾化冬枣的品质进行统计分析,以生态地球化学的观点研究了冬枣主要成分与对应土壤中微量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了解微量元素的生态地球化学效应。结果表明,土壤B、Cr微量元素与冬枣的品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微量元素对冬枣的食品安全生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冬枣属于鲜食经济树种,能给果农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冬枣树不但生产性能比较好,而且还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冬枣在生长过程中,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并且抗逆性也非常好。但是想要种植出更高质量、更高品质的冬枣树,在培育当中就要严格筛选枣苗,并为冬枣提供更加适合的生长环境,以保证枣苗的种植质量,培养出优质高产的冬枣。本文结合生产实践,从苗木培育、种植、土地施肥、浇水、整形修剪,以及病虫害防控和包装与运输等角度进行分析,对冬枣标准化高效种植技术进行了探究,并对冬枣的生产和管理提出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陕西省大荔县冬枣养分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于2016年12月在该县冬枣主产区枣园进行养分投入情况调查,采样分析土壤速效养分质量分数,对该区氮磷钾养分投入及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做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冬枣施用的氮(N)、磷(P_2O_5)、钾(K_2O)肥均高于该地区推荐用量。氮、磷、钾3种养分投入量配比为N∶P_2O_5∶K_2O=1∶1.12∶1.05,与最佳配比(N∶P_2O_5∶K_2O=1∶0.60∶0.75)相比比例失调。养分投入方式以基施为主,追施为辅,氮磷肥基追比例为9∶1,钾肥基追比例为8∶2。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平均值为89.2 mg·kg~(-1),不同农户间差异较大,含量丰富与缺乏现象均有存在。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平均值为18.0 mg·kg~(-1)。大荔冬枣产区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较高,平均水平为215.8 mg·kg~(-1)。有机质质量分数较低,平均为10.2 g·kg~(-1),中微量元素含量适中或丰富。针对大荔冬枣园施肥与土壤肥力现状提出"重施有机肥,稳磷控氮钾,喷施中微肥"的施肥原则,指导枣农科学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