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我国中药材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作为一种特色产业,近年来中药材种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些贫困地区充分发挥当地生态环境优势,结合当地群众种植中药材的习俗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因势利导,因村施策,大力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让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路。未来,随着中医药产业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发展,中药材种植业必将成为农民致富、乡村振兴的"良药"。  相似文献   

2.
当归丰产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归(Angelica Sinensis)又名秦归、岷山归、西当归、云归.含有多种挥发油,主要成分有正丁烯基酰内酯、蒿本内酯、香荆芥酚、当归芳酮、棕榈酸、倍半萜A、B等.以根部入药,有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破瘀生新之功效,是中医常用的妇科良药,驰名中外的地道中药材.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中医药热",中药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当归作为大宗常用中药材,有着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不乏为我省高寒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当归又名秦归、岷山归、西当归、云归,含有多种挥发油,主要成分有正丁烯基酰内酯、嵩本内酯、香荆芥酚、当归芳酮、棕榈酸、倍半萜A、B等。以根部入药,有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破瘀生新之功效,是中医常用的妇科良药。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世界范围内掀起的"中医药热",中药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当归作为大宗常用中药材,有着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是云南省高寒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当归又名秦归、岷山归、西当归、云归,含有多种挥发油,主要成分有正丁烯基酰内酯、嵩本内酯、香荆芥酚、当归芳酮、棕榈酸、倍半萜A、B等。以根部入药,有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破瘀生新之功效,是中医常用的妇科良药。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世界范围内掀起的“中医药热”,中药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当归作为大宗常用中药材,有着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是云南省高寒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当归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归又名秦归、岷山归、西当归、云归,含有多种挥发油,主要成分有正丁烯基酰内酯、嵩本内酯、香荆芥酚、当归芳酮、棕榈酸、倍半萜A、B等。以根部人药,有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破瘀生新之功效,是中医常用的妇科良药。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世界范围内掀起的“中医药热”,中药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当归作为大宗常用中药材,有着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是云南省高寒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李云康 《新农村》2005,(10):4-4
如何帮助山区农民发展经济、增收致富,是当前摆在社会各界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近年来,浙江康大实业有限公司在东阳市巍山镇罗山管理区投以巨资,加盟市绿色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带动周边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业绩。实践证明,综合性企业以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模式,投身山区林业开发,是一条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切实可行的路子。  相似文献   

7.
武安市地处太行山东麓,山场广阔,丘陵纵横,发展中药材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中药材一直是我市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全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中药材播种面积逐年扩大,种植中药材已成为我市西部山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1中药材续断规范化种植情况 近几年来,云南省永胜县充分发挥当地地理气候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至2011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8122亩,当年实现种植产值9080万元,工业产值1.7亿元,总产值达2.61亿元,中药材产业已成为永胜县山区农民实现脱贫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9.
厚朴是我国特有的常用中药材,为国家三级保护中药材和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是国内外市场需求量较大的药材之一,也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发展前景看好的经济作物之一。景宁县东坑镇农民充分利用本地山区优势,积极扩大厚朴种植面积,建立了11468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厚朴生产基地,其中生产期基地325亩,盛产期基地240亩,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地理气候条件优越,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中药材种类居全国第五位,中药材产量居全国第七位,野生中药材蕴藏量居全国第十一位,是我国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近几年,湖北省中药材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已成为山区主产县市农民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产业效益好,优势明显,发展后劲足,潜力大,是强省富省不可多得的优势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地理气候条件优越,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中药材种类居全国第五位,中药材产量居全国第七位,野生中药材蕴藏量居全国第十一位,是我国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近几年,湖北省中药材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已成为山区主产县市农民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产业效益好,优势明显,发展后劲足,潜力大,是强省富省不可多得的优势特色产业。1产业发展特点1.1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2.
余志敏 《农家顾问》2012,(11):28-29
在大别山主峰天堂寨脚下的湖北英山县,有个山清水秀的小镇——石头咀镇.这里有一个从事药材营销达20多年的人,从昔日的一贫如洗,变成如今的万贯家财.他不仅自己实现了脱贫致富,还带领周边近万农民发展药材产业,过上了小康生活. 这个人就是英山县吉利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余建忠.笔者来到公司所在地,石头咀镇饼子铺村.一走进公司的办公楼,就被大门口的一串牌匾所吸引,"黄冈市出口基地建设重点企业"、"黄冈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产业作为贵州省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在当前贵州省农业部门将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向定位为"特色农业",放松了原有马铃薯产业的体系建设,文章将主要分析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贵州省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并因此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产业作为苍溪县"三大百亿产业"之一,已经成为苍溪县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抓手。运用SWOT分析法,对苍溪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较为详实的分析论证,剖析了苍溪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挑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利于苍溪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是我县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随着全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中药材播种面积逐年扩大,中药材生产已成为广大山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中药材生产稳步发展,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据统计2008年,全县完成中药材种植面积0.17万hm^2,产值约为2667.60万元。中药材在我县虽然种植历史久远,有一定的面积,但存在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种植零散,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低;信息闭塞,效益波动大,栽培技术落后,产量低,品质较差;龙头企业及经纪人少,  相似文献   

16.
柞蚕生产是山区、半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产业,其特点是投资少、见效快、销路好、经济效益高,农民说:"种地带放蚕,收入一年顶二年."因此,广大农民放养柞蚕的积极性非常高.  相似文献   

17.
分析宾川县中药材产业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加快宾川县中药材产业应加强政策引导,合理规划布局;加强科技支撑,完善服务体系的建议,使其发展成为广大山区群众增收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8.
山区人口向城镇、平川的迁移,不仅造成山区耕地的大量荒芜,而且加剧了城镇、平川区的人地矛盾。本文以陵川县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探讨了陵川县山区耕地撂荒的原因,提出了山区土地开发利用的对策,对解决山区耕地撂荒问题、发展山区经济,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华 《农家科技》1998,(12):32-33
<正> 天麻为常用的名贵中药材,用途广泛,销路较好,经济价值较高,开发种植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短、平、快"项目。目前我国的天麻生产发展较好,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但都存在着产量低而不稳、效益差或亏本的问题,主要品种严重退化、良种良法不配套、经营管理粗放等原因所致。河南省卢氏县中药材指挥部潘河杜仲天麻基地科技攻关组,针对上述问题,历经八年的探索和研究,成功的创造出了穴产天麻69.30公斤的栽培新技,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天麻高产高效的十项措施介绍于下,供各地药农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百万肉羊工程进展情况 在山西,养羊业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由于生态建设的需要和消费市场的需求,近年来国内的养羊业开始由传统放牧向集约化舍饲过渡,但舍饲新品种和舍饲新技术的缺乏是制约山西羊业发展的瓶颈,为了尽快摆脱这种局面,加快我省科普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结合山西省畜牧业发展的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