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哈尔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原料乳样品标准数据模型为基础,在原料乳中加入动物水解蛋白模拟牛奶掺假,通过总结原料乳成分数据的变化规律及调整控制因素,以达到预判原料乳掺假和确定掺假物质报警浓度的目的。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Milkoscan FT 120红外光谱,对原料乳中脂肪、蛋白质、干物质、乳糖、柠檬酸比重、冰点、碳水化合物、全糖、游离脂肪酸等的检测建立原料乳光谱数据,按比例向原料乳中加入植脂末、水解蛋白模拟牛奶掺假。通过总结原料乳成分数据的变化规律及调整控制因素以达到预判原料乳掺假和确定掺假物质的检出限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汪剑  马占峰 《中国奶牛》2011,(22):58-60
利用MilkoscanFr120红外光谱仪,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回归方法,以本地区具有代表性原料乳样品为基础建立标准数据模型,在原料乳中加入尿素模拟牛奶掺假。通过总结原料乳成分数据的变化规律及调整控制因素以达到预判原料乳掺假和确定掺假物质的检出限的目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子鼻技术结合多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原料羊乳中掺假过期复原乳进行快速定性判别和定量分析.将过期复原乳按不同比例掺入到原料羊乳中,进行电子鼻检测.通过电子鼻采集不同比例掺假乳挥发性成分的响应值,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Fisher线性判别分析(fisher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FLDA)以及线性回归拟合分析进行定性判别和定量分析,建立基于电子鼻技术检测原料羊乳掺假的方法.结果表明:FLDA及PCA都能够区分出不同比例的掺假奶,且FLDA区分效果优于PCA;线性回归拟合分析的相关系数为88.4%,预测值与实际掺假值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因此利用电子鼻实现原料羊乳掺假的快速定性判别和定量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正>近些年来,相关政府机构做了大量工作改造收奶站,以质论价,严厉打击掺假使假,使鲜奶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但鲜奶掺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鲜奶的营养品质,也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如何提高原料奶的质量仍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生鲜乳是液体乳、乳粉和其他乳制品的源头,其质量好坏非常重要,直接影响乳制品质量安全。以下是常见的生鲜乳快速检测技术及方法:  相似文献   

6.
昨从武汉市质监局获悉,月底前,武汉质检所将对全市乳粉、液体乳、含乳饮料生产企业所使用的原料奶及成品进行监督抽查,重点检查可能使用动物水解蛋白、麦糊精、植脂末等物质掺杂掺假违法行为。 据介绍,近期,由于原料奶供应紧张,价格上涨,部分地区原料奶收购秩序混乱,掺杂掺假、短斤缺两等现象有所抬头,一些乳制品生产企业放松原料奶收购标准,造成质量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原料奶中掺尿素的现状,研究了一种方法可以快速检测掺假乳中的尿素,利用简单的试纸即可检测出乳中尿素。本文研究了试纸的制作工艺,以及试纸的干扰性。结论:原料奶中Ca、Zn和Cu到了一定浓度会影响试纸显色,其余金属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在昂贵的羊乳中添加牛乳的做法已扰乱乳制品市场,其检测技术现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通过分析国内外乳制品检测现状,综述了现有原料乳、乳制品掺假检测技术及其特点,尤其对各类掺假检测方法的检测准确度、检测时间和成本进行重点分析,为进一步完善乳制品安全检测技术体系和保障乳制品市场的规范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科技情报     
《中国动物保健》2011,(4):80-81
远程监控原料奶掺假行为的装置研制成功一项已通过科技部验收的项目——"远程控制在线乳成分分析装置",将在技术上实现从收奶到加工等程序的质量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运用化学计量学方法编写计算机程序并以此建立模型,通过比较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建模方法,确定了最佳的近红外判别模型,建立了基于近红外技术的掺假生鲜乳识别平台,并进行了试验验证。2010年1~7月及2011年7月,采集上海市及周边地区奶牛场的生鲜乳样品287份,配制掺水量为1%~20%,含三聚氰胺、尿素或硝酸铵,但含氮量达标的掺假生鲜乳样品526份,所有样品经近红外光谱扫描后,采用留四分之一法进行建模和预测,统计准确率。结果表明,掺假生鲜乳识别平台可以较好地识别掺假生鲜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骆驼乳的营养和生物学价值,影响骆驼乳品质的因素,以及骆驼乳掺假鉴定技术,展望了骆驼乳的开发前景,以期为骆驼乳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当前,市场上的掺假乳品屡见不鲜,掺假物有水、食盐、芒硝、蔗糖、豆浆、米汤、防腐剂等。根据各种掺假物的理化性质进行相应的检验,可使掺假乳原形毕露。1掺水检验我国一直采用测乳密度来检测乳中是否掺水,但对那些在掺水的同时,又掺入比重较大的盐类而使乳密度在正常范围值时,此法则无效。我国还曾用二苯胺法检测掺水,国外用乳清折光洁、冰点测定法等法检验牛乳掺水。最近,姚树堂[1]提出以呈色反应来检测掺水牛乳,即在被检乳中先加入10%K2CrO4液2滴,摇匀后再加入0.5%AgNO3液4ml,摇匀。未掺水乳呈鲜亮柠檬黄色;若掺水量为…  相似文献   

13.
一、近年来全国性乳品重大安全事件的回顾 2004年安徽阜阳“大头娃娃”假奶粉.原因是非乳成分掺假(非乳成分假冒乳成分)结果造成婴儿严重营养不良:2008年的河北三鹿“结石宝宝”假奶粉,原因是三聚氰胺掺假(非乳蛋白假冒乳蛋白).全国乳业巨头均牵涉其中,是中国乳业的耻辱。  相似文献   

14.
夏冬 《中国乳业》2003,(6):34-35
优质原料奶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概念,简单的定义是:来自健康奶牛的乳房,鲜奶感官正常.营养成分均衡,其它理化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微生物指数低,无抗、无药物残留,不掺假的自然乳。优质原料奶对乳制品的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乳制品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得到了乳制品企业的高度重视。但生产优质原料奶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它直接贯穿奶牛生产的整个始终.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利用胶体金试纸条对骆驼奶、驴奶中牛乳掺假的检出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骆驼奶中牛乳掺假检出限为0.1%,驴奶中牛乳掺假检出限为0.05%,灵敏度较高,操作方便快捷,为打击骆驼奶、驴奶中牛乳掺假提供技术支持,保护特种乳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β-内酰胺酶是乳及乳制品中的非法添加物,卫生部已发布相关检测方法,但是方法耗时,不利于乳制品企业应用。本文采用间接测定原理,即利用β-内酰胺酶在原料乳中降解青霉素G(青霉素钠)的能力,建立了外源性β-内酰胺酶快速检测方法,并确定了该方法的检出限、重复性和抗干扰性能。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出限为4IU/mL,10组平行性实验结果符合度为100%;阴性样品的掺假添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说明抗干扰性能好;对阳性结果的样品进行定量验证,验证结果均为阳性,说明准确度高,且普遍性较好,是一种适应用于原料乳收购过程的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广西饲料原料的掺假现状及检测措施邹优敬,王建英广西农业大学530005广西饲料的原料,多数购于外地。目前,饲料原料市场混乱,饲料的原料掺假严重,最初是价格较贵的氨基酸和鱼粉等的掺假,现在连一般的饲料如麸皮,统糠也掺假。加上广西许多中小型饲料厂无专业技...  相似文献   

18.
在正常乳中掺杂掺假,常用的掺假作伪手段有掺水、掺豆浆、掺米计淀粉等。笔者就以上数种掺假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五掺水乳的检测亚.三试剂10%重铬酸钾溶液;0.5%硝酸银溶液1.2原理正常乳中氧化物很低,由于各种天然水中都含有氯化物,故掺水乳中氯化物随掺水量而增高。利用硝酸银与氯化物反应检测之。反应试为:AgNO3~CLAgCINO检测时,先在被检乳样中加两滴重铬酸钾,硝酸银试剂与乳中氯化物反应完后剩余的硝酸银便与重铬酸钾产生反应。反应式为:AgNO。+KZCr,();、Ag,Cr,()v(黄色)。由于氯化物的含量不同,则…  相似文献   

19.
目前原料的掺假问题,最多的就是鱼粉掺假。这些掺假鱼粉通过常规化学分析,粗蛋白含量仍然很高,但由于掺假成分的影响,其消化利用率及饲料价值都很低。因此如何判断鱼粉中是否掺假,是饲料生产单位和  相似文献   

20.
饲料原料的质量是饲料质量的关键所在。但一些不法分子在利益驱使下,向饲料原料中掺假夹杂,使原料质量难以鉴定。为保证饲料质量,必须控制好原料质量。常见的原料掺假方式及鉴别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