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2 毫秒
1.
栽培金针菇的培养料因养分耗尽,弃掉实在可惜,用其来栽培毛木耳,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一)原料准备 出过三期金针菇的培养料,继续出菇效益不高,此时可将无污染无霉变的料挑出并将袋两端的菇毛清理干净,破碎晒干。 (二)栽培季节 5月初至10月初是毛木耳适宜的生长期,金针菇生长后期一般在4月上中旬,正是毛木耳菌袋的适宜制作期。  相似文献   

2.
谷壳是稻谷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来源广、价格低,且富含碳素营养,适合栽培多种食用菌。综述了谷壳栽培食用菌的研究进展,例举了以谷壳为主料的金针菇栽培配方18个,平菇栽培配方7个,毛木耳栽培配方6个,大球盖菇栽培配方6个,其他食用菌栽培配方12个。在棉籽壳等传统栽培料的配方中加入适量的谷壳可以提高金针菇的生物学效率,提升出菇质量。平菇、毛木耳、凤尾菇等食用菌栽培料配方中加入谷壳一般会降低其生物学效率,但菌丝生长更快,出菇率和产量良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谷壳性价比高,可增加经济效益。总体来说,谷壳栽培食用菌研究涉及的食用菌种类较少,且谷壳的前期处理研究也未见系统报道。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1997,(2)
我场是漳州大型的白背毛木耳种植、加工厂家之一,占地3公顷,年种植100多万包木耳,拥有先进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和加工设施。产品有:白背毛木耳,白色金针菇,猴头菇,鲍鱼菇等。销售日本、欧美一带,深受客户  相似文献   

4.
金针菇-金福菇轮作模式,是利用金针菇和金福菇适宜一高一低温度栽培的特点,将两菇轮作,在时间上正好形成一个不间断周期,充分利用栽培金针菇所搭建的菇棚及金针菇废菌糠,栽培金福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菇棚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蒋炳和 《食用菌》2011,(5):44-45
金针菇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它滑嫩鲜美,营养丰富,市场前景广阔。由于金针菇出菇期要求较低温度,特别适合在我国北方地区栽培。所以近年来在我地区栽培较广泛,2010年9月,笔者利用新建的4座半地下式菇房进行栽培金针菇获得较好收益。现介绍如下。1金针菇栽培季节的选择金针菇是一种低温型食用菌,在无人工控温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自然温度,掌握好栽培季节是促进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在福州地区工厂化周年栽培金针菇,普遍采用棉籽壳作为栽培料主料,再生法采收一潮菇后,菌包即废弃作为燃料或有机肥。福州地区金针菇厂家逐年递增,废弃金针菇菌包越来越多。栽培金针菇后培养料(棉籽壳)营养成分并未耗尽,利用其栽培双孢蘑菇,既可节约生产成本,又可以促进废物再利用。1菇房设计[1]一般菇房的边高5~6 m,中高6~7 m,长12~15 m,宽8~12 m。床架排列方向与菇房方向垂直,  相似文献   

7.
张晓芳  陈文杰 《食用菌》2008,30(6):59-60
随着白色金针菇消费量的增加,栽培量也在逐年增加,一些新的地区和栽培户也纷纷加入了栽培白色金针菇的行列。但因为各地区栽培使用的菇棚结构各式各样,使得新的栽培者难以选择。笔者于2005年以来,在太行地区进行金针菇栽培菇棚的选择试验。现将太行地区几种菇房介绍如下,希望对栽培者能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将金针菇菌渣按10%、20%、30%、40%和50%的比例代替部分粗木屑用于秀珍菇的栽培,观察秀珍菇菌丝生长,测定产量,探讨金针菇菌渣对秀珍菇栽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料中用20%~30%的金针菇菌渣代替部分粗木屑进行秀珍菇栽培,节本增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山发育 《食用菌》2008,30(2):35-36
金针菇是一种低温小型菇类,适合高寒地区在温室中反季节栽培,栽培前景与效益良好。但在栽培过程中金针菇在发菌期间和出菇期间由于多种原因,常出现很多异常现象,对菇农造成重大损失。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栽培实践,对金针菇在发菌期间和出菇期间的很多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与总结,供广大菇农在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金针菇属低温型食用菌 ,很适合在北方地区栽培 ,华北地区有充足廉价的适合金针菇栽培的培养料 ,而半地下式菇棚栽培金针菇更是造价低廉 ,温度、湿度、通风和散射光易于控制 ,是一种操作简单、投资少、效益高、适合单个农户家庭的栽培方式。1 栽培菌种与栽培季节的选择 在华北地区各地可根据当地习惯选用适宜的菌种 ,如杂交 19号、金针菇高产 70 7等菌种。栽培季节可有以下两种方案 :①发菌期安排在9月中下旬到 10月上旬 ,出菇期在 11月下旬到 12月上旬。②接种发菌期在 12月初到 1月上旬 ,出菇期在第二年的 2月到 3月份。2 菇棚的建造 …  相似文献   

11.
刘明河  岳全礼 《食用菌》1996,18(4):33-33
金针菇(Flammulina veletipes),是秋末春初发生的一种耐寒性、朵型较小的木腐伞菌。栽培技术由瓶栽发展到袋栽和生料床式栽培。但由于金针菇出菇阶段管理技术复杂,产量较低,也制约了金针菇栽培的普及。为此,我们于1993年10~12月对金针菇袋式栽培出菇阶段的管理技术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150%的生物效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宋富贵  段升杰 《食用菌》1995,17(1):27-28
近年来,金针菇在国内外市场比较畅销,是仅次于双孢蘑菇、香菇而占据国际市场第三位的食用菌。因此,发展金针菇生产具有美好的前景。但是在金针菇生产中普遍存在着菇体质量差、产量较低等较难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金针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菌袋缺乏水分、养分,使金针菇处于“半饥饿”出菇状态。为了探索金针菇优质高产的栽培新途径,笔者于1993年秋冬季节进行了以覆土栽培为主的大棚金针菇优质高产栽培研究,探索出了金针菇“立体覆土横向出菇”新技术,现将试验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目前栽培的食用菌,除用段木栽培的黑木耳和香菇外,主要是平菇和凤尾菇,其次为金针菇、双孢蘑菇、毛木耳、银耳和猴头,滑菇和草菇也有少量栽培。1985年平菇和凤尾菇的栽培面积约一百万平方米,主要集中在有销售市场的大中城市郊区和大型工矿企业附近,以鲜菇供应市场。在西安市每斤售价0.8—1.20元,在中小城市每斤售价0。6—0.9元。西安市每天上市约三万斤鲜菇,供不应求,是蔬菜市场的畅  相似文献   

14.
金针菇室内栽培,由于受菇房面积的限制不利于规模经营。本试验旨在通过黑膜覆盖探讨金针菇大田栽培技术和可行性,从而为金针菇的大规模生产另辟一条省本、高效益的栽培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食用菌生产已进入了规模化、工厂化的新阶段.深圳威可实业有限公司设计的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生产,已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生产体系.本文就工厂化生产金针菇的出菇管理技术作一简介,供同行参考.工厂化生产金针菇,应采用短袋栽培,一次性出菇.当菌丝长满培养基后,就要及时调节温度、湿度、空气、光线等因子,让其转入出菇阶段.出菇管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相似文献   

16.
试验比较了6个毛木耳品种林下栽培出菇性状。结果表明,毛木耳Ⅰ出耳快、菌袋污染率低、产量较高、朵大肉厚,制干率高,可作为林下栽培的适宜品种。  相似文献   

17.
潘湖生  肖鸿勇 《食用菌》2011,33(3):46-47
金针菇营养丰富,有增智菇、"一休菇"的美称。江西赣西地区规模栽培金针菇已有二十多年历史,由于金针菇味道鲜美,风味独特,又是较佳冬天吃火锅菜肴锅,使金针菇生产、销售一直呈现量多价高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8.
用金针菇菌渣不同比例的配方栽培秀珍菇,观察其菌丝生长、测定子实体产量、分析各配方投入产出比。试验表明,培养料中用33%左右的金针菇菌渣代替木屑栽培秀珍菇,可节省成本,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9.
通过栽培实践,介绍了金针菇集装箱冷库栽培过程中菌种制备、培养料配方、装袋和灭菌、接种和培养及出菇情况,讨论了集装箱式冷库栽培金针菇的可行性,为金针菇出口型企业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毛木耳,别名猪耳,木耳菇,土木耳、构耳。一般都采用段木栽培,近年来已有不少单位利用木屑、甘蔗渣、棉籽壳等代料栽培。我们就地取材,试用稻草栽培毛木耳,取得百斤干料产鲜耳75~100.4斤的好收成。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栽培适期:毛木耳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从我们的实践证明,就赣州地区来说,3月底~10月底均可出耳,其中3月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