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小麦杂交品种衡9966苗期耐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杂交品种衡9966及其亲本良星99和良星66、济麦22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盐胁迫浓度为0、0.3%、0.5%、1.0% NaCl对幼苗进行处理,15d后测定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4个小麦品种整株鲜重呈逐步下降趋势;叶片叶绿素含量在0.3%、0.5% NaCl浓度下上升,1.0% NaCl浓度下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丙二醛(MDA)含量及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大逐步升高;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对照相比均增大,但不同品种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隶属函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衡9966耐盐性最好。  相似文献   

2.
黄瓜感染白粉病菌后的生理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抗性不同的黄瓜品种接种白粉病菌后,对与抗性有关的光合作用、呼吸强度及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呼吸强度比对照明显升高,感病品种则低于对照;抗、中抗品种光合速率先升高,5~6 d后开始下降,而感病品种的光合速率基本上低于对照,这与呼吸强度的变化相一致;无论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叶绿素含量均有增加,抗病品种增加幅度更大,说明黄瓜抗白粉病的能力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接种后各品种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降低-升高-再降低-再提高,而且均在第5 d出现第1个峰值,第7 d则出现最大幅度下降,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低于对照,说明病菌的侵染消耗植株体内的糖,但并不能说明糖含量的降低与品种的抗病性密切相关;各黄瓜品种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但感病品种比抗、中抗品种的峰值出现的要早,说明感病品种对病菌的侵染更敏感,品种的抗病性与对病菌侵染的反应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种子》2020,(9)
探究不同干旱程度对藜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藜麦GE 6为材料,采用不同PEG-6000浓度(0、5%、10%、15%、20%)对藜麦种子和幼苗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的升高,藜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胚根长于5%PEG浓度时达到最高,其它指标均于10%PEG浓度处理时达到最高。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和物质的积累随着PEG浓度升高而降低;幼苗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随着PEG浓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二者含量均于10%PEG浓度时达到最高;幼苗叶片中MDA含量呈降低—上升—降低的趋势,5%PEG处理下MDA含量最低,较对照低11.2%(p0.05)。SOD和POD的活性随着PEG浓度升高而升高。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可以促进藜麦种子的萌发,藜麦幼苗具有一定抗旱能力与其在干旱胁迫下能够合成更多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较高的POD活性、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研究常用除草剂对花生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花生科学除草和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结合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丁草胺和草甘膦异丙胺盐对花生乙酰乳酸合成酶(ALS)、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2种除草剂不同浓度处理花生植株后20 d内,3种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与对照一致,低浓度处理对ALS活性基本没有影响。2种除草剂浓度4和5处理后10 d内ALS活性都显著高于对照(P<0.05),处理后15 d丁草胺ALS活性为444.52、440.48 U/L,草甘膦异丙胺盐为449.38、459.92 U/L,且显著低于对照(534.73 U/L);丁草胺浓度5处理对花生CAT影响较大,处理后15 d为48.01 U/L,显著低于对照(51.24 U/L);草甘膦异丙胺盐浓度5在处理20 d内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丁草胺处理花生植株后,浓度4和5的POD活性先显著低于对照,随后逐渐升高,处理后15 d和20 d都显著高于对照,草甘膦异丙胺盐处理后15 d,所有浓度处理POD活性都升高,达到20...  相似文献   

5.
通过CO2加富、高温处理,对温室嫁接黄瓜幼苗的细胞膜透性及保护酶活性等内在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旨在为黄瓜抗热高产的理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经高温处理,嫁接黄瓜幼苗的质膜透性、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且高于对照,差异极显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增后减变化趋势,变化极明显。CO2加富、高温处理,嫁接黄瓜幼苗的质膜透性、Pro、MDA含量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处理第6天低于对照;SOD、POD、CAT活性均呈上升趋势,且比高温处理要强。CO2加富、常温处理,温室嫁接黄瓜幼苗的质膜透性、Pro、MDA含量均低于对照,SOD、POD、CAT活性均高于对照,且低于高温处理。说明增加CO2浓度,有效地减弱了高温对嫁接黄瓜幼苗叶片引起的伤害,提高了嫁接黄瓜植株防御高温的能力,对温室嫁接黄瓜耐热性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根结线虫侵染后48h内的黄瓜体内的各种内源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探索黄瓜根结线虫病害产生的生理应答机制。通过外部形态结果观察看到根结线虫侵染后,黄瓜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并且提前衰老。同时,黄瓜叶片中的内源植物激素含量在48h内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黄瓜叶片中茉莉酸的含量在线虫侵染16h内急剧上升,上升幅度高达对照的8.2倍,而水杨酸、脱落酸和异戊烯基腺苷在侵染后含量有显著上升的趋势,并在24h达到各自的峰值;但是生长素和赤霉素含量仅短暂升高,其余时间显著低于对照。通过测定浸染初期各内源植物激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可以为研究植物诱导抗病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外源水杨酸处理对黄瓜幼苗根系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调节作用,采用黄瓜水培试验,并结合根际施用水杨酸(SA)的方法。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SA处理促进黄瓜幼苗根系的生长,以0.1 mmol/L SA 处理效果最好;SA 处理后,根系内AI、NI 和SS(分解方向)活性都高于对照;在0.05 mmol/L 和0.1 mmol/L SA 处理后SS(分解方向)活性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性差异水平,而0.5 mmol/L SA处理后效果不明显;AI 和NI 活性与对照差异显著;不同浓度SA处理后,SPS 活性减小,3 个浓度在处理6 天后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0.5 mmol/L SA处理效果最明显,到处理第6 天活性为1.81 μmol Sucrose/(g · h) FW,SS 活性与SPS 活性变化具有相似的趋势;不同浓度SA处理后,淀 粉酶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总体呈先降低后稍有升高的趋势变化,总体低于对照,其中0.05 mmol/LSA处理效果最明显,到处理第6 天活性为2.33 mg/(g· h) FW,与对照达到极显著性差异水平。由上可知,适当浓度的SA处理,其通过调节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从而促进黄瓜幼苗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8.
氯钾离子共体诱导后黄瓜叶片内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别用浓度为0.2%,0.5%,1.0%,1.5%,2.0%的氯钾离子共体液,在黄瓜幼苗子叶期(子叶充分展开)和第一真叶期(第一真叶横宽5cm)进行2次诱导。然后对其第一真叶的POD,PPO,PAL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氯钾离子共体液处理后,POD,PPO,PAL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变化趋势均为随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诱导后10d左右达到最大值,且极显著高于对照。试验还筛选出导致POD,PPO,PAL活性变化最大的氯钾离子共体液的浓度范围为0.5%~1.0%。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春大麦可溶性糖含量与籽粒淀粉组分含量的关系,以蒙啤3号和蒙啤5号为试材,设375,450,525,600万株/hm2共4个密度处理,于2018—2019年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大麦灌浆期叶片、茎秆和籽粒可溶性糖与淀粉组分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其对籽粒淀粉组分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2 a 2个品种各处理叶片、茎秆和籽粒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灌浆进程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在花后21 d出现;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最大值在525万株/hm2密度处理出现。2 a 2个品种各处理籽粒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随着灌浆进程呈逐渐上升趋势,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峰值均为525万株/hm2处理。相关分析显示,各灌浆阶段叶片、茎秆和籽粒可溶性糖含量与成熟期籽粒淀粉组分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显示,对成熟期籽粒总淀粉含量影响最大的是花后21 d叶片、花后7 d茎秆和籽粒可溶性糖含量,通径系数分别达到1.002 3,0.580 4和0.745 5;对直链淀粉含量影响最大的是花后35 d叶片、花后7 d茎秆和籽粒可溶性...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黑小麦76对海水的耐受能力,添加稀释后不同浓度的海水溶液处理小麦种子,5d后调查黑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实验结果表明:5%、 10%、20%海水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轻微促进作用,在30%~40%海水浓度范围内,随海水浓度升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现下降趋势。随着海水处理浓度的升高,苗长、根长、苗鲜重、根鲜重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表明黑小麦有较高的耐盐性,而且在海水胁迫下调控种子萌发,苗长、根长,苗鲜重、根鲜重各有一套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对叶片中SOD、POD、MDA、CAT活性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海水浓度的增加,SOD值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浓度为10﹪时达到最大值,当盐浓度大于10﹪时,急剧下降;POD活性显著增加,到达30﹪时,POD活性达到最大值,随后随着海水浓度的增加,POD的活性呈现下降的趋势;MDA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CAT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海水浓度为5﹪时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叶绿素含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仔姜为研究对象,采用1-甲基环丙烯(1-MCP)熏蒸、二氧化氯和山梨酸钾溶液浸泡及复合处理(1-MCP+二氧化氯+山梨酸钾)对仔姜进行保鲜,定期测定仔姜硬度、腐烂率、色泽和失重率等感官指标,可溶性糖、总酚和VC含量等营养品质指标以及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组织结构等指标,研究1-MCP、二氧化氯和山梨酸钾3种保鲜剂单独及复合处理对仔姜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保鲜剂单独及复合处理均可延缓仔姜腐烂率、硬度和失重率的下降,抑制仔姜可溶性糖、VC和总酚含量的下降,抑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其中,复合保鲜剂的保鲜效果最好,贮藏60 d时,仔姜仍能保持较好的生理状态和活性成分含量。研究结果可为仔姜采后保鲜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使用5种防霉剂,即“霉敌”、“丙酸钙”、“防霉灵”、“霉镇”和“山苍子油”,分设8个处理;处理1、2、3的饲料内分别加3-4种防霉剂,其它处理只加1种防霉剂,另设一对照(不加防霉剂)。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含水量为11%,经168天储藏,各处理霉菌数上升均较慢,饲料外观无明显霉变现象。将饲料水分提高到14%时,高湿度储藏一个月,以处理1、2、3的防霉剂防霉效果最好,表现为霉菌数上升慢,除处理1有轻度霉变外,处理2、3未见明显霉变。而加一种防霉剂的处理6霉菌数次于处理1、2、3,储藏一个月只轻微霉变,而其他处理霉菌数上升快,饲料外观霉变重或严重。  相似文献   

13.
氯肥施用时期对烤烟生长期间氯积累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烤烟生长期间氯肥施用时期对烟株氯积累规律以及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基施氯肥相比,团棵期浇施氯肥推迟了烟株对氯的吸收,烟株前期对氯吸收缓慢,吸收高峰推迟出现, 减少了下部叶的氯含量、积累量和氯分布量,提高了中部叶的氯含量、积累量和分布量;到采收结束时,两处理整株烟株氯含量、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差异不明显;两处理烤后烟叶总植物碱含量、总氯含量和钾/氯比等化学成分均在优质烟适宜范围内。在团棵期浇施氯肥更符合烤烟生长发育规律,对下部烟叶氯含量影响更有利。  相似文献   

14.
Effect of Storage Conditions on Germination in Whea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ercentage germination was determined for storage of wheat at four grain moisture contents (15, 18, 21 and 24 %), four temperature levels (4, 15, 25 and 40°C) and three levels of mechanical damage (0, 15 and 30 %). The effect of each level of moistur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hree replicates for each temperature and each level of mechanical damage. During storage, at 0.25, 0.5 and 1 % dry matter loss (DML), germination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samples taken from each of the above treatments. The percentage germination was compared statistically amongst treatments. The analysi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most of the treatments. The percentage germination decreased very slowly at a low moisture level (15 %), low temperature (4°C) and low level of damage (0 %), while it decreased rapidly at a high moisture level (24 %), high temperature (40°C) and high level of damage (30 %). For example, the percentage germination was 41 % when the wheat was stored at 4°C, 15 % mechanical damage and 24 % moisture content after a storage time of 36.5 days, while the percentage germination was 88.3 % when the wheat was stored at 4°C, 15 % mechanical damage and 15 % moisture content after a storage time of 104 days.  相似文献   

15.
凤凰县山地烟叶化学成分年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凤凰县烤烟化学成分的稳定性和年度变化趋势,以凤凰县7年的B2F、C3F、X2F 3个等级烟叶为试验材料,采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其化学成分年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凤凰县烟叶钾和氯的年度稳定性最差,总氮稳定性最好;(2)除B2F等级的总糖和还原糖外,不同年份间烟叶化学成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3)烟叶总糖、还原糖年度间变化呈升高趋势;烟碱、总氮、钾、氯年度间变化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北方烤烟钾氯含量及其与吸食品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目的】为明确我国北方地区烟叶钾、氯含量基本状况及其与卷烟燃烧性、吸食品质的关系;【方法】采集北方5省295份烟叶样品,分析其主要化学成分并鉴定其感官质量,另测定50份烟叶样品的自由燃烧速率;【结果】东北三省烟叶氧化钾含量、氯离子含量、钾氯比的离散度都比较大,辽蒙、山东、黑吉烟叶氧化钾、氯离子含量存在明显地域性差异;氯离子含量是制约辽蒙烟区烟叶吸食品质提高的首要因素,主要影响烟叶香气质、香气量、杂气、余味4项指标得分;氯离子含量是影响山东烟区烟叶香气量、刺激性、评吸质量3项指标得分的首要影响因素;氯离子含量对烟叶燃烧性起决定性的负作用;【结论】辽蒙地区烟叶氧化钾、氯、钾氯比适宜范围为>1.0%、<0.6%、>1.5;山东地区烟叶氯、钾氯比适宜范围分别为为<0.6%、>3。  相似文献   

17.
不同原料配比对鸡粪高温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鸡粪和锯末不同质量比混合堆肥,通过调节水分和加入过磷酸钙和石灰,研究了腐熟过程中发酵参数对堆肥温度、水分、pH、C/N和植物养分含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在53 d堆肥期间,堆肥高温期维持时间长,50℃以上累计达20 d;含水量和C/N持续下降,C/N各处理下降幅度不同,T值小于0.6的处理仅处理4、处理5、处理6;pH值先升后降,53 d后趋于稳定,接近7左右;全磷和速效磷呈缓慢上升趋势,变幅最大的均为处理5;全钾和速效钾则先降后升,处理5的含量和增幅均最大.综合各因素来看,处理5的物料配比较适合本地区鸡粪高温堆肥发酵.  相似文献   

18.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小麦秸秆不同还田深度下小麦蔗糖含量及其有关酶活性,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条件下,灌浆期间旗叶蔗糖含量及磷酸蔗糖还原酶(SPS)活性、籽粒蔗糖含量和酸性转化酶(AI)活性均高于普通耕作处理。在各不同深度秸秆还田处理中,15 cm深度秸秆处理在灌浆前期上述指标均有较高的表现,而花后21 天左右则低于还田25 cm处理,灌浆后期下降幅度较大;而穗下节间蔗糖含量还田25 cm 处理在花后7 天左右超过其他处理,因而蔗糖滞留量较高。在秸秆还田25 cm 处理条件下,小麦籽粒产量达到最高,其穗数也最多,而穗粒数与15 cm还田处理差异不显著,千粒质量也较低。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绿肥(豌豆)翻压后合理施用肥料问题,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翻压绿肥的基础上通过减少基肥用量和控释肥代替部分基肥,研究其对烟叶产量、产值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肥翻压可以提高低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含量<10 g/kg)的有机质含量,对其他土壤化学性质无显著影响;绿肥翻压后将基肥减少15%和30%对烟叶产量、产值无显著影响,对烟叶化学成分无明显影响。在减少15%基肥后,将剩余基肥的50%以控释肥代替,可以显著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提高烟叶钾含量和钾/氯比,改善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