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对"罗虚代尔原则"、"新型国际合作制原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规定原则进行对比分析,以此为主要判断依据,从入退社自由、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利益分配和教育培训等五个方面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异化度测量指标体系,以十堰市14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调查对象,对其异化程度进行定量测度,有助于挖掘合作社异化原因并对其运营提供合理化建议,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素美 《河南农业》2015,(16):14-16
以河南省为例,探讨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管理现状,认为目前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存在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制度规范不清晰执行不严及由于成员异质性而导致的合作社的盈余管理上存在着与合作社法不一致的漂移现象。并从加强对合作社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进一步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并提高其可执行性、重视并合理利用合作社成员的异质性现象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财务工作不规范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规范的一个重要体现,它造成了合作社财务管理的混乱及合作社与普通成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合作社职能的发挥.该研究从内部控制制度、会计核算和盈余分配3个方面分析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的突出财务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强化财务管理意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专业指导、加强资金资产管理和健全收益分配机制等建议,以促进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2008年2月,宁县焦村乡任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甘肃省首家以土地入股为主的合作社——宁县焦村民生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55万元,成员203户,876人、土地2261亩,分别占全村人口的64%、耕地的73%。按照"责权平等、收益共享、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原则,合作社规定每亩土地为1股,现金400元—500元为1股,单个成员入股不得高于100股,把土地进行统一规划,集中发展苹果产业。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在果园取得  相似文献   

5.
张菊  邓军蓉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2148-2150
以湖北省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现有制度背景下的盈余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作社盈余分配的问题主要有:公积金提取比例随意性强,没有依法进行盈余分配,公积金没有量化到个人.合作社盈余分配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普通成员不了解合作社相关法律法规,合作社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政府部门对合作社财务监督不力.为此,提出应该重视合作社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学习、健全合作社评估及监督机制和规范合作社盈余分配制度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定西市292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从社员因素、合作社基本情况、治理结构、经营状况、盈余分配与风险承担情况、政策扶持、发展阻力等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显示,社员对合作社的认知、负责人文化程度、退社要求、合作社盈利能力水平、社员人均年纯收入与非社员相比状况、盈余分配情况、政策扶持、社员对合作社满意度等变量显著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空壳化"。基于实证研究结果,从建立健全合作社退出机制、增强合作社实力、调整对政府关于合作社数量的考核要求等方面,提出改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重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其发展对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但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异化因素已经对它的发展形成了阻碍。以四川省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例,从自愿民主、所有者与惠顾者统一、盈利及返还3个层面建立7个指标,运用熵值法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异化程度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异化程度普遍保持在40%左右,盈利返还方式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异化程度影响较大,自愿民主因素影响次之;通过强化二次返利的盈余分配方式,强调普通社员对合作社日常事务的参与,培养原有社员的服务能力,可以有效防止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异化。  相似文献   

8.
成员异质性已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余分配问题。从合作社成员的资源禀赋、参与行为、风险分担以及盈余分配4个方面来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异质性问题,并分别利用传统的Shapley值法和改进的Shapley值法构建盈余分配模型,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制订盈余分配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诞生,一般都有一个或数个“能人”起着关键的核心作用。在专业合作社成长初期,由于受素质、能力等方面条件局限,要促成相对弱小、分散和缺乏合作意识的农民走向联合,除加强政府引导、扶持之外,注重发挥农村“能人”的领头、示范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按照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合作社“成员地位平等,实行民主管理”。然而,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践中,却出现了“能人”决策、“能人”治社与民主管理原则不协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核心问题。可分配盈余需依据社员与合作社交易额(量)进行分配和资本报酬有限的原则。当前在合作社发展实践中,合作社盈余分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不足,围绕完善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发挥服务成员,增加农民收入这一目标,笔者进行了相关调查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普通成员视角的农民合作社剩余侵蚀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剩余侵蚀已成为农民合作社健康成长、规范发展的掣肘,探索剩余侵蚀现象并寻求农民合作社可持续发展之策,对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收入分配理论和产权理论,利用甘肃省农民合作社实地调查数据,采用Logit回归模型,从普通成员视角分析了甘肃省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出现的剩余侵蚀现象及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剩余侵蚀现象,主要有:20.83%的普通成员表示没有得到二次盈余返还,30.63%普通成员表示从未行使表决权,还存在私自占有交易佣金、挪用盗用合作社资产和为他人担保等损害普通成员的利益的现象,比例分别为20.63%、18.96%和34.79%。普通成员与合作社的关系、是否入股和加入合作社的目的对剩余侵蚀有着显著影响,普通成员对合作社运营管理关注度不高、重视度不够、参与度不足,无法形成有效监督,导致合作社剩余被管理者侵蚀。因此,政策应加强引导完善分配制度,明晰内部产权归属,强化社会服务功能,以提高对合作社的认知水平,保障普通成员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当前合作社的发展普遍存在着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而良好的合作社治理结构,特别是其内部治理机制是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关键。村干部领办型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类型之一,通过对江苏省15家村干部领办性合作社的深入调研,发现合作社在治理过程中存在权威治理取代民主管理、关系信任取代民主监督、利益分配差序化取代平等化等治理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完善合作社的内部治理机制,促进合作社的健康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法》自2007年实施以来,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带动农户致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概述了合作社生产的原因和主要特征,基于合作社盈余分配制度,把按交易额分配确立为合作社的本质规定性,体现了合作社的价值和意义。但从实践过程来看,我国部分合作社并没有严格落实按交易额分配盈余,而且存在部分社员“搭便车”行为。针对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发展现状,基于合作社的本质规定,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措施,对合作社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京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京郊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具有一定基础和规模,在引导农民发展地区产业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同时在京郊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合作社规模小、产品单一、管理运作不规范、人才匮乏、资金普遍短缺、经营管理水平有限等制约合作社发展的问题,因此应整合资源优势,不断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加强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水平,保证京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持续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典型实例剖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契约组织模式的几种类型,认为实现“公司+合作社+农户”契约关系稳定能有效降低生产经营的交易费用,且有利于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契约关系稳定性实现的路径: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加快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化经营组织健康发展;执行严格的合同管理;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规范与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建设等。  相似文献   

16.
马强 《现代农业科技》2014,(12):285-286
山东省昌乐县石家河黄烟专业合作社通过探索研究,走出了一条"减工降本"烟草合作社道路。合作社建有育苗、农机、采收、烘烤、分级5类专业化队伍,为社员提供从育苗到烘烤的全程专业化服务。依靠烟草部门的"系统保障",合作社构建起"烟草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的运行机制,并探索实行了"社统队分、统一核算"的管理模式,真正让规模化种烟户实现了"简单种烟,轻松赚钱",合作社道路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农村资金互助社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资金来源不足、制度环境不完善、风险控制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从制度建设、风险管理、学习机制、民主监督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农村资金互助社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吕娜 《农学学报》2016,6(7):96-100
国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涉农项目是支持合作社发展,支持农业和农民的重要方式。本研究通过对20个合作社承担涉农项目的实践操作的深入探讨,总结归纳出四类合作社涉农项目管理模式,并对其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项目管理相关理论和涉农项目的特殊性,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涉农项目建设的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对改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涉农项目的建设管理水平和提高项目建设效果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考查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的规范化水平,对深化合作社质量提升行动具有积极意义。以四川省的99家果蔬类合作社为例,从组织结构、生产经营服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和分配制度共5个维度构建合作社规范化评价理论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合作社的规范化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样本合作社的规范化水平普遍不高,超过一半的合作社规范化评价综合得分都处于全部样本的平均值之下。具体维度上,组织结构、财务管理、管理制度、生产经营服务、分配制度规范化的得分依次降低。分组类比发现,成立时间较早、社员规模较大、理事长为非村干部和年营业额较高的合作社规范化评价综合得分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