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越冬和产卵洄游期黄海鳀鱼对能量的利用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2年6月至2003年9月黄海中南部水域的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样品,分析越冬和产卵期间鳀鱼能量利用差异。结果显示,各个月份鳀鱼性腺指数(GSI)和腹腔含脂量等级呈负相关。越冬和产卵期间鱼体脂肪消耗速率有显著差异,纯鱼体脂肪消耗速率也有相似变化。摄食期间(3~5月)黄海鳀积累大量脂肪作为能量储备,产卵前期(5月)个别鳀鱼全鱼体脂肪含量超过40%,平均脂肪含量达15%,产卵过后平均脂肪含量水平下降了10%~11%。然而,越冬期间(11~1月)脂肪含量变化幅度很小。产卵期间(5~7月)全鱼体脂肪含最与性腺重量(性腺成熟度为Ⅳ或Ⅴ期)呈显著正相关。叉长和性腺重量(性腺成熟度为Ⅳ或Ⅴ期)也呈显著正相关。越冬期间全鱼体和纯龟体的同体物质(蛋白质)含量比产卵期间低1%-2%。各个月份全鱼体固体物质(蛋白质)含量比纯鱼体低1%左右。越冬期间各叉长组能量变化很小,而产卵期间月能量消耗则随叉长呈指数增长。能量损失主要是脂肪新陈代谢造成,而存储蛋白质主要用于性腺发育,并且在越冬和产卵期间全鱼体的蛋白质含量保持相对常量。  相似文献   

2.
黄海中南部鳀鱼生殖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1.黄海中南部鳀鱼属洄游产卵型鱼类。春季向近岸方向移动,产卵后向外海方向移动。产卵场分布广泛。 2.黄海中南部鳀鱼在产卵盛期开始前达到性成熟度Ⅴ期雌鱼的最小叉长为9.0厘米,纯体重为5.0克,主要叉长范围为10.3~11.7厘米;主要年龄组成为1~2龄。 3.黄海中南部鳀鱼的产卵期为5月上旬至10月上中旬。产卵盛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下旬。产卵期长。 4.黄海中南部鳀鱼的性腺发育分3个阶段。生长期从3月初到5月上旬;产卵期从5月上旬到10月上中旬;恢复期从10月中旬到翌年2月末。 5.黄海中南部鳀鱼的排卵类型为多峰连续排卵型,一年产卵一次。 6.黄海中南部鳀鱼的个体绝对生殖力在600~13600粒之间,平均为5500粒;主要叉长组的个体绝对生殖力为2500~11000粒,平均为5700粒。  相似文献   

3.
宋利明  沈智宾  季诚 《水产学报》2017,41(9):1407-1414
研究黄鳍金枪鱼鱼体脂肪含量与其生物学参数的关系有利于确定其鱼体脂肪含量与生物学参数是否有关并掌握鱼类的生长、繁殖和渔场特性。本研究根据2013年10月到2014年4月在印度洋中西部海域延绳钓渔业调查中采集到的91尾黄鳍金枪鱼,测定了其脂肪含量和生物学参数等,应用频率统计法分析了其脂肪含量的时空分布,脂肪含量与性别、体质量、性腺成熟度的关系;应用GAM方法分析了脂肪含量与条件系数(K)、纯重系数(SI)、性腺指数(GSI)、叉长(FL)的关系。结果显示:(1)黄鳍金枪鱼的脂肪含量为0.1%~26.7%,平均脂肪含量为6.94%;(2)黄鳍金枪鱼10—12月份月平均脂肪含量总体较低,12月份以后月平均脂肪含量呈上升趋势;2°N~3°N,59°E~60°E区域的平均脂肪含量最高,为15.3%,7°S~8°S,44°E~45°E区域的最低,为1.2%,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3)各性别、体质量组、性腺成熟度、叉长组的脂肪含量无显著性差异;(4)黄鳍金枪鱼脂肪含量与条件系数(K)、纯重系数(SI)、性腺指数(GSI)、叉长(FL)均无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1)3、4月份黄鳍金枪鱼开始进入产卵期;(2)2°N~3°N,59°E~60°E可能是一重要的产卵场;(3)雌性的繁殖能力与鱼体脂肪含量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东海海域澳洲鲐(Scomber australasicus)繁殖群体的生物学特征, 依据 2016—2023 年 1—4 月在东海中南部采集的 227 尾澳洲鲐样本, 分析了澳洲鲐繁殖群体的叉长、体重、摄食等级、肥满度、性腺指数、性比及肌肉含量等生物学特征。结果显示, 澳洲鲐繁殖群体性别间的叉长和体重关系无显著差异(P>0.05), 雌雄个体合并拟合的叉长和体重关系式为: W=3×10–6FL3.2558。1 月为澳洲鲐的越冬期, 2—4 月为繁殖期。澳洲鲐的产卵高峰期集中在 3 月, 到 4 月下旬, 已经产卵的澳洲鲐数量比例增大。在性腺发育同等情况下, 雌性澳洲鲐在繁殖期间性腺指数始终高于雄性澳洲鲐, 而肌肉含量却小于雄性澳洲鲐。摄食强度在越冬期到繁殖期前后是先下降后上升的状态, 肥满度则是先上升后下降, 最后恢复到与繁殖期前相近的水平。2 月繁殖初期雄性多于雌性, 到 3—4 月繁殖中后期雌性数量多于雄性。这种繁殖期间性比的变化符合最大限度实现世代补充和繁殖收益最大化的繁殖策略。综上, 东海中南部澳洲鲐的繁殖高峰期集中在 3 月, 在进入繁殖期后, 性腺发育过程中会减少摄食, 生长缓慢, 机体的部分肌肉组织会转化为性腺以满足生殖所需。  相似文献   

5.
黄海鳀鱼鱼体能值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2002年6月~2003年9月黄海中南部水域鳀鱼的调查资料,分析了产卵、索饵和越冬期鱼体能值的季节变化以及精巢和卵巢能值的变化情况。产卵期(5~7月)、索饵期(8~10月)和越冬期(11~1月)鳀鱼能值的变动情况反应了性腺发育状况。卵巢能值和精巢能值的季节变化趋势相似。幼鱼和成年鳀鱼能值的季节变化趋势相似,但各个月份幼鱼能值均比成鱼低。鱼体能值从越冬期到产卵前期变化很大,达40%~50%,这主要由脂肪含量变化引起。湿重丰满度系数比干重丰满度系数估算鱼体能值准确度差。  相似文献   

6.
2009年秋冬季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的渔业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9年秋冬季(3~6月)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的渔业调查资料,对其群体组成、叉长与体重关系、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和渔获量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叉长范围为100~650 mm,优势叉长组350~400 mm;体重范围为100~2 600 g,优势体重组400~800 g;3~5月性腺成熟度大部分为Ⅱ期,6月则有52%个体为Ⅲ期。3~5月总产量和CPUE(t/h)呈逐渐增加趋势,6月份均显著下降,仅为5月的38.7%和51.4%。冬季(6月)总产量的大幅下降,暗示该渔场的空间分布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西北太平洋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 sagax)的渔业生物学特征,基于2020年4—12月、2021年4—11月在西北太平洋公海采集的样品(共2 664尾),对其群体结构、性腺成熟度、初次性成熟叉长、摄食等级和肥满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远东拟沙丁鱼叉长范围为85~240 mm,优势叉长组为160~200 mm,不同性别的个体叉长差异不显著(P>0.05);体质量范围为5.6~144.6 g,优势体质量组为35~75 g,不同性别个体的体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年龄组成为0+~6+,优势年龄组为1+~3+。叉长与体质量关系符合幂函数指数方程,生长参数b=3.153 8,符合正向异速生长。性成熟度以Ⅱ期为主(占比90%以上),叉长组95~104 mm与105~114 mm的鱼体性腺成熟度差异极显著(P<0.01),叉长组205~224 mm与225~245 mm的性成熟差异显著(P<0.05);初次性成熟叉长(L50)为178.1 m...  相似文献   

8.
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时期组织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组织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在克氏原螯虾(Procambrus clarkii)卵巢发育过程中的变化,采用粗脂抽提及气相色谱分析法对卵巢发育5个不同时期肝胰腺和卵巢组织中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卵巢发育,卵巢指数由0.12%显著(P≤0.05)增加到6.64%,而肝胰腺指数由7.95%降至5.31%.(2)卵巢干重百分含量从Ⅰ期的22.29%增至Ⅴ期的55.16%,而干物质中的脂肪含量仅在Ⅱ期(32.38%)到Ⅲ期(41.90%)有一个显著增加过程,后期没有增加.(3)肝胰腺和卵巢中主要脂肪酸都有C16:0、C16:1n7、C18:0、C18:1n9、C18:1n7、C18:2n6和C18:3n3等,不同的是卵巢中的C20:4n6及C20:5n3含量也较高.在主要脂肪酸中,C16:0、C18:1n9和C18:2n63种脂肪酸占绝大比例.(4)在卵巢发育过程中,卵巢中的3种高不饱和脂肪酸C20:4n6、C20:5n3及C22:6n3含量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而C18:2n6含量一直在增加.由此可见,在克氏原螫虾卵巢发育过程中肝胰腺中脂肪有转运到卵巢的可能,在卵巢发育后期各营养物质按一定比例积累,相比于高不饱和脂肪酸,C18:2n6可能在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了解克氏原螯虾组织中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与卵巢发育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亲虾在繁殖期的脂肪代谢机制.  相似文献   

9.
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是西北太平洋公海灯光围网渔业捕捞的主要经济品种,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为全面了解其生物学特征,根据2016—2021年在该海域的渔业生产调查资料,对日本鲭叉长和体质量组成、叉长-体质量关系、性比、性腺成熟度、初次性成熟叉长、摄食等级和肥满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其叉长和体质量呈双峰分布,叉长范围为102~400 mm,体质量范围为9.6~898.8 g。叉长-体质量关系式为W=1.303 84×10-6L3.381 56,呈正向异速生长,性别对叉长-体质量关系影响不显著(P>0.05)。雌雄比例为1.74∶1,与1∶1差异显著(P<0.05);性成熟度以Ⅱ期为主,叉长对性腺成熟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雌性和雄性初次性成熟叉长分别为(298.08±4.32) mm和(287.82±4.26) mm。摄食强度以1~3级为主,叉长显著影响摄食强度(P<0.05),性别对其影响不显著(P>0.05);肥满度范围为0.64~2.45,随叉长增加而增大。研究结果丰富了西北...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肝胰脏颜色与肝脂肪及矿物质沉积量间的关系,对越冬期草鱼暗红肝、花肝、白肝、黄肝4种不同颜色肝胰脏中水分、脂肪和12种矿物质含量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越冬期草鱼暗红肝、花肝、白肝、黄肝中平均水分质量分数依次为77.78%、70.98%、67.91%、64.01%,平均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2.06%、2.85%、4.24%、5.28%,且4种颜色草鱼肝胰脏中水分和脂肪质量分数差异显著(P0.05);相对暗红肝,花肝、白肝和黄肝中钙(Ca)、铬(Cr)、锌(Zn)、硒(Se)质量分数显著上升(P0.05);花肝仅铜(Cu)和砷(As)的质量分数低于暗红肝,白肝仅镁(Mg)、铁(Fe)、Cu质量分数低于暗红肝,黄肝则所有被检矿物质均高于暗红肝。研究表明,越冬期草鱼肝胰脏脂肪沉积较少,但随着肝颜色由暗红肝变成花肝、白肝与黄肝,肝中水分含量依次减少,脂肪沉积量则依次增加;相对于脂肪质量分数较低的暗红肝,脂肪质量分数相对较高的其他颜色草鱼肝胰脏中Ca、Cr、Zn、Se质量分数显著上升(P0.05)。  相似文献   

11.
鱼类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 ,它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定位准确和应用广泛等优点 ,能够对胃肠道内分泌细胞进行准确地鉴别和定位[1] 。该技术的应用为鱼类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研究开辟了有效途径 ;同时对鱼类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不断研究也推动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迄今为止 ,国内外学者对鱼类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鉴别和定位已作了大量工作。1 鱼类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种类对鱼类胃肠道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和定位均使用哺乳动物的抗血清 ,迄今为止还未发现使用专门的鱼类抗血清对鱼类胃肠道内分泌…  相似文献   

12.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的研究,主要包括重金属污染常用评价体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以及生物对重金属的生物利用等方面。同时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的一种病原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病毒球状、无囊膜,大小为55nm左右,病毒核酸有12个基因组片段,为3/3/6型,总分子量20kb左右。推测病毒核酸为RNA,初步确定为呼肠孤病毒样病毒(Reovirus-like Virus)。实验提示该病毒对温度有较强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调查白斑狗鱼眼内寄生的复口吸虫的流行病学,为白斑狗鱼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治提供基础性资料。2009年至2014年在中国境内的额尔齐斯河8次采样获得263尾白斑狗鱼,统计分析复口吸虫在白斑狗鱼各体长组中的频率分布及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复口吸虫一年四季均可感染白斑狗鱼,感染率从春季到冬季逐渐升高,冬季达到峰值;平均感染强度则在冬季最高,夏季次之,春秋两季均低;总感染率为34.98%,平均感染强度为10.74只/尾;感染率随宿主体长增加而上升,但是在体长50 cm时,感染率最低,为4.17%;平均感染强度随宿主体长的增加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方均比在各体长段均大于1,呈聚集分布,且聚集度随鱼体长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BP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is frequently observed in male dogs older than five years. Uncomplicated BPH is therefore regarded as a normal aging process. Only 1-2% of the males develop malign tumors, furthermore acute or chronic prostatitis, abscesses or cysts. The diagnosis of prostatic diseases requires special physical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hormonal effective substances, antibiotics, antiphlogistics, analgesics and surgical procedures (prostatectomy, castration) are recommended. The author successfully uses a therapy in two phases starting with an intensive medication (Tardack plus antibiotics s.c./p.o. and local) for at least 10, up to 30 days, followed by surgery. Particularities in diagnosis and therapy are pointed out.  相似文献   

16.
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全球海洋生物资源管理的重心。预警原则作为一种新颖的环境资源管理手段,其对海洋生物资源养护的有效性已为一些国际协定和一些国家的国内立法所确认。目前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管理实践和相关法规并没有明确采用预警原则。因而,针对我国近海生物资源养护不利的现状,我国有必要增订相关立法,将预警原则规定为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并根据我国各海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适用预警原则,以顺应全球海洋生物资源养护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沸石在河蟹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继周 《齐鲁渔业》1999,16(3):10-11
在河蟹育苗中,利用沸石作水质净化剂.从幼体蚤状Ⅲ期始,每天在3个幼体培育池共90m3水体中投放200×10-6沸石。结果试验组每m3水体大眼幼体出苗量增加54g,效果明显。试验证实,投放沸石能吸附水中有机污染物,降解氨氮,净化水质,促进幼体正常变态发育。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冬季绿太阳鱼(Lepomis cyanellus)肌肉营养成分的空间差异,分析并比较了2016年12月采集的大别山区三个样地的绿太阳鱼肌肉营养成分。利用相似性百分比(SIMPER)分析、非参数多变量排序(NMS)和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结果显示:大别山区栖息环境(水库、溪流)对绿太阳鱼肌肉营养成分影响较大;随后t-test的结果显示同一样地溪流环境中的绿太阳鱼丰满度K,肌肉氨基酸组成中的脯氨酸Pro、甘氨酸Gly、蛋氨酸Met、组氨酸His、精氨酸Arg、总脂肪,以及脂肪酸酸组成中棕榈酸(C_(16∶0))、硬脂酸(C_(18∶0))、油酸(C_(18∶1))均高于水库中绿太阳鱼的含量;同时水库环境中绿太阳鱼肌肉中的花生一烯酸(C_(20∶1))、二十二碳二烯酸(C_(22∶2))、二十二碳六烯酸(C_(22∶6))、十七碳一烯酸(C_(22∶6))、花生二烯酸(C_(20∶2))、花生三烯酸(C_(20∶3))、花生四烯酸(C_(20∶4))、二十二碳四烯酸(C_(22∶4))、二十二碳五烯酸(C_(22∶5))等不饱和脂肪酸高于下游溪流绿太阳鱼肌肉中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采集锦州地区水库、河域中的淡水鱼8种,它们分别是草鱼、鲤鱼、花鲢、白鲢、罗非鱼、武昌鱼、青鱼、鲫鱼。用冷原子吸收法对鱼体内有害物质总汞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草鱼体内总汞含量平均值为0.148mg/kg,鲤鱼体内总汞含量平均值为0.229mg/kg,花鲢鱼体内总汞含量平均值为0.177mg/kg,白鲢鱼鱼体内总汞含量平均值为0.170mg/kg,罗非鱼体内总汞含量平均值为0.123mg/kg,武昌鱼体内总汞含量平均值为0.197mg/kg,青鱼体内总汞含量平均值为0.192mg/kg,鲫鱼体内总汞含量平均值为0.157mg/kg,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0.5mg/kg。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不同学者对河纯毒素起源的几种解释,从遗传学角度解释河纯毒素是河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的解释较为合理。本文对河豚毒素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河豚毒素是钠离子通道阻断剂,是一种强海洋神经毒剂,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河鲍毒素的控毒手段以及河纯毒素作为一种工具药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