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花湖水源涵养林是任其老死,山林依旧;还是集约经营,改革现实?几年来,大家认识不一,争论很大,值得提出探讨。一、为什么会有争论水源涵养林是只护不育,还是护育并举?这是分歧所在,也是争论的焦点。有的人认为:水源涵养林属禁伐林。“禁伐者,一草一木不准动也”。因此,只抓一个护字,满足现状。认为“有毛总比光秃强”。所以,对造林地的清理、灌木疏林的改造、密林的间伐、老林的更新等等,不敢一试,怕触犯了“老天”,惹出水土流失的祸害而拜倒在“老天”的脚下,沦为“唯自然论者”。我们认为:水源涵养林虽属禁伐林,指的是不许主伐,但并不排除培育森林的经营措施,怎能“寸草不动”呢?自然的恩赐总不能完全吻合我们的理想。我们的目的,不仅要认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办公室按:遵照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将《“不毛之地”变绿洲,大灾之年收成好》一文转发各地同志参阅.这是一个发展林业促进农业增产的典型事例,使人看了很受启发.山西省右玉县,地处塞上高原,自然条件极差,素称“不毛之地”.今年这一带遇到了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先是大旱,随后又是风、涝、雹、霜等灾害.周围许多地方大减产,唯独右玉县粮食产量仍然达到常年水平.是“老天爷”对右玉县特别恩慈吗?当然不是.重要原因之一,是这里的人们多年来培植了大量的林带、林网,森林长起来了,减轻了干旱,阻挡了风沙,抗击了霜、雹,“保驾”了庄稼.森林的繁茂,是农牧业高产稳产的根本条件之一.对于这个道理,我们有相当多的领导同志还不认识.有些人,虽然口头上也讲“农、林、牧三者互相依赖,缺一不可,要把三者放在同等地位”,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总是把林业和农业对立起来,认为“粮食不上纲,林业顾不上”,“发展林业,影响农业”,搞来搞去,林业上不去,农业也搞不好.更有甚者,有些人不仅不积极植树造林,还在那里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从根本上破坏农业.我国森林本来就很少,如果再不注意保护和发展林业,而把仅有的一点森林也砍光了,那就必然要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森林搞光了,农业也就完蛋了.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国内外历  相似文献   

3.
草木无声确有情 庄稼也有亲和朋——谈谈怎样为庄稼选“邻居” 农民朋友都希望春天播种,秋天获得好收成,要取得好收成,就要注意安排好庄稼的“邻居”。庄稼的“邻居”安排的好,就能“互利共生”,相得益彰。反之,将“冤家对头”安排在一起,就会影响彼此的生长,进而影响收成。俗语说:“草木无声却有情,庄稼也有亲和朋”。所以,种庄稼一定要巧安排“邻居”。  相似文献   

4.
雨后碧绿湿润的青苔上,两只蜗牛伴随着抒情的歌声,缓缓向对方爬去,先是用洁白的触角触摸对方,然后相拥相吻。当晶莹的水珠折射着通红的晨辉时,昆虫世界里的成员开始了新一天的旅程:小蚂蚁在贪婪地吮吸着嫩叶上的甘露,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翻飞。借着太阳光辉的温暖,有的在翩翩起舞,有的在慢慢蠕动,有的在振动着五彩的翅膀。在盛开的鲜花下,瓢虫和蚂蚁爬过草丛,她们没有打扰一对呢喃细语、缠绵爱抚的蜗牛。——这是法国导演雅克·贝汉的纪录片《小宇宙》里的情景。100多年以前,另一个法国人法布尔出版了是科学更是文学的宏篇巨著《昆虫记》,揭示了昆虫世界复杂徽妙的喜怒哀乐现象以及虫性和人性的交融。两个法国人带领我们走近令人惊叹、奥妙无穷的昆虫世界。中国人对昆虫的细心观寮有更早的记录。甲骨文的“夏”字,就是一个以蝉的形象为依据的象形字。古人把蝉和夏季联系在一起,蝉开始呜叫就是天气要童热了。《诗经·七月》篇中有:“五月螽斯动股,六月沙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意思是:五月螽斯开始用腿行走;六月“沙鸡”(纺织娘)的两翅摩擦发出鸣声.同时也可飞行;八月到了住户的屋檐之下;九月即进到屋里了;十月蟋蟑就得钻到热炕下了。昆虫在古人的诗词中经常出现。例如“雉鸲麦苗秀,蚕眼桑中稀。”王维《渭川田家》,“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蜒款款飞。”(杜甫诗《曲江二首》),“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莹”杜牧《秋夕》,“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会接触各种各样的昆虫,这些小小的生命,随时随地会在我们生活中出现。在我们熟悉的昆虫中,我们的感情是复杂的。有我们喜爱的,也有我们憎恶的(有的仅仅因为长相)。不过它们仅仅是整个昆虫世界极其微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我们陌生的、不知名的和难以见到的。地球上有近100万种昆虫,是生物界最大的动物群体,远比其它动物总数大得多。在人类还没有出现以前,昆虫和植物就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居住几亿年了。它们渺小,但它们顽强。历经地球上的多次生命的劫难,依然以最庞大的队伍生活到今天。  相似文献   

5.
早就听说赤峰市松山区碱场乡山咀项目区建设质量高,也就萌生了去看一看的念头。在去年 8月的一个双休日,我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汽车行驶在 306国道上,透过车窗望去,随处可见罕见旱灾带来的恶果,新栽的行道树有的变成了光秃秃的木杆,无奈地站在那里;庄稼也都打不起精神,让人看不到收获的希望……我想,也许这一趟来错了,项目区内也不过如此。 项目区的宣传牌远远可见,车到牌下,拐上了一条刚刚修好的砂石路。“这就进入项目区了,我们走的是项目区的主路,”同行的师兄,也是这一项目区的主要设计者介绍说。确实,车窗外好像跨…  相似文献   

6.
“物以稀为贵”,木材涨价的背后是资源稀缺,而以稀缺木材为原料的地板也一样水涨船高,有的木地板一个月内每平方米涨价80元,令人吃惊。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不良商家绞尽脑汁,通过各种手段假冒名贵树种。“同样都是红檀香,为什么有的价格高达两三百元/平方米,有些特价品只要七八十元?  相似文献   

7.
现实告诫我们,“毁林容易护林难,造林容易成林难”。林业作为一个产业,具有周期长、社会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抓林业生产,必须增强全民的林业意识,重识植树造林,更重要的是切实搞好林业管理。解放以来,我区林业生产与全国一样,也遭受了三次大的破坏,即1958年大办钢铁;1968年的无政府状态;1978年的体制变更。尽管如此,我区植树造林面积还  相似文献   

8.
从北京来到赤道高原乌干达。我们工作所在的奇巴农场,地处乌干达东部边境,是我国援建的一个大型农场,拥有一万多亩耕地和机械化设备,以生产稻谷为主。农场的四周就是茫茫的原始森林和绿油油的草原,野鸟特别多,有的高空盘旋,有的在草丛中戏耍,有的在田野里觅食。在众多的野鸟中,有一种高腿长颈,头生羽冠,体态优雅,美丽动人的鸟儿最引人注目,田埂上,水田里,水沟边都有这种鸟,它们还常常飞到我们的院子里,觅食、戏耍,我们走到它们的身旁也不惊慌,就像家养的鸽子与人们亲密无间。“这是什么鸟?胆子这么大?乌干达人们为什么不捕猎它们?”“这是我…  相似文献   

9.
我们完民庄大队在大旱的1972年四旁植树72,550株,成活率达90%以上,方田道上栽植的杨树、桑树成活率达100%。在大旱之年发展了造林事业。我们的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路线斗争为纲,深入开展批修整风运动,认真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广泛宣传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指示。广大社员认识到大搞绿化,发展植树造林是搞好农田基本建设,争取农业大丰收的重要措施之一,充分调动了社员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几年来,把条条方田道路建设成了防风、防旱的农田防护林带。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在大旱的1972年粮食平均亩产821斤,此1971年增产15%;生猪饲养量达到1,178头,每户平均2头。现在我们大队到处呈现出了林茂粮丰,六畜兴旺的景象。  相似文献   

10.
果树“大小年”是果树生产中常见的一种普遍现象。基本特征是历年间产量差异很大,周而复始。一般表现为一年结果多一年结果少,也有两个大年后两个小年,或一个大年后几个小年。大年结果多,价格低,小年结果少,价格高,克服“大小年”十分重要。果树“大小年”发生原因较多,主要是由于果树自身营养失调,新旧果技交替不及时和环境条件及管理水平的影响。通过我们多年的实践,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克服或缩少。化学药剂调节在芽分化的份量在果树盛产后,可在小年花芽分化的临界期及前半个月,如柑桔在9月20号左右和10月初,来李在6月20号左…  相似文献   

11.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一到新疆,我们就直扑神往已久的吐鲁番。 司机小武告诉我们,吐鲁番全年几乎有10个月不见雨雪,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时间超过40天,年降水量不足166毫米,面蒸发量高达3000毫米。好不容易盼来一场雨,雨滴在半空中就蒸发了。 然而,这干旱酷热的吐鲁番却是新疆农耕历史最悠久、物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不仅庄稼葳蕤,禾菽弥望,而且由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这里的瓜果格外甜蜜,吐鲁番的葡萄更是闻名遐迩。  相似文献   

12.
在21世纪将要到来的历史时刻,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大抓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作出重要批示,肯定了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和经验。并发出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齐心协力地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动员令。批示的精神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通过大抓植被保护和植被建设,从根本上治理我们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施这一跨世纪的伟大工程,将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警营痴情汉──记内蒙古兴安盟五岔沟大队班长王忠1986年10月与王忠坐一个车板来的战友,有的升为军官.有的转成志愿兵、有的成了万元户.而他至今仍然是一个超期服役四年的老兵.无能“孔方兄”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可万能的“孔方兄”在王忠面前变得无能...  相似文献   

14.
为确保今年秋冬季补植补造有充足的苗木,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采取“四抓一保”措施,做好林业抗旱育苗工作。具体措施是:抓督导检查,树立抗大旱的思想。旱情出现后,张湾区迅速成立了林业抗旱工作督导组,深入全区田间地头,做好宣传和发动工作,  相似文献   

15.
我社位于山区,山多田少。过去,我们在发展林业生产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单一抓粮,丢掉林业,造成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落后耕作制度,阶级敌人和资本主义势力则乘机大砍火畬,很多树被毁掉。二是单一造林,忽视“以短养长”,新造林地没有充分利用间种农作物,结果,发展林业不能巩固,形成了造林又毁林,年年造林不见林。三是造林“一阵风”,造后无影踪,每年只抓“正月栽木,二月栽竹”,春节前后  相似文献   

16.
渔夫     
在墨西哥的一个小渔村的码头上,一位美国商人看到一位当地的渔夫带着好几尾大黄鳍鲔鱼归航了。商人对渔夫的捕鱼技术赞不绝口,向他打听捕这么多鱼需要多长时间,渔夫回答说:“只需一会儿就够了。”“那你为什么不多花一点儿时间,抓更多的鱼呢?”渔夫感到非常惊讶:“这些鱼已经够我们一家人生活的开销了!”  相似文献   

17.
绿色养性     
绿色养性陈大超“整整一年,我没看见一个女人和一棵树。”一说起我在青海的那段艰苦生活,我嘴里就会冒出这句话。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把树和女人相提并论的,反正在我的感觉里,看不见树和看不见女人是同样的令人难受。如果说男人都是“好色之徒”的话,那么在我的“好色...  相似文献   

18.
过去麻雀曾被人们当做害鸟而遭受唾弃。然而现代科学证明,麻雀是人类的朋友。一位德国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两块同样大小的田地,播了同样的种子,施了同样的肥料,不同的是:一块地里插了驱赶麻雀的稻草人,另一块地则安放了一间专供麻雀休息的小木房。结果有麻雀活动的田地长势良好,另一块田地则被害虫毁了。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人们终于发现,一只麻雀一年平均要吃掉二点五公斤的粮食,但它捕捉的害虫要比吃掉的粮食多得多。老麻雀还用苍蝇、蚊子和危害庄稼的各种成虫、幼虫喂自己的雏鸟,雏鸟长大后就去捕食害虫。只在虫子少的季节,它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水果的纤维质为果胶物质,对于排便大有益处,另外,水果的纤维成分还可以促进身体的代谢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常吃水果可以增加人体的排泄和代谢,有益瘦身减肥。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一但超越了这个“度”,就会适得其反。有的人在减肥时完全依赖水果,不进食其他食物;甚至有人美其名曰“水果减肥法”。  相似文献   

20.
“1998年对于本公司来说是成功的一年”。威力集团总裁威尔姆森先生在法兰克福的一个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了有史以来集团的最高营业额:近529亿马克,比上年增长56个百分点。但同时威尔姆森先生也承认,并不是每项指标都达到了预期目标。由于许多威力的重要市场遭受经济危机的冲击而没有接到预计的订单量。即便这样,仍证明其雄厚的实力和美好的前景。威尔姆森先生持此乐观态度的原因是基于今年11月威力在陶伯市令人瞩目的创新前景。“创新一直是威力的一个很重要话题”,因为“我们有源源不断的好主意”,这一点从今年5月在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