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正> 富裕县塔哈满达乡周三村,对奶牛实行规范化饲养,提高了单产水平,促进了奶牛生产的发展。据1987年9月末统计,全村奶牛存栏达到554头,比1983年增加40.3%。其中黑白花奶牛发展速度最快,存栏169头,比1983年增长3.7倍,改良牛339头,增长25.2%。本地黄牛从89头,减少到3头。总产奶量达到817吨,比1983年增长1倍多。上交商品奶759吨,商品率达92.9%。奶牛和改良牛混合计算,每头平均单产达到4220公斤,比1983年增长43.5%。其中改良牛每头平均单产达到3725公斤,增长28.5%。 由于奶牛生产的发展,有机肥料增加,改良了土壤,促进了粮食生产大幅度增产,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1987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925元,比上年增长34.4%,其中牧业人均收入555元,占总收入的60%。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2.
藁城县九门回族乡九门村的回民群众素有育肥菜牛的习惯。一九八○年全村养牛存栏216头,一九八三年增到465头,一九八四年一跃发展到2,730头,户均2.1头。养牛总收入132.8万元,占全村总收入的31.6%。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善友乡团结材是一个口汉民族共居村。全村9个社.3021口人.984.5公顷耕地。几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全村的肉牛业迅速发展。1996年·发展到8200头.出栏7000头.达到户均养牛10头.人均养牛2.5头。全村养牛收入30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50%。仅此一项.人均增收1000元。口结村养牛的主要经验是: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全村的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但单纯靠种粮收入,实现小康目标的时间就要推迟。要加快奔小康步伐.必须再开辟新的致富门路.寻找…  相似文献   

4.
羊草镇火星村位于安达市南部,靠近滨洲铁路,全村六个联队,450户,2380口人,550个劳动力,耕地12000千亩。现在全村养奶牛973头,其中成母牛584头,养牛户占总户数的90%。1986年,奶牛收入93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54.7%。这个村从50年代开始养牛,由于靠集体,吃大锅饭,发展速度缓慢。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的经经济体制改变,群众致富的热情进发出  相似文献   

5.
富裕县塔哈满达乡周三村是个满、汉、达、柯等多民族聚居的村庄,全村245户,1135口人,总面积五万亩;其中耕地5300亩,可利用草原二万亩。周三村水草丰盛,自然条件良好,适合发展奶牛业。周三村从1979年开始用黑白花奶牛改良本地黄牛,继之施行改良牛挤奶。现已  相似文献   

6.
松原市扶余区善友乡团结村,有820户农户,人口3051人,其中回族居民278户,人口约占全村的三分之一。全村有耕地950公顷。 几年来,团结村大力发展肉牛生产,到1993年末,全村牛的饲养量达到7300头,户均养9头牛。1993年出栏育肥牛3600头,纯收入240万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800元。目前这个村靠养  相似文献   

7.
奶牛舍环境是影响奶牛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富裕县奶牛牛舍的调查,对北方小规模牛舍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1奶牛发展现状 据富裕县畜牧局统计,截至2005年第1季度末,富裕县奶牛存栏9.9万头,奶牛群体单产达到5.2 t.该县先后建成机械榨乳站145个,村级畜牧兽医综合服务室151个.该县养牛户已达2.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60%.该县有高标准奶牛生产街区65个,饲养5头以上可繁奶牛专业户5 240户(占养牛户总数的21%),饲养50头以上奶牛的家庭牧场达到16个,高标准奶牛生产小区3个,奶牛基点村46个,奶牛专业乡2个.2004年富裕县青贮种植面积达18万亩(1亩=667 m2),青贮贮量突破50万t.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奶牛生产,是农村致富的有效途径。看了富裕、甘南、龙江等几个奶牛发展比较快的县,得到的突出印象是:凡是奶牛养得多的村和户,富的都快。富裕县已经发展了不少奶牛专业村、专业户。我们看的友谊乡东吉村,基本上是三年实现了脱贫致富。全村现有奶牛一千一百五十头,户均三点七头,人均近一头,平均每人收入达到六百元,由三靠村(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变成三交村(交粮、交奶、交牛)。甘南县兴十四村去年人均收入一千六百七十元,今年预计一千八百元。他们之所以一直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主要靠两条:一是植树造林,一是发展奶牛。现在全村奶牛已由原来的十八头,增加到三百一十七头。据博华廷同志讲,今年他们全家收入一  相似文献   

9.
富裕县是黑龙江省牧业技术改造试点县,由省畜牧局、省畜牧研究所、省兽医研究所、齐齐哈尔市畜牧局、富裕县人民政府组成了“富裕县牧业技术改造试点工作领导小组”。1986年制定了牧业技术改造方案,要求1986年做准备,1987、1988两年实施,1989、1990两年达到技术改造预期目的,并在全县确定了四个技术改造模式村,周三村是其中的一个。塔哈乡周三村是一个满、达、汉、柯等民族聚居的村庄。全境总面积五万亩,其中耕地五千三百亩,草原三万亩,全村有245户,1135口人。这里水草丰盛,交通方  相似文献   

10.
汪连云 《北方牧业》2004,(19):11-11
自2001年11月许贵友组建羊草镇奶牛联合体以来,联合体已发现到现有奶牛92头,由于常年坚持科学养牛,走集约化经营和生态奶牛业之路,2003年共产鲜奶300吨,纯收入2225万元,每股分红2500元。预计2004年底,奶牛存栏可达110头,产鲜奶370吨,纯收入将达到28万元。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安达市先锋牧场红星奶牛场是一个集体企业,是省内培育优良中国黑白花奶牛核心群的重点场之一。该场共饲养黑白花奶牛270头,其中成母牛132头。1991年该场平均饲养成母牛132.7头,总产鲜奶836吨,单产达到6305公斤,打破单产多年在5000公斤左右徘徊的局面。牛奶总收入达到56.9万元,完成上缴利润13万元,每头成母牛平  相似文献   

12.
<正>畜产品的安全质量标准,关乎百姓生计,关乎企业存亡,关乎经济发展,关乎社会稳定,富裕县是省定牧业县、奶业重点基地县,中国鲜奶之乡、全国牛奶生产强县、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示范县。2008年末,富裕县奶牛存栏达到12万头,商品奶量达到24万吨,农民奶资收入实现5.2亿元;畜牧业产  相似文献   

13.
赵品清是吉林省双辽市辽西街吉兴村党支部书记。多年来,他带领全村农民发展牧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创出一条富村裕民的成功之路。尤其是在发展肉牛生产上,贡献较大,成绩突出。目前全村养牛已发展到1.5万头,人均养牛1.2头。其中年育肥牛超300头以上养牛大户有7户,年出栏育肥牛达3000多头。全村养牛总收入达80多万元,成为双辽市养牛第一村。1998年,赵品清被评选为四平市农民科技致富标兵。且听赵品清的成功说法:我从事糟育肥,发展规模化生产,是从承包村办饲养场开始的。1984年,经与县外贸局达成产销协议,…  相似文献   

14.
新晃县新晃镇三拱桥村33岁的青年农民吴泽民。近两年来,靠规模养猪致富,闻名湘黔边境。目前,已达到“自繁、自养、自防、自治、自销、自己加工饲料”的一条龙养猪生产规模。去年,共养猪2010头,其中养母猪10头,繁殖仔猪70头,出栏肥猪1500头,养牛40头,加工饲料500吨,贩猪600头,总收入105万元,除去成本开支,纯收入12万元,家庭人平均纯收入2万元;上交各种税  相似文献   

15.
许贵友自2001年11月组建了安达市羊草镇创元牧业合作股份公司,本人任董事长。现有股东9名(有的是以奶牛作价入股,有的是投资入股),股本总额89万元,共89股,每股1万元。联合体现有奶牛92头,其中成母牛40头,育成牛35头,犊牛17头。有场房54间,占地14亩(每亩667平方米),已建有青贮窖16个,可1次性贮青贮500吨。还建有糖化饲料厂1处。同时有饲料地180亩。由于常年坚持科学养牛,走集约化经营和生态奶牛业之路,2003年共产鲜奶300吨,纯收入22.25万元,每股分红2500元,预计2004年底,奶牛存栏可达110头,产鲜奶370吨,纯收入将达到28万元。他们的主要作法是:  相似文献   

16.
肇东市肇东镇展望村奶牛养殖户李另民,今年28岁,高中文化。1994年他投资5万元买了10头奶牛,并承包了原新城乡畜牧场的5000多亩(333公顷)草原,建立了自己的奶牛养殖场。近几年养殖场规模不断扩大,现奶牛存栏115头,其中成母牛64头,年产鲜奶280吨,年创产值45万元。他饲养奶牛致富的主要经验是:1建出规模近5年来,他在饲养奶牛上累计投资近50万元,奶牛场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牛舍面积2000平方米。今年种的6.67公顷青贮玉米,全部入窖青贮。今年3月份,还投资建了一座榨奶站。他现有20马力四轮车一台、福田汽车一台、割草机一台、播种机一台、铡草机…  相似文献   

17.
我乡81年开始建办奶牛场,83年列为杭州市食品厂的奶牛基地。经过六年多的时间开发,到87年底,全乡奶牛已达857头,其中集体场5个、奶牛423头,养牛户195户、养牛434头。年产鲜奶2610吨,牛奶产值177.14万元。还有饲料、牛奶加工,牛粪利用等的产值86.66万元。总产值为253.8万元占全乡企业产值的36.4%。利润10.5万元,占全乡企业利润总额的43.3%。从事奶牛生产人员335人,占全乡劳动力的7.1%,人均创产值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安达市卧里屯乡东清村农民吕荣利一家13口人,从1984年开始购买奶牛,试办家庭牧场,到1988年末奶牛发展到48头,其中成母牛24头,总产奶量为164吨,出售商品奶156吨,商品率达95%,头均单产达到6500公斤,去掉支出,总收入达到4.2万  相似文献   

19.
几年来,我们黑龙江省富裕黄牛改良攻关课题组在农村用黑白花奶牛改良黄牛,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技术措施,实践表明用黑白花奶牛改良本地黄牛是解决奶牛来源、快速发展奶牛业、大幅度增加产奶量的有效途径。现在富裕县友谊乡东吉村与塔哈乡周三村两个基点共有牛1,411头,其中改良1,207牛头,改良比例为86%。统计杂二、三代泌乳母牛194头(202个泌乳期),平均产奶3,248.5公斤,其中二代三胎以上泌乳牛100头(152个泌乳期)平均产奶量为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富裕县,地处嫩江左岸,有7个乡,3个镇,144个村,3.8万农户,26万人口,104万亩耕地,200万亩草原。水草资源丰富,交通方便,适于养牛业大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大面积开展黄牛改良工作,提高了经济效益,使全县养牛业出现了大发展的新局面。1985年末统计:黄牛存栏21877头,比上年增长16.4%,比1978年增长21.6%,其中改良牛20783头,改良比重达到95%,比1987年提高43.7%,奶牛存栏8230头,比上年增长34.7%,比1987年增加20.7倍。其中由黄牛改良培育为奶牛的达2000头,占24.3%,1985年全县总产鲜奶量达11850吨,其中改良母牛生产奶4560吨,占总产奶的394%。全县收购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