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对于服从正态分布的总体某指标,其简单随机样本的平方和的均值是一个随机变量。本文先推导出这一随机变量渐近遵从的概率分布,然后给出利用等概简单随机样本估计总体平方平均数的恰当方法。  相似文献   

2.
雅安地区蓉油3号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雅安地区蓉油3号栽植密度、氮化肥与磷化肥的用量对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出在试验的土壤肥力水平下产量达2.25t/hm2以上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案是:栽植15—16.5株/m3,分别施化肥N100—150kg/hm2和P2O545—75kg/hm2。  相似文献   

3.
仙人掌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初步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报导了仙人掌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初步分析。仙人掌老茎干粉多糖收的率为4.62%,嫩茎干粉多糖收率4.10%,大大高出用相同方法提取当归、枸杞等中药材得糖率。粗多糖由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鼠李糖等单糖组成,经DEAE-EextranGelA-25柱层析,可得一个中性组分和两个酸性组分,各组分总多糖含量在17%-43%之间  相似文献   

4.
川西茶区主栽品种光合强度与叶片结构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试验以四川川西茶区主栽品种为材料,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统计方式,研究光合强度与叶片解剖结构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片结构与光合强度密切相关,叶片栅栏组织的厚度、栅栏细胞的密度、细胞长径/短径、栅/海、叶绿体基粒数与基粒片层数与光合积累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9、0.828、0.652、0.374、0.475和0.330,达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茶叶中的氨基酸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及对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两家茶厂的红、绿茶在不同加工工序中的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在萎凋和杀青工序,氨基酸含量有明显增加;在发酵工序,氨基酸含量有所减少;在揉捻工序,氨基酸含量无明显变化;在成品茶中,氨基酸含量又有所减少,但仍高干鲜叶中的含量。正是由于氨基酸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这一变化,对最终形成红、绿茶芳香、清醇、鲜爽的风味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几种新农药防治柑桔蚜虫田间药效测定表明:20%好年冬乳油3000倍,40.7%乐斯本乳油2000倍,90%万灵原粉5000倍及日本产的3%NI-25乳油3000倍效果明显优于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尤其是3%NI-25乳油3000倍防治柑桔蚜虫,不仅防效好,残效也极佳,在药后14天防效依然为100%。上述药剂可在生产上替代乐果防治柑桔蚜虫。而50%抗蚜威1500倍防治柑桔蚜虫明显比氧化乐果差。  相似文献   

7.
小麦少量样品容重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70个小麦品种(系)的籽粒比重Sg和容重μw,,证明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密切存在。在小麦种子数量不够多的情况下,小麦种子的统计容重合^μw可通过公式:^μw=375.3774+268.0600Sg计算得出。此公式是由Sg和μw的直线回归关系导出。当用^μw代替μw时,测定小麦种子容重则不受种子数量的限制。在育种低世代单株水平下更可以广泛地进行高容重材料的筛选工作。  相似文献   

8.
根据实际情况介绍了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中庭花园规划设计,对环境各项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提出规划方案,将功能与美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更新学生身体素质评分方法的依据,并根据座标原理将数学评分模型制成了评定学生身体素质成绩的《模型》评分表。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模型》评分表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不同体能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外锻炼的积极性,收到应全面发展体能、不断提高身体素质成绩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0.
浓缩茶浸取基本工艺参数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应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实验设计,对浓缩茶浸取温度(X1)、用水量(X2)、浸取时间(X3)和用茶量(X4)等浸取基本工艺参数进行试验研究。建立了浸取的四基本因素和浸出浓度、浸取率的数学模型。初步确定了浓缩茶浸取的较优工艺参数和基本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1.
蒲爱华  姚安林 《油气储运》1998,17(8):7-10,26
基于水下穿越管道所受可变荷载的随机性,采用平稳二项随机过程作为可变荷载的概率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的基本特性,得出了设计基准期内可变荷载最大值的概率分布函数FM(x)与任意时点概率分布函数F(x)之间的实用关系式。对于裸露悬空水下穿越管道承受的动水荷载,采用相关模型理论计算管道的动力响应幅值,进而求出管道所受的动应力,最后根据水下穿越管道服役期内的荷载状况将其划分为空管状态、正常运行状态、裸露悬空状态  相似文献   

12.
采用模糊随机理论,构建连续支付型变额生命年金模型.假定利率为三角模糊数,死亡率为随机变量.结合精算理论,给出了连续支付型变额生命年金精算现值的期望、方差以及分布函数和分位数的模糊表达式.最后,通过实证分析计算出一个在养老保险中常见的生命年金的相关值,验证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宁夏毛乌素沙地2块20 m×20 m的新疆杨样地实地调查结果,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毛乌素沙地的新疆杨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较小空间尺度(0~3 m)上,新疆杨种群的空间分布表现为显著的非随机分布;当空间尺度大于临界值(9 m)时,新疆杨种群的空间分布呈现随机分布趋势;不同大小等级的新疆杨在空间关联性上表现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关于信息度量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克服Shannon熵的局限性,修改了Shannon熵的公理,用公理化的方法,推导出具有有限分布列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信息量系。并且将它推广到任意具有可数无限分布列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和随机向量。证明了信息量系的最大信息量定理,可加性定理,广义可加性定理、互信息定理、独立性定理等性质。对信息量系中参数值的选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郭鑫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756-2760
[目的]研究县域土壤全氮含量的空间分布和采样数量,为紫色土丘陵区采样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协同克里格法,以初始的1 777个土壤全氮含量数据为随机抽取的数据,分别随机抽取1 599、1 421和1 243个数据为目标变量,并以初始的1 777个土壤有机质数据为辅助变量,对四川省罗江县土壤全氮含量进行插值分析,从而利用协同克里格法对县域尺度下农田土壤全氮含量在不同样点数量下空间分布中的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在相同取样数量下,全氮协同克里格法的均方根误差相对于普通克里格法降低0.019 6%~0.072 5%,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提高0.69%~0.90%。利用协同克里格法,土壤全氮含量数据在缩减30%情况下,其估值精度高于1 777个样点下的普通克里格估值,且二者的分布图都具有较高的拟合度。[结论]协同克里格法是一种经济、精准的方法,可为县域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分布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6.
华北山石区落叶松混交林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指导落叶松混交林抚育经营,对华北山石区落叶松混交林林分组成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地A的总密度和总断面积均最小,为1 007株·hm~(-2)和24.446 4 m2·hm~(-2),样地C最大,为1 525株·hm~(-2)和47.280 2m2·hm~(-2),样地B居中;华北落叶松在样地A中胸径最大为18.6cm,样地B最小为18.1cm,而树高则相反。样地A的平均角尺度为0.358 8,均匀分布,林分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林分中落叶松为均匀分布状态;样地B平均角尺度为0.523 8,为团状分布,林分中落叶松为均匀分布;样地C的角尺度为0.508 5,为随机分布,林分中落叶松为均匀分布,云杉处于团状分布状态,五角枫和花楸处于随机分布状态。样地A直径大小比数的平均值为0.333 1,林分中落叶松和白桦的大小比数相差不大,表明林分空间分化程度比较小,两种树种的优势度相差无几;样地B的大小比数为0.487 2,林分中落叶松处于优势,而蒙古栎、山杨、五角枫和花楸处于劣势,其它树种处于中庸状态,而且各树种的大小比数有一定的差别;样地C的大小比数为0.484 5,云杉和华北落叶松处于绝对优势;样地A混交度为0.47,属于重度混交;样地B混交度为0.37,混交程度比较低下;而样地C混交度为0.83,说明杉落针阔混交林树种组成较多样化,结构更加稳定,在空间利用上也更加充分。  相似文献   

17.
云杉-白桦混交林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合理描述森林结构特征可为森林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指导。本文对长白山云杉-白桦混交林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可为林分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参考。方法以云杉-白桦混交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区位于吉林省汪清县金沟岭林场。设置两块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云杉-白桦混交林样地(面积均为60 m×60 m),应用空间结构参数混交度、角尺度和大小比,建立空间结构参数的三元分布,描述整个林分和林分内云杉、白桦树种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1) 林分中的云杉和白桦树种株数分布主要集中在6、8和10 cm径阶,林分密度较大。(2)随混交度的升高林木株数先增加后减少,林分整体处于中度混交状态,即绝大多数林木相邻4株树中有2株树为同种;随角尺度的升高林木株数先增加后减少,有1/2以上的林木处于随机分布,且处于随机分布状态的林木大多数为中度混交状态;不同优势度等级上,林木株数分布大致相同,优势木株数稍高于劣势木株数。林分在结构参数组合为中度混交、随机分布、亚优势状态时,株数分布最多。(3)云杉树种,在样地1中结构参数组合为中度混交、随机分布、亚优势状态时林木分布较多;在样地2中结构参数组合为零度混交、随机分布、优势状态的林木分布较多。(4)白桦树种,在样地1中结构参数组合为中度混交、随机分布、优势和亚优势状态时株数分布最多;在样地2中结构参数组合为中度混交、随机分布、劣势状态的株数分布最多。(5)林分中云杉树种的优势度整体高于白桦。结论结构参数的三元分布可以同时表达林木的混交度、角尺度和大小比数,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可为云杉-白桦混交林的结构优化调整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林木的进界是确保森林长期维持的基本条件,而进界模型能够预测森林的发展,是量化森林生态系统未来健康和生产力的基础。方法以吉林省1995年设立的295块蒙古栎固定样地数据为例,构建基于林分因子、立地因子及气象因子的蒙古栎林林木进界模型。模型的基本形式包括泊松分布和负二项分布两种离散形式。考虑到样地中存在大量零值的问题,在这些基础模型上考虑加入零膨胀模型。为了解决模型存在的嵌套和纵向数据问题,在构建模型时把样地的随机效应考虑进去。最后利用验证数据来验证。结果林分算数平均直径和林分公顷株数是影响林木进界概率和数量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并且均与林木进界概率和数量呈反比。立地和气象因子中的各项因子对进界均没有产生明显影响。负二项分布模型由于考虑了数据过度离散问题,模拟精度要高于泊松分布;在考虑样地的随机效应后,除了标准负二项分布模型外所有模型都明显提高了模型的模拟精度;同时考虑随机效应和零膨胀的负二项分布模型,其模型的模拟效果最好,验证结果也支持此结论。结论为了确保进界的发生,在进行森林经营时,确定合理的初植和经营密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以藏东南波密岗乡自然保护区原始林芝云杉林为研究对象,应用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建立空间结构参数的三元分布,揭示林分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从一元分布看,林木整体属于随机分布,林分强度混交,树种的优劣程度参差不齐,整体处于中庸状态;在混交度和角尺度分布中,以随机分布和强度混交林木株数最多,大小比-角尺度组合中,均以随机分布轴线和中庸轴线两侧基本对称;三元结构参数组合为强度混交、随机分布、亚优势状态林木分布较多。主要树种的混交程度较高,呈现强度和极强度混交状态;其中林芝云杉和华山松为该群落的优势树种随机分布,其他主要树种都为轻度聚集分布;树种间大小比数差异明显,其中林芝云杉最低,<0.252,处于亚优势状态。全面分析原始林芝云杉林的空间结构,为林芝云杉林结构优化调整提供重要参考,为藏东南天然林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