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更好的防治黄瓜疫病,从湖南、贵州等地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放线菌106株,采用平板对峙法及发酵液抑菌试验筛选对黄瓜疫霉菌(Phytophthora melonis)具有拮抗活性的放线菌。结果表明,106株放线菌中有26株对黄瓜疫霉菌有抑制作用,抑菌带达到5 mm及以上的有5株,其中2号菌株的拮抗作用最明显,发酵液稀释5倍后对黄瓜疫霉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仍达76%。对2号菌株进行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初步将其鉴定为绛红褐链霉菌(Streptomyces purpeofuscus)。  相似文献   

2.
采用平板对峙法,从湖南水稻根际土壤样品中筛选对水稻稻瘟病具有抑菌活性的拮抗放线菌,通过菌落和菌株形态、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对拮抗放线菌进行鉴定,并分析了其发酵滤液对稻瘟病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分离纯化得到了1株对稻瘟病具有显著抑菌活性的拮抗放线菌CZ133,其对稻瘟病病原菌的平均抑制率为59.47%,经鉴定属于链霉菌属;该菌株发酵滤液能显著抑制稻瘟病病原菌菌丝的生长,最高抑制率达100%,2.5%的发酵滤液能明显导致稻瘟病病原菌菌丝膨大或异常扭曲、甚至自溶,5%~50%的发酵滤液能明显抑制孢子的萌发,最高孢子萌发抑制率达74.27%。  相似文献   

3.
桉树根际土壤抑草放线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具有抑草作用的放线菌,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从桉树根际土壤分离了14株放线菌。其中,A10菌株发酵液稀释50倍后对莴苣根长和株高的抑制率分别为53.93%和29.71%;A10发酵液稀释100倍后对水稻、黄瓜、白菜、黑麦草根长的抑制率分别为10.13%、17.66%、31.70%、18.45%。形态学和16S r DNA鉴定结果表明A10菌株是链霉菌(Streptomyces)。A10菌株最优培养条件为:以葡萄糖或蔗糖为碳源,以酵母浸膏为氮源,培养温度30℃,p H值为6.0。最优条件下,A10菌株发酵液对苜蓿根长抑制率比优化前提高13.55%。A10菌株具有开发为微生物除草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用平板稀释分离法和透明圈法筛选到一株高产几丁质酶的革兰氏阳性菌NKZ-E,其单位透明圈的大小为2.11。液体培养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无菌培养滤液稀释50倍时,对玉米弯孢叶斑病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其抑制率达69.86%;抑菌谱的测定结果也表明菌株NKZ-E对5种供试真菌也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菌丝生长抑制率均高于50%。光镜观察发现,处理后的玉米弯孢叶斑病菌菌丝表现不同程度的畸形,细胞彭大呈球形,说明该细菌菌株产生的胞外几丁质酶可能与病菌菌丝生长受抑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平板稀释分离法从麦冬植被土壤中分离得到放线菌52株,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为指示细菌,采用平板涂抹法筛选出17株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其中抑菌效果较好的放线菌是F13、F25、F50号菌株,其抑菌圈直径在15~20 mm之间,占分离得到放线菌总数的5.77%,F13号菌株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达20 mm;采用平板对峙法进一步测定了F13、F25和F50菌株对棉花黄萎菌、番茄早疫菌和玉米串珠镰刀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F13对黄萎菌的抑菌效果较强,抑菌率为56.7%,F25对串珠镰刀菌的抑菌效果较强,抑菌率为41.2%.  相似文献   

6.
西藏色季拉山土壤拮抗放线菌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稀释平板倾注法从西藏色季拉山22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到各种放线菌菌株120株。以水稻稻瘟病菌、立枯丝核菌、棉花枯萎菌、烟草赤星病菌为指示菌,采用对峙培养法共获得对植物病原真菌抑菌圈直径>15 mm的菌株7株。将这7株放线菌菌株进行液体发酵试验,并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各个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菌株2152无论是活体还是其发酵液对4种供试病原菌均表现强烈的抑菌效果,发酵滤液稀释10倍后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抑制率达78.6%。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对胡萝卜黑腐病防治具有良好效果的放线菌,采用平板稀释涂布法、对峙培养法、生长速率法、盆栽试验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胡萝卜表层土中的放线菌分离、抑菌活性、盆栽防效和分类地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5株放线菌中仅菌株G-1对胡萝卜黑腐交链孢(Alternaria radicina)具有较好抑菌活性,其平板和发酵液抑菌率分别为77.2%、78.5%,显著高于其他菌株;经16S rRNA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微白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idoflavus);盆栽防效以稀释50~100倍效果较好,可保持70%以上防效。综上所述,菌株G-1在胡萝卜黑腐病生物防治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土壤中拮抗放线菌的分离和筛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稀释分离法从辽宁省不同地区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放线菌336株。以番茄灰霉病菌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放线菌L6,O5,S2,T7,A10 5个菌株,其抑菌带宽度在10.3~13.3 mm,占分离到放线菌总数的1.49%。进一步测定5个菌株发酵产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活性,S2菌株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达23.9 mm。S2菌株对水稻恶苗病菌、小麦根腐病菌、烟草赤星病菌、黄瓜黑星病菌、棉花炭疽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玉米小斑病菌亦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55.7%~87.7%。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对人参锈腐病、疫病具有拮抗活性的土壤放线菌,利用平板稀释培养法从黑龙江省人参基地和西北地区分离获得578株放线菌,用琼脂块法初筛,用生长速率法、悬滴法对抑菌效果较好的菌株进行抑菌活性复筛。结果获得5株对病原菌具有显著拮抗性的生防放线菌,其中Act11、Act12菌株的拮抗效果尤为显著,Act12最大抑菌圈直径达20.15 mm,其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的抑制率最大为83.4%,对人参锈腐病孢子萌发抑制率最高为99.8%。  相似文献   

10.
油菜菌核病生防放线菌的分离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筛选出对油菜菌核病菌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生防放线菌。[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从采集土样中分离纯化放线菌,以油菜菌核菌为靶标菌,通过生长速率法、菌核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筛选对其具有高效抑菌活性的放线菌。[结果]从采集土样中共分离纯化到132株放线菌,其中有35株对油菜菌核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大于60%,占总分离菌株的26.5%。所分离的35株放线菌中有11株对菌核萌发抑制率在70%以上,其中菌株GSA22-4、GSA26-2、HVA25-3、HVA36-4和AXW4-1可完全抑制菌核的萌发。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有6株放线菌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在60%以上,其中放线菌株X1-8的防治效果达91.7%。[结论]该研究初步筛选出对油菜菌核病有良好生防效果的放线菌,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