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玉米主要病害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玉米丝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玉米茎腐病、玉米大斑病2006年和2007年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玉米品种中玉米丝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和玉米大斑病这两年都属轻度发生,玉米丝黑穗病和玉米大斑病的发病率年度间存在差异,玉米瘤黑粉病两年的发生无差异;玉米茎腐病年度间差异较大,2007年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2.
《农家顾问》2012,(4):9
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制定的《2012年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2012年全国玉米病虫害偏重发生,发生程度重于2011年,玉米螟全国发生面积3.5亿亩次。不同区域防控重点:北方春播玉米区重点防控地下害虫、玉米螟、玉米矮化病、茎腐病和大斑病;黄淮海夏播玉米区重点防控苗期害虫、玉米螟、二点委夜蛾、茎腐病和褐斑病,兼顾防控玉米粗缩病毒病;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重点防控玉米螟、纹枯病、大斑病和灰斑病;西北地区重点防控玉米蚜和玉米叶螨。不同生育期防控重点:播种期做好药剂拌种,预防病虫发生;  相似文献   

3.
玉米南方锈病为黄淮海地区玉米常发病害,每年均有发生,发生程度因气候、品种、栽培管理等因素略有差异。2021年9月,通过对黄淮海地区玉米南方锈病发生和为害损失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受台风“烟花”的影响,2021年黄淮海地区玉米生长中后期雨水较多,玉米南方锈病发生程度和面积均高于往年。玉米南方锈病暴发流行时可显著降低玉米穗粒数和百粒重,进而对产量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4.
玉米顶腐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我国于1998年在辽宁省阜新首次发现,为玉米新病害。2002年,玉米顶腐病在辽宁玉米产区普遍发生和流行,造成严重产量损失。目前,已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山东等省发生,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危害较为严重。因此,对建平县玉米顶腐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将对建平县玉米产业的保护和防治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玉米栽培地区。该病在我国春玉米和夏玉米区发生较为普遍,主要发生在气候冷凉的地区,如东北、西北地区和南方高海拔地区的春玉米和华北地区的夏玉米发生较重。在大发生年份,一般减产15%~20%,严重时减产50%以上。例如,1974年吉林省267万公顷玉米普遍发生大斑病,减产20%,仅长春一个地区就损失玉米1.6亿千克。  相似文献   

6.
0 引言 目前,乌苏市玉米主要病虫害有玉米黑粉病、丝黑穗病、地老虎、玉米螟、玉米叶螨等,其中发生严重的是玉米叶螨,成为乌苏市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从2000年开始,玉米叶螨逐渐发展成为乌苏市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2006年干旱少雨,玉米叶螨大发生,危害十分严重.2007年气候异常,雨水偏多,发生较轻.2008年由于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玉米叶螨已基本被控制,呈中度发生.  相似文献   

7.
2013年8月中旬至9月中旬,对夏秋季多雨条件下平凉市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中后期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平凉市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中后期病害主要有玉米大斑病、玉米红叶病、玉米细菌性叶斑病、玉米锈病、玉米纹枯病、玉米瘤黑粉病、玉米基腐病、玉米穗腐病和玉米叶点霉叶斑病等9种。玉米大斑病、玉米红叶病在全市普遍严重发生;玉米细菌性叶斑病是近年迅速上升的新病害,目前呈普遍发生和严重危害态势;玉米锈病、玉米纹枯病和玉米穗腐病发生较普遍,其中玉米纹枯病发病程度较重,玉米锈病和玉米穗腐病较轻;玉米瘤黑粉病和玉米基腐病发生普遍程度低;玉米叶点霉叶斑病是近年发现的新病害,目前仅在少数田块零星轻度发病。平凉市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中后期病害的发生普遍程度和严重程度在全市不同行政区域间、不同生态环境下均存在较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了解上海市奉贤区鲜食玉米生产上的病虫害发生情况,于2010年—2021年连续12年对奉贤区鲜食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奉贤区鲜食玉米生产上的病虫害不同发生概率和发生情况,可综合将其划分为重大发生、常发发生和潜在发生病虫3类,其中,重大发生害虫为玉米螟、大螟和二化螟。为提升奉贤区鲜食玉米果穗的外观和内在品质,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鲜食玉米生产上需坚持“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植保理念,重点监测和防控好重大发生害虫,并兼顾对其他病虫的防控,做到尽量不用和少用农药,全面控制奉贤区鲜食玉米病虫害的发生,进而稳定当地农民种植鲜食玉米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何少伟 《新农业》2014,(1):21-21
玉米顶腐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我国于1998年在辽宁省阜新地区首次发现,成为玉米新病害。2002年,玉米顶腐病在辽宁玉米产区普遍发生和流行,造成严重产量损失。目前,玉米顶腐病已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山东等省发生,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危害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农村实用技术》2012,(11):32-32
玉米灰斑病,又称尾抱叶斑病,是世界性病害。在云南省玉米灰斑病曾严重发生和流行,2007年个旧玉米灰斑病发生面积2.8万亩,造成大部分山区玉米绝收。在云南省的文山州、玉溪地区、保山地区等都有玉米灰斑病的发生和流行。对玉米灰斑病的防治主要采取化学农药防治,而化学防治不仅防治效果差,而且极易造成环境污染。现在提供一种能够控制玉米灰斑病发生和流行的玉米早播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玉米顶腐病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顶腐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我国于1998年在辽宁省阜新首次发现,为玉米新病害。2002年,玉米顶腐病在辽宁玉米产区普遍发生和流行,造成严重产量损失。目前,已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山东等省发生,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危害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2014年玉米红蜘蛛在运城市偏重发生,严重影响运城玉米生产情况;玉米红蜘蛛属高温活动型农业害螨,当平均温度在25℃以上,相对湿度在60%以下时,对其发生十分有利,加之玉米大面积种植和耕作粗放致使玉米红蜘蛛偏重发生。采取深翻土层,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选用抗性和耐性较好的品种和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可有效控制玉米红蜘蛛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13.
2013年昌吉州玉米病虫害为偏轻发生年份,主要是虫害危害,病害发生较轻。主要虫害有玉米螟、叶螨、蚜虫、双斑长跗萤叶甲、地老虎、玉米叶蝉,病害主要为玉米丝黑穗病和玉米锈病。该文详细介绍上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原因,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15—2017年连续3 a的系统调查表明,天水地区危害玉米的病虫害有15目19科31种,其中以玉米螟、玉米蚜、玉米大斑病、黏虫、玉米锈病、玉米小斑病和玉米瘤黑粉病为害最严重。玉米病虫害的发生时期、发生程度等与病虫害基数、温度、湿度、降水量因子相关。防治应以玉米螟、玉米蚜、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为重点。  相似文献   

15.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桦甸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玉米病害发生较严重,玉米大斑病是目前桦甸市玉米生产中经常发生的主要叶斑病害之一,2011年,桦甸市玉米大斑病在部分田块发病比较重,田间存在大量的越冬菌源,而今年玉米品种比较单一造成今年玉米大斑病具有发生期早、发病快、发生面广、病害级别高等特点.经调查平地、山坡地发病株率达33%左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加上玉米种植品种和气候条件适宜,玉米褐斑病已经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本文介绍了2014年馆陶县玉米褐斑病的发生情况,详细叙述了玉米褐斑病典型症状、发病规律和发生原因,结合实际,提出了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7.
2014年玉米红蜘蛛在运城市偏重发生,严重影响运城玉米生产情况;玉米红蜘蛛属高温活动型农业害螨,当平均温度在25℃以上,相对湿度在60%以下时,对其发生十分有利,加之玉米大面积种植和耕作粗放致使玉米红蜘蛛偏重发生。采取深翻土层,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选用抗性和耐性较好的品种和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可有效控制玉米红蜘蛛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18.
玉米大斑病是沐川县玉米生产上的常见病害之一,历年来由于发病较轻,没有引起重视。2003年,玉米大斑病在全县19个乡镇普遍发生,局部成灾,给部分农户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困难。为深入了解玉米大斑病发生的实际情况,正确分析病害大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在县农业局的组织下,笔者对本县发病较重的乡镇进行了田间实地调查,并通过访问农户、与乡镇农技员和种子代销商座谈,从多方面分析了沐川县2003年玉米大斑病大发生的根本原因。1玉米大斑病大发生的主要原因1.1大量的病残株遗留田间是导致玉米大斑病严重发生的根本原因玉米大斑病病菌是…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02-2013年西安市7个区县地面观测站5~7月的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和西安市植保站玉米粘虫发生面积资料,用干燥度指标作为影响玉米粘虫发生程度的重要气候因素,采用模糊相似优先比建立玉米粘虫发生程度的预测模型。对西安市2012年、2013年玉米粘虫发生程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实际业务预报及决策部门及早部署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一、玉米顶腐病在龙江县的发生情况玉米顶腐病是玉米上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2005年6月中旬玉米顶腐病在我县玉米田首次大面积发生,造成玉米生产上严重的产量损失,有的地块造成毁种。2009年5月末至6月上旬有零星发病,玉米大部分在3叶1心至4叶1心。2010年,我县顶腐病又一次大发生,6月上旬全县玉米发病面积在10万亩以上,发病时大部分玉米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