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预制调理馅饼在中国多以家庭作坊为主,存在工艺不完善、生产速率低、食品安全差等问题。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醒发时间、馅料发粉比、冷藏后馅饼煎制时间为自变量,感官评分为响应值,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采用响应面试验对预制调理馅饼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预制调理馅饼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醒发时间1.4 h,馅料面粉比3∶4,冷藏后馅饼煎制时间2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产品感官评分为96.6667分,与响应面模型预测值96.8727分相差无几,说明优化后的预制调理馅饼工艺条件对馅饼的加工制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干菊花、黄豆、红枣、低筋面粉、大豆油、绵白糖等为原料制作酥饼。通过感官评定结合模糊评判的方法对菊花馅饼品质进行评价,并利用正交试验对馅料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干菊花用量6 g,红枣用量18 g,黄豆渣用量180 g为最优配方,在此工艺条件下制作的菊花馅饼菊香浓郁、色泽均匀、酥脆细腻。  相似文献   

3.
以低筋面粉、黑米粉、木耳粉、奶粉、白砂糖、黄油、鸡蛋为主要原料,无化学添加剂,采用隔水焙烤工艺,研究上下火温度和焙烤时间等因素对黑色辅食饼干质构、口感、风味等品质的影响。经过混合搅拌、和面,揉面、烘焙等工艺而制成的黑色辅食饼干制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研究。温度过低、焙烤时间过短,产品未熟;温度过高、焙烤时间过长,产品焦煳严重,感官品质难以接受。为了黑色辅食饼干的安全和品质,得出该饼干制品最佳工艺条件为上火温度170℃,下火温度140℃,焙烤时间15 min。  相似文献   

4.
以焙烤预处理条件作为主要因素,对水代法制取光皮树籽油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探讨焙烤预处理条件对水代法制取光皮树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以焙烤条件为主要因素的水代法提取光皮树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5∶1,焙烤温度170℃,焙烤时间30 min和提取时间150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光皮树籽油提取率可达17.65%。  相似文献   

5.
将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新疆香葱应用于西式焙烤食品曲奇饼加工中,研究其焙烤工艺,为适合新疆口味的新产品开发奠定基础。通过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为评价指标的优化焙烤工艺结果为:焙烤前期时间35 min,上火温度调0℃,下火温度100℃;焙烤后期时间10 min,上火温度调140℃,下火温度0℃。以产品感官评价为指标的优化焙烤工艺结果为:感官综合的评分为82分。  相似文献   

6.
馅料制品微波杀菌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研究赤豆馅料和冬瓜馅料的微波杀菌效果及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对细菌和霉菌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而且微波功率越大,灭菌效果越好;在相同的微波功率下,加热时间越长,微波对细菌和霉菌的杀灭作用越强,杀菌效果越好;赤豆馅料的最佳微波杀菌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700W,灭菌时间2min,装载质量100g;冬瓜馅料的最佳微波杀菌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700W,加热时间1.5min,装载质量100g。  相似文献   

7.
邓敏 《保鲜与加工》2020,20(3):107-111
以燕麦麸皮粉和低筋粉为主要原料,以麦芽糖醇为甜味剂制作燕麦麸皮桃酥,考察燕麦麸皮、麦芽糖醇、色拉油添加量以及焙烤条件对桃酥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燕麦麸皮桃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低筋粉100 g,燕麦麸皮20 g,色拉油50 g,麦芽糖醇40 g,小苏打1 g,碳酸氢铵1.5 g,蛋液20 g,食盐1 g,焙烤温度上火180℃、下火160℃,焙烤时间20 min,此条件下制得的桃酥色泽均匀,口感酥脆,甜度适中,具有燕麦麸皮特有的风味;同时应用加速货架期测试法(ASLT)预测燕麦麸皮桃酥在常温条件下(20℃)的货架期为100 d。  相似文献   

8.
以高筋小麦粉为主要原料,采用一次发酵法制作新疆卡提拉玛,以新疆卡提拉玛的感官评价值为考察指标,比较了和面时间、发酵时间、焙烤时间、面火温度、底火温度等加工工艺条件对新疆卡提拉玛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加工工艺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出影响新疆卡提拉玛感官品质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是:B(发酵时间)D(面火温度)E(底火温度)C(焙烤时间)A(和面时间)。响应面优化得出最佳试验条件为:和面时间30 min,发酵时间61 min,焙烤时间20 min,面火温度201℃,底火温度182℃,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新疆卡提拉玛感官品质最佳,口感醇香、色泽金黄、质地酥脆、层次分明、无焦糊现象、具有奶皮特有香气,感官品质评分为92.47分。该研究为新疆卡提拉玛的实际生产与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焙烤食品作为中国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具有地方特色且品种丰富。通过阐述焙烤食品果蔬馅料的褐变原因和相应的解决措施,并介绍了新技术在果蔬馅料护色中的使用,并针对焙烤食品馅料护色的研究领域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早餐玉米片加工中的压片与焙烤工艺,是玉米片加工制作的关键技术环节。研究表明,物料的含水率对压片效果影响较大,物料含水率控制在30%为最适宜;产品的熟化采用远红外和微波熟化相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相关性能;微波强度设定为720W、焙烤时间设定为9min,熟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以大麦为原料,通过焙烤、粉碎、浸提等工艺,确定了最佳焙烤时间、粉碎度、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通过配方调试和感官品评,进而确定了大麦茶饮料的最佳配方,使用此配方制备的大麦茶饮料麦香味浓郁,外观呈棕褐色,清亮透明,口感自然温润,在常温下可以保存6个月。此饮料的开发利用为大麦原料提供新的使用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为原料,研究了玉米清汁饮料的加工技术。结果表明,焙烤温度为160℃,焙烤时间和浸提时间为40 min,浸提温度为100℃,制作的玉米清汁饮料呈透明状、色泽亮黄,具有独特的玉米焦香味、口感柔和。  相似文献   

13.
黑豆种皮富含花青素,为了进一步开发黑豆中花青素资源,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黑豆种皮花青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黑豆种皮花青素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不同温度下所提取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进一步优化黑豆种皮花青素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黑豆种皮花青素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15(g/mL),微波功率350 W,微波时间30 s,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花青素提取量为25.3 mg/g,所获得的花青素对羟基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以低筋面粉、黄油、白砂糖和鸡蛋为主要原料制作拼图饼干,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料液比、焙烤温度和焙烤时间3个因素,然后进行Box-Behnken设计,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拼图饼干的生产工艺条件,并对饼干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拼图饼干最优生产工艺条件为:料液比4∶1(g/m L),焙烤温度183℃,焙烤时间10.5 min。在此条件下制作的拼图饼干呈均一的黄色,表面均匀、无杂质,有饼干特有的香味,口感酥脆,韧性和强度较好,易于拼图。  相似文献   

15.
以低筋面粉、鸡蛋、白砂糖、黄油、糯玉米胚芽粉为原料,研制糯玉米胚芽曲奇饼干。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并用感官指标进行评分,确定出糯玉米胚芽曲奇饼干的最佳配方为以面粉为基数,鸡蛋添加量25%,黄油添加量80%,白砂糖添加量30%,糯玉米胚芽粉添加量15%;焙烤条件为底火温度150℃,面火温度180℃,焙烤时间20 min。该条件下制作的曲奇饼干色泽金黄、口感酥脆、香甜可口。  相似文献   

16.
以黑豆为富硒载体,制备富硒黑豆芽,确定了一种硒含量测定方法和黑豆富硒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浸泡和喷淋相结合的方式添加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溶液,在黑豆发芽的过程中实现对硒元素的生物富集,采用极谱法分析测定黑豆中硒含量,并通过该方法优化黑豆富硒的最佳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极谱法测定黑豆中硒含量标准偏差小,重复性好,是一种较好的硒含量测定方法,当亚硒酸钠浓度为20μg/mL、培养时间为48h时黑豆富硒效果最佳,制备出的富硒黑豆芽硒含量为15.44μg/100g。  相似文献   

17.
将枇杷干叶打磨成粉,添加到高筋小麦粉中制得枇杷叶粉保健面包。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最陡爬坡试验及响应面法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枇杷叶粉面包品质的七个因素进行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四个因素:枇杷叶粉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酵母添加量和上火焙烤温度;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感官得分;采用响应面法确定枇杷叶粉保健面包的最佳工艺为:高筋小麦粉100 g,枇杷叶粉添加量4.36 g,白砂糖添加量26.32 g,酵母添加量1.33 g,食盐添加量1.2 g,鸡蛋添加量12 g,黄油添加量10 g,纯牛奶添加量50 g,上火焙烤温度190℃,下火焙烤温度170℃,焙烤时间30 min。采用该工艺生产的枇杷叶粉保健面包色泽均匀,呈淡绿色,面包组织紧密有弹性、耐咀嚼,风味口感俱佳,产品感官评分为94分。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微波技术对黑豆中的蛋白进行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料液比和pH值对黑豆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黑豆蛋白提取率影响顺序为微波功率pH值微波时间料液比,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液pH值9.5,料液比1∶15,微波时间4 min,微波功率480 W,在此工艺条件下黑豆蛋白提取率可达85.53%。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预制调理汤圆的感官品质,采用响应面分析汤圆的最佳加工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高筋面粉添加量、馅料添加量以及煮制时间为响应因素,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预制调理汤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糯米粉质量为100%计,高筋面粉添加量6%,热水添加量80%,馅料添加量40%,煮制时间4 min.在此条件下汤圆具有较好的感官品质和质构特性.  相似文献   

20.
以糯米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北方"滚元宵"的方法制作汤圆。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影响汤圆品质的因素,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汤圆制作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馅料用量5.5 g,糯米用量6 g,汁水用量4 m L,在此条件下,汤圆的色泽鲜艳、外形圆整、厚薄均匀、无裂口,具有该品种的滋味与气味,无异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