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对近年来宁夏选育的春小麦新品种(系)进行产量性状、品质性状的比较,以进一步鉴定各参试品种在中卫地区的丰产性、稳产性、抗病性及其适应性,为该地区春小麦新品种推广利用、种子销售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宁春35号、宁春43号产量高,品质优良可作为搭配品种应用于生产中。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选择6个春小麦新品种(系),通过小麦新品种试验示范,调查新品种各项指标,鉴定其适应性、抗病性、丰产性等特性,以筛选出适合垦区种植的春小麦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6个品种(系)中产量最高的是SY-516,667米2产量620.96千克,比对照新春38号增产20.44%,在第6师垦区种植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3.
<正>为掌握春小麦新品种西旱1号在膜侧种植和露地种植两种模式下的增产效果以及西旱1号与当地品种产量情况,特进行了此项试验。一、材料与方法㈠供试品种供试春小麦品种为西旱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出适合新疆第10师推广种植的高产稳产、抗性好的春小麦新品种,对引进的7个春小麦新品种进行田间品比试验,通过分析不同春小麦品种生育特性、抗逆性和产量性状等指标,筛选出适宜在第10师大面积推广的高产、稳产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新春45号产量最高,667米2产量517千克,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16.2%,在兵团第10师垦区种植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供试的4个春小麦品种进行品种(系)比较试验,采用多点试验法进行分析,鉴定春小麦新品种(系)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综合表现及与对照品种的差异,客观评价各参试品种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结果表明:嫁春1号植株整齐一致、适应性强、综合性状表现好,适合在塔城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春小麦新品种酒春8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春小麦新品种酒春8号是以自育品系酒0403 F2为母本、宁春4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2014—2015年参加甘肃省春小麦西片水地组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7 846.65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6.78%。2016年参加甘肃省春小麦西片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7 805.1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7.82%。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52.6 g/kg、湿面筋33.1%(以14%水分计),Zeleny沉淀值24.0 m L。适宜在甘肃省酒泉市、张掖市等生态条件类似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7.
在半干旱地区对春小麦新品种甘春25号进行了适宜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春小麦甘春25号的生长发育与产量构成均有较明显的影响.有效成穗、穗长、小穗结实性、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产量在不同密度条件下有较大差异,在旱地条件下种植密度为375万粒/hm2时,甘春25号折合产量最高,为3379.13 kg/hm2.  相似文献   

8.
昭苏县属大陆性温带山区半干旱半湿润冷凉气候类型,适宜种植春小麦,特引进筛选优质高产高效的春小麦品种,以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品种多样性。通过对引进春小麦新品种粮春1242与当地主栽品种宁春16号进行农艺性状、小区产量和小面积繁种产量鉴定,结果表明:粮春1242小区平均667米2产量为755.16千克,较宁春16号增产21.26%;粮春1242抗倒伏能力较强,高抗锈病、白粉病,可以作为昭苏县春小麦主推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在甘肃中部会宁半干旱区水地春小麦种植区对近年来引进水地春小麦新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进行客观、公正、科学地鉴定。结果表明:陇春30号、宁春39号、陇春41号抗逆性强,籽粒饱满,千粒重高,产量高,产量较对照宁春4号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陇春30号、宁春39号两年试验产量居参试品种第一位、第二位,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表现对条锈病高抗,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可在会宁灌溉农业区大面积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0.
正新疆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具备生产优质春小麦的生态优势,小麦产量潜力大、品质优,但品种退化严重,因此,筛选出适宜本地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春小麦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对引进的春小麦品种新春35号和本地主栽品种新春14号在同水平下通过大田对比试验比较生育期、茎蘖动态、  相似文献   

11.
小麦是内蒙古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内蒙古纬度较高,地形以高原为主,要想提高小麦产量与质量,必须因地制宜的选择高产、多抗、秆强的春小麦品种。本文以春小麦新品种巴麦13号为例,对高寒地区春小麦的选育、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为示范推广和实际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奇台县山旱区的特殊气候条件现状,培育抗旱小麦品种对提高干旱地区的小麦产量至关重要。为筛选出适宜奇台县推广种植的抗旱春小麦新品种,将新疆农业科学院奇台麦类试验站培育的10个稳定品种(系)和常规对照品种作为试材,分别在水、旱地种植,并进行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结果表明,试验筛选出适宜旱地种植的抗旱春小麦品种(系)2份,分别为新春37号和13-116,抗旱级别与对照相同均为3级;奇春13-162、奇春12-136丰产性较好,适宜在水地种植;在海拔较高的丘陵山旱地种植时,晚熟品种新旱688较早熟品种新春6号成熟期提前2 d,亩增产52.22 kg。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用5个不同生态类型春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大田种植研究各品种发育特性及产量构成特点,为春小麦生态育种及生产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龙麦33和青春38两个品种全生育期长、晚熟、产量低,后期高温逼熟对其产量影响最大,不适宜在宁夏引黄灌区种植;农麦2号适应性强,产量构成三因素合理,产量较对照宁春4号高7.9%,增产显著,虽然籽粒粗蛋白含量相对较低,但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较高,适合宁夏引黄灌区生态环境下种植。  相似文献   

14.
焉耆垦区历年来以种植春小麦品种新春6号为主,平均667米~2产量500千克。为提高小麦品质及产量,2016年特引进冬小麦新品种新冬22号,示范种植2.2公顷。示范结果表明:新冬22号667米~2产量545千克,667米~2收益391.4元。种植冬小麦较种植春小麦667米~2节省化肥19.4千克,节省种子成本26元,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春小麦新品种定西49号是以外引材料叙利亚S75为母本、定西36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2018—2019年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3 034.5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8.58%。2020年在甘肃省旱地春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3 546.9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8.73%。籽粒含粗蛋白质(干基)140.0 g/kg、湿面筋321.0 g/kg、赖氨酸3.8 g/kg,沉降值32.1 mL,吸水率60.5%,稳定时间1.6 min,最大拉伸阻力142 E.U,拉伸面积26 cm~2。适宜在海拔1 700~2 300 m、年降水量350~400 mm的甘肃中部春麦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6.
春小麦新品种定西40号由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以自育品系8152-8为母本,外引材料永25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6—2007年国家区试西北春小麦旱地组试验中,2 a 21点(次)折合平均产量2 805.60kg/hm2,较对照品种定西35号增产11.48%;在2008年国家西北春小麦旱地组生产试验中,定西40号折合平均产量3 092.40 kg/hm2,较对照定西35号增产5.80%。该品种抗旱、抗病、高稳产、生育期适中,适宜在西北旱作雨养春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武春10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春10号是以引进种质兰杂7086为母本、自育种质E64-242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2016—2017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8018.55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8.12%.2018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8175.4...  相似文献   

18.
在会宁县半干旱区,对会宁县近年来引育的旱地春小麦新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06081-3-3、甘春27号、陇春35号、05152-1-6-8、甘春25号等品种(系)抗逆性强,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产量较对照西旱2号增产2.33%以上。综合2年试验结果,甘春27号、陇春27号、甘春25号、定西42号2年试验均表现较好,适应性强,丰产性好,根据品种特性可在会宁适宜区域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出适合海西州种植的高产、优质春小麦品种。[方法]于2004年进行了10个春小麦品种(系)的品比试验,调查比较它们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结果]供试春小麦品种在海西州均可正常成熟。宁春39号的千粒重和折合产量最高,分别为60.6 g和8972.6 kg/hm2,分别较对照(宁春4号、乐麦5号)增加7.21、0.6 g和12.0%、9.2%,折合产量差异显著。其余品种(系)的折合产量为6095.9~7808.2 kg/hm2,较宁春4号、乐麦5号减产2.6%~23.9%、2.5%~25.8%,暂不宜在海西州种植。[结论]宁春39号可在海西州进行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20.
春小麦新品种酒春10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优质高产春小麦新品种酒春10号是以0777F1为母本,巴丰5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6—2017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7 898.4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6.6%。2018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组春小麦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8 186.6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4.3%。株高82.0 cm,千粒重44.3 g。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147 g/kg,湿面筋含量305 g/kg(以14%水分计),Zeleny沉淀值33.0 mL,面团形成时间7.3 min,稳定时间6.3 min。适宜在甘肃酒泉、张掖、武威、白银等生态条件类似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