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木材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对木材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进行了简要论述,介绍了木材无损检测技术在当今木材科学研究和木材加工中的应用,并对无损检测技术在今后木材科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激光技术在木材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晶  刘镇波 《森林工程》2003,19(3):15-16
本文总结了用于木材中的无损检测技术 ,着重论述了几种常用的激光无损检测技术在木材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无损检测在木材分等到木材构件机械性能的现场评估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阐述了无损检测的基本概念,记述了无损检测在林产品中的早期研究成果,以及无损检测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及其研究工作状况。  相似文献   

4.
木材无损检测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损检测在木材分等到木材构件机械性能的现场评估范围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阐述了无损检测的基本概念,记述了无损检测在林产品中的早期研究成果,以及无损检测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及其研究工作状况。  相似文献   

5.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损评价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木材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进行预测,已被广泛应用于木材功能性改良、木材识别和木材无损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该文阐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木材材性预测和木材加工利用中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其在木材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于雷  戚大伟 《森林工程》2006,22(5):13-15,44
木材无损检测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木材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可以应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r)对原木进行无损检测。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是X射线无损检测的一个分支,是对X射线的应用。本论文通过对Cr的利用,通过对Cr图像的提取、分析和处理,找出了一套方便于Cr图像的重建和去除噪声的算法,从而提出利用计算机断层技术(Cr)对木材进行缺陷检测,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红外热像技术及其在木材无损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现有的比较成熟的无损检测技术在实践应用中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局限性。红外热像技术因其具有测量速度快、测量结果直观形象及测量精度高等优点逐渐被人们认识并应用到多个领域。本文介绍红外热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对红外热像技术在复合材料内部制造缺陷检测、建筑节能检测、电力设备检测等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木材内部缺陷与红外辐射场强之间的关系,对红外热像技术在木材无损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木材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的物理基础是X射线的特殊性质,即当X射线穿过木材时,将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导致X射线强度衰减。弄清X射线在木材中的衰减规律是木材无损检测理论研究的关键,木材X射线吸收系数是其中的重要物理参数之一。本文采用较先进的测试手段验证了X射线在木材中的衰减规律,同时,测得了部分木材线吸收系数和质量吸收系数。一、基本理论严格的说,只有单色、窄束X射线在穿  相似文献   

9.
CT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无损检测方法已在木材构造检测和物理性能评价领域得到广泛利用, 逐渐成为木材科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检测方法。文中介绍了CT技术的基本原理, 综述了普通医学CT和工业CT检测木材宏观构造、密度, 以及利用高分辨率CT研究木材微观结构的研究进展, 并展望了CT技术在木材科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木质材料力学性能无损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妍  张厚江 《森林工程》2010,26(4):46-49
木质材料用途广泛,在建筑、家具和包装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木材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很快,应用到木材性质检测的无损检测方法已达几十种,然而对木质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还处于相对初级阶段,具有较大的挑战性。本文对木质材料力学性能的无损检测方法和原理进行归纳与总结,阐述几种主要检测技术(如应力渡检测、超声渡检测、振动法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检测特点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木质材料力学性能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基于RFID技术的名木古树管理系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FID技术是一项成熟而且先进的技术,它正在以蓬勃的发展态势向各行各业进行延伸,而且它备受重视。已被列为本世纪十大重要技术项目之一。但美中不足的是在林业领域尤其是在我国林业贵重资源管理系统(例如名木古树管理系统)中应用RFID技术几乎还是一片空白。本文综述了RFID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领域,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展望了未来的趋势。基于此,本文还综述了名木古树管理系统,并初步提出了建立基于RFID技术的名木古树管理系统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木材阻力仪检测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木材阻力仪检测技术与原理、检测结果判断及国外研究人员应用木材阻力仪在判断木材内部腐朽状况、判断立木或人造板材密度和不同树种的阻力曲线与X射线密度曲线的比较等方面的现状;以及介绍我国研究人员利用木材阻力仪对古建筑木构件进行勘测和分析等情况.  相似文献   

13.
Most old buildings in Korea are wood framed and, with age, deterioration is found in all wood components of antique buildings. Insects and rapid changes in humidity are among the main causes of deterioration. To preserve antique wooden buildings, nondestructive testing (NDT) methods are required. Various methods of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NDE) such as X-ray, stress wave, drilling resistance test, and ultrasound are used to inspect the safety of wooden antique buildings. The ultrasonic method is relatively simple, inexpensive, and accurate. The rafters are one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 antique buildings and are seriously affected by deterioration. This study aimed to develop a nondestructive ultrasonic technique for evaluation of wooden rafter deterioration. Regression models describ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tificial deterioration of the specimen and ultrasonic parameters were proposed. The method was found to be reliable for evaluating wooden rafter deterioration.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榕属Ficus古树数量大、种类多,占广东古树总数的29.1%,包括榕树F. microcarpa、雅榕F. concinna等21种。通过分析榕属古树的组成和分布特征,探究影响其保存和保护的历史文化成因。结果表明,在榕属古树中,三级古树占90.2%,粤北地区一级古树数量较多;榕树数量最多,占81.8%。榕属古树在珠三角核心区和粤东、粤西两翼分布密度较大,粤北地区分布密度较小,总体呈现沿海向内陆递减的趋势;村落和寺庙宗祠是集中分布点。榕属古树的分布除了受本属生物学特征和自然地理条件约束,更受到乡村民俗文化、儒释道文化和士大夫文化等文化要素的影响。这些要素既是区域生态文化的体现,也是古树保护与利用的价值所在。传承区域生态文化是保护古树资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祁门县发现的樟科楠木属古树群进行调查,从其分布起源、生长特性、木材宏观特征等方面分析,确定该物种为我国著名的珍稀物种——滇楠,并认为是楠木属中最易出现金丝楠木的树种,以期为科学保护和发掘利用滇楠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天水市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分布特点、分析探索其生长、衰老、死亡的原因,由此提出来解决延缓其衰老和死亡的技术性措施,有利于作好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使古树健康生长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相得益彰,充分发挥古树名木的价值,创造大的、良好的和谐环境。  相似文献   

17.
18.
Acoustic technologies have been well established as material evaluation tools in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and their use has become widely accepted in the forest products industry for online quality control and products grading. Recent research developments on acoustic sensing technology offer further opportunities to evaluate standing trees and logs for general wood quality and intrinsic wood properties. Although the concept of using acoustic velocity as an effective measure of stiffness applies to both standing trees and felled logs, the method typically used to measure acoustic velocity in trees is different from that used in logs. Consequently,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easured velocity values between trees and logs. Other factors affecting tree–log velocity relationships include tree diameter, stand age, operating temperature, and wood moisture conten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fundamentals of acoustic wave propagation in trees and logs and discusses two different mechanisms of acoustic velocity measurement, time-of-flight for standing trees and resonance for logs. Experimental data from previous studies are reviewed and analyzed to examine the strength of the tree–log velocity relationships and discus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ree velocity deviation.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古建筑木构件勘查中常用的无(微)损检测技术,阐述了各种仪器工作原理、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其中包括皮罗钉、阻力仪、应力波和超声波检测设备。基于以上技术,结合古建筑木构件特点,提出仪器结合使用、构件分类检测、设备便携化以及以树种鉴定为基础的木结构古建筑无损评估体系。
Abstract:
Commonly used nondestructive inspection technologies involved in the survey of the wood structures of ancient buildings are introduced and the inspection methods,working principle,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instruments,including of pilodyn,re  相似文献   

20.
木材在生产应用过程中易受真菌侵害导致木材性能劣化,极大地限制了木制品在户外推广应用。近年来,为了增强木材防腐技术开发的理论基础,木材腐朽机理得到普遍关注与研究。文中从以下3个方面梳理、归纳、总结木材腐朽机理研究现状:1)木材腐朽过程中结构成分与性能的变化规律;2)木材酶降解理论;3)木材非酶降解理论。在此基础上,阐明现有木材腐朽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绿色环保型木材防腐技术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为2030年我国实现“碳达峰”提供战略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