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对玉米中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1(ZmLACS1)基因及其蛋白磷酸化位点进行鉴定,为研究玉米脂肪酸的降解及其利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结构域分析查找质谱鉴定到蛋白中的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1,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判断玉米中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1与拟南芥超家族中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的同源性,通过质谱分析鉴定该蛋白的磷酸化修饰位点。通过3D建模模拟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1的结构以及磷酸化位点所在位置。【结果】玉米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1(ZmLACS1)与拟南芥中的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1(AtLACS1)具有高度同源性;通过质谱分析鉴定到3个该蛋白的磷酸化位点分别为S360、Y365和S366,同时鉴定到的磷酸化位点位于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的保守结构域(AMP-binding domain)中,3个磷酸化位点位置一致,位于两个α螺旋中间,处于蛋白结构的关键位置。【结论】磷酸化修饰可能是调节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1功能的关键性方式之一,ZmLACS1可能与AtLACS1在功能上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新城疫病毒HN蛋白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构建新城疫病毒的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蛋白线性中和表位区的诱饵载体pGBKT7-HN-neu,为筛选靶向新城疫病毒HN蛋白的中和性纳米抗体奠定基础。【方法】合成HN蛋白的线性中和表位区HN-neu,将其克隆至酵母双杂交系统诱饵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载体pGBKT7-HN-neu,经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正确后,将pGBKT7-HN-neu转化酵母菌Y2H Gold,检测其在酵母细胞中的毒性和自激活作用。【结果】成功合成了HN-neu,构建的pGBKT7-HN-neu在酵母细胞Y2H Gold中无毒性和自激活能力。【结论】成功构建了诱饵载体pGBKT7-HN-neu。  相似文献   

3.
通过蛋白质组学筛选和研究番红花花蕊分花期差异蛋白的变化,旨在揭示番红花花蕊分化的内在分子调控机制。利用MALDI/TOF/TOF-MS/MS质谱鉴定与分析技术筛选与鉴定番红花花蕊分化期的差异蛋白,结果表明:75个差异表达蛋白得以鉴定,分析其可能的功能后构建了番红花花蕊分化的分子调控模型,其中,糖代谢途径为分化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氨基酸代谢中的甲硫氨酸tRNA连接酶、精氨酸酶等可能与细胞分裂素、多胺等分子信号调控有关;活性氧代谢中的抗坏血酸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硫氧还蛋白过氧氢酶、甘露糖-3′5′-异构酶等可能调控植物激素信号和抗性机制;热激蛋白、蛋白伴侣保障蛋白修饰和加工的正常进行;延伸因子Tu、β-肌动蛋白、β-微管蛋白、3-oxo-γ(4,5)-类固醇-5-β-还原酶构建细胞结构。本研究鉴定了75个可能在番红花花蕊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并分析了其可能的调控过程,为进一步揭示番红花花蕊分化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脂肪酸结合蛋白3(FABP3)参与长链脂肪酸的摄取及利用,在脂肪沉积中发挥重要作用。探究FABP3基因在藏猪和大约克猪间的基因多态性和表达差异可为藏猪品质改良提供分子机制参考。【方法】选取180日龄藏猪和大约克猪为研究对象,对两猪种FABP3基因5’侧翼区和CDS区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筛选,使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FABP3基因在肝脏、背最长肌和背脂3个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在FABP3基因5’侧翼区筛选到T-114C和C-635A等2个SNPs位点,且SNPs位点基因型频率在藏猪与大约克猪群体间均呈极显著差异(P <0.01);经转录因子预测发现这2个SNPs位点与前脂肪细胞的更新、分化以及脂肪沉积相关,推测这两个多态性位点是参与调控FABP3基因表达的重要功能位点。FABP3基因在藏猪肝脏、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大约克猪(P<0.01),在背脂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大约克猪(P <0.05)。【结论】推测FABP3基因可能为调控藏猪脂肪代谢的重要候选基因,在藏猪脂肪沉积中呈正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金属铜在鱼体内的蓄积情况,并从抗氧化酶活性强弱变化分析铜暴露对鱼体组织造成的损害及其规律,为发展罗非鱼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设0(CK)、1.0、2.0、4.0和6.0 mg/L不同铜暴露浓度的养殖水体,进行为期40 d的暴露试验后,取罗非鱼的鳃、肝脏、肾脏、肌肉和肠道组织测定其铜离子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各铜暴露处理组罗非鱼的肝体比均显著高于CK组(P<0.05,下同)。在相同铜暴露浓度下,罗非鱼各组织富集铜离子的能力排序为肝脏>肠道>肾脏>鳃>肌肉。随着铜暴露浓度的升高,罗非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降低后升高,而肾脏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在不同组织中,以肾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强,且随铜暴露浓度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2.0 mg/L暴露浓度下其活性最强;丙二醛(MDA)含量在肝脏、肾脏中的变化规律与SOD活性一致,但转折的铜暴露浓度为4.0 mg/L。【结论】铜暴露能够使其富集在罗非鱼的不同组织中,其中以肝脏组织中的富集量最高,肌肉组织中的富集量较低,即对商品罗非鱼主要食用部分影响不明显。铜暴露对罗非鱼的毒害作用主要表现为肝脏和肾脏受损、体内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类泛素折叠修饰蛋白(Ufml)的结构特征和蛋白功能,为进一步探究Ufml基因功能提供参考。【方法】以同一生长性状分离凡纳滨对虾家系的肌肉组织为材料,构建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差减。DNA文库,通过斑点杂交筛选获得Ufml基因,经全长cDNA文库筛选获得ufml基因全长序列。【结果】Ufml基因全长cDNA序列长714bp,包含261bp的开放阅读框,推测编码的蛋白质为86个氨基酸,预测的分子量为9.3ku,等电点pI为6.55;其编码蛋白无信号肽,无跨膜区域,可能定位于细胞质中,属于亲水性蛋白,含有1个酪蛋白激酶II磷酸化位点、1个N-糖基化位点、2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不同进化地位物种的Ufml基因存在较高的同源性。【结论】Ufml基因在系统进化上高度保守,这为进一步探究Ufml基因功能及原核表达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类泛素折叠修饰蛋白(Ufm1)的结构特征和蛋白功能,为进一步探究Ufm1基因功能提供参考。【方法】以同一生长性状分离凡纳滨对虾家系的肌肉组织为材料,构建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差减cDNA文库,通过斑点杂交筛选获得Ufm1基因,经全长cDNA文库筛选获得Ufm1基因全长序列。【结果】Ufm1基因全长cDNA序列长714 bp,包含261 bp的开放阅读框,推测编码的蛋白质为86个氨基酸,预测的分子量为9.3 ku,等电点pI为6.55;其编码蛋白无信号肽,无跨膜区域,可能定位于细胞质中,属于亲水性蛋白,含有1个酪蛋白激酶II磷酸化位点、1个N-糖基化位点、2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不同进化地位物种的Ufm1基因存在较高的同源性。【结论】Ufm1基因在系统进化上高度保守,这为进一步探究Ufm1基因功能及原核表达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贯叶连翘提取物(Hypericum perforatum L extract)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递增法灌胃食用乙醇24周,建立大鼠肝损伤模型,造模同时用贯叶连翘提取物(100、200、300mg/kg)进行灌胃治疗.利用生物显微技术观察肝脏组织结构的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肝脏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含量,比色法检测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blot检测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HPLE治疗后,血清ALT、AST水平降低;肝脏TNF-α、IL-1β、MDA的含量、细胞凋亡及Bax蛋白表达呈降低趋势,IL-10、SOD、CAT、GR水平均显著升高,肝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结论】贯叶连翘提取物对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可以减少自由基损伤、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低温胁迫下不同无核葡萄品种抗寒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低温胁迫后不同无核葡萄品种的抗寒性,为北方地区抗寒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以山葡萄,贝达和北醇为对照,3个无核葡萄品种(粉红无核、优无核、京早晶)为试材,通过对一年生枝条进行低温胁迫,测定相对电导率,应用Logistic方程拟合半致死温度(LT50),并测定低温胁迫下枝条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出和抗寒性关联最大的抗寒指标。【结果】相对电导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SOD酶活性、POD酶活性和CAT酶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MDA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和所研究葡萄品种关联度最高的抗寒指标是CAT,其次是POD和MDA。【结论】本试验研究得出供试材料抗寒性强弱为:山葡萄贝达北醇粉红无核优无核京早晶,SOD酶活、POD酶活、CAT酶活、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MDA和游离脯氨酸可作为鉴定葡萄抗寒性强弱的综合指标。本试验为北方寒冷地区葡萄生产、杂交育种、种质筛选以及抗寒新品种栽培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外源钙对棉花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源钙对低温胁迫下棉花幼苗的影响及作用效果。【方法】以冷敏感性基因型棉花品种新陆早12号为材料,采用人工模拟低温处理,分别对棉花幼苗喷施不同浓度CaCl2溶液,5℃低温胁迫3 d后进行叶面伤害指数、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测定和分析。【结果】外源钙可以显著降低棉花幼苗低温胁迫后的叶面冷害指数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积累量,提高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棉花幼苗叶面冷害指数与叶绿素含量和CAT活性显著相关。【结论】外源钙能够增强棉花幼苗对冷害的抗性。  相似文献   

11.
Copper nanoparticle is a new material widely used in biological medicine, animal husbandry and industrial areas, but its potential toxicity to human health and environment remains unclear. In order to study the hepatotoxic mechanisms of nanoparticles copper,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2-DE) and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 MS) of proteomics technology were used to isolate and identify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from liver, which associated with hepatotoxicity induced by copper nanoparticle in rats. In this study, we have screened 15 kinds of proteins related with hepatotoxicity, of which spot8212 was identified as Malate dehydrogenase (Mdh1). The mRNA expression trend of Mdh1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 of 2-DE by RT-PCR validation.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showed that Mdh1 was stable and no signal peptides, subcellular location was in endoplasmic reticulum; it contained many functional sites such as malate dehydrogenase activity signal sites 155LTRLDHNRAKSQI167; α helixes and random coils were the two main elements. Homologous analysis demonstrated high homologous of Mdh1 in rats with mouse and human, and the phylogenetic tree of Mdh1 was constructed.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copper nanoparticle could regulate up the Mdh1 protein expression so as to compensate the energy deficit. Energy metabolic disturbance may be a pathway for copper nanoparticle particles to exert the hepatotoxic effects in rat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杨桃果实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其特性,为杨桃采后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果甜杨桃为试材,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杨桃果实CAT活力,分析温度、pH、有机溶剂、金属离子等不同因素对杨桃果实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杨桃果实的CAT活力为0.14 U/g·min,其最适温度30℃,最适pH 6.6;甲醇和乙醇在低浓度时对杨桃果实CAT活性表现为激活作用,高浓度时呈抑制作用;金属离子Cu2+对杨桃果实CAT有激活作用,而Mn2+和Na+对该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杨桃果实CAT活性受温度、pH、有机溶剂和金属离子等因素的影响较明显,生产中通过低温贮藏、合理使用有机溶剂等,可有效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生长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明确差异蛋白的功能信息,为深入研究PRRSV病毒复制和致病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差异蛋白质组学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通过建立双向凝胶电泳,对高致病性PRRSV感染MARC-145细胞后表达量差异蛋白质进行了胶内酶解、质谱分析鉴定及数据库检索,明确差异蛋白质的相关信息。【结果】得到7个表达稳定、重复性好的蛋白点,其中有5个蛋白点找到匹配蛋白,分别为热休克蛋白70、硫氧还蛋白、S100钙结合蛋白A6、3-磷酸甘油脱氢酶和内参肌动蛋白,其余2个蛋白点为未知蛋白。在MARC-145细胞感染PRRSV后,热休克蛋白70和S100钙结合蛋白A6表现为下调,而硫氧还蛋白、3-磷酸甘油脱氢酶和内参肌动蛋白表现为上调。功能预测分析发现,5个蛋白与MARC-145细胞抗应激、抗氧化、生长、凋亡和信号转导等作用息息相关。【结论】高致病性PRRSV感染MARC-145细胞后,能诱导细胞部分功能蛋白表达量的增加或减少。  相似文献   

14.
延边黄牛转铁蛋白受体2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延边黄牛转铁蛋白受体2(transferrin receptor 2,TFR2)基因,并分析该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分布。【方法】通过提取肝脏组织总RNA,采用RT-PCR及RACE方法克隆延边黄牛TfR2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用半定量PCR(SqRT-PCR)方法分析TfR2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分布规律。【结果】①成功克隆出了延边黄牛TfR2基因完整ORF区及3′UTR区(GenBank登录号:GU553087),该基因全长2 901 bp,ORF区2 412 bp,编码803个氨基酸;②延边黄牛TfR2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其它物种的同源性在80%以上,不同物种间TfR2基因氨基酸序列,尤其是影响其功能的关键氨基酸位点高度保守;③各物种TfR2蛋白功能结构域同样高度保守;④牛TfR2基因主要在肝脏中表达,其它组织,如脾脏、心脏、肾脏和肠道(十二指肠)中也存在少量表达。【结论】不同物种间TfR2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功能结构域及组织分布规律具有高度保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蛋白质组学水平分析甘蓝型油菜野生型和授粉功能缺失突变体的柱头差异蛋白。【方法】运用双向电泳技术研究甘蓝型油菜柱头授粉功能缺失的突变体FS-M1及其野生型(宁油10号)柱头差异蛋白的表达,结合质谱(MALDI-TOF-TOF/MS)分析与蛋白质数据检索技术,鉴定甘蓝型油菜野生型柱头上调表达蛋白的性质和功能。【结果】获得了甘蓝型油菜野生型柱头显著上调且可鉴定的蛋白有33个,包括抗胁迫/防御、氧化还原反应平衡调节、碳水化合物代谢、蛋白质水解、蛋白折叠、氨基酸和氮代谢、核苷酸代谢等7类功能蛋白。【结论】甘蓝型油菜野生型柱头中上调表达蛋白功能广泛,这些表达蛋白可能与甘蓝型油菜柱头授粉功能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克隆内蒙古绒山羊视黄酸结合蛋白Ⅰ(cellular retinoic acid binding proteinⅠ,CRABPⅠ)基因的cDNA,进行蛋白结构的预测和表达分析,为绒山羊毛和绒形成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T-PCR方法克隆内蒙古绒山羊CRABPⅠ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蛋白结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探讨该基因在绒山羊4个胎儿日龄皮肤中的表达。【结果】内蒙古绒山羊CRABP I基因cDNA长679 bp(JN936490),其开放阅读框为414 bp,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物种相比具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CRABP Ⅰ蛋白无明显的信号肽和跨膜区域,不存在N糖基化位点和O糖基化位点;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 螺旋、β折叠和少量的转角及无规则卷曲构成。胎儿皮肤中CRABPⅠ基因在 90 d 的表达量明显高于100、120和130 d(P<0.05)。【结论】绒山羊的CRABPⅠ基因cDNA中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在不同物种间较为保守,但种属特异性集中表现在第33和123氨基酸残基处,该基因在胎儿期的90 d表达量最大。  相似文献   

17.
应用Solexa测序技术挖掘山羊卵巢组织microR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旨在构建、分析山羊卵巢组织miRNA表达谱,为进一步研究特定miRNA与山羊卵泡发育及性激素分泌等相关生殖活动的关系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首先从山羊卵巢组织总RNA中分离小片段RNA,然后进行Solex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最后利用q-PCR技术验证miRNA在山羊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共鉴定出508个山羊卵巢组织表达的miRNA和19个对应的miRNA*,这些miRNA在哺乳动物(绵羊、牛、猪、马、狗)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q-PCR验证了8个miRNA在山羊卵巢组织中的表情况,定量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山羊卵巢组织miRNA表达文库,山羊卵巢组织miRNA表达丰富且其表达量各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健康和乳房炎奶牛乳腺组织膜蛋白的差异表达,以期在蛋白质水平探索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机理。【方法】采用二维凝胶电泳技术分离了临床健康和乳房炎奶牛的乳腺组织膜蛋白,经考马斯亮蓝染色后PDQuest 7.4软件匹配、检测凝胶中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对12个差异蛋白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离子阱质谱分析,SEQUEST软件搜索NCBInr数据库。半定量RT-PCR分析差异表达蛋白的mRNA水平。【结果】12个差异蛋白点鉴定为11种蛋白质,其中9个蛋白点在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乳腺组织膜蛋白中表达量上调而3个蛋白点表达量下调,主要涉及细胞膜骨架系统、信号转导、物质结合和传递等生物学功能。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乳房炎奶牛乳腺组织中钙粒蛋白B的mRNA表达水平是健康奶牛的1.6倍。【结论】推测这些差异蛋白的表达变化与奶牛乳房炎发生相关,为从蛋白质水平揭示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机理以及发现潜在的治疗目标蛋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冷激处理对辣椒冷害及抗氧化防御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0℃冷激处理对8℃冷藏辣椒耐贮性的影响及相关生理机理。【方法】用0℃冷风分别处理辣椒4 h和12 h后置于8℃冷藏,以不经过冷激处理直接置于8℃冷藏的作为对照,定期观测并取样。【结果】与未进行冷激处理的对照相比,0℃处理4 h显著降低了冷害指数和病情指数,降低了辣椒果皮的细胞膜透性,提高了SOD、CAT和POD的活性,降低了辣椒冷藏前期的H2O2含量,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和热稳定蛋白的含量;0℃处理12 h加重了辣椒的冷害和病害,并产生了与处理4 h相反的生理效应。【结论】0℃冷激处理4 h提高低温贮藏辣椒的耐贮性与其激活了辣椒的防御系统及保护了细胞膜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王浆高产蜜蜂(Apis mellifera L.)(浙江浆蜂)哺育蜂(6-12 d)咽下腺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分析,以期探明蛋白质磷酸化修饰对王浆分泌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将哺育蜂咽下腺蛋白质液内酶切后,用固相金属离子亲和层析色谱法(IMAC)、强阳离子交换(SCX)及LC-MS/MS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工蜂咽下腺磷酸化蛋白质组进行研究。【结果】在哺育蜂的咽下腺中,共鉴定117个蛋白质,其中6个蛋白质的6条磷酸肽段的8个位点发生磷酸化修饰。这些磷酸化蛋白质是王浆主蛋白1和7的前体、与蛋白翻译合成相关的60S酸性核糖体蛋白P0、P1、P2和60S核糖体蛋白L15。【结论】哺育蜂咽下腺核糖体蛋白发生的磷酸化修饰主要为促进王浆蛋白的高效合成,而磷酸化的王浆蛋白1和7可保证浆蜂在王浆高产的前提下仍保证其王浆具合理的钙磷比,提高营养价值,以满足蜂王产卵和幼虫发育的营养需求。研究结果在蛋白质磷酸化水平上为揭示浆蜂王浆的高产机理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